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PGNSS and ANN-MB antennas for ionospheric measurements using low-cost u-blox GNSS receivers
1
作者 Daniel Okoh Aderonke Obafaye +5 位作者 Oluwakemi Dare-Idowu Babatunde Rabiu Anton Kashcheyev Claudio Cesaroni John Bosco Habarulema Bruno Nava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Low-cost GNSS receivers have recently been gaining reliability as good candidates for ionospheric studies. In line with these gains are genuine concerns abou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receivers. In this work... Low-cost GNSS receivers have recently been gaining reliability as good candidates for ionospheric studies. In line with these gains are genuine concerns abou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receivers.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antennas(the u-blox ANN-MB and the TOPGNSS TOP-106) used on a low-cost GNSS receiver known as the u-blox ZED-F9P. The two antennas were installed on two identical and co-located u-blox receivers. Data used from both receivers cove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2. Results from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signal strengths are dominantly greater for the receiver with the TOPGNSS antenna than for the receiver with the ANN-MB antenna, implying that the TOPGNSS antenna is better than the ANN-MB antenna in terms of providing greater signal strengths. Summarily, the TOPGNSS antenna also performed better in minimizing the occurrence of cycle slips on phase TEC measurements. There are no conspicu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ances(computed as 5-min standard deviations) of phase TEC measurements for the two antennas, except for a period around May-June when the TOPGNSS gave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minimizing the variances in phase TEC. Remarkably, the ANN-MB antenna gave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TOPGNSS antenna in terms of minimizing the variances in pseudorange TEC for some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precise horizontal(North and East) positioning, the receiver with the TOPGNSS antenna gave better results, while the receiver with the ANN-MB antenna gave better vertical(Up) positioning. The errors for the receivers of both antennas are typically within about 5 m(the monthly mean was usually smaller than 1 m)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within about 10 m(the monthly mean was usually smaller than 4 m)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Ionosphere LOW-COST Antenna TOPGNSS U-blox
下载PDF
Array (Smart) Antennas Improve GSM Performance
2
作者 Cornelius A. D. Pahalson Nuhu Habila Hyat Markus Ga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As wireless data applications over cellular networks become more widespread, the pressure to increase capacity will become even more intense. Capacity in the 800 and 900 MHz bands, where bandwidth is restricted, is al... As wireless data applications over cellular networks become more widespread, the pressure to increase capacity will become even more intense. Capacity in the 800 and 900 MHz bands, where bandwidth is restricted, is already becoming a limiting facto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ddress how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antenna systems has brought about improvements in call quality and increased capacity through reduced Interfere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smart antenna may be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is its capability to cancel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t helps in improv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by increas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spectrum efficiency, extending range coverage, speech quality, enabling tighter reuse of frequencies within a cellular network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increased signal gain, greater, reduced multipath reflection.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Smart antennas and the Algorithms to control them are vital to a high-capac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 Signal Quality Smart Antenna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o-Channel Interference
