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夏云峰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TLSTB)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90例TLST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内植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 目的分析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TLSTB)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90例TLST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内植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术,对照组术中使用髂骨支撑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研究组使用钛笼植骨联合钛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Cobb角为(4.78±0.75)°,ODI评分为(17.05±2.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2±0.90)°、(20.12±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5.492,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STB患者在前路病灶清除中使用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抑制Cobb角丢失,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 胸腰椎结核 钛笼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苏雅娣 邹节娟 +1 位作者 王超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的39名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根据其骨增量术式不同分为3D-PITM+GBR组(19名)和自体骨Onlay组(20名)。术前拍摄CBCT影像导入Mimics-Research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制作3D-PITM。术中固定3D-PITM或自体骨块完成相应的骨增量手术。收集患者术前、植骨术后、术后6~9个月、种植体植入后的CBCT影像资料。基于CBCT数字影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体中轴线上牙槽骨增加的高度,以及在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 mm处牙槽骨增加的宽度,并计算其成骨率。结果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和种植前后的垂直骨增量[2.68 mm(0.45,4.23)、2.27 mm(0.49,3.27)]均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60 mm(0.33,1.62)、1.74 mm(0.53,1.60)]。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牙槽嵴顶下方0 mm、2 mm、4 mm平均骨宽度增量[(1.97±0.97)mm、(2.59±1.22)mm、(2.94±1.50)mm]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06±0.99)mm、(1.45±1.25)mm、(2.32±1.23)mm]。3D-PITM+GBR组在种植前后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mm平均骨宽度增量[(2.34±1.09)mm、(2.53±1.48)mm、(2.85±2.20)mm]反低于块状自体骨移植[(2.51±1.34)mm、(3.04±1.73)mm、(3.38±1.94)mm]。3D-PITM+GBR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成骨率(66.8%,68.8%)均高于块状自体骨Onlay移植组(64.6%,62.6%)。3D-PITM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能够较块状自体骨移植明显提高牙槽骨重建的高度和宽度,但植入物暴露率(21%)仍高于自体骨Onlay组(5%)。结论3D-PITM+GBR技术可代替块状自体骨移植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获得理想的骨增量效果和稳定的骨轮廓,但钛网暴露仍是其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钛网 引导骨再生 块状自体骨移植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个性化钛网联合屏障膜对上前牙骨缺损患者GBR修复效果及PES评分的影响
3
作者 吴福雨 杨亚靖 +4 位作者 郑娜 王娟 唐晓丽 赵彩燕 高文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钛网联合屏障膜对上前牙骨缺损患者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修复效果及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就诊的208例上前牙牙槽骨缺损... 目的:探讨个性化钛网联合屏障膜对上前牙骨缺损患者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修复效果及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就诊的208例上前牙牙槽骨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均行GBR术,根据术中应用膜材料的不同分成屏障膜组(103例)和复合组(105例)。屏障膜组术中使用屏障膜,复合组在屏障膜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钛网。了解患者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变化,评定患者PES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当日、6个月,两组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均大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均较术后当日有所减小(P<0.05),复合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均大于屏障膜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PES评分均低于术后当日(P<0.05),两组术后6个月PE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降低(P<0.05),但复合组术后6个月PES评分高于屏障膜组(P<0.05);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3.81%)和屏障膜组(5.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前牙骨缺损患者GBR术中使用个性化钛网联合屏障膜,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牙龈美观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钛网 屏障膜 上前牙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
4
作者 杨阳 古雨浓 +3 位作者 葛朝元 杨文龙 钱立雄 曹宏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20.8±1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6±12.2)mL,平均随访时间(37.8±8.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的ESR、CRP、VAS评分、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均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P<0.05)。末次随访,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无结核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可有效清除结核病灶,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和后凸畸形,缓解机体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内固定 下颈椎 结核 自体髂骨植骨
下载PDF
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
5
作者 吕晔 李泓运 陈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收治的202例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收治的202例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采用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治疗;观察组101例,采用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牙槽骨形态变化、牙周指标、美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牙槽骨量体积增加值、高度增加值及宽度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thetic score,PE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促进牙槽骨形成,提供稳定的种植体环境,提高美学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槽嵴 严重骨缺损 预成型钛网 胶原膜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郭永飞 陈德玉 +6 位作者 徐建伟 王新伟 王良意 何志敏 陈宇 袁文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24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钢板类型、终板处理情...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24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钢板类型、终板处理情况等,JOA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测量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颈椎曲度“D”值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钛网修剪放置不当、终板刮除过多、术中过度撑开、骨密度下降、选用钢板不适当。术后JOA评分平均增加6.5分(P<0.01),颈椎曲度“D”值平均提高9.25±2.52mm(P<0.05),发生钛网沉陷后18例JOA评分平均增加1.8分,6例平均下降2.1分,“D”值视钛网沉陷发生部位的不同增减不一,但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通过合理修剪、放置钛网并使用垫片、椎间适度撑开、保留相邻终板、选用全锁定钢板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术后钛网沉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钛网 植骨 沉陷 椎体次全切除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 被引量:35
