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1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艺的“出新意”与“寄妙理”
2
作者 郑倩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2,共12页
文艺创新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出“新意”寓“妙理”,成为评论文艺的重要标准与指导实践的金玉良言。中国古代将音乐与诗歌作为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艺术创新性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汉字书法被视为“心画”“心... 文艺创新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出“新意”寓“妙理”,成为评论文艺的重要标准与指导实践的金玉良言。中国古代将音乐与诗歌作为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艺术创新性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汉字书法被视为“心画”“心学”的“玄妙之伎”,在善于变化的艺术技能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古代视“画”为“圣”,绘画乃“道之质”“德之文”,“类万物之情”,可“成教化、助人伦”,以技法创新传达事理人情。中国古代文艺注重思想情感性与艺术审美性,强调艺术表现的创新与化育人心的效果,在体现浓厚时代政教色彩和积极向上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呈现出“专、精、深”与“新、达、妙”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文艺概念 人文内涵 以人为本 尊道贵德
下载PDF
论林纾与古文理论的终结
3
作者 张胜璋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增添了新的实证材料和思想资源。林纾主张博采众长、取法乎上,对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言,其审视与超越的功绩要大于继承与整合。林纾翻译西洋小说并撰写大量序跋作品,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下等社会的关照,主张“于布帛粟米中述情”,参与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进程。林纾对古文的执守,虽有复古与偏执的弊病,为“五四”后新文化潮流所摒弃,但也有保全国学、传承文化的合理意见和有益思考,值得当今学术界借鉴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古文理论 意境 取法 新学 终结
下载PDF
从孟姜女故事研究看顾颉刚的古史观念
4
作者 李政君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孟姜女故事研究不是“层累”说的促成因素,而是顾颉刚在提出“层累”说以后,为深化其“故事眼光”以更好地解释古史演变,才展开的个案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确实深化了顾颉刚的“故事眼光”,并对其古史观念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推动其... 孟姜女故事研究不是“层累”说的促成因素,而是顾颉刚在提出“层累”说以后,为深化其“故事眼光”以更好地解释古史演变,才展开的个案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确实深化了顾颉刚的“故事眼光”,并对其古史观念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推动其研究旨趣在“辨真伪”和“穷流变”之间,进一步偏向了后者;二是让顾颉刚认识到在古史演变中,还存在由共时性多元地域文化向历时性一元叙事转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孟姜女故事 古史辨 故事眼光 层累说 古史观念 地域文化
下载PDF
錢坫《詩音表》語音性質獻疑
5
作者 王相帥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40-252,286,287,共15页
乾嘉年間錢坫的《詩音表》是清代研究上古聲母的重要著作,學界已對其古聲母研究成就有較多探討。本文從探討錢坫撰述《詩音表》的思路入手,分建立語音關係框架、選擇語音基礎、字組歸併入表三個層面來分析《詩音表》的語音性質。錢坫依... 乾嘉年間錢坫的《詩音表》是清代研究上古聲母的重要著作,學界已對其古聲母研究成就有較多探討。本文從探討錢坫撰述《詩音表》的思路入手,分建立語音關係框架、選擇語音基礎、字組歸併入表三個層面來分析《詩音表》的語音性質。錢坫依據當時語音理念分爲十一張表,選擇熟悉的吴語爲語音基礎,構建各類聲母相諧關係,進行字組歸併,在歸併過程中進行古音考證,從而呈現出上古聲母系統。“雙聲”表顯示的聲母系統實際是吴語聲母系統在上古的鏡像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詩音表》 上古聲母 吴語 《詩經》 語音觀念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策略:定义型诠释
6
作者 刘性峰 《语言教育》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是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体系的基本表征单位,而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传统科技知识对外译介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术语在概念、语符和科学范式方面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此类术语英译具有...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是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体系的基本表征单位,而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传统科技知识对外译介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术语在概念、语符和科学范式方面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此类术语英译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通约性,需要译者采取诠释性翻译策略。文章聚焦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的定义型诠释策略,涉及内涵型定义、外延型定义、同义型定义、图示型定义、混合型定义。这些定义型诠释策略可以呈现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内涵,同时又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 英译策略 概念 定义型诠释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理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刍论
7
作者 梁彦 唐汝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一体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旨在联结教育教学各环节要素,推进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文章提出基于一体化理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培养感知力,夯实学生学习之基;通过增强生命... 一体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旨在联结教育教学各环节要素,推进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文章提出基于一体化理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培养感知力,夯实学生学习之基;通过增强生命力,搭建学生进步之梯;通过发展创新力,锻造学生实践之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理念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美学概念系统的整合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志荣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8,204,共9页
