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CIENT TIBETAN SEALS
1
作者 ZOU XICHENG 《China's Tibet》 2007年第5期24-29,共6页
In Tibetan,the name for a seal is Thangka.According to records,the word originates from Turkish,initially borrowing from Mongolian and finally absorbed into Tibetan.Various names were given to seals in Tibetan.Officia... In Tibetan,the name for a seal is Thangka.According to records,the word originates from Turkish,initially borrowing from Mongolian and finally absorbed into Tibetan.Various names were given to seals in Tibetan.Official seals are generally named Thangka,or Kathang in honorific dialect;personal seals referred to as Gyithang;general seals are called Dathang or Seth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TIBETAN sealS
下载PDF
ART ON SEALS IN ANCIENT TIBET
2
作者 ZHOU XICHENG 《China's Tibet》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Tibetan archaic seals have been a significant element of Tibetan art and civilization for over 2000 years, embodying the rich, historic Tibetan culture.
关键词 ART ON sealS IN ancient TIBET
下载PDF
古玺文字美探析
3
作者 莫小不 《美育学刊》 2024年第3期94-105,共12页
古玺文字的美,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字构形的美和篆刻结字的美,是文字美的两个层面。通过分析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可更全面地理解古玺文字的构形美,包括丰富性美、象形性美、装饰性美、工致性美、简约性美以及联想性美。同时... 古玺文字的美,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字构形的美和篆刻结字的美,是文字美的两个层面。通过分析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可更全面地理解古玺文字的构形美,包括丰富性美、象形性美、装饰性美、工致性美、简约性美以及联想性美。同时,古玺文字美也具备美学和传承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玺文字 构形 结字 审美
下载PDF
介绍一批李晋章旧藏古玺印
4
作者 蔡振华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118-127,173,共11页
天津李晋章旧藏古玺印曾在《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连载发表,但长期未得到学界关注。这批古玺印中出现了“惕”“■”等新见古文字字形,“■”“粱孙”等新见古代姓氏,以及“苍肩”“莫何”等新见古人名,在学术研究和艺术欣赏方面均有... 天津李晋章旧藏古玺印曾在《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连载发表,但长期未得到学界关注。这批古玺印中出现了“惕”“■”等新见古文字字形,“■”“粱孙”等新见古代姓氏,以及“苍肩”“莫何”等新见古人名,在学术研究和艺术欣赏方面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将这批材料重新分类、编号、考释,再次公布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晋章 古玺印 复姓
下载PDF
《日本横滨北京堂藏古玺印》释文校补七则
5
作者 郝安琪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日本横滨北京堂藏古玺印》中的“行□”应释为“行亡(无)羊(恙)”,以无恙为名,源于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字应释为“■(桓)”,以桓为氏;“■”字应释为“[讠鸟]”,“[讠鸟]”字未见于字书;“”字应释为“仓”,“左仓”玺为三晋时期... 《日本横滨北京堂藏古玺印》中的“行□”应释为“行亡(无)羊(恙)”,以无恙为名,源于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字应释为“■(桓)”,以桓为氏;“■”字应释为“[讠鸟]”,“[讠鸟]”字未见于字书;“”字应释为“仓”,“左仓”玺为三晋时期的仓廩制度补充了新的材料;“[豕阝]都司徒”改释为“[易阝](易)都司徒”;“史许”改释为“事(史)诱”;“李俱”改释为“李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横滨北京堂藏古玺印》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哲 吕延防 +4 位作者 付广 孙同文 郑晓凤 王超 王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64-1970,共7页
在泥岩断层泥比率RSG算法定量评价断层现今侧向封闭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古断距,并计算断层古RSG,以此建立一套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恢复方法;以南堡凹陷3号构造为例,对断裂古侧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 在泥岩断层泥比率RSG算法定量评价断层现今侧向封闭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古断距,并计算断层古RSG,以此建立一套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恢复方法;以南堡凹陷3号构造为例,对断裂古侧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堡3-2断层圈闭油藏数据所建立的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评价函数预测得到的南堡3-3断层圈闭古侧油水界面为-3.225 km,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弱是造成该断层圈闭油气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同样影响着断层圈闭的有效性,是油气勘探决策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侧向封闭性 古封闭性 恢复方法 古断距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断层古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付广 杨勉 +1 位作者 吕延防 史集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78-83,共6页