7
作者 徐建伟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德玉 谭军 陈雄生 袁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钛网应用优缺点。方法 :5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病变累及 2个间隙 49例 ,3个间隙 5例 ,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并辅以 4种不同带锁钢板内固定 ,其中Orion钢板 2 5例...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钛网应用优缺点。方法 :5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病变累及 2个间隙 49例 ,3个间隙 5例 ,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并辅以 4种不同带锁钢板内固定 ,其中Orion钢板 2 5例 ,Zephir钢板 1 1例 ,Coddman 1 0例 ,CSLP钢板 1 1例。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7例中 51例获 6~ 1 7月随访 ,植骨均在 1 2周达到临床愈合 ,3例患者在术后 6周发生钛网下沉 ,颈椎椎间高度降低 ,颈椎曲度减小 ,但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 ,3月后复查未见进一步下沉。结论 :钛网植骨比自体髂骨植骨有优越之处 ,但有发生下沉的可能。正确处理终板、合适的撑开高度、修剪面进行适当处理以及选择全锁定钢板 ,以降低下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前路减压 钛网植骨 钻质网笼 早期塌陷 带锁钢板
下载PDF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孔金海 吕国华 +4 位作者 康意军 王冰 李晶 韦超 唐明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179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情况、钢板类型、植...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179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情况、钢板类型、植骨及椎体撑开情况等。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有17例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骨密度下降、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术中过度撑开、终板刮除过多、使用非限制性钢板、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螺钉进钉深度过浅和方向不当、钢板放置位置偏斜等。术后所有患者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3.5分(P<0.01),162例未发生钛网下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4.4分和4.7分;发生钛网下沉患者中,6例有临床症状者沉陷时和沉陷3个月时的JOA评分为2.9分和3.8分,7例无临床表现者为3.3分和3.9分,4例有临床症状行翻修手术者翻修术后1周和3个月时JOA评分比翻修前提高3.3分和3.7分。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可发生钛网下沉,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避免使用钛网,手术时应尽可能增加钛网与终板接触面积,多保留相邻终板,选用限制性钢板,尽量选择自体骨植骨,避免椎间过度撑开等,防止术后钛网沉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钛网 植骨 沉陷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文军 曹盛俊 +2 位作者 刘利乐 胡文凯 姚女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网植骨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前路内固定治疗83例严重胸腰椎结核,术后正规抗痨治疗,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网植骨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前路内固定治疗83例严重胸腰椎结核,术后正规抗痨治疗,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术后疼痛消除,23例伴瘫痪者1例FrankelA级无恢复,其余均有明显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和复发,结核治愈率100%;术后3个月时骨性融合率40%,6个月时90%,9个月时达100%。45例伴后凸畸形者Cobb角平均矫正30.6°,随访时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节段固定器治疗严重胸腰椎结核具有减压彻底、重建可靠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钛网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两种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蒲志超 马向阳 +5 位作者 杨进城 夏虹 吴增晖 尹庆水 艾福志 王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40例行钛网支撑体植骨,35例行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均行椎前钉板系统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9个月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C2~7Cobb角、D值评价颈椎的曲度,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评价支撑体融合沉降情况,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差值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前D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9个月融合节段前后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9个月沉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明显存在早期沉陷,影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结论 n-HA/PA66颈椎支撑体相对于钛网支撑植骨具有提高融合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撑体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钛网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颈椎支撑体 前路植骨融合 测量
下载PDF
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涛 杨述华 +1 位作者 刘国辉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对58例脊柱结核伴不同程度截瘫病人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男32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3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对58例脊柱结核伴不同程度截瘫病人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男32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3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1~2个椎体破坏塌陷42例,≥3个椎体16例,均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s角18°~50°,平均36°。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侧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1年。[结果]58例截瘫患者随访20~48个月,平均28个月。症状完全缓解34例,治愈率58.62%;部分改善19例。好转率32.76%,合计恢复率为91.38%。所有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30.4°,最终一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8.4。,后凸角度平均丢失2°。[结论]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侧前路病灶清除 钛网植骨 钉棒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钛质外科网和自体髂骨块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吕碧涛 袁文 +2 位作者 王新伟 张竞 徐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比较钛质外科网(简称'钛网')与自体髂骨块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恢复、维持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上的差异.方法:对59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其中22例行钛网植骨加AO纯钛带锁钢板内固定,37例行自... 目的:比较钛质外科网(简称'钛网')与自体髂骨块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恢复、维持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上的差异.方法:对59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其中22例行钛网植骨加AO纯钛带锁钢板内固定,37例行自体髂骨块植入加AO纯钛带锁钢板内固定.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随访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以D值评价颈椎的前凸(或后凸),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差值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0.8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钛网组及自体髂骨块组融合节段后高(HPB)和前凸Cobb角相对于术后即刻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钛网组及自体髂骨块组融合节段后高(HPB)和前凸Cobb角相对于术后3个月变化有显著性关(P<0.01).但两组的D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维持融合节段椎体后缘高度和前凸上钛网优于自体髂骨块,但在维持颈椎曲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钛质外科网 自体髂骨块 X线片