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包括术语、范畴、命题三个方面。美学术语大都是在哲学术语的基础上,结合文学艺术实践向前延伸的,也有的则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表达,具有开放性特征。其中有不少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是本义的一种引申和拓展。美学范... 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包括术语、范畴、命题三个方面。美学术语大都是在哲学术语的基础上,结合文学艺术实践向前延伸的,也有的则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表达,具有开放性特征。其中有不少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是本义的一种引申和拓展。美学范畴依托于中国哲学中潜在的逻辑系统,又从艺术实践中提炼范畴,或在整合中体现两者的统一,起到一种纽带作用。美学命题表达一种判断,陈述美学家的见解,多为美学术语和范畴的展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范畴和命题为筋骨,其中的潜在体系是经,而各类文艺思想中的术语、范畴和命题则是纬,包含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学 概念 术语 范畴 命题 系统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论纲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齐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观念史 士人小说观念 通俗小说观念 市民小说观念 公民小说观念
下载PDF
楚诗学观念变迁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卢川 张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3-68,共6页
《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楚人用诗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当时北方史家诗学观念的体现与运用。相较而言,楚简及楚地传世文献能更真实地反映楚人用诗及楚诗学观念。楚简中有关楚诗学的内容,证明了楚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诗... 《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楚人用诗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当时北方史家诗学观念的体现与运用。相较而言,楚简及楚地传世文献能更真实地反映楚人用诗及楚诗学观念。楚简中有关楚诗学的内容,证明了楚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诗学观念影响,但仍然具有不同于北方的自身诗学发展脉络。从春秋时期楚人的功利用诗,至楚简中所反映的楚人自有的诗学体系,再到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中心的楚诗人群体引导诗歌回归艺术本体,体现了楚诗学观念的整体演进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楚文学 诗歌 楚简 古代诗学观念
下载PDF
古汉字中的力学观念
11
作者 黄再兴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0,共3页
通过对三个古汉字“力、劦、动”字形与源流的解读,分析了隐藏在古汉字中的力学观念,揭示了它们起源于华夏先民对自然界中一些力学现象直观、朴素的认识。
关键词 古汉字 力学观念 说文解字
下载PDF
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光 马宜果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22,共9页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概念和华夷观,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实践中,以此为基础有了“华夷共祖”“华夷一家”“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也还有“华夷之辨”的民族思想;虽...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概念和华夷观,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实践中,以此为基础有了“华夷共祖”“华夷一家”“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也还有“华夷之辨”的民族思想;虽然“华夷”具有二元的含义,但仅仅是在文化意义上的分类,“华夷”本身即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正是因为如此,到了近代,虽历经曲折和反复,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才有可能从“华夷”二元民族思想向中华民族一元民族思想转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便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族思想 核心概念 华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北宋榷茶看中国古代国家与经济关系的法制特质
13
作者 冯红 王瑜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4,共6页
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知,离不开对国家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禁榷制度是国家作用于经济的典型代表。以北宋榷茶为例,其揭示了中国古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以及由此体现的治国理念:重公权轻私权的公私观、“利出一空(孔)”的... 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知,离不开对国家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禁榷制度是国家作用于经济的典型代表。以北宋榷茶为例,其揭示了中国古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以及由此体现的治国理念:重公权轻私权的公私观、“利出一空(孔)”的管商之学和轻重理论对利益的国家垄断。在宋代榷茶制度之下,国家垄断的结果是民贫,这里的“贫”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政治权力方面,体现出弱民的治国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经济 宋代 榷茶 中国古代治国理念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论要
14
作者 党圣元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8,F0003,共14页
文体观念可以通过诗文评、目录学著作、经书、史书、子书、诗文等文本形式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创作实践、文献编纂、礼乐仪式、政治制度、文体概念、文献称引、语言文字等得到间接反映。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体观念... 文体观念可以通过诗文评、目录学著作、经书、史书、子书、诗文等文本形式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创作实践、文献编纂、礼乐仪式、政治制度、文体概念、文献称引、语言文字等得到间接反映。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体观念史研究,文体批评史研究,文体分类史研究,总集、选本、类书、丛书编撰研究,分体文体观念研究,专人文体观念研究,专书文体观念研究,具体文体观念研究以及文体观念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互动的研究。以文体观念为研究切入点,可以彰显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学科意义,贯通文体观念发生、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并拓展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 表现形式 内容 意义 路径
下载PDF
临川文化区域传统文化理念对聚落建筑形态的影响
15
作者 马晶晶 嵇立琴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70-73,共4页
乡村聚落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筑布局、形态、装饰等方面便可映射出当地遵崇的传统文化理念。临川文化区域以崇儒重文、耕读传家为其核心文化价值。文章从临川文化区域传统文化理念对聚落建筑形态的影响入手,以流坑古村为例通过... 乡村聚落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筑布局、形态、装饰等方面便可映射出当地遵崇的传统文化理念。临川文化区域以崇儒重文、耕读传家为其核心文化价值。文章从临川文化区域传统文化理念对聚落建筑形态的影响入手,以流坑古村为例通过对宗族法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傩神文化进行剖析,得出传统文化理念与乡村聚落建筑形态之间的联系,探讨出传统文化理念对流坑古村乡村聚落建筑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川文化 传统文化理念 建筑形态 流坑古村
