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1
作者
王星明
褚彦琪
+2 位作者
杨的山
李子威
唐湘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为探究广西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风险情况,基于1950-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SPEI指数识别干旱事件并依据囊括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使用层次分析...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为探究广西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风险情况,基于1950-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SPEI指数识别干旱事件并依据囊括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广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百色、玉林、北海等地;环境脆弱性指数以明显的北高南低特征分布,百色、河池、桂林等地脆弱性指数较高,并有向南递减趋势;承灾体易损性指数整体偏低,南宁、桂林及玉林小部分地区最高;防灾减灾能力指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分布,高指数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宁,玉林柳州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广西干旱灾害风险总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分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百色、桂林和南宁等地,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河池西部、玉林、钦州、来宾、崇左北部和柳州北部,较低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崇左南部到北海,贺州到梧州一带。得出了比较精确的广西干旱灾害空间分布情况,可为广西抗旱减灾提供切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PEI指数
风险评估
区划
广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7—2021年四川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怡亨
李帅
+3 位作者
张强
邓彪
罗玉
孙蕊
《干旱气象》
2023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构建适宜的气象干旱指标是开展干旱监测和干旱评价业务服务的基础。基于1997—2021年四川省15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以及各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资料,通过改进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构建适宜的气象干旱指标是开展干旱监测和干旱评价业务服务的基础。基于1997—2021年四川省15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以及各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资料,通过改进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中的季节调节系数,形成改进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odifie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_(m));再结合历年干旱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修订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并识别出四川省历年区域性干旱过程51次,然后再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区域性干旱过程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7—2021年四川省发生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日数呈现出“先变短再增长再变短”,平均影响范围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平均强度和综合强度呈现出“先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平均年干旱过程累积日数总体呈现盆地多于盆周山区、盆周山区多于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的特征。年累积MCIm距平EOF分解空间型存在全区一致特征,同时也存在南北反位相特征。四川省可划分为6个区域性干旱气候区,2009—2015年各区年累积MCI_(m)周期变化比2001—2008年更明显。改进后的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识别出的干旱过程与干旱灾情更为吻合,更能准确反映四川省干旱发生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干旱
识别
干旱评估
改进MCI
四川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王晓红
乔云峰
+2 位作者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根据风险理论,建立了包括农业干旱发生概率、抗旱能力、受灾体种植面积比等多因子的灌区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将相对产量作为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能够反映土壤 作物 大气系统中水分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该指标结合干旱风险...
根据风险理论,建立了包括农业干旱发生概率、抗旱能力、受灾体种植面积比等多因子的灌区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将相对产量作为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能够反映土壤 作物 大气系统中水分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该指标结合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对灌区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出灌区各种作物对干旱风险度影响最大的生育阶段和风险度最高的农作物,以便灌区制定合理的抗旱方案以减小灌区干旱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干旱
风险评估模型
农作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
被引量:
22
4
作者
张强
谢五三
+3 位作者
陈鲜艳
翟盘茂
吴必文
段居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0-581,共12页
客观识别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其强度是开展精准监测、评估干旱影响业务的基础。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502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1971—2019年干旱受灾面积,运用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及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
客观识别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其强度是开展精准监测、评估干旱影响业务的基础。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502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1971—2019年干旱受灾面积,运用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及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识别出长江中下游地区126次区域性干旱过程,干旱过程的次数随着持续天数增多呈明显减少趋势,决定系数达0.89。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共发生6次特强区域性干旱过程、19次强区域性干旱过程、38次较强区域性干旱过程,其余63次为一般区域性干旱过程,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天数、平均强度、平均影响面积以及综合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形态各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干旱日数总体呈现“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的分布特征,且总体呈现“西北部增多、东南部减少”的变化趋势,干旱日数与干旱受灾面积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相关系数达0.66。由典型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可知,干旱综合强度指数与干旱站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干旱综合强度指数越强,各等级干旱站数越多;各地干旱日数的多少与干旱受灾面积的大小也较为一致,干旱日数越多的地区,干旱受灾面积越大。总体来看,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及评估结果与干旱灾情较为吻合,能较好地识别出区域性干旱过程,并可从持续天数、平均强度、平均影响面积以及干旱综合强度等多角度对干旱过程进行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干旱过程
识别
评估
MCI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分盈亏指数的四川省小麦生育期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东东
紫檀
张玉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利用四川省135个气象台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小麦观测资料,选取水分盈亏指数作为干旱评估指标,分析了54年来四川小麦7大种植区不同生育期的各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风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发...
