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大鼠模型建立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左禧萌 史晓光 +5 位作者 刘洁丽 杨臻瑞 高翔 赖瑞 赵泽 汪唐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利用人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标本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的混悬液构建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动物模型。方法将25只有孕产史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正常乳腺组织匀浆组、病变乳腺组织匀浆低剂量组和病变乳腺组织匀... 目的利用人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标本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的混悬液构建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动物模型。方法将25只有孕产史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正常乳腺组织匀浆组、病变乳腺组织匀浆低剂量组和病变乳腺组织匀浆高剂量组,每组5只。病变乳腺组织匀浆组以人肉芽肿性乳腺炎组织匀浆制备的完全弗氏佐剂混悬液,接种于大鼠第3、4对乳腺组织(高剂量组注射0.2 mL,低剂量组注射0.1 mL);正常乳腺组织匀浆组接种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匀浆液;空白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即0.9%NaCl溶液);完全弗氏佐剂组接种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完成后维持饲养14 d,观察组织形态学及HE切片染色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比较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正常乳腺组织匀浆组对比,病变乳腺组织匀浆高低剂量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特有的形态学改变及病理学特征,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标本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的混悬液可成功建立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大鼠模型,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 动物模型 SD大鼠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干预NLRP3/IL-1β通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瑶 刘丽芳 +5 位作者 柳佳璐 龚婕 刘舒雷 赵丹 凌洁 范洪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M病变组织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的组织匀浆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肉眼观察小鼠乳腺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取材的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乳房明显红肿,且乳腺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改变包括形成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及IL-1β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房红肿均有改善,柴胡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及泼尼松龙组经治后炎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乳腺的炎症程度明显改善,病理学方面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柴胡清肝汤高剂量组、泼尼松龙组均能够明显下调NLRP3、Caspase-1及IL-1βm 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柴胡清肝汤能够抑制炎症,治疗大鼠GLM,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有关,这为“清消法”防治GLM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动物模型 柴胡清肝汤 清消法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 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大鼠模型建立及IL-6、IL-10免疫失衡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菲 宿琦琦 +4 位作者 李静蔚 陈翰翰 刘涵 张雁 张丽美 《医学动物防制》 2022年第9期825-829,F0004,共6页
目的 建立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动物模型,并与急性乳腺炎动物模型区分IL-6、IL-10免疫失衡状态。方法 取刚哺乳完的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裸鼠,胃复安注射建立高泌乳素血症状态,随机分为空... 目的 建立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动物模型,并与急性乳腺炎动物模型区分IL-6、IL-10免疫失衡状态。方法 取刚哺乳完的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裸鼠,胃复安注射建立高泌乳素血症状态,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IGM病变组织匀浆+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组B、弗氏完全佐剂组C、急性乳腺炎脓液组D,以注射的方式诱导建立IGM动物模型,HE染色评价成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IGM与急性乳腺炎动物模型IL-6、IL-10的表达差异。结果 (1)裸鼠组第1~14天均未出现乳房部位红、肿等炎症反应;(2)A、C组大鼠均未出现乳房部位炎症反应,B、D组大鼠第3天开始出现炎症包块反应,且情绪烦躁、饮食减少,至第14天B、D组所有大鼠出现乳腺炎症包块反应;(3)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A、C组大鼠未见明显炎症细胞等浸润;B组大鼠乳腺小叶和乳导管周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与人IGM患者病变类似;D组可见脓肿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IL-6异常升高,IL-10降低,D组IL-6、IL-10均升高。结论 经产哺乳后大鼠是建立IGM模型的理想动物,IGM病变组织匀浆+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向乳房注射可有效建立IGM动物模型;裸鼠因其自身缺乏免疫力,无法成模,说明IGM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与急性乳腺炎模型比较,IGM造模成功组存在IL-6、IL-10免疫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动物模型 大鼠 裸鼠 IL-6 IL-10 免疫失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