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8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1
作者 Lan Xie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CAS 2022年第9期598-604,共7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Methods: From June 2021 to December 2021, 7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ic cancer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Methods: From June 2021 to December 2021, 7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ic cancer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providing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operating roo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rovi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with 3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two groups during operation, during abdominal closu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time of leaving anesthesia room, extubation, postoperative wakefulness and hospitalization,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ended to be more normal during operation, during abdominal closure and after operation (P 0.05). The time of leaving anesthesia room, extubation, postoperative wakefulness and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nursing work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is effective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which can maintain their perioperative temperature stability, promote thei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enhanc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t is worth adop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SURGERY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下载PDF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
2
作者 汤可香 胡巧 +2 位作者 蒋丽丹 康欣 杜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即刻(L1)、入复苏室即刻(L2)、麻醉清醒时(L3)患者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两组麻醉复苏情况及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点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小儿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促进小儿麻醉复苏期恢复,且可降低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期 预见性护理 一体化模式 全程麻醉护理
下载PDF
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宁 张丽红 李天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AS的无症状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111例,男75例,女36例,年龄≥65岁,BMI 18~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AS的无症状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111例,男75例,女36例,年龄≥65岁,BMI 18~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55)和对照组(C组,n=56)。D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2~0.5μg/kg,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输注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1~0.2μg·kg^(-1)·h^(-1);C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两组麻醉方案及术中用药方案相同。记录麻醉诱导前15 min(T_(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支架置入前5 min(T_(2))、支架置入后5 min(T_(3))、气管拔管后5 min(T_(4))的MAP和HR。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呼吸抑制(SpO_(2)<90%)、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穿刺处感染、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T_(1)、T_(2)时MAP明显升高,T_(3)、T_(4)时MAP明显降低,T_(1)、T_(3)、T_(4)时HR明显减慢(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术后穿刺处感染。结论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提高全身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苏醒期 呛咳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老年
下载PDF
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蒋玲玲 李云 +3 位作者 盛奎 张丽丽 胡阳 张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前路腰方肌阻滞(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LPH)后镇痛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LPH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弓状韧带组和腹横平面组,每组29例。弓...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前路腰方肌阻滞(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LPH)后镇痛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LPH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弓状韧带组和腹横平面组,每组29例。弓状韧带组在术前进行双侧QLB-LSAL,腹横平面组在术前进行双侧肋缘下TAPB,2组均每侧给予0.33%的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2组患者术后2、4、6、12、24和48 h静息和运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术前1 d、术后1和3 d进行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围手术期麻醉药物用量,PCIA按压次数,48 h补救镇痛药使用例数,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腹横平面组相比,弓状韧带组术后2、4、6、12、24和48 h运动NRS评分,术后2、4、6、12和24 h静息NRS评分降低(P<0.05),术后1 d和3 d QoR-15评分增加(P<0.05),弓状韧带组患者围手术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使用补救镇痛药物比例、镇痛泵按压次数、PONV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降低(P<0.05)。结论QLB-LSAL阻滞对LPH术后镇痛效果和恢复质量优于TABP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疼痛 手术后 麻醉恢复期 腹横肌平面阻滞 弓状韧带上前路腰方肌阻滞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日间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质量控制
5
作者 钱玥 马正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2-1046,共5页
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加速康复理念下的手术诊疗康复体系,我国的日间手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中,日间手术医疗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围绕日间手术的围术期管理进行了阐述,从患者选择、手术麻醉选择、术中管理、术后镇痛、术后恶... 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加速康复理念下的手术诊疗康复体系,我国的日间手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中,日间手术医疗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围绕日间手术的围术期管理进行了阐述,从患者选择、手术麻醉选择、术中管理、术后镇痛、术后恶心呕吐管理和出院随访等方面探讨了日间手术的管理细节,旨在建立统一的日间手术麻醉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质量改进,为临床日间手术管理提供更恰当的日间手术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日间手术的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质量管理 麻醉与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其血糖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刘芹凤 刘兆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麻醉过程中,探讨采取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麻醉过程中,探讨采取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手术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阶段血糖水平变化、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时和术后3 h,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明显优于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小手术引起的血糖波动。同时有助于维持患者良好的生命体征情况,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临床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术期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血糖水平
下载PDF