利用四川省135个气象台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小麦观测资料,选取水分盈亏指数作为干旱评估指标,分析了54年来四川小麦7大种植区不同生育期的各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风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发生干旱站均次数以川西南山地最多,其多年平均值达0.9以上,可谓十年九旱。各区干旱站均次数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生育阶段以孕穗-抽穗期发生干旱频率较高,其次是拔节-孕穗期,最低的是抽穗-乳熟期。从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川西南山地是发生轻旱频率最高的地区,川西高原中旱和重旱的发生频率要高于其它各区,盆地各区域中只有盆中和盆西部分区域发生干旱频率相对较高。小麦干旱风险分布情况为川西南山地以及川西高原的南部区域是干旱高风险区,大部分区域可达极重风险,盆地以盆中为干旱风险高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险评估
小麦生育期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区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干旱指数在新疆哈巴河地区旱情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鞠彬
曾明
徐国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利用新疆哈巴河地区1962-2014年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两种干旱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哈巴河地区53a间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
利用新疆哈巴河地区1962-2014年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两种干旱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哈巴河地区53a间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下的SPI指数与SPEI指数呈现显著性相关;单月小尺度下,SPEI指数评价干旱事件等级较实际情况要严重,SPI指数在实际使用中更具优势;12月长时间尺度下,SPI指数和SPEI指数均体现出巴河地区干旱逐步减轻的趋势,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考虑气温变化的SPEI指数较SPI指数更符合当地实际;各季节尺度下,SPI和SPEI指数发生各干旱等级事件的比例相差不大,实际使用中建议春冬季使用SPI指数,夏秋季使用SPEI指数或修正过的SPI指数,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夏秋季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多时间尺度
干旱评价
新疆哈巴河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态权重系数法的区域综合干旱指标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姚立强
孙可可
+2 位作者
许继军
袁喆
屈艳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47,共8页
为揭示区域总体干旱程度及其变化特征,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区,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水位指数(SZI)、标准化区域水资源短缺指数(SSDI)基础上,利用动态权重系数法构建区域干旱综合指标MIDI,结合历史受旱面积率、因旱减少供水量等...
为揭示区域总体干旱程度及其变化特征,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区,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水位指数(SZI)、标准化区域水资源短缺指数(SSDI)基础上,利用动态权重系数法构建区域干旱综合指标MIDI,结合历史受旱面积率、因旱减少供水量等旱情统计资料,对MIDI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验证。以长株潭地区11个气象站、12个水文站近几十年实测资料为例,分别采用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法识别干旱事件,并计算其发生频率,采用多尺度统计分析法,对区域综合干旱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PI、SZI、SSDI对于不同水源、行业类型干旱评价各具优势,SPI、SSDI年干旱累积烈度与长株潭地区农业受旱面积率相关性相对较高;SZI年干旱累积烈度与城镇因旱减少供水量相关性较高,更适用于依靠地表径流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镇干旱地区评价。本研究提出的动态权重系数法,综合考虑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年际变化、产业需水规律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可反映不同阶段各单项指标干旱对于旱情的主导作用,适用于多种水源和产业类型的区域旱情综合评价;从月、季和年3种时间尺度,分析了长株潭地区MIDI综合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近20 a来极端干旱发生频次呈现波动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综合指标
干旱演变
干旱评价
干旱频率
长株潭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衡邵干旱走廊干旱监测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8
作者
彭双姿
刘鑫淼
+4 位作者
陈涛
杨敏
许笛
旷煜菲
肖美英
《干旱气象》
2021年第6期894-899,共6页
基于衡邵干旱走廊1961—2018年干旱灾情数据,利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对衡邵干旱走廊的干旱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6—10月),满足区域MCI指数加权均值(DI指数)小于等于-0.5,且过程持续时间大于等...