下载PDF
不同骨增量技术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衡 周娜 +3 位作者 朱艳香 陈琳 吕昊昕 牟永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锥形束CT(CB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后牙槽骨水平向骨增量(L1)、种植术前较植骨术后的牙槽骨吸收量(L2)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骨吸收量(L3)等。结果:CBCT评估显示A组术后L1[(5.17±0.37)mm]与B组[(5.31±0.36)mm]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大于C组[(3.87±0.57)mm];但A组L2[(0.07±0.05)mm]小于B组[(0.38±0.12)mm]和C组[(0.35±0.09)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植入后1年随访有微量的骨质丧失,A组大于B组或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R采用钛网在上颌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中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采用可吸收膜的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并且可提高GBR适应证范围。该术植骨后植骨材料吸收较缓慢,优于Onlay植骨术和常规GBR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外置植骨术 前牙种植修复
下载PDF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改平 陈楠心 +3 位作者 宋燕美 陈二云 马童 凃意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模型。对术后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扭矩,分析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时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与内固定器械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C5重建节段ROM随扭矩的增大而增加,与无损模型在1.0 N·m、预载荷50 N工况下相比,C5重建节段、C3~4,C6~7和C3~7节段ROM分别下降81%、62%、58%和80%;C5重建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减小,临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升高;钛网应力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根部承受较大载荷。结论 ACCF术式会较大提升颈椎稳定性,降低手术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应力,对于减缓因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脊髓压迫有较好疗效。研究结果可为ACCF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钛网植骨 钢板螺钉固定 下颈椎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启福 马永红 +3 位作者 王涛 胡一博 张鹤令 宗群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870-3874,共5页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但是关于修复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有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尤其是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但是关于修复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有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尤其是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其中前路组33例采取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后路组32例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颈椎活动度。结果与结论:①6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随访时间、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所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后路组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方向上的颈椎活动度均优于前路组;④提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均减小,且前者较后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 植骨融合 后路单开门 活动度
下载PDF
可调控式颈椎融合固定器实验山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永飞 陈德玉 +6 位作者 刘岩 袁文 张竞 王新伟 胡玉华 卢旭华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建立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的实验山羊颈椎模型,并与其他颈椎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动物进食及恢复活动的时间作比较。方法:18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施以AC-AFF、钢板+钛网、钢板+髂骨块植入,均切... 目的:建立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的实验山羊颈椎模型,并与其他颈椎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动物进食及恢复活动的时间作比较。方法:18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施以AC-AFF、钢板+钛网、钢板+髂骨块植入,均切除一个颈椎椎体。详细记录每只山羊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开始进食及活动时间,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的平均值。结果:动物实验中所有山羊均成活,手术切口感染1例,为钛网+钢板组,使用青霉素5d后痊愈;不全瘫2例,为植骨块+钢板组,前蹄不能站立,不影响跪姿进食,未予特殊处理,1周后开始站立,但行走蹒跚,2周后均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施行C3椎体切除4例(AC-AFF及钛网+钢板组各2例),其余均为C4椎体切除。统计学比较显示AC-AFF组手术时间最短(P<0.01),钛网+钢板组及髂骨块+钢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中出血量AC-AFF组与钛网+钢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髂骨块+钢板组出血量高于前两组(P<0.01)。结论:AC-AFF较钛网+钢板及髂骨块+钢板操作简便,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动物并发症少,恢复进食及活动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控式颈椎融合固定器 颈前路钢板 钛网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颈椎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俊波 王文军 +2 位作者 刘进才 晏怡果 吴晓东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钛网植骨融合术后早期钛网沉陷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颈椎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1周、术后3月X线片及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发生钛网沉陷31例(53.4%),其表现为钛网进入上位或/和下位椎体骨质... 目的探讨颈椎钛网植骨融合术后早期钛网沉陷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颈椎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1周、术后3月X线片及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发生钛网沉陷31例(53.4%),其表现为钛网进入上位或/和下位椎体骨质内,以钛网后下部沉陷进入下位椎体多见;螺钉与钛板夹角变小。钛网沉陷的发生率在性别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875);各年龄组沉陷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2)。钛网端面有悬空和无悬空的沉陷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6)。单、双节段切除病例的沉陷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0)。结论钛网沉陷以钛网后下部陷入下位椎体最多见,术后钛网沉陷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钛网端面部分悬空及双节段是术后发生钛网沉陷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钛网 植骨 沉陷 影像学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卫 晏怡果 王文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肿瘤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应用前路全椎体切除、钛网植骨或钛网骨水泥椎体重建和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24例。[结果]术后随访9—3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肿瘤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应用前路全椎体切除、钛网植骨或钛网骨水泥椎体重建和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24例。