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负荷率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的影响机制探究
1
作者 郭有才 雷旭阳 丁淑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为了探究进水有机负荷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AOA)工艺的影响,构建了新型AOA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通过控制进水COD考察了有机负荷率(OLR)对AOA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OLR工况影响下污泥特征及胞内聚合物的变... 为了探究进水有机负荷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AOA)工艺的影响,构建了新型AOA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通过控制进水COD考察了有机负荷率(OLR)对AOA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OLR工况影响下污泥特征及胞内聚合物的变化规律、微生物群落特征揭示了OLR对AOA工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进水OLR由200 mg/L提高至400 mg/L,AOA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效率,COD、TN和SOP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3.6%~96.2%、82.45%~85.1%和94.2%~98.5%。进水OLR提高了污泥往胞外聚合物含量,且显著提高了PN含量。在进水OLR为400 mg/L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最大积累量为5.98 mmol/g,糖原质含量下降至6.03 mmol/g。OLR能影响AOA工艺内微生物群落结构,适量提高OLR促进了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污泥内的占比。研究结果为AOA工艺处理不同进水OLR的废水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率 厌氧/好氧/缺氧工艺 生物脱氮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Effect of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
2
作者 Changyong WU Yongzhen PENG +1 位作者 Xiaoling LI Zhiqiang CHE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In this study,an anaerobic/anoxic/oxic(A^(2)O)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provided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an acciden... In this study,an anaerobic/anoxic/oxic(A^(2)O)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provided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an accidental pollution on the operation of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WWTP)in relation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and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atrazine addition in 3 continuous days was treated when steady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the A^(2)O process.The concentrations of atrazine were 15,10,and 5 mg%L–1 on days 1,2 and 3,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razine addition did not affect the removal of COD.The specific NH4þoxidation rate and NO3–reduction rate decreased slightly due to the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However,it did not affect the nitrogen removal due to the high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system.Total nitrogen(TN)removal was steady,and more than 70%was removed during the period studied.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short-term addition of atrazine under the appli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However,more poly-hydroxy-alkanoate(PHA)was generated and utilized during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of the oxygen uptake rate(OUR)showed that the respiration of nitrifie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activity of carbon utilizers had no obvious change with the atrazine addition.Atrazine was not removed with the A^(2)O process,even via absorption by the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hort-term addition of atraz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ATRAZINE anaerobic/anoxic/oxic(A^(2)O)process oxygen demand removal oxygen uptake rate(OUR)
原文传递
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Ⅰ.方法实现与控制 被引量:33
3
作者 高大文 彭永臻 王淑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1-768,共8页
采用实时控制策略和曝气 搅拌交替运行方式在 ( 2 6± 1 )℃下开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 .并对其与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 采用实时控制策略和曝气 搅拌交替运行方式在 ( 2 6± 1 )℃下开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 .并对其与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无论从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还是从硝化时间、反硝化时间上均优于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两种工艺 .其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是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 1 3 8倍和 1 2 5倍 ,是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 1 82倍和 1 6 1倍 .因此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不但能够合理分配曝气和搅拌时间 ,而且还能提高硝化、反硝化速率 ,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技术 SBR 实时控制系统 反硝化 活性污泥工艺 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好氧段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小平 吉芳英 +2 位作者 丁彩娟 左宁 张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6-109,120,共5页
