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v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Nanocrystals from Typha angustifolia
1
作者 Lynda S. Mesoppirr Evans K. Suter +2 位作者 Wesley N. Omwoyo Nathan M. Oyaro Simphiwe M. Nelana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9期2443-2459,共17页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ellulosic materials in natural composites and other fields needs to be explored to develop innovative, sustainable, lightweight, functional biomass materials that are also environmentally...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ellulosic materials in natural composites and other fields needs to be explored to develop innovative, sustainable, lightweight, functional biomass materials that are also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ypha angustifolia (Typha sp.) as a potential new raw material for extracting cellulose nanocrystals (CNCs) for applic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osites. Alkaline treatments and bleaching were used to remove cellulose from the stem fibres. The CNCs were then isolated from the recovered cellulose using acid hydrolysis. The study showed a few distinct functional groups (O-H, -C-H, =C-H and C-O, and C-O-C) in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vealed the smooth surface of CPC and CNCs, which resulted from removing lignin and hemicellulose from powdered Typha angustifolia. Based on the crystalline index, the powdered Typha angustifolia, CPC, and CNCs were 42.86%, 66.94% and 77.41%. The loss of the amorphous section of the Typha sp. fibr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particle size. It may be inferred from the features of a Typha sp. CNC that CNCs may be employed as reinforcement in composit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a angustifolia CELLULOSE Acid Hydrolysis Chemically Purified Cellulose Cellulose Nanocrystals
下载PDF
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刘珩 蒋腾 +1 位作者 罗青红 白剑宇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明确沙枣果实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并室内筛选防治药剂,可为沙枣果实褐斑病的科学研究和化学防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病菌在不同碳源种类、温度、pH值和... 明确沙枣果实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并室内筛选防治药剂,可为沙枣果实褐斑病的科学研究和化学防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病菌在不同碳源种类、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初步明确该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试验,根据毒力回归方程求得的各杀菌剂抑菌中浓度(EC50),筛选对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药剂。结果表明:除光照条件外,其他3种因素均对病原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适培养基为以葡萄糖为碳源的PDA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6±1)℃,最适pH值为7左右,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全光照;不同药剂对大果沙枣果实褐斑病原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5%吡唑嘧菌酯(23.099 mg/L)、43%戊唑醇(24.060 mg/L)、40%氟硅唑(36.454 mg/L)和80%代森锰锌的EC50(97.207 mg/L)均低于100 mg/L,对病原菌具有较强毒力。对沙枣果实褐斑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菌的最佳生长环境,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室内筛选的4种杀菌剂可以作为田间防治试验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枣 果实褐斑病 杀菌剂 抑菌圈试验 室内毒力
下载PDF
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敬宇 苏伟航 +1 位作者 王忠 孙芸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基于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并用乙醇氧化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给小鼠饲喂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检测并评价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最佳... 基于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并用乙醇氧化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给小鼠饲喂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检测并评价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48 min,料液比1∶27(g/mL),超声功率400 W;饲喂高剂量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小鼠血清中T-SOD、GSH-Px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MDA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组小鼠血清中T-AOC均高于模型组(P<0.05);当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浓度为0.8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和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1.17%、51.38%;当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3.68%、71.90%。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沙枣花 熵权法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波动和静止水文情势下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的生理生态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丽 胡金明 +1 位作者 宋长春 杨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4-1801,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波动和静止两种水文情势下,沼泽化草甸植物——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某些生理生态特征(种群密度与高度、叶长、叶宽、茎长、节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响应。