麻醉精准干预在高危心血管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张莉 王义 +1 位作者 曾恒 翟浩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精准干预在高危心血管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5例)与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 目的探讨麻醉精准干预在高危心血管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5例)与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经验管理,观察组采用麻醉精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高敏肌钙蛋白T(hs-TnT)、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精准干预应用于高危心血管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能进一步减轻对心脏损伤,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心血管病 非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麻醉精准干预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 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
8
作者 刘丹 王宇珠 +1 位作者 陈蓉 王丽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8期240-24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收的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苏醒期手术室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收的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苏醒期手术室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测定两组的心理状况、血压、心率,比较躁动发生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手术室护理中可促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血压和心率,改善心理状况,预防躁动发生,防范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 综合护理 心理状况 躁动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丽丽 王丽丽 +1 位作者 徐维昉 李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并分析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聚类抽样法于2022年6月-8月抽取新疆16所综合性医...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并分析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聚类抽样法于2022年6月-8月抽取新疆16所综合性医院的228名PA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问卷由一般资料、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调查问卷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组成,收集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情况,分析患者安全胜任力和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PACU护士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总得分为(97.34±8.06)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总得分为(148.72±11.80)分。在不同医院级别、学历、职称、麻醉护理工作年限、麻醉风险应急预案和麻醉风险培训频率PACU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和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ACU护士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与患者安全胜任力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护理工作年限、职称、麻醉风险培训频率、苏醒期风险认知总分是PACU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PACU护士的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水平的改善有助于PACU护士提高患者安全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麻醉苏醒期 风险认知 患者安全胜任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RAS理念下的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躁动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0
作者 卢允娜 齐慧 +1 位作者 孙贺 刘银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舒适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躁动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研...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舒适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躁动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下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包括导管拔除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躁动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舒适度行为量表(CB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拔除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早于对照组,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躁动率、并发症总发生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ERAS理念下的舒适护理可改善全麻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和躁动情况,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躁动 ERAS理念 舒适护理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围术期应用进展
11
作者 曹天彪 宋文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0,共5页
艾司氯胺酮在患儿术前用药、术中麻醉、术后镇痛、门诊及日间手术中已应用广泛。术前用药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促进患儿与父母的顺利分离,术前应用艾司氯胺酮不但有利于相对平稳的麻醉诱导过程,而且能够产生更少的精神不良反应及口... 艾司氯胺酮在患儿术前用药、术中麻醉、术后镇痛、门诊及日间手术中已应用广泛。术前用药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促进患儿与父母的顺利分离,术前应用艾司氯胺酮不但有利于相对平稳的麻醉诱导过程,而且能够产生更少的精神不良反应及口腔分泌物。患儿术中持续输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阿片类药物剂量,且不影响苏醒质量,并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可用于患儿术后镇痛。艾司氯胺酮单一或联合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可安全用于患儿内镜检查及治疗、诊断性检查及有创导管置入麻醉的应用,并有效减少其他镇静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就艾司氯胺酮在患儿上述各方面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儿童 麻醉 镇痛 镇静 围术期
下载PDF
围术期麻醉用药诱发癫痫样活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冯艳 陈小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癫痫样活动指各种原因诱发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的单组或多组肌群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抽搐,甚至全身强直,伴或不伴有脑电图异常。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抽搐,说明麻醉药可以诱发癫痫样活动,且... 癫痫样活动指各种原因诱发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的单组或多组肌群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抽搐,甚至全身强直,伴或不伴有脑电图异常。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抽搐,说明麻醉药可以诱发癫痫样活动,且其机制可能不尽相同。本文就目前围术期麻醉用药诱发的癫痫样活动的研究进展及可能机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 脊椎 癫痫样活动 围术期 麻醉药 震颤 抽搐 肌强直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3
作者 郭晓睿 李蕾 +4 位作者 张蓉 郭丹 谢彧之 付强 周寒梅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总结现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逐层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数据库以及综合数据库中有关青少年... 目的:总结现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逐层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数据库以及综合数据库中有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证据内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由2名经过系统化循证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整合和汇总分级。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专家共识5篇和Meta分析3篇。从术前麻醉评估、术前麻醉指导、术中麻醉管理、胃肠不良反应管理和术后疼痛管理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形成了39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现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最佳证据,为麻醉医护人员的实践提供了循证参考依据。临床工作中需考虑资源的可及性与措施的适宜性,选择最佳证据进行转化应用,从而促进麻醉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围术期 麻醉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Perioperative cardiac risks in myasthenia gravis
14
作者 Deb Sanjay Nag Abhishek Chatterjee +2 位作者 Pratap Rudra Mahanty Merina Sam Murari Kumar Bharadwaj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3期2147-2150,共4页
