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ng the Age of Oil-tea Camellia Trees 被引量:2
1
作者 Yanming XU Yongzhong CHEN +4 位作者 Longsheng CHEN Zhen ZHANG Jian LUO Xiangnan WANG Shaofeng PE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4期190-195,共6页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oil-tea camellia trees, regression equations including Logistic, Mitscherlich, Gompertz, Korf, and Richar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ccumulative growth rate using basal trunk disc and investigat...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oil-tea camellia trees, regression equations including Logistic, Mitscherlich, Gompertz, Korf, and Richar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ccumulative growth rate using basal trunk disc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ge of oil-tea camellia trees and their growth rate of secondary trunk. The Gompertz equation Y=71.296 1exp (-3.874 4exp (-0.006 4t)) was the most optimal equation to simulate the accumulative growth rate of basal trunk disc. This equation c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age of oil-tea camellia trees that grow under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Korf equation Y=576.900 1exp (-4.153 0x -0.314 2 ) was the best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and growth rate of different secondary trunks. With the adjustment coefficient and average growth of different secondary trunk discs,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age of ancient oil-tea camellia trees that grow under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aking three or more discs from the same diameter group and calculating their average growth rate could lead to more accurate results. For trees that grow in different area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hen using the above two equations to predict the age of ancient oil-tea camellia t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tree Basal trunk disc Growth equation Oil-tea camellia
下载PDF
四川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小军 包兴伟 +7 位作者 郑旭霞 秦秀珍 邱金华 王小亚 沈世魁 辛国田 赵芸 黄海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为探究甘孜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本统计分析、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为探究甘孜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本统计分析、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九龙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变异丰富,除树型和树姿外,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7~1.27,平均为0.82,其中以花瓣颜色多样性指数最小,果实形状的多样性指数最大;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38%~29.94%,平均为15.27%,以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高,萼片数的变异系数最低。主成分分析显示,前11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在76.49%,其中叶宽、叶长、叶色和花瓣颜色等性状是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表现出差异的主要因素。21个质量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16.9时,可将67份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海拔高度及地理位置无明显相关性。本次调查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中有13份种质位于海拔2400 m以上,长势良好,展现出良好的抗寒性和抗旱性。此外,还有2份种质花瓣颜色特异,1份种质籽粒较大且结果率高。研究结果为九龙古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 古茶树 农艺性状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3
作者 唐文静 刘鹏程 徐伦先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根据2017—2019年最近一期云南省古树名木普查结果,全省古树名木总株数为1038015株。其中,单株古树75636株(包括445株既是古树又是名木古树),占全省总株数的7.29%;古树群2109个962262株,占全省总株数的92.70%;名木117株,占全省总株数的0... 根据2017—2019年最近一期云南省古树名木普查结果,全省古树名木总株数为1038015株。其中,单株古树75636株(包括445株既是古树又是名木古树),占全省总株数的7.29%;古树群2109个962262株,占全省总株数的92.70%;名木117株,占全省总株数的0.01%。古树(不包括名木)1037898株中,一级古树592163株,二级古树279815株,三级古树16592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古树群 单株古树 古茶树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浦绍柳 范承胜 +7 位作者 伍岗 蔡丽 邓少春 张艳梅 周玉忠 董辉 毕晓清 郝连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 【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古树茶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差异
下载PDF
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继伟 梁名志 +5 位作者 罗正飞 王立波 李友勇 杨毅坚 李朝云 凌光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734-18736,共3页
[目的]探明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组分及其含量。[方法]以南糯山古茶树芽叶为原料,按红茶工艺流程,制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南糯山古树红茶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谱库标准质谱图进行比对定性... [目的]探明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组分及其含量。[方法]以南糯山古茶树芽叶为原料,按红茶工艺流程,制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南糯山古树红茶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谱库标准质谱图进行比对定性,并采用内标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定量。[结果]南糯山古树红茶精油总量为0.015 780%,香气组分由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吡咯类、碳氢化合物7类49种化合物组成,其中,醇类(14种)化合物含量最高,占精油总量的59.94%,其次为酸类(5种)、醛类(8种)化合物,分别占精油总量的15.44%、13.30%。植醇、L-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正十六酸、反-2-己烯醛、反式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顺,顺,顺-8,11,14-二十碳酸、苯乙醇、苯甲醇是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的主要组分,占精油总量的88.09%。[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种质资源古树茶的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糯山 古树茶 红茶 香气组分 SDE法 GC—MS分析
下载PDF
中国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被引量:39
6
作者 许玫 王平盛 +3 位作者 唐一春 宋维希 矣兵 陈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云南不同地区,目前仍分布着大片较完整的古茶树群落。本文分析了云南主要茶区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古茶树群落保存的多样性,旨在促进云南茶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古茶树群落 分布 种类 多样性
下载PDF