结... 通过野外调查与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波动和静止两种水文情势下,沼泽化草甸植物——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某些生理生态特征(种群密度与高度、叶长、叶宽、茎长、节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水文情势对小叶章生理生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波动水文情势下,小叶章种群、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总体随水分的增加而减小或下降,但是由于特定水文情势下形成的群落竞争格局的影响,小叶章单优群落分布带上小叶章各指标值明显大于其它水分带;静止水文情势下,小叶章各指标值呈波动变化,30 cm积水处理下的种群密度、高度、叶宽和茎长以及叶绿素含量与其它处理差别显著。波动水文情势下小叶章各指标测定值均大于静止水文情势下的,同一生活史阶段要较静止水文情势下的提前,生长能力较强。湿地水分条件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特性,还通过影响植物定植的土壤环境特征及群落内的竞争格局间接作用于植物。不同水分条件下,小叶章的生理生态特征是水分条件直接与间接作用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水分条件 密度与高度 形态特征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孩儿拳头(Grewia.biloba G.Don var.parviflora)幼苗气体交换特征与保护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1
5
作者 孙景宽 张文辉 +1 位作者 陆兆华 刘新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30-1340,共11页
以沙枣和孩儿拳头2年生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4个土壤含水量梯度(CK、T1、T2、T3),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沙枣和孩儿拳头气体交换特征与保护酶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不仅引起两物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 以沙枣和孩儿拳头2年生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4个土壤含水量梯度(CK、T1、T2、T3),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沙枣和孩儿拳头气体交换特征与保护酶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不仅引起两物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且使其日变化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在轻度(T1)和中度胁迫(T2)下,两物种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重度胁迫(T3)下,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2)随着干旱胁迫增加,沙枣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增加-下降-再增加趋势,孩儿拳头呈现下降趋势;两物种表观光能利用效率显著下降,重度胁迫下(T3),下降率达50%左右,孩儿拳头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两物种表观CO2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沙枣表观CO2利用效率日进程经历了单峰(T1)、双峰(T2)、单峰(T3)的变化,孩儿拳头各处理的表观CO2利用效率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3)随着干旱胁迫加剧,两物种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含水量高于12.8%时,两物种SOD酶活性均高于CK,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SOD酶活性低于CK;重度胁迫下(T3),沙枣POD酶活性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CK,而孩儿拳头则和CK无显著差异;两物种CAT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T3)显著低于CK;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两物种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孩儿拳头脂质过氧化程度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孩儿拳头 气体交换 保护酶 干旱胁迫
下载PDF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1
6
作者 黄俊华 买买提江 +1 位作者 杨昌友 王朝锋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年第3期26-28,33,共4页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资源植物,是西北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资源。对我国上世纪60年代至今对沙枣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包括沙枣果实、花、叶、果核...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资源植物,是西北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资源。对我国上世纪60年代至今对沙枣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包括沙枣果实、花、叶、果核及树液的成分、木材的理化性质、沙枣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引种实验、繁殖方法、品种划分等方面的工作。最后提出了沙枣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研究现状 生理生态学特性 展望 开发利用前景 胡颓子属 胡颓子科 资源植物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西北地区 60年代 理化性质 繁殖方法 小乔木 树液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枣叶多酚提取工艺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张小庆 苏伟航 +1 位作者 孙芸 王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2,共8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新疆沙枣叶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沙枣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评价其抗氧...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新疆沙枣叶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沙枣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枣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58%、提取时间21 min、提取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为36.45 mg·g^(-1);当浓度为0.20 mg·mL^(-1)时,沙枣叶多酚和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3%、96.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Px、T-AOC的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模型对照组的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沙枣叶多酚高剂量组血清中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T-AOC的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叶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传统特色藏药藏荆芥(萨都那保)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毛禹康 张琴 +4 位作者 蔡鸿飞 兰小中 李康强 杨阳 许文东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21-124,127,共5页