Myasthenia gravis(MG)is an autoimmu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The primary pathology in MG involves the presence of autoantibodies to acetylcholine receptors(AChRs),which results in qual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MG)is an autoimmu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The primary pathology in MG involves the presence of autoantibodies to acetylcholine receptors(AChRs),which results i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duction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functional AChRs.Cardiac muscles are also affected,resulting in various perioperative cardiac complications.Antistriational antibodies are commonly reported in MG cases with cardiac involvement.In the presence of thymoma,the prevalence of cardiac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G increases to approximately 10%-15%.Cardiac involvement in MG may range from asymptomatic 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 to ventricular tachycardia,myocarditis,conduction disorders,heart failure,and sudden death.Increased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ventricular and supraventricular extra systoles,and prolonged QTc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in patients with MG.Clinicians should consider the evaluation of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asthenia Gravis Perioperative period RECEPTORS CHOLINERGIC anesthesia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NSCLC根治性手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期质量及拔管时间的影响
15
作者 贾志杰 张晓冉 段文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期质量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NSCLC根治性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期质量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NSCLC根治性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1 min内(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手术完成时(T_(4))、拔管10 min后(T 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恢复质量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ACTH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时较HR及MAP水平均T_(1)时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_(2)时HR及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NSCLC根治性手术时使用瑞马唑仑麻醉诱导,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的苏醒期质量,降低拔管呛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瑞马唑仑 应激 生理学 麻醉恢复期
下载PDF
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后恢复效果
16
作者 纵波 任娟 赵旋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究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或采用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护理... 目的:探究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或采用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护理,均干预7d;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功能量表(WHOQOL-BREF)评分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11.33±2.89h)、排气时间(16.92±2.08h)、住院时间(5.26±2.02d)和切口拆线时间(14.37±1.06d)均短于对照组(15.26±3.17h、23.39±3.28h、8.59±2.79d、16.33±1.52d);术后3d、7d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2.58±0.25分、2.02±0.23分)低于对照组(2.98±0.29分、2.56±0.27分);术后7d两组SAS和SDS均降低且观察组(39.26±3.27分、39.49±3.11分)低于对照组(58.36±3.29分、52.36±4.46分),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87.78±3.82分)高于对照组(78.61±4.19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7.5%)低于对照组(37.5%)(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多元化康复健康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心理,提升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多元化康复健康教育 术后恢复
下载PDF
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蔡元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66-170,共5页
针刺麻醉是一种或独立或辅助的麻醉手段,具有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针刺麻醉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临床上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参与神经反馈调控及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方面。近年来... 针刺麻醉是一种或独立或辅助的麻醉手段,具有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针刺麻醉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临床上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参与神经反馈调控及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方面。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刺麻醉在各科手术中的应用不断成熟,应用效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该方法的干预时机也由最初的单纯术中麻醉扩展到整个围手术期。目前,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论证,本文就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辅助麻醉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陶品月 卢舒雨 黄惠桥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3期175-179,共5页
通过文献研究从临床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全麻患儿EA风险预测模型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目前所构建的EA风险预测模型多适用于成人群体、其预测性能良好、有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躁动的高危人群,... 通过文献研究从临床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全麻患儿EA风险预测模型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目前所构建的EA风险预测模型多适用于成人群体、其预测性能良好、有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躁动的高危人群,但现有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和适用性仍有待提高,本研究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我国儿童,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性和适用性的EA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EA的认知水平,进而指导临床实践,改变患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2例的麻醉探讨
19
作者 李琪 曹阳 +1 位作者 王琳 何淑英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病人,有多次晕厥病史,于...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病人,有多次晕厥病史,于2013年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ICD后晕厥症状消失,其后,因“下肢静脉曲张”与“腹股沟疝气”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2次围手术期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而另1例Brugada病人,则是因“躯干、下肢烧伤”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清创植皮术,但在手术之前,并没有植入ICD。与前1例病人不同,该病人在2次围手术期均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并且在随访的1年内死亡。结论 许多围手术期的药理学因素及非药理因素均可能诱发Brugada综合征病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而术前植入起搏器也许可以降低这种风险,ICD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除颤器 植入型 麻醉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魏时靖 王强 +3 位作者 刘思晗 刘剑峰 刘嘉琦 李佳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42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和麻醉信息系统获取病人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42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和麻醉信息系统获取病人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28例病人中,309例(72.20%)病人发生1次低氧血症,119例(27.80%)病人发生2次及以上低氧血症。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时间是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因素包括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时间,需针对此类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全身麻醉 苏醒期 低氧血症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