基于衡邵干旱走廊1961—2018年干旱灾情数据,利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对衡邵干旱走廊的干旱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6—10月),满足区域MCI指数加权均值(DI指数)小于等于-0.5,且过程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6 d的干旱事件纳入统计,计算DI指数的极端强度、累加强度、持续时间三要素用于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最优。基于DI指数三要素,采用TOPSIS法计算的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指数(MCI_(e))最好。(2)对MCI_(e)序列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组合的分级方式,得出正常、干旱、大旱、特旱的干旱等级阈值,检验发现MCI_(e)指数对衡邵区特旱年和正常年有较强的评估能力,且2019年和2020年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对2013年特旱年进行模拟,发现MCI_(e)指数能较好地拟合衡邵区干旱灾情变化,可以为衡邵区旱情快速评估和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邵干旱走廊
MCI指数
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指数
干旱等级阈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项指标法在黔东北地区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秀勋
《农业灾害研究》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利用黔东北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指标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黔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干旱影响范围和干旱强度均突破该地区气象历史纪录。其中夏季气象干旱程度地区大部评估为中度等...
利用黔东北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指标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黔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干旱影响范围和干旱强度均突破该地区气象历史纪录。其中夏季气象干旱程度地区大部评估为中度等级,局部达重度干旱;秋季气象干旱程度地区东部达中度至重旱等级,西部仅为轻旱,东部秋旱明显重于西部;冬季干旱最重,达到特重干旱等级。由结果可知,采用单项指标法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旱情基本相等,在应用时应结合黔东北地区的环境因素,从而得出较准确的评判结果,快速指导抗旱决策,减轻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指标
黔东北地区
干旱
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标准化指数SPI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研究
10
作者
韩元元
《吉林水利》
2014年第9期16-20,共5页
本文基于云南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降雨资料,运用标准化指数SPI计算了各站点的SPI值,定量统计和评价了云南地区在近59年期间发生干旱的年份和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化降水指数适合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计算,计...
本文基于云南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降雨资料,运用标准化指数SPI计算了各站点的SPI值,定量统计和评价了云南地区在近59年期间发生干旱的年份和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化降水指数适合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计算,计算结果与历史实际干旱情况较为吻合,该指标可用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2临沧站出现干旱的年份较多,但蒙自站出现极端干旱的年份明显高于其他5站;3各站点在不同季节出现干旱的频次不同,其中腾冲在春季相比于其他5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35.6%,临沧站在夏季和冬季发生干旱频率均较大,分别为35.6%和37.9%,蒙自站在秋季发生干旱频率最大,为34.8%研究成果可为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分析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评价
干旱频次
云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
38
11
作者
王明田
张玉芳
+3 位作者
马均
刘娟
李金建
陈东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03-2811,共9页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旱灾综合风险...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综合风险区划指标.结果表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片性;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价指标,可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种植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其中,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中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区划
原文传递
基于灾损的安徽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
12
12
作者
王胜
田红
+2 位作者
杨玮
戴娟
吴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优指标。根据冬小麦期望减产率划分干旱危险性强度等级,计算超越致灾临界值频次,结合承灾体脆弱度及暴露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承灾体脆弱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干旱风险等级频率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冬麦区中北部干旱高风险频率较高,而南部高风险频率较低。1999/2000年典型年干旱风险也呈北高南低分布,减产率分布与干旱风险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所构建的干旱风险指标及评估模型适用于安徽省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提供参考,以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风险评估
冬小麦
安徽冬麦区
原文传递
题名
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1
作者
王星明
褚彦琪
杨的山
李子威
唐湘玲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58)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266)。
文摘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为探究广西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风险情况,基于1950-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SPEI指数识别干旱事件并依据囊括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广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百色、玉林、北海等地;环境脆弱性指数以明显的北高南低特征分布,百色、河池、桂林等地脆弱性指数较高,并有向南递减趋势;承灾体易损性指数整体偏低,南宁、桂林及玉林小部分地区最高;防灾减灾能力指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分布,高指数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宁,玉林柳州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广西干旱灾害风险总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分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百色、桂林和南宁等地,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河池西部、玉林、钦州、来宾、崇左北部和柳州北部,较低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崇左南部到北海,贺州到梧州一带。得出了比较精确的广西干旱灾害空间分布情况,可为广西抗旱减灾提供切实依据。