藏荆芥作为民族特色明显、应用历史悠久的西藏地区独有药材,含萜类、酯类、酮类等多种成分,传统应用于癫痫抽搐、神昏惊厥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心脑血管保护、肾保护等广泛药理活性,开发潜力显著。然而,目前藏荆芥的研... 藏荆芥作为民族特色明显、应用历史悠久的西藏地区独有药材,含萜类、酯类、酮类等多种成分,传统应用于癫痫抽搐、神昏惊厥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心脑血管保护、肾保护等广泛药理活性,开发潜力显著。然而,目前藏荆芥的研究开发受限于地理位置、药材资源等多种因素。本文查阅、分析并归纳藏荆芥相关文献和专著,对藏荆芥的药材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藏荆芥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积极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荆芥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沙枣2年生植株表型多样性分析与观赏性综合评价
9
作者 王梓煦 曾郅涵 +2 位作者 王秀军 李子航 李庆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8,共13页
【目的】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过程中,更早筛选出具有高观赏价值、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植株,是实现沙枣良种选育的关键。【方法】对106份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的表型性状、生长情况进行连续2年的观察... 【目的】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过程中,更早筛选出具有高观赏价值、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植株,是实现沙枣良种选育的关键。【方法】对106份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的表型性状、生长情况进行连续2年的观察记录,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和观赏特性。【结果】结果表明:1)106份沙枣植株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性,地径年生长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56%,分枝角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232;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年生长量与地径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与株高、地径年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449%,其中叶片大小,苗木生长势相关性状指标影响较大;3)供试的106份沙枣幼苗可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小,生长速度缓慢;第Ⅱ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狭长,叶表颜色偏深灰绿,生长势居中;第Ⅲ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且偏卵圆形、树冠峭立、叶色鲜亮,生长势居中;第Ⅳ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树冠张开,生长速度极快。4)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发现,叶色、株形等8个性状可作为沙枣植株观赏性综合评价的特征性指标。BF1、BF19、BF10为排名前3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沙枣单株。【结论】基于沙枣表型性状分析开展观赏性综合评价,为沙枣实生苗选种、早期选育沙枣优良植株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2年生植株 表型多样性 观赏性评价
下载PDF
沙枣叶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机制研究
10
作者 唐莎莎 宫海燕 +1 位作者 于浩楠 孙芸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3,共6页
试验旨在测定沙枣叶水提取物对易引起动物感染的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揭示沙枣叶水提取物抗菌机制。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初步筛选沙枣叶水提取物的抗菌谱,绘制致病菌生长曲线,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 试验旨在测定沙枣叶水提取物对易引起动物感染的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揭示沙枣叶水提取物抗菌机制。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初步筛选沙枣叶水提取物的抗菌谱,绘制致病菌生长曲线,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分析沙枣叶水提取物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沙枣叶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破坏致病菌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抑制其生长、代谢。研究表明,沙枣叶水提取物能够抑制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生长和代谢,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叶 饲料添加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下载PDF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娟 刘艳 +2 位作者 王宇鹏 林静 陈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29-131,共3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总面积达5.4×105 hm2,其中盐碱地面积达70%以上,并且仍在以每年1.3×105 hm2的速度增加.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夏季降雨集中,春秋季较干旱,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该地区...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总面积达5.4×105 hm2,其中盐碱地面积达70%以上,并且仍在以每年1.3×105 hm2的速度增加.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夏季降雨集中,春秋季较干旱,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绿化造林难度大,植被覆盖面积小,当地的景观生态系统比较单一.因此,筛选优质抗盐碱树种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绿化栽培体系,以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化面积是现在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沙枣由于抗旱耐盐碱成为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化树种,本文综述了沙枣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沙枣 耐盐 绿化
下载PDF
冰薰2号薰衣草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遗传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瑞航 李婧 +7 位作者 马天意 郭佳欣 张梅娟 彭疑芳 王韬 闫爽 赵井泉 沙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68,88,共7页
为探究冰薰2号薰衣草的遗传特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优化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ISSR-PCR扩增体系为:在20μL体系中,dNTP(每种2.5 mmol/L)用量为1.4μL,引物(10μmo... 为探究冰薰2号薰衣草的遗传特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优化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ISSR-PCR扩增体系为:在20μL体系中,dNTP(每种2.5 mmol/L)用量为1.4μL,引物(10μmol/L)用量为0.7μL,DNA模板量为20 ng,Taq DNA聚合酶用量0.75μmol/min。选取8个ISSR引物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试验,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计算,并分析亲代及F1代个体间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薰2号薰衣草遗传多样性水平低,遗传变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特征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山香圆叶水提醇沉与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3