生物除磷系统在厌氧 /缺氧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可以发生反硝化除磷现象,通过研究发现:没有好氧段的A/A-SBR系统除磷能力低于有好氧段的A/AO-SBR系统,而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A/A-SBR系统的除磷能力逐渐减弱,污泥产率也从起始的 0. 22gMLSS/g... 生物除磷系统在厌氧 /缺氧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可以发生反硝化除磷现象,通过研究发现:没有好氧段的A/A-SBR系统除磷能力低于有好氧段的A/AO-SBR系统,而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A/A-SBR系统的除磷能力逐渐减弱,污泥产率也从起始的 0. 22gMLSS/gCOD·d逐渐下降趋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后好氧段是保证反硝化除磷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但是,较长的好氧时间将导致NO3 -N的积累,并抑制A/AO-SBR系统除磷,而 0. 5h的后好氧时间既可以确保A/AO-SBR反硝化除磷系统的稳定运行又可以获得好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好氧时间 A/A—SBR A/AO—SBR 生物除磷脱氮
下载PDF
缺氧好氧摇动床石化废水生物脱氮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石利军 杨凤林 +3 位作者 荀钰娴 张兴文 王旭江 古川宪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消除排放石化废水的COD、NH+4-N、TN污染,进行废水的生物脱氮研究,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方法将缺氧好氧工艺应用到摇动床技术中,利用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考察工艺的启动挂膜性能以及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 目的消除排放石化废水的COD、NH+4-N、TN污染,进行废水的生物脱氮研究,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方法将缺氧好氧工艺应用到摇动床技术中,利用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考察工艺的启动挂膜性能以及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荷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表明该工艺在20 d内挂膜完成.在进水的COD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NH4+-N质量浓度为20~40 mg/L、硝化液回流比为2.5和水力停留时间为26.1 h时,出水COD、NH+4-N和TN质量浓度小于40 mg/L、1.0 mg/L、7.0 mg/L COD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95%和70%.随着回流比的增大,总氮去除率也增大.结论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脱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缺氧好氧摇动床反应器 硝化液回流比 进水负荷
下载PDF
A^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邱贤华 李明俊 +3 位作者 曹群 黄小杰 章昆仑 张丹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558,共3页
试验采用A2/O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A2/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9 h(其中:厌氧酸化6 h,缺氧反硝化10 h,好氧23 h),控制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6 mg/L,出水pH为6.8~8.0,混合液回流比R=... 试验采用A2/O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A2/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9 h(其中:厌氧酸化6 h,缺氧反硝化10 h,好氧23 h),控制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6 mg/L,出水pH为6.8~8.0,混合液回流比R=3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脱氮和除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除碳 生物脱氮 氨氮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
下载PDF
容积分配比对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淼 彭永臻 +4 位作者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曾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 反硝化除磷 容积分配比 同步硝化反硝化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两种分段进水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淑莹 曹旭 +3 位作者 霍明昕 葛士建 王淦 朱遂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以实际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调整A/O分段进水工艺结构和运行参数,对比研究了系统去碳、脱氮、除磷性能,着重分析了改进后工艺(改良UCT分段进水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改良UCT分段进水工艺在进水分配比40%:30%:30%,污泥龄8~9... 以实际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调整A/O分段进水工艺结构和运行参数,对比研究了系统去碳、脱氮、除磷性能,着重分析了改进后工艺(改良UCT分段进水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改良UCT分段进水工艺在进水分配比40%:30%:30%,污泥龄8~9 d,内循环和污泥循环比75%,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的体积比1∶3∶6的运行条件下,可以同时获得碳、总氮、总磷的高效去除,去除率分别为(83.9±3.3)%、(83.5±1.4)%和(86.6±2.4)%,对比A/O分段进水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缺氧 好氧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生物脱氮
下载PDF
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光灿 孙毅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1-84,共4页
研究了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率 .结果表明 :当进水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低于 140 0mg/L ,其缺氧段有机负荷小于 3 36kg/ (m3·d) ,总停留时间为 18h时 ,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大于 90 % .工艺中缺氧... 研究了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率 .结果表明 :当进水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低于 140 0mg/L ,其缺氧段有机负荷小于 3 36kg/ (m3·d) ,总停留时间为 18h时 ,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大于 90 % .工艺中缺氧段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缺氧-好氧工艺 聚酯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脉冲SBR工艺短程脱氮的实现及对除磷的强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龙 彭轶 +3 位作者 苗圆圆 张为堂 马斌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62-3069,共8页