久安古茶树春梢芽叶性状及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2 位作者 何嵩涛 尹杰 奉红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509,共5页
为了明确久安古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久安古茶树的适制性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4个久安古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对其芽叶性状和1芽1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春梢芽叶色泽以绿色或黄绿... 为了明确久安古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久安古茶树的适制性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4个久安古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对其芽叶性状和1芽1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春梢芽叶色泽以绿色或黄绿色为主,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在22.08%~42.34%,均值为32.02%;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26%~4.69%,均值为3.30%;咖啡碱含量在2.77%~5.20%;水浸出物含量在13.40%~56.01%,平均值为38.47%。24个材料中,19号和20号最宜制作绿茶,3号最宜制红茶。而3号、4号、5号、6号、7号和8号材料具有明显的高茶多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春梢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20
8
作者 柴勇 朱华 +2 位作者 孟广涛 施济普 杨国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幼树较多,大树较少,属稳定型种群。红河木姜子、毛尖树、多果新木姜子、西南红山茶4个树种幼苗、幼树多,大树较少,属增长型种群。这7个树种分布格局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降低。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各树种相互间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和群落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普洱茶 古茶树群落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点格局分析
下载PDF
凤凰单丛古茶树叶片中硒含量及溶出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双桃 朱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131,共5页
选取10种珍贵的凤凰单丛古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消解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分析硒元素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10种凤凰单丛古茶树的成熟叶与新叶的硒含量范围分别为0.0560~0.352 5、0.045 5~0.299 0 mg/kg,平均含... 选取10种珍贵的凤凰单丛古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消解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分析硒元素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10种凤凰单丛古茶树的成熟叶与新叶的硒含量范围分别为0.0560~0.352 5、0.045 5~0.299 0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 9、0.154 5 mg/kg,二者之间相差17.46%;基于凤凰单丛"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标准,以0.2~4.0 mg/kg的硒含量作为富硒茶的标准,则宋种蜜兰香(0.299 0 mg/kg)和宋种东方红(0.210 2 mg/kg)2种古茶树的茶叶达到富硒茶的含量要求;以硒含量最高的宋种蜜兰香茶叶作为探讨硒元素溶出特征实验的材料。结果显示,冲泡温度以95~100℃、单次冲泡时间小于5min为宜,且凤凰单丛古茶树茶叶耐多次冲泡;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x)与茶汤中硒溶出量(y)的相关性分别符合直线方程(y=0.0004x-0.0283,R^2=0.939 8)、对数方程(y=0.006 6lnx+0.001 1,R^2=0.957 9)及幂函数方程(y=0.0137x^(-0.7866),R^2=0.948 6)。凤凰单丛古茶树具有一定的富硒茶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古茶树 硒含量 茶汤 溶出特征
下载PDF
云南11个特有少数民族的茶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初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鲜 戴陆园 徐福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6期278-284,共7页
云南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茶传统文化,在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基础上,分析了哈尼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基诺族、白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和佤族等11个... 云南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茶传统文化,在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基础上,分析了哈尼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基诺族、白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和佤族等11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在茶树驯化、种植、制茶、饮茶以及古茶树保护等方面的传统知识,发现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既有本民族鲜明的独特性又相互交融。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丰富多样、宝贵的茶文化资源,提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保护与利用建议,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建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理论体系以及古茶树保护区等措施,既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对外界的影响力,又对当地生态环境及民族茶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现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特有少数民族 茶文化 古茶树 制茶 饮茶
下载PDF
云南景洪市野生古茶树低咖啡碱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段志芬 成浩 +7 位作者 尚卫琼 李友勇 杨毅坚 杨盛美 刘本英 矣兵 杨兴荣 郭顺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云南景洪49株野生古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CAF)含量,用儿茶素总量、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3个生化指标对低CAF古茶树资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9株古茶树资源CAF含量变幅为0.55%~4.76%,平均含量... 以云南景洪49株野生古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CAF)含量,用儿茶素总量、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3个生化指标对低CAF古茶树资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9株古茶树资源CAF含量变幅为0.55%~4.76%,平均含量为3.04%,初步筛选出曼加坡坎3号、光明水库2号、大寨5号和曼加坡坎6号大茶树4个低咖啡碱特异古茶树资源,其中曼加坡坎6号大茶树CAF含量最低,曼加坡坎3号和光明水库2号大茶树属高茶多酚资源,可为开发特色茶产品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咖啡碱 筛选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野生古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兴荣 矣兵 +8 位作者 李友勇 段志芬 杨毅坚 尚卫琼 杨盛美 蒋会兵 李慧 孙雪梅 刘本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2期133-139,共7页
野生古茶树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是最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以23份野生古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夏梢1芽2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等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显... 野生古茶树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是最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以23份野生古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夏梢1芽2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等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幅为43.65%~51.19%,高水浸出物(〉45.00%)资源有21份;茶多酚变幅为12.02%~38.60%,高茶多酚(〉25.00%)资源有16份;氨基酸变幅为1.46%~3.41%;咖啡碱变幅为2.17%~4.91%;儿茶素总量变幅为15.52%~25.89%;非酯型儿茶素变幅为5.09%~9.84%;酯型儿茶素变幅为5.02%~16.57%,其中EGCG变幅为2.87%~10.01%,高EGCG(〉8.00%)资源有4份;除茶多酚和氨基酸生化指标外,酚氨比也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生化指标,初筛选出适制绿茶资源有5份,红绿茶兼制资源有11份,适制红茶资源有7份。供试23份野生古茶树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古茶树 生化成分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青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4,共8页