作者 赵延武 张晓军 +1 位作者 张文标 张永秉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为去除山香圆叶提取液的无效成分和杂质,对山香圆叶水提醇沉与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基于正交实验L_(9)(3)^(4)优选山香圆叶提取液醇沉工艺,以浸膏女贞苷和野漆树苷的总量含量为考察指标。山香圆叶提取液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 为去除山香圆叶提取液的无效成分和杂质,对山香圆叶水提醇沉与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基于正交实验L_(9)(3)^(4)优选山香圆叶提取液醇沉工艺,以浸膏女贞苷和野漆树苷的总量含量为考察指标。山香圆叶提取液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料液比1∶1(g∶g),药液醇沉温度为20℃,药液含醇量60%,静置时间12h,醇沉效果好。山香圆叶提取液经醇沉后,去除了无效成分和杂质,制备的颗粒性状、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鉴别、女贞苷和野漆树苷的总量含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实验标准要求,优选的山香圆叶水提醇沉工艺重现性好,颗粒制备工艺操作简便,为山香圆颗粒的制备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香圆颗粒 正交实验 水提醇沉 女贞苷 野漆树苷
下载PDF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发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屠骊珠 马虹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小孢子在一个四分体中的排列为辐射(两侧)对称。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所组成;成熟时仅由表皮和纤维层所组成;药壁的特点为中层一层和腺质(分泌)绒毡层。花粉粒为三角形和具三孔沟的,释放时为2细胞。... 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小孢子在一个四分体中的排列为辐射(两侧)对称。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所组成;成熟时仅由表皮和纤维层所组成;药壁的特点为中层一层和腺质(分泌)绒毡层。花粉粒为三角形和具三孔沟的,释放时为2细胞。大孢子的孢原为1—2个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胞质分裂横向,大胞子排列是“直线型”,四分体中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单核胚囊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体)。沙枣的胚囊为蓼型(1卵器,3反足细胞和一个2核的中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发生
下载PDF
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5
作者 宋晶晶 王月丽 +3 位作者 张亚南 姜蕾 侯吉超 吴江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34,共5页
该试验以木纳格葡萄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为原料制备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复合果酒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 该试验以木纳格葡萄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为原料制备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复合果酒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24°Bx,酵母接种量0.4%,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24℃,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呈橙黄色,酒体清亮,果香浓郁,酒香醇厚,酒精度为10.3%vol,感官评分为85.2分。发酵后的复合果酒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发酵前均提高,总酚、总黄酮、黄烷-3-醇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表明木纳格葡萄沙枣复合果酒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纳格葡萄 沙枣 复合果酒 发酵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薰衣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演变
16
作者 陈雪静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2 位作者 木古丽·木哈西 白茹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种植年限对薰衣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薰衣草病害防治和增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薰衣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随种植年限的演变规律。...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种植年限对薰衣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薰衣草病害防治和增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薰衣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随种植年限的演变规律。采集新疆伊犁霍城县种植年限1、3、5 a,以及未种植薰衣草土壤,对ITS序列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样品组真菌多样性和群落分布规律及与种植年限的关联。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而Chao1指数先降低后增高。在种植薰衣草土壤中共检测到12个门,28个纲,72个目,146个科,236个属。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为优势菌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子囊菌门相对丰度逐渐降低,担子菌门逐渐增高,而球囊菌门先增加后降低。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Xylodon、锐孔菌属(Oxyporus)、镰刀菌属(Fusarium)、枝孢属(Cladosporium),均属于植物致病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Xylodon相对丰度增加,而锐孔菌属、镰刀菌属、枝孢属先增加后降低。丛枝菌根菌(AMF)中第一优势属球囊霉属(Glomus)OTU数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少。薰衣草连作种植造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改变,致病菌增加,AMF降低。本研究为薰衣草病虫害防治和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为薰衣草土壤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连作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薰衣草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nsLTP2-1和nsLTP2-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7