根据断层侧向封闭机理,以综合考虑断层岩压实成岩压力和压实成岩时间而建立的断层岩现今排替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古埋深恢复和断层活动性评价等技术,建立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断层古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 根据断层侧向封闭机理,以综合考虑断层岩压实成岩压力和压实成岩时间而建立的断层岩现今排替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古埋深恢复和断层活动性评价等技术,建立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断层古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B29断裂在油气成藏期的古侧向封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除了8号储层外,其余储层该断层现今和在油气成藏期(伊敏组沉积末期)侧向上均是封闭的。该评价结果与目前贝302井钻探结果有着较好的吻合关系,表明该方法用于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古侧向封闭性 断层岩 排替压力 压实成岩埋深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古玺文字考释(十则)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宜辉 申宪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3期93-93,共1页
本文对《古玺汇编》中的一些未识字、误识字进行了新的考释和辨别,具有相当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古玺 古文字
下载PDF
《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部分释文考订 被引量:2
9
作者 莫小不 郑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21,127,共9页
印学研究中,玺印文字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将文字学研究的成果,及时而充分地应用于篆刻艺术,是十分必要的。《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收录古代印玺1700余件,其释文绝大多数是准确的,但其中也有需要改释、增释或重新隶定的条目。
关键词 古玺 秦印 释文 文字学 印学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印章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志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印章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重要的形式之一。印章从最初的陶器加固功能,逐渐融入各种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成为一种权力或示信的象征,同时也具有了广告媒介的性质。从中国古代印章广告的起源、发展、演变入手研究...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印章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重要的形式之一。印章从最初的陶器加固功能,逐渐融入各种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成为一种权力或示信的象征,同时也具有了广告媒介的性质。从中国古代印章广告的起源、发展、演变入手研究,可见其具有突出政治色彩、彰显诚信价值、浓缩艺术美感、追求蕴涵哲理等特质。中国古代印章广告,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印章 广告媒介 特质
下载PDF
古籍书影中钤印提取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怀东 尚弘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5期189-194,共6页
藏书钤印是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所钤盖的收藏印记,具有深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价值,因此一直是古籍研究方面的重点。介绍一种基于HSV颜色空间的古籍钤印提取算法,通过该算法自动从古籍数字影像中提取印章图像。该算法包含了自适应设计,... 藏书钤印是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所钤盖的收藏印记,具有深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价值,因此一直是古籍研究方面的重点。介绍一种基于HSV颜色空间的古籍钤印提取算法,通过该算法自动从古籍数字影像中提取印章图像。该算法包含了自适应设计,可用于不同质量的古籍文档图像的印章提取工作。同时,该方法通过颜色空间的投影分析可以有效去除正文对印章像素点所造成的干扰,从而生成清晰的印章图像。通过对200多张籍影像中的620枚印章的提取实验表明,该印章提取算法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印章图像的召回率达到93.4%,准确率达到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藏书钤印 颜色空间 图像提取
下载PDF
古籍藏书印辨识举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8-180,F0003,177,共5页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藏书印 古籍普查 篆刻
下载PDF
释玺印及陶文中的“昆阳(土市)(市)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07,共2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aph ■ in terms of its character-forms and phonolog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part should be an allograph of 丱, which might have been a variant of ‘luan’ (卵). The author furth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aph ■ in terms of its character-forms and phonolog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part should be an allograph of 丱, which might have been a variant of ‘luan’ (卵). The author further argues that the graph should be transcribed as ‘kun’ (昆). By looking at ancient textual records, The author realizes a fact that ‘kunyang’ (昆阳) in seal and ceramic inscriptions refers to the name of a place where belonged to the Wei Stat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ves that ‘kun’ might have served as a surname in ancient time and thereby solves a long holding academic que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玺 古陶文 字形分析 昆阳