为了解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5份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共筛选得到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扩增清晰的引物,利用筛选到的引物对供试的古茶树基因组DN... 为了解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5份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共筛选得到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扩增清晰的引物,利用筛选到的引物对供试的古茶树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4.37%。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145份古茶树材料的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945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293,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126,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712,遗传一致度为0.4483~0.9655。采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UPGMA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2时,将145份供试古茶树材料分为四大类,聚类结果与形态学聚类结果相符。该研究为古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良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古茶树优系品种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代信 成凯 +5 位作者 刘进平 陈正武 乔大河 李忠朝 周绍均 牛素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古茶4号的茶氨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高为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古茶树 氨基酸 茶氨酸
下载PDF
久安古茶树的伴生植物及其土壤条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3 位作者 刘进平 何嵩涛 尹杰 赵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8-60,共3页
为了解久安古茶树的立地条件,对久安古茶树生长周围的伴生植物及其立地土壤条件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其伴生植物丰富,尤以草本植物居多。古茶树生长地土壤以石英砂... 为了解久安古茶树的立地条件,对久安古茶树生长周围的伴生植物及其立地土壤条件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其伴生植物丰富,尤以草本植物居多。古茶树生长地土壤以石英砂岩发育的硅铝质黄壤分布最广,多为黄沙土、黄泥土和黄沙泥土,土壤呈酸性,pH平均为4.40,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极丰富,全氮、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锰含量丰富,全磷、速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比较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安古茶树 伴生植物 土壤有机质 土壤微量元素
下载PDF
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仝佳音 录丽平 +1 位作者 马玉清 吕才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208-210,共3页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5.006 m,平均树幅3.12 m×2.61 m^4.41 m×4.14 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种质资源 现状调查 景迈山
下载PDF
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樊卫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8-1353,共6页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土壤的pH值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的pH值为4.00~6.09,QX-2,QX-3,QX-4,QX-8,QX-10,QX-11,QX-12均在最适合茶树生长范围;各取样点有机质平均值为82.70 g· kg-1、全氮4.05 g· kg -1、全磷2.33 g· kg-1、碱解氮含量192.73 mg· kg-1,在适宜范围内,速效磷20.95 mg· kg-1、速效钾158.39 mg· kg-1,属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含量基本在茶树生长所需范围内。 QX-7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在很丰富范围内,其次是QX-6,而QX-8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古茶树 立地土壤养分
下载PDF
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尚卫琼 杨勇 +5 位作者 段志芬 杨毅坚 李友勇 孙承冕 郭顺云 刘本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3-26,共4页
通过对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摸清了该市古茶树群落种类、分布现状和生长情况,主要包括其海拔高度、树龄、树姿、树幅、干径、叶形和花瓣特征等。以12个代表茶区88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农... 通过对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摸清了该市古茶树群落种类、分布现状和生长情况,主要包括其海拔高度、树龄、树姿、树幅、干径、叶形和花瓣特征等。以12个代表茶区88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8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5.51%-57.74%之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最低分枝高〉叶面积〉树幅〉树高〉叶长〉叶宽〉花冠直径〉果实大小;古茶树农艺性状13个特征向量中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026%,第一主成分至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34.830%、15.824%、12.902%、9.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农艺性状 多样性分析 云南省景洪市
下载PDF
古茶树优系矢车菊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凯 刘进平 +4 位作者 邓代信 陈正武 李忠朝 周绍均 牛素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591,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一芽二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矢车菊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矢车菊素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超纯水,流动相B为乙腈,体积比为1∶9。古茶4号的矢车菊素含量最高,而古茶2号矢...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一芽二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矢车菊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矢车菊素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超纯水,流动相B为乙腈,体积比为1∶9。古茶4号的矢车菊素含量最高,而古茶2号矢车菊素含量较低,且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古茶树 矢车菊素
下载PDF
曼糯古茶山考察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红伟 汪云刚 +2 位作者 玉香甩 陈洪云 许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4167-4168,共2页
通过对曼糯古茶山及代表性古茶树生存状况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古茶园覆盖面积、生境及管理状况,采访当地布朗族茶农,了解濮人栽茶历史,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挖掘当地文化元素,保护与开发当地古茶山,发展农村旅游第3产业工作提... 通过对曼糯古茶山及代表性古茶树生存状况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古茶园覆盖面积、生境及管理状况,采访当地布朗族茶农,了解濮人栽茶历史,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挖掘当地文化元素,保护与开发当地古茶山,发展农村旅游第3产业工作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山 古茶树 曼糯 布朗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