关键词
干旱
SPEI指数
风险评估
区划
广西
Keywords
drought
SPEI
index
risk
assessment
regional
ization
Guangxi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7—2021年四川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怡亨
李帅
张强
邓彪
罗玉
孙蕊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气候中心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干旱气象》
2023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基金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07041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9024)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2402)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447)共同资助。
文摘
构建适宜的气象干旱指标是开展干旱监测和干旱评价业务服务的基础。基于1997—2021年四川省15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以及各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资料,通过改进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中的季节调节系数,形成改进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odifie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_(m));再结合历年干旱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修订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并识别出四川省历年区域性干旱过程51次,然后再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区域性干旱过程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7—2021年四川省发生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日数呈现出“先变短再增长再变短”,平均影响范围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平均强度和综合强度呈现出“先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平均年干旱过程累积日数总体呈现盆地多于盆周山区、盆周山区多于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的特征。年累积MCIm距平EOF分解空间型存在全区一致特征,同时也存在南北反位相特征。四川省可划分为6个区域性干旱气候区,2009—2015年各区年累积MCI_(m)周期变化比2001—2008年更明显。改进后的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识别出的干旱过程与干旱灾情更为吻合,更能准确反映四川省干旱发生的实际状况。
关键词
区域性干旱
识别
干旱评估
改进MCI
四川省
Keywords
regional
drought
identification
drought
assessment
modifie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Sichuan Province
分类号
P46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王晓红
乔云峰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9090)~~
文摘
根据风险理论,建立了包括农业干旱发生概率、抗旱能力、受灾体种植面积比等多因子的灌区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将相对产量作为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能够反映土壤 作物 大气系统中水分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该指标结合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对灌区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出灌区各种作物对干旱风险度影响最大的生育阶段和风险度最高的农作物,以便灌区制定合理的抗旱方案以减小灌区干旱损失。
关键词
灌区
干旱
风险评估模型
农作物
Keywords
irrigation region
agricultural
drought
drought
index
risk
assessment
model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
被引量:
22
4
作者
张强
谢五三
陈鲜艳
翟盘茂
吴必文
段居琦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安徽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0-58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40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908085MD109)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201904a07020099)。
文摘
客观识别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其强度是开展精准监测、评估干旱影响业务的基础。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502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1971—2019年干旱受灾面积,运用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及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识别出长江中下游地区126次区域性干旱过程,干旱过程的次数随着持续天数增多呈明显减少趋势,决定系数达0.89。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共发生6次特强区域性干旱过程、19次强区域性干旱过程、38次较强区域性干旱过程,其余63次为一般区域性干旱过程,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天数、平均强度、平均影响面积以及综合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形态各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干旱日数总体呈现“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的分布特征,且总体呈现“西北部增多、东南部减少”的变化趋势,干旱日数与干旱受灾面积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相关系数达0.66。由典型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可知,干旱综合强度指数与干旱站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干旱综合强度指数越强,各等级干旱站数越多;各地干旱日数的多少与干旱受灾面积的大小也较为一致,干旱日数越多的地区,干旱受灾面积越大。总体来看,区域性干旱过程识别方法及评估结果与干旱灾情较为吻合,能较好地识别出区域性干旱过程,并可从持续天数、平均强度、平均影响面积以及干旱综合强度等多角度对干旱过程进行监测评估。
关键词
区域性干旱过程
识别
评估
MCI
长江中下游
Keywords
regional
drought
proces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P46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分盈亏指数的四川省小麦生育期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东东