采用脉冲进水缺好氧交替工艺(SAOSBR)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短程脱氮对于低碳源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短程脱氮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短时的饥饿处理配合缺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实现了系统的短... 采用脉冲进水缺好氧交替工艺(SAOSBR)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短程脱氮对于低碳源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短程脱氮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短时的饥饿处理配合缺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实现了系统的短程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在95%以上.短程的实现还强化了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总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相比于全程脱氮过程分别提高了约6%和36%.分析表明短程强化生物除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残留的NO2-对聚磷菌厌氧释磷的影响较小.静态试验也证实,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以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作用相比于NO3-可以减弱反硝化菌与聚磷菌之间的碳源竞争,从而提高聚磷菌的厌氧释磷量和聚羟基烷酸(PHA)的合成量.因此,在处理低C/N生活污水时,短程脱氮的实现更有利于系统的生物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进水 短程脱氮 生活污水 脉冲进水缺好氧交替工艺(SAOSBR) 生物除磷
下载PDF
化工综合污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天禄 赵旭涛 +1 位作者 曹兰花 丁孟云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采用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AOAO加膜法),处理含多种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化工综合污水。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部分或全部降解多种生物难降解有机物,污水COD降低38%,氨氮去除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
关键词 化工污水 生物降解 好氧 缺氧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好氧区DO对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嘉美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许吉现 高祯 赫春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6-1231,共6页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40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情况下,好氧区P(DO)平均值从6—7mg/L降至1~2mg/L左右时,系统仍可维持较为稳定的有机物、NH4+-N和TN去除效果;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出水中ρ(SMP)对ρ(CODcr)的贡献有所降低,SMP中ρ(蛋白质)与P(多糖)之比由4.6:1降至0.8:1;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变差,SVI(污泥指数)由62.7mL/g升至136.9mL/g,但并未导致污泥流失.综合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运行能耗来看,该研究中较为适合的好氧区ρ(DO)为2~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 溶解氧 脱氮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污泥沉降性 石化废水
下载PDF
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振忠 王永磊 +2 位作者 张克峰 刘宝震 王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99,共4页
为确保脱氮效果并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构建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在多级AO反应器内投加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缺氧段与好氧段体积比为1:2,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0%,实验进水为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中,系统出水TN的质量浓度为5~... 为确保脱氮效果并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构建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在多级AO反应器内投加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缺氧段与好氧段体积比为1:2,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0%,实验进水为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中,系统出水TN的质量浓度为5~13 mg/L,与常规多级AO工艺相比,对TN的去除率提高了12%;污泥表观产率为24 mg/g,污泥产量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降低了90%。系统出水COD≤29.8 mg/L,NH_3-N、TN的质量浓度分别≤4.3、≤13.2 mg/L,去除率分别为93.2%、84.1%、75.4%,出水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并实现了污泥减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 生物脱氮 污泥减量 多氧化还原环境
下载PDF
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沛 朱继涛 +4 位作者 顾鑫 张凯 冷峻彤 王子捷 胡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1)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工艺的内回流比控制在0.75~1.00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率(>85%);(2)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3)当进水碳氮比为10时,模拟得到的工艺最佳流量分配系数分别为0.5、0.3和0.2。该模型能够用于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和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进水 缺氧/好氧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 流量分配系数 回流比 去除效率 模拟
下载PDF
沈阳得利满AO工艺升级为改良A^2O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蓉 郑涛 +5 位作者 孙晨 王思宇 郭鹏翔 田智勇 向连城 李海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47-552,共6页
以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为(12.... 以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为(12.2±0.5)℃,COD_(Cr)/TN为4.0~6.0,COD_(Cr)、TN和TP浓度分别为200、35.9和3.05 mg/L条件下,以醋酸钠(折合COD_(Cr)为50 mg/L)为外加碳源添加至进水,改良A^2O工艺出水的TN、NH_4^+-N、TP浓度及COD_(Cr)分别为11.8、1.34、0.17和31.7 mg/L;改良A^2O工艺对COD_(Cr)和NH_4^+-N的去除率与原工艺相似,且均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率由35.5%提高至67.8%;原工艺不具备除磷功能,改良A^2O工艺对TP的去除率达94.3%。SDAO工艺在未增设构筑物的条件下完成了工艺的升级,升级后的改良A2O工艺实现了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 改良A^2O工艺 脱氮除磷 升级改造