下载PDF
Physical-Layer Key Generation Based on Multipath Channel Diversity Using Dynamic Metasurface Antennas
3
作者 Zheng Wan Yangming Lou +4 位作者 Xiaoming Xu Jinmei Yang Wenyu Jiang Kaizhi Huang Liang J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53-166,共14页
Physical layer key generation(PKG)technology leverages the reciprocal channel randomness to generate the shared secret keys.The low secret key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PKG schemes is due to the reduction in degree-of-... Physical layer key generation(PKG)technology leverages the reciprocal channel randomness to generate the shared secret keys.The low secret key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PKG schemes is due to the reduction in degree-of-freedom from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to multipath combined channels.To improve the wireless key generation rate,we propose a multipath channel diversity-based PKG scheme.Assisted by dynamic metasurface antennas(DMA),a two-stage multipath channel parameter estim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fficiently realize super-resolution multipath parameter estimation.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rst estimates the angle of arrival(AOA)based on the reconfigurable radiation pattern of DMA,and then utilizes the results to design the training beamforming and receive beamforming to improve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e path gain.After multipath separa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multi-dimensional independent path gains are utilized for generating secret keys.Finally,we analyze the secu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give an upper bound on the secret key capacity in the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NR)reg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ecret key capacit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multipath channel diversity physical layer key generation dynamic metasurface antennas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多天线通信系统鲁棒安全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勇军 符加劲 +1 位作者 黄琼 黄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为了解决蜂窝通信系统中因窃听者、障碍物阻挡和信道不确定性导致安全性低和传输质量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通信系统鲁棒安全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考虑合法用户的安全速率约束、最大发射功率约束和IRS相移约... 为了解决蜂窝通信系统中因窃听者、障碍物阻挡和信道不确定性导致安全性低和传输质量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通信系统鲁棒安全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考虑合法用户的安全速率约束、最大发射功率约束和IRS相移约束,基于有界信道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联合优化基站主动波束、IRS被动波束的鲁棒资源分配问题。然后,利用S-程序、连续凸近似、交替优化和罚函数等方法对含参数摄动的原非凸问题进行转换,得到可直接求解的确定性凸优化问题。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的鲁棒能效最大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好的能效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多天线通信系统 鲁棒性 安全通信
下载PDF
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进展综述
5
作者 吕文俊 顾珊珊 +1 位作者 殷弋帆 张文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全面总结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以正交磁偶极子和平面互补振子两大核心工作原理为主线,深入剖析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一般性设计方法,阐明其形态演变规律,详细介绍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宽带设计技术、波束调控... 全面总结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以正交磁偶极子和平面互补振子两大核心工作原理为主线,深入剖析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一般性设计方法,阐明其形态演变规律,详细介绍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宽带设计技术、波束调控技术以及高增益设计技术等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可能发展方向,用于指导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 圆极化天线 端射天线 低剖面天线
下载PDF
小型化低剖面全向滤波天线设计
6