紫檀
张玉芳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Tetra Tech Inc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2014-8)
四川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及预报技术的示范应用(15010107)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AEKL-2017-C4)~~
文摘
利用四川省135个气象台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小麦观测资料,选取水分盈亏指数作为干旱评估指标,分析了54年来四川小麦7大种植区不同生育期的各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风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发生干旱站均次数以川西南山地最多,其多年平均值达0.9以上,可谓十年九旱。各区干旱站均次数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生育阶段以孕穗-抽穗期发生干旱频率较高,其次是拔节-孕穗期,最低的是抽穗-乳熟期。从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川西南山地是发生轻旱频率最高的地区,川西高原中旱和重旱的发生频率要高于其它各区,盆地各区域中只有盆中和盆西部分区域发生干旱频率相对较高。小麦干旱风险分布情况为川西南山地以及川西高原的南部区域是干旱高风险区,大部分区域可达极重风险,盆地以盆中为干旱风险高发区。
关键词
干旱风险评估
小麦生育期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区域
Keywords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wheat fertility periods
crop water deficit
index
drought
regions
分类号
S16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旱指数在新疆哈巴河地区旱情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鞠彬
曾明
徐国梁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文摘
利用新疆哈巴河地区1962-2014年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两种干旱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哈巴河地区53a间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下的SPI指数与SPEI指数呈现显著性相关;单月小尺度下,SPEI指数评价干旱事件等级较实际情况要严重,SPI指数在实际使用中更具优势;12月长时间尺度下,SPI指数和SPEI指数均体现出巴河地区干旱逐步减轻的趋势,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考虑气温变化的SPEI指数较SPI指数更符合当地实际;各季节尺度下,SPI和SPEI指数发生各干旱等级事件的比例相差不大,实际使用中建议春冬季使用SPI指数,夏秋季使用SPEI指数或修正过的SPI指数,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夏秋季干旱。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多时间尺度
干旱评价
新疆哈巴河地区
Keywords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s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
multi-time scale
drought
assessment
Habahe region
of
Xinjiang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态权重系数法的区域综合干旱指标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姚立强
孙可可
许继军
袁喆
屈艳萍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40212)
长江科学院院级创新团队项目(CKSF2017061/SZ)。
文摘
为揭示区域总体干旱程度及其变化特征,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区,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水位指数(SZI)、标准化区域水资源短缺指数(SSDI)基础上,利用动态权重系数法构建区域干旱综合指标MIDI,结合历史受旱面积率、因旱减少供水量等旱情统计资料,对MIDI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验证。以长株潭地区11个气象站、12个水文站近几十年实测资料为例,分别采用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法识别干旱事件,并计算其发生频率,采用多尺度统计分析法,对区域综合干旱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PI、SZI、SSDI对于不同水源、行业类型干旱评价各具优势,SPI、SSDI年干旱累积烈度与长株潭地区农业受旱面积率相关性相对较高;SZI年干旱累积烈度与城镇因旱减少供水量相关性较高,更适用于依靠地表径流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镇干旱地区评价。本研究提出的动态权重系数法,综合考虑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年际变化、产业需水规律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可反映不同阶段各单项指标干旱对于旱情的主导作用,适用于多种水源和产业类型的区域旱情综合评价;从月、季和年3种时间尺度,分析了长株潭地区MIDI综合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近20 a来极端干旱发生频次呈现波动增加趋势。
关键词
干旱综合指标
干旱演变
干旱评价
干旱频率
长株潭地区
Keywords
comprehensive
index
of
drought
drought
evolution
drought
assessment
drought
frequency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region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衡邵干旱走廊干旱监测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8
作者
彭双姿
刘鑫淼
陈涛
杨敏
许笛
旷煜菲
肖美英
机构
湖南省衡阳市气象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湖南省邵阳市气象局
出处
《干旱气象》
2021年第6期894-899,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气象局2020年重点课题项目(XQKJ20A002)
湖南省气象局短平快课题项目(XQKJ21B015)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衡邵干旱走廊1961—2018年干旱灾情数据,利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对衡邵干旱走廊的干旱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6—10月),满足区域MCI指数加权均值(DI指数)小于等于-0.5,且过程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6 d的干旱事件纳入统计,计算DI指数的极端强度、累加强度、持续时间三要素用于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最优。基于DI指数三要素,采用TOPSIS法计算的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指数(MCI_(e))最好。(2)对MCI_(e)序列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组合的分级方式,得出正常、干旱、大旱、特旱的干旱等级阈值,检验发现MCI_(e)指数对衡邵区特旱年和正常年有较强的评估能力,且2019年和2020年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对2013年特旱年进行模拟,发现MCI_(e)指数能较好地拟合衡邵区干旱灾情变化,可以为衡邵区旱情快速评估和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衡邵干旱走廊
MCI指数
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指数
干旱等级阈值
Keywords
the Heng-Shao
drought
corridor
MCI
index