下载PDF
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
16
作者 赵永春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20-29,共10页
文字记载的具有指称国家内涵的“中国”一词虽然出现在西周初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分析,“中国”国家观念早在夏王朝建立时就已经出现了。秦王朝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和蛮夷戎狄统一纳入一国统治之下,明确以“中国”和“中国正统”自居,... 文字记载的具有指称国家内涵的“中国”一词虽然出现在西周初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分析,“中国”国家观念早在夏王朝建立时就已经出现了。秦王朝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和蛮夷戎狄统一纳入一国统治之下,明确以“中国”和“中国正统”自居,“中国”国家观念正式确立。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后,不仅以汉人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家自我认同为“中国”,以少数民族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家也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国家观念呈现出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清朝建立以后,明确对“中国”与“汉”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不允许人们称清朝国家为“汉”,而允许人们称清朝国家为“中国”,又在继承明朝和北元等历史中国的基础上,不允许自己所继承的各个政权的领土分离出去,也不强行将原来不属于自己所继承的各个政权的领土纳入进来,“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境内多个民族在内的国家,“中国”国家观念走向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国家观念 起源 演进
下载PDF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媛媛 《成才之路》 2023年第8期113-116,共4页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知识化讲解、教条化考核、忽视诵读等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同...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知识化讲解、教条化考核、忽视诵读等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同时采取多种讲授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境、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积极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深度体会作者通过古诗词传递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预习 意境 情感 诵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医学人文”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倩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61,共13页
医学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全世界共有的稀缺资源。古人对疾病、治疗、预防、健康、生命的系统思考与经验积累,弥足珍贵,“疾病”不仅是对个体身心患病... 医学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全世界共有的稀缺资源。古人对疾病、治疗、预防、健康、生命的系统思考与经验积累,弥足珍贵,“疾病”不仅是对个体身心患病的写实性描述,而且超越医学本身内涵,被赋予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深层意蕴。“以人为本”“尊道贵德”“大医精诚”是医学人文的思想精髓,具有多层面、跨领域、综合性特点。“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最好表达,医学的本质是对“生死之道”的追问,是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高昂。“健康”指向生命个体处于“神与形俱”“阴阳自和”“天人合一”的最佳功能状态,关涉医学人文的本体问题,具有人类共同体的普遍意义。“大健康”背景下的治疗观是“医学人文精神”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倡导“以道驭术”,以人文精神引导医学技术的运用;“治未病”思想体现出医学实践的终极目标由“治病”为主向“健康”目标的推进;“以人为本”强调作为医疗对象的“人”的完整性与个性化,重视人类生活的现实存在与精神问题。医学人文精神提倡人性关怀,强调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不仅体现为“医乃仁术”的普遍自我关怀,而且表现在“生死之道”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反思,展示出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观照。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对建设中国特色医学人文学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提升人类健康指数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医学人文 “大健康” 以人为本 医乃仁术 大医精诚
下载PDF
论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融通理念——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例
19
作者 滕汉洋 王曦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0-83,共4页
新文科建设对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念重构提出了融通性的要求。融通性既是文科发展的时代使命,也是学科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现实要求,更是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还存在重文学轻史学、重知识性轻思... 新文科建设对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念重构提出了融通性的要求。融通性既是文科发展的时代使命,也是学科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现实要求,更是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还存在重文学轻史学、重知识性轻思想性、重断代轻通代等与融通性理念相悖的问题。对此,为了推动传统中文学科的转型和升级,必须以融通理念为指导,推动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内部的融通,与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以及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融通理念
下载PDF
中国古代著作权观念出现时间探析
20
作者 刘维捷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4-110,共7页
有关中国古代著作权观念出现的时间,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通过对自春秋战国以来每个时期的文人作品观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在秦汉时期文人已有署名权的意识;从唐代雕版印刷术问世,作品广泛传播,发展至北宋时期则出现了保护作品完整权... 有关中国古代著作权观念出现的时间,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通过对自春秋战国以来每个时期的文人作品观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在秦汉时期文人已有署名权的意识;从唐代雕版印刷术问世,作品广泛传播,发展至北宋时期则出现了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思想;到活字印刷术普及之后的南宋,文人才普遍具有接近现代意义的著作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著作权 著作权观念 作品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