作者 王丽黎 徐亚妮 +1 位作者 高智勇 张衡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设计了一个小型化全向微带滤波天线。天线由带通滤波器和微带天线组成,二者共用一个地平面以减小尺寸且采用缝隙耦合方式连接,带通滤波器蚀刻在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线位置处,引入选频滤波功能,在输入馈线前端添加一个横向矩形贴片使整个系... 设计了一个小型化全向微带滤波天线。天线由带通滤波器和微带天线组成,二者共用一个地平面以减小尺寸且采用缝隙耦合方式连接,带通滤波器蚀刻在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线位置处,引入选频滤波功能,在输入馈线前端添加一个横向矩形贴片使整个系统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与传统的微带天线相比,所设计的滤波天线在不改变尺寸大小的基础上引入了选频滤波功能,在通带边缘体现出较高的选择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天线的阻抗带宽为2.31 GHz~2.56 GHz,且通带内增益平缓,平均增益约为2.1 dBi,在工作频段内呈全向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天线 微带天线 小型化 全向天线 带通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CMOS的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
7
作者 白雪 张子宇 +2 位作者 徐雷钧 赵心可 范小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OS 0.18μm工艺的改进型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各探测像素单元由高增益片上天线、高耦合度差分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和集成电压放大器组成。其中,差分探测电路利用源极差分驱动场效应管的交叉耦合电容,将太赫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OS 0.18μm工艺的改进型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各探测像素单元由高增益片上天线、高耦合度差分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和集成电压放大器组成。其中,差分探测电路利用源极差分驱动场效应管的交叉耦合电容,将太赫兹差分信号耦合至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增强场效应管沟道内自混频太赫兹信号的强度,实现高响应度。其次,该探测器配备高增益片上环形差分天线与集成电压放大器,可有效放大混频后的信号,进而提高系统信噪比,最终达到增强探测器响应度的目的。探测器1×3线阵系统充分利用CMOS工艺多层结构的特点,将电压放大器布置在天线地平面下方,提高了芯片面积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整个系统的面积为0.5 mm^(2)。测试结果表明,当场效应管的栅极偏置为0.42 V时,该探测系统对0.3 THz辐射信号的电压响应度(Rv)最大可达到43.8 kV/W,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功率(NEP)为20.5 pW/Hz^(1/2)。动态测试结果显示该探测器可对不同材质的隔挡物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太赫兹 探测器 宽带天线 高响应度
下载PDF
基于半圆分形的柔性超宽带天线
8
作者 王树奇 王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2,共4页
以柔性材料聚酰亚胺(PI)作为介质基板材料,设计了一种柔性超宽带(UWB)半圆分形天线。天线辐射单元采用四阶半圆迭代嵌套分形结构,通过不同分形半圆调节电长度,增加天线的工作谐振点。通过在接地板开槽提高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实现UWB辐... 以柔性材料聚酰亚胺(PI)作为介质基板材料,设计了一种柔性超宽带(UWB)半圆分形天线。天线辐射单元采用四阶半圆迭代嵌套分形结构,通过不同分形半圆调节电长度,增加天线的工作谐振点。通过在接地板开槽提高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实现UWB辐射。利用共面波导馈电方式提高天线的集成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天线的阻抗带宽为2.98-10.61 GHz,带内全向增益达到5.58 dBi,天线最终尺寸为30 mm×24 mm,实现了小型化和可弯曲的特性,在共形于13 mm半径的圆柱后,天线仍能保持UWB辐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天线 超宽带 分形天线 小型化
下载PDF
机载分布式智能蒙皮波束综合算法研究
9
作者 王力 于大群 王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针对机载智能蒙皮天线孔径共形和分布化的特点,开展了基于Broyden族算法的波束综合优化研究。算法以最小化副瓣电平为优化目标,通过K-S函数连续化处理,实现低副瓣波束赋形。通过不同的加权方式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相与遗传算法(ge... 针对机载智能蒙皮天线孔径共形和分布化的特点,开展了基于Broyden族算法的波束综合优化研究。算法以最小化副瓣电平为优化目标,通过K-S函数连续化处理,实现低副瓣波束赋形。通过不同的加权方式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相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等随机优化算法,本文算法收敛速度快,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适用于大规模非均匀共形天线阵列,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蒙皮 波束综合 共形天线 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GA)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
10
作者 王丽黎 高智勇 +1 位作者 杜忠红 徐亚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0-966,共7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的比值大小,实现圆极化性能。天线尺寸为0.92λ_(0)×0.92λ_(0)×0.0064λ_(0)(λ_(0)为2.40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在超高频(UHF)频段该天线实现了49%(0.77~1.27 GHz)的阻抗带宽和46%(0.84~1.34 GHz)的轴比带宽,在无线局域网(WLAN)频段实现了47.5%(1.54~2.50 GHz)的阻抗带宽和24.2%(1.96~2.50 GHz)的轴比带宽,可以完整覆盖UHF和WLAN两个频段,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与其他双频圆极化天线相比,该天线整体结构紧凑、设计简单、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具有较宽的3 dB轴比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段 宽带 射频识别阅读器天线 圆极化天线
下载PDF