annual assessment index of regional drought
drought
level threshold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项指标法在黔东北地区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秀勋
机构
贵州省铜仁地区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利用黔东北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指标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黔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干旱影响范围和干旱强度均突破该地区气象历史纪录。其中夏季气象干旱程度地区大部评估为中度等级,局部达重度干旱;秋季气象干旱程度地区东部达中度至重旱等级,西部仅为轻旱,东部秋旱明显重于西部;冬季干旱最重,达到特重干旱等级。由结果可知,采用单项指标法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旱情基本相等,在应用时应结合黔东北地区的环境因素,从而得出较准确的评判结果,快速指导抗旱决策,减轻灾害损失。
关键词
单项指标
黔东北地区
干旱
评估
Keywords
Single
index
Guizhou northeast region
drought
assessment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标准化指数SPI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研究
10
作者
韩元元
机构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吉林水利》
2014年第9期16-20,共5页
文摘
本文基于云南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降雨资料,运用标准化指数SPI计算了各站点的SPI值,定量统计和评价了云南地区在近59年期间发生干旱的年份和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化降水指数适合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计算,计算结果与历史实际干旱情况较为吻合,该指标可用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2临沧站出现干旱的年份较多,但蒙自站出现极端干旱的年份明显高于其他5站;3各站点在不同季节出现干旱的频次不同,其中腾冲在春季相比于其他5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35.6%,临沧站在夏季和冬季发生干旱频率均较大,分别为35.6%和37.9%,蒙自站在秋季发生干旱频率最大,为34.8%研究成果可为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分析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评价
干旱频次
云南地区
Keywords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drought
assessment
the frequency
of
drought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P338.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
38
11
作者
王明田
张玉芳
马均
刘娟
李金建
陈东东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四川省大气探测中心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03-2811,共9页
基金
公益性(水利)行业科研专项(201001053)
四川省气象局重点项目(川气课题2011-预研-01)资助
文摘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综合风险区划指标.结果表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片性;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价指标,可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种植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其中,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中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区划
Keywords
maize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index
risk
regional
iz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灾损的安徽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
12
12
作者
王胜
田红
杨玮
戴娟
吴蓉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基金
2013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01)
文摘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优指标。根据冬小麦期望减产率划分干旱危险性强度等级,计算超越致灾临界值频次,结合承灾体脆弱度及暴露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承灾体脆弱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干旱风险等级频率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冬麦区中北部干旱高风险频率较高,而南部高风险频率较低。1999/2000年典型年干旱风险也呈北高南低分布,减产率分布与干旱风险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所构建的干旱风险指标及评估模型适用于安徽省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提供参考,以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风险评估
冬小麦
安徽冬麦区
Keywords
drought
index
risk
assessment
winter wheat
winter wheat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王星明
褚彦琪
杨的山
李子威
唐湘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7—2021年四川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蔡怡亨
李帅
张强
邓彪
罗玉
孙蕊
《干旱气象》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王晓红
乔云峰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
张强
谢五三
陈鲜艳
翟盘茂
吴必文
段居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水分盈亏指数的四川省小麦生育期干旱风险评估
陈东东
紫檀
张玉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干旱指数在新疆哈巴河地区旱情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鞠彬
曾明
徐国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动态权重系数法的区域综合干旱指标研究
姚立强
孙可可
许继军
袁喆
屈艳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衡邵干旱走廊干旱监测评估方法探讨
彭双姿
刘鑫淼
陈涛
杨敏
许笛
旷煜菲
肖美英
《干旱气象》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单项指标法在黔东北地区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杨秀勋
《农业灾害研究》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标准化指数SPI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研究
韩元元
《吉林水利》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王明田
张玉芳
马均
刘娟
李金建
陈东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8
原文传递
12
基于灾损的安徽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王胜
田红
杨玮
戴娟
吴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