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固定系统的静力学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刘军 李杰 +6 位作者 蒋伟宇 徐荣明 马维虎 祁峰 于亮 张明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锁定固定系统和普通前路椎体螺钉(VBS)锁定固定系统的静力学特性。方法:采集新鲜颈椎标本16具,分解为C3,4,C4,5,C5,6,C6,7共32个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其中C3,4,C4,5,C5,6,C6,7各8...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锁定固定系统和普通前路椎体螺钉(VBS)锁定固定系统的静力学特性。方法:采集新鲜颈椎标本16具,分解为C3,4,C4,5,C5,6,C6,7共32个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其中C3,4,C4,5,C5,6,C6,7各8个。将其按照不同节段随机分成A、B两组,对所获标本椎间盘切除后模拟植骨,分别植入自行设计生产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钢板系统和普通颈椎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钢板的垂直拔出强度试验。结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604.68±48.76)N,椎体螺钉为(488.24±32.42)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5),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椎体螺钉固定系统在各FSU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F值分别为2.27、2.05,P>0.05)。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的拔出力明显优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从生物力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椎弓根螺钉锁定钢板系统 拔出强度
下载PDF
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开 杨金华 +1 位作者 张伟 潘文明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对比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将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治疗的46例设为观察组,颈前路常规撬拨复位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 目的对比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将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治疗的46例设为观察组,颈前路常规撬拨复位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d、3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常规撬拨复位均能显著降低疼痛症状,提升颈椎活动及神经功能,具有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前者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并发症控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 撬拨复位 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下载PDF
颈前路复位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进 程银树 凌嵘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的复位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行颅骨牵引不能复位的14例下颈椎脱位均行前入路手术,对单侧脱位(9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旋转,解开交锁,复位;对双侧脱位(5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按压上位椎体,向... 目的:探讨前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的复位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行颅骨牵引不能复位的14例下颈椎脱位均行前入路手术,对单侧脱位(9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旋转,解开交锁,复位;对双侧脱位(5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按压上位椎体,向下、前撬拔下位椎体,解开交锁,复位。继行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1例C4脱位伴截瘫患者于术后1周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余13例中ASIA A级4例,治疗前后无变化;B级4例转为C级2例;C级3例转为D级;D级2例转为E级。结论:颈前路复位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可达到一期解开交锁而复位,避免前后联合入路或传统手术结合颅骨牵引等复杂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 颈椎 前路 复位 颈椎撑开复位器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并轴向螺钉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瞿东滨 邹琳 +2 位作者 杨勇 徐准 程勇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08,512,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联合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颈椎损伤的新术式—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进行解剖学可行性研究。方法随机调取5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的颈椎侧位片。年龄22~48岁,平均28岁。通过JW-PACS图像系统,测量C2~6椎体高度;C2/3~C... 目的提出一种联合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颈椎损伤的新术式—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进行解剖学可行性研究。方法随机调取5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的颈椎侧位片。年龄22~48岁,平均28岁。通过JW-PACS图像系统,测量C2~6椎体高度;C2/3~C5/6椎间盘高度以及椎间盘矢径;并模拟轴向螺钉固定,即下位椎体前下缘至上位椎体后上缘的连线,测量轴向螺钉最大长度、头倾角以及植骨块深度等。采用一例防腐成人尸体标本,在C臂X线机透视下,模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并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结果轴向螺钉最大长度为(41.18±3.92)mm,轴向螺钉头倾角为(25.21±3.58)°。植骨块合适深度应小于椎间盘矢径(17.09±1.50)mm,且大于(11.69±1.63)mm,即略大于12 mm。尸体模拟手术表明,颈椎前路轴向螺钉固定在C2/3、C3/4、C4/5、C5/6均可以顺利完成,C6/7节段由于胸骨阻挡,无法进行轴向螺钉固定。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并轴向螺钉固定术治疗屈曲牵张性损伤具有操作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屈曲牵张型损伤 前路钢板固定 轴向螺钉 解剖
下载PDF
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科 邓珏 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63例,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21~7... 目的:探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63例,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21~73岁(48.8±12.2岁)。脱位节段:C3/4 4例,C4/5 9例,C5/6 26例,C6/7 22例,C7/T1 2例;单侧脱位22例,双侧脱位41例。合并创伤性椎间盘突出18例,椎体骨折20例,关节突骨折14例。伤后ASIA分级:A级17例,B级3例,C级3例,D级23例,E级17例。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64d(9.5±8.5d)。复位成功后,椎间置入装满自体骨的cage并用前路钢板椎体钉固定。术后随访9~24个月(15.7±5.1个月)。分析其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融合率等指标。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直接复位成功52例(82.5%),其中包括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脱位30例;合并椎体骨折15例,关节突骨折7例;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在2周以内46例、2~4周6例;手术时间为76.2±21.9min,术中出血量为66.3±37.0ml。复位失败的11例患者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最终均成功复位。末次随访时,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成功的52例患者中,20例(38.5%)的ASIA分级至少升高1级(3例术前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升至B级2例、C级1例,3例由术前C级升至D级,14例由术前D级升至E级),其余32例的ASIA分级保持不变(包括9例A级,2例B级,7例D级及14例E级);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小关节脱位 前路复位 后凸偏心撑开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6
作者 张吉辉 赵刘军 +4 位作者 顾勇杰 于亮 王雷宁 肖武 徐荣明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ATPRS)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生物力学拔出力性能。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骨质疏松颈椎(C3-C7)湿性标本9具(男5具,女4具),每具标本双侧随机置入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ATPRS)、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或... 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ATPRS)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生物力学拔出力性能。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骨质疏松颈椎(C3-C7)湿性标本9具(男5具,女4具),每具标本双侧随机置入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ATPRS)、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或颈椎前路椎体螺钉(VBS),即平均分成3组(ATPRS比ATPS,ATPRS比VBS,ATPS比VBS),每组3具。所有标本行薄层CT扫描后,将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再设计ATPS组的导板并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ATPS通过导板指导下置钉,ATPRS和VBS行徒手置钉。最后将椎体放置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各组螺钉进行拔出力试验,对比拔出力性能。结果ATPRS、ATPS和VBS的平均最大拔出力分别为(287.94±76.78)N、(462.23±174.35)N和(169.20±89.07)N,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PRS的拔出力要优于VBS,可为ATPRS在临床上的运用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出力 颈椎 前路 螺钉
原文传递
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在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牛国旗 刘路坦 +7 位作者 聂虎 周功 张井泉 汪东 陈辉 刘涛 孙正 刘振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8年5月—2018年5月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8年5月—2018年5月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5~73岁;单侧关节突交锁6例,双侧关节突交锁19例.术中采用ACDR进行前路解锁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脱位纠正、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等情况,以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25例患者手术时间50~90(79±8.7)min,术中出血50~200(130±67)mL,住院时间5~13(7.0±2.1)d,均一期解剖复位,前路融合.获随访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6~24个月),植骨融合良好钢板螺丝钉无松动,神经动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7±1.55)分,术后3月增加至(13.6±1.74)分,经配对t检验,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8,P<0.0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双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加重,2周内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残留有双手轻度麻木,握力稍弱.13例神经功能恢复至ASIA E级,6例恢复至ASIA D级,3例恢复至ASIA C级.结论 应用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可一次性完成减压、解锁、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ACDR撑开复位安全、有效、可靠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工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下颈椎 脱位 关节突交锁 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