作者 张夏夏 陈凌娜 +2 位作者 杨扬 赵旌汝 陈永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4-843,共10页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在植物脂质转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中克隆到2个II型nsLTP基因,命名为nsLTP2-1和nsLTP2-2,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生信分析...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在植物脂质转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中克隆到2个II型nsLTP基因,命名为nsLTP2-1和nsLTP2-2,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生信分析表明,nsLTP2-1和ns LTP2-2分别编码119个和117个氨基酸,具有脂转移蛋白(LTP,lipid transfer proteins)保守结构域和8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处于两个分支,与同科的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相似性最高。基因表达分析显示2个基因均在花蕾中高表达,在叶片、茎和花瓣中几乎不表达,在花萼中的表达存在差异,nsLTP2-1和nsLTP2-2分别在成熟花萼和幼嫩花萼中表达量更高;2个基因在花蕾和叶片中的表达均受到强光诱导,且在花蕾中的表达均受脱落酸诱导,而叶片中nsLTP2-1和nsLTP2-2的表达分别受茉莉酸甲酯和乙烯诱导。亚细胞定位显示2个nsLTPs均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上,可能与次生代谢物的转运有关。过表达nsLTP2-1和nsLTP2-2烟草叶片经尼罗红染色后,经485~543 nm激发光激发,叶片腺毛头部的荧光显示多于野生型,说明本研究中的nsLTPs可能在脂类的合成和转运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明确薰衣草脂转移蛋白在脂类及萜类转运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 激素处理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尼罗红染色
下载PDF
拟南芥转录共激活子ANGUSTIFOLIA3(AN3)调控花的雄蕊的形成
18
作者 李丹 徐梦珂 +1 位作者 蒋继宏 孟来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9,共6页
雄蕊是种子植物产生花粉的重要生殖器官,其是否正常发育关乎到植物的繁殖状况,并且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通过RT-PCR技术鉴定拟南芥转录共激活子ANGUSTIFOLIA3(AN3)的两个敲除突变体an3-1和an3-4;通过形态学检测发现,突变体an3-1... 雄蕊是种子植物产生花粉的重要生殖器官,其是否正常发育关乎到植物的繁殖状况,并且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通过RT-PCR技术鉴定拟南芥转录共激活子ANGUSTIFOLIA3(AN3)的两个敲除突变体an3-1和an3-4;通过形态学检测发现,突变体an3-1和突变体an3-4的雄蕊较野生型雄蕊短,而雌蕊却无明显变化;通过构建AN3启动子GUS表达载体,对Pro-AN3-GUS植株的花组织进行染色,并观察,结果表明,AN3基因在拟南芥的种子胚、成熟的花粉、柱头、花瓣中均有表达。这个结果证明AN3能在拟南芥生殖生长期间在花器官等重要组织中表达,这个结果与an3-1和an3-4的雄蕊变短的结论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拟南芥转录共激活子AN3正向调控花的雄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ustifolia3(AN3) 突变体 雄蕊 调控
下载PDF
Study on Introduction and Plantation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19
作者 王柏青 黎敏霞 王耀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3期72-75,83,共5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in saline land of West Jilin Province for improving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thod] The Elaeagnus angustifoli...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in saline land of West Jilin Province for improving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thod] The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from Ningxia Province were sown in nursery and practice base of Forestry College in Beihua University to observe their phenophase, growth state, stress resistance and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rvival rate and different cutting medium, grafting methods. [Result]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could adapt to climate condition in Jilin area and grow well . Among 3 cold-proof measures, there was no freezing injury by soil burial method, although there was 2.8% and 3.9% mortality by covering grassy marshland and winding straw, the cold injury degree was light, so they could go through winter normally. Meanwhile,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had good saline-alkali tolerance, drought resistance and flood resistance. The successful cutting and graft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provided a condition for planting in large-scale and knew the rooting rate of different cutting medium. [Conclusion]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could be introduced to plant in West Jili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INTRODUCTION Cutting and Graft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藏荆芥挥发油中荆芥内酯特征成分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20
作者 蔡鸿飞 张琴 +5 位作者 毛禹康 韩亚明 杨阳 张圳 李康强 许文东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藏荆芥挥发油中E,Z-荆芥内酯特征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Supersil ODS 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40∶60)为HPLC的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色谱柱的柱温为30℃,检测...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藏荆芥挥发油中E,Z-荆芥内酯特征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Supersil ODS 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40∶60)为HPLC的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色谱柱的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6 nm。结果:线性关系方程为y=1E+07x+287501,R2=0.9991,在0.0098~2.4405 m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峰面积RSD分别为0.66%、0.32%,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1.67%,24 h内样品溶液稳定。结论:首次确认藏荆芥挥发油中含有E,Z-荆芥内酯,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重复性强,专属性好,可应用于藏荆芥E,Z-荆芥内酯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荆芥 E Z-荆芥内酯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方法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