下载PDF
论古籍藏书印的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莫俊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100,共8页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识结果须查证,平台著录应详尽,确定书影细甄选,完成之后做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普查 藏书印 印文释读
下载PDF
古籍钤印辨识的三个环节及难点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古籍普查中钤印辨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印文识读、确定印主、判定次序三个环节。影响印文识读的因素有:文字的复杂性、刻印艺术化、特殊符号的运用、印文的失真、印文读法;影响确定印主的因素有:印文识读结果、印文信息、钤印数量、印... 古籍普查中钤印辨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印文识读、确定印主、判定次序三个环节。影响印文识读的因素有:文字的复杂性、刻印艺术化、特殊符号的运用、印文的失真、印文读法;影响确定印主的因素有:印文识读结果、印文信息、钤印数量、印章真伪;影响钤印次序判定的因素有:印章归属、钤印位置、钤印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钤印 古籍普查 古文字
下载PDF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钤印项著录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莫俊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5,共7页
目前,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中钤印项的著录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古籍普查数据的质量及古籍钤印资源的发掘利用。通过对普查平台钤印著录数据的考察,剖析钤印著录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对原有著录字段的设置和著录规则提出完善、补充意见,为今... 目前,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中钤印项的著录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古籍普查数据的质量及古籍钤印资源的发掘利用。通过对普查平台钤印著录数据的考察,剖析钤印著录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对原有著录字段的设置和著录规则提出完善、补充意见,为今后客观、完备、规范地进行钤印著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普查平台 钤印 著录
下载PDF
古籍藏书印资源评述与建设中国古籍藏书印数据库的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晓晨 孙臻 《图书馆研究》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本文从古籍编目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搜集了国内外现有藏书印资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和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为古籍工作中藏书印资源的选取提供参考。总结现有藏书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参考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模式,由全国各级... 本文从古籍编目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搜集了国内外现有藏书印资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和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为古籍工作中藏书印资源的选取提供参考。总结现有藏书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参考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模式,由全国各级藏书机构共同建设一个收录广泛、内容全面的中国古籍藏书印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古籍工作、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宣传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藏书印 数据库
下载PDF
试论古籍藏书钤印的“三性”价值——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善本藏书钤印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初丽 宁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藏书上钤印的风尚相习久远,至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印文内容丰富,既有示其所藏之用,也有表其心志之意;印章形制各异,既可反映汉字象形之意,又可展现篆刻艺术之美。累累钤印随藏书传世至今,无论就内容而言,还是从形制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藏书上钤印的风尚相习久远,至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印文内容丰富,既有示其所藏之用,也有表其心志之意;印章形制各异,既可反映汉字象形之意,又可展现篆刻艺术之美。累累钤印随藏书传世至今,无论就内容而言,还是从形制而论,皆可谓价值非凡。浏览馆藏古籍,发现愈是珍籍善本则钤印愈多,往往是书、印俱佳,并且古籍藏书印因其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文物性",因其内容有研究参考价值而具有"学术资料性",因其书法篆刻技艺精美而具有"艺术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藏书钤印 价值
下载PDF
论战国吉语玺中所蕴含的祈福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光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1-74,共4页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古代人们祈福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玺 吉语 祈福
下载PDF
“隶定古文”及古玺印释文问题 被引量:5
20
作者 莫小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3-51,共9页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察印工具书中诸多"同文异释"现象,实际上多半是以"隶定"作为"释文",且又隶定欠慎、造字不准所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古文字的研究与应用都企盼实现计算机文字检索,工具书的用字标准化势在必行,因此对隶定也就有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定 古文字 玺印 释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