微波针挂线辅助肺结节精准穿刺效果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金辉 谭捷 +2 位作者 宋珊 王英虎 马丽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肺结节精准穿刺方法,分析术中影响穿刺结果的若干现象。方法收集10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86例,转移性21例。肺结节CT轴状位长径平均(13.6±6)mm。采用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肺结节穿刺。... 目的探讨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肺结节精准穿刺方法,分析术中影响穿刺结果的若干现象。方法收集10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86例,转移性21例。肺结节CT轴状位长径平均(13.6±6)mm。采用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肺结节穿刺。术中无退针,且插入结节中心区域为穿刺成功。记录并分析肺结节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和影响穿刺结果的针体裹挟、针体滑脱、针尖推顶、肺结节坠积、结节径向形变、结节掩蔽和针尖径向调针距离等若干现象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101例(94.4%),失败6例(5.6%)。气胸23例(21.5%),肺内出血19例(17.8%)。发生针体裹挟9例(8.4%),平均裹挟距离1.2±0.5 cm;针体滑脱6例(5.6%),平均针尖移动距离0.8±0.3 cm;针尖推顶19例(17.8%),平均推顶距离1.6±0.7 cm;肺结节坠积15例(14.0%),平均移动距离0.9±0.5 cm;结节径向形变14例(13.1%),平均牵拉长度增加0.5±0.3 cm;结节掩蔽5例(4.7%);针尖径向平均调针距离0.7±0.4 cm。结论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肺结节穿刺精度较高。术中应注意并处理影响穿刺结果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微波针 精准穿刺 肺结节
下载PDF
混合策略在水泥窑炉煅烧NO_(x)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延信 刘玄芝 +1 位作者 贺宁 姚艳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0-758,共9页
NO_(x)体积分数是反映水泥窑炉煅烧过程中氮排放的一个关键环保指标。水泥煅烧过程具有大噪声、大时滞和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为了解决以上难点,提出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 NO_(x)体积分数是反映水泥窑炉煅烧过程中氮排放的一个关键环保指标。水泥煅烧过程具有大噪声、大时滞和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为了解决以上难点,提出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熵原理的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和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优化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混合策略,并用于NO_(x)体积分数预测。首先,CEEMD和中值平均滤波用于处理大噪声。同时,利用熵原理的MI和mRMR进行时滞分析和变量选择,解决大时滞问题。其次,利用BAS提高多层前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预测能力,并解决非线性工况问题。最后,将该策略进行工业应用。结果显示,在25900个工业测试样本中,两组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仅为0.3024、0.2059和0.2153、0.2013。预测模型结果可指导水泥脱硝操作人员精准喷氨,减少NO_(x)排放并降低氨水用量和氨逃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NO_(x)排放 互信息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最大相关最小冗余 天牛须搜索算法
下载PDF
天气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监测研究
13
作者 刘佳 王锴 +1 位作者 李婧婧 赵颖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天气雷达站产生的超标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为此,提出天气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监测与分析。分析天气雷达站电磁影响因素,结合发射天线的方向函数,构建雷达功率密度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S波、C波段、X波段,真实值与计算值... 天气雷达站产生的超标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为此,提出天气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监测与分析。分析天气雷达站电磁影响因素,结合发射天线的方向函数,构建雷达功率密度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S波、C波段、X波段,真实值与计算值呈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于三个波的频段,当接近天线的远场区时,计算值与真实值逐渐接近,相对误差均较小,说明模型在远场区的适用性更强;研究算法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较高;在模型的应用中,真实反映了某市区的电磁辐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站 电磁辐射 发射天线 功率密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的海上智能天线算法
14
作者 丁峰 仵钇征 刘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模型和信号模型,研究了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成型算法,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解决方案中最小均方算法最为常见,但其存在收敛速度差、通用性低等问题。本文将优化遗传算法引入,对传统遗传算法中初始种群规划和交叉操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仿真实验表明,与最小均方算法、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优化遗传算法对杂波的抑制效果提高了28%,收敛速度提升了3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智能天线 遗传算法 波束形成
下载PDF
基于MOEA/D算法的三陷波超宽带天线设计
15
作者 宋智 陈嘉懿 +1 位作者 薛严冰 陈宝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实现超宽带通信中对WIMAX(3.3~3.7 GHz)、WLAN(5.150~5.825 GHz)和ITU(8.01~8.50 GHz)频段干扰的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MOEA/D算法优化设计的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天线采用T形结构作为辐射贴片,通过改变贴片形状等方法实现在3~1... 为实现超宽带通信中对WIMAX(3.3~3.7 GHz)、WLAN(5.150~5.825 GHz)和ITU(8.01~8.50 GHz)频段干扰的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MOEA/D算法优化设计的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天线采用T形结构作为辐射贴片,通过改变贴片形状等方法实现在3~12 GHz的超宽带。在辐射贴片上刻蚀两个U形缝隙和在传输线两侧加载C形开口环,对天线进行陷波设计。利用MOEA/D算法对陷波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加载位置进行优化,实现了在3.31~3.69 GHz、5.25~6.13 GHz和8.01~8.51 GHz频段的陷波效果,成功抑制了频段干扰。与传统扫频优化的设计方法相比,采用MOEA/D算法设计的天线在陷波频带内增益低至-19 dB,各陷波频带准确度误差均在3.6%以下,提高了天线的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天线 MOEA/D算法 多陷波