下载PDF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翔 刘永德 +3 位作者 张金菊 袁孟云 葛怀波 刘峻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89,共3页
分析了某制革废水水质及原有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改造工艺。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处理系统对COD、BOD5、NH3-N、SS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9.4%、97.0%、98.9%,出水pH在7.0左右,出水水质达... 分析了某制革废水水质及原有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改造工艺。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处理系统对COD、BOD5、NH3-N、SS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9.4%、97.0%、98.9%,出水pH在7.0左右,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水解酸化 A O 曝气生物滤池 深度处理
下载PDF
海日花边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军 李恒 代伟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针对海日花边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特点,采用了A/O工艺+优势菌技术,工程处理规模3 000 m3.d-1。运行实践表明,出水水质达到COD为65 mg3.L-1,BOD515 mg.L-1,ρ(SS)20 mg.L-1,色度8倍,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一级排... 针对海日花边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特点,采用了A/O工艺+优势菌技术,工程处理规模3 000 m3.d-1。运行实践表明,出水水质达到COD为65 mg3.L-1,BOD515 mg.L-1,ρ(SS)20 mg.L-1,色度8倍,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一级排放标准,工程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优势菌 水解酸化 A/O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
下载PDF
PROFIBUS-DP网络在AAO生物反应池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相柳堂 韦树铌 朱杰 《自动化仪表》 CAS 2019年第2期92-94,共3页
当前,厌氧-缺氧-好氧法(AAO)生物反应池常见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探讨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分析了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AAO生物反应池的工艺流程、采用西门子可编... 当前,厌氧-缺氧-好氧法(AAO)生物反应池常见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探讨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分析了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AAO生物反应池的工艺流程、采用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和ForceControl组态软件的使用。研究了调节AAO生物反应池各部分的开发方案,以及在SC1000新型标准控制器在AAO生物反应池的应用,并对上位机包含的工艺流程、参数设定和故障报警等监控画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验证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在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AAO生物反应池上应用的正确性。该自控系统实现了对现场在线仪表和设备的实时监控,不仅可以满足工艺的要求,而且节能。SC1000新型标准控制器具有经济性、灵活性、应用扩展性和数据无线传输性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等自控系统的综合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缺氧-好氧法 生物反应池 可编辑逻辑控制器 SC1000 自控系统 监控系统 组态软件
下载PDF
A^(2)/O-BAF工艺短程硝化模式下反硝化除磷效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新波 党鸿钟 +5 位作者 马娇 严渊 曾天续 李维维 张国珍 陈永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9-1097,共9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A^(2)/O-BAF)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研究硝化液回流比为0、50%、100%、150%和200%时该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在A^(2)/O中控制污泥龄(SRT)为15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好氧段溶解氧(DO)为2.0mg...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A^(2)/O-BAF)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研究硝化液回流比为0、50%、100%、150%和200%时该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在A^(2)/O中控制污泥龄(SRT)为15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好氧段溶解氧(DO)为2.0mg/L;BAF中控制HRT为3h、好氧/缺氧曝停时间比为50min∶10min以及硝化液回流比R=200%的条件下,进水COD、TN、NH_(4)^(+)-N和PO_(4)^(3-)-P的浓度分别为232.61mg/L、53.99mg/L、52.20mg/L和5.54mg/L,系统出水中COD、TN、NH_(4)^(+)-N和PO_(4)^(3-)-P的浓度分别为34.11mg/L、12.44mg/L、1.01mg/L和0.34mg/L,亚硝积累率(Ni AR)高达95.20%。出水NO_(2)^(-)-N回流至A^(2)/O缺氧段后,缺氧段出水的PO_(4)^(3-)-P含量下降至2.68mg/L,反硝化除磷(DPR)对系统PO_(4)^(3-)-P的去除贡献达75.42%。批次试验表明,A^(2)/O反应器中的除磷菌在厌氧120min后释磷量达到36.35mg/L,缺氧条件下以NO_(2)^(-)-N为电子受体的反应中吸磷量为26.28mg/L,吸磷率为72.30%,以NO_(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菌(DPB)占总除磷菌的7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 短程硝化 反硝化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 脱氮除磷
下载PDF
活性污泥2号模型在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园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在活性污泥2号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活性污泥系统模拟程序,应用该程序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A2/O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同时脱氮除磷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运行控制参数来提高脱氮率不容易实现;而反应器体积分配比的改变却可以... 在活性污泥2号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活性污泥系统模拟程序,应用该程序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A2/O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同时脱氮除磷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运行控制参数来提高脱氮率不容易实现;而反应器体积分配比的改变却可以很好地提高系统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2号模型 生物脱氮除磷 运行控制参数 反应器体积分配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