下载PDF
大辟缘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16
作者 陈文华 余胜青 +3 位作者 曹凯红 张晶 钏助涛 柳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具弯钩型感器,其中,以毛型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鞭节上的感器类型较柄节和梗节丰富,雌虫的感器类型多于雄虫,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辟缘蝽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功能
下载PDF
1.8 m车载雷达天线的风载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17
作者 黄玉兰 刘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风载是雷达天线的主要载荷。采用ANSYS Workbench CFX软件的k-ε湍流模型对1.8 m车载雷达天线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整个车载系统的压力云图以及天线工作面风压的分布特性,并计算出不同风向角下天线的阻力系数,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 风载是雷达天线的主要载荷。采用ANSYS Workbench CFX软件的k-ε湍流模型对1.8 m车载雷达天线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整个车载系统的压力云图以及天线工作面风压的分布特性,并计算出不同风向角下天线的阻力系数,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风速变化虽然对风压有影响,但是对风载阻力系数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天线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阻力系数
下载PDF
面向海流反演的多普勒散射计天线转速优化方法
18
作者 孙伟峰 李雯 +2 位作者 范陈清 贾晨 戴永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本文针对多普勒散射计天线转速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海流反演精度较低甚至无法进行海流反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海流反演的天线转速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研究区域内被天线波束覆盖3次或者4次的目标海面数量为目标函数,以顺轨与交轨方向的波... 本文针对多普勒散射计天线转速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海流反演精度较低甚至无法进行海流反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海流反演的天线转速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研究区域内被天线波束覆盖3次或者4次的目标海面数量为目标函数,以顺轨与交轨方向的波束足印连续性、空间分辨率要求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天线转速与天线扫描损耗的关系,建立了非线性约束下的多普勒散射计天线转速优化模型,利用优化得到的天线转速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海面的观测方位向组合。利用海洋表面流实时分析数据,采用基于观测方位向优选的矢量流合成方法进行了海流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在天线转速为20 r·min^(-1)时,不同研究区域内被雷达内、外波束足印覆盖到3次或者4次的目标海面数量占总目标海面数量的80%以上,反演得到的流速、流向标准差小于0.1 m·s^(-1)、20°,满足海洋工程应用对海流观测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散射计 天线转速 海流反演 观测方位向 OSCAR数据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设计
19
作者 傅世强 付笑茹 +1 位作者 李婵娟 王钟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0,共6页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差90°顺序旋转四馈电实现圆极化,通过对称性结构设计,分别从两个不同端口输入获得双圆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880~960 MHz和1.85~2.45 GHz频带内S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分别为8.7%和30%;在885~920 MHz和1.86~2.43 GHz频带内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分别为4%和29%;天线的方向性在工作频段内良好,在低频段增益达到5.4 dB,在高频段增益达到7.7 dB。该天线结构紧凑且加工简单,为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耦合 行波激励 双频双圆极化 复合天线
下载PDF
无线射频压裂滑套系统模拟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利巍 孙露凯 范立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油水井压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压裂滑套存在的压裂级数受限、操作非智能等诸多问题。因井下工况复杂,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系统地探究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使用三维软件设计无... 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油水井压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压裂滑套存在的压裂级数受限、操作非智能等诸多问题。因井下工况复杂,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系统地探究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使用三维软件设计无线射频滑套模拟试验台,对标签的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室内模拟试验平台,系统地进行井下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签选择有铁氧体磁芯,且天线绕制形式选用单层螺线管线圈,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在系统电感值相同的情况下,单层螺线管天线轴向长度对阅读器模块能识别的标签最大通过速度有积极的影响;标签天线线圈与阅读器天线线圈平面之间的角度也会影响标签的识别率。研究结果对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压裂 滑套 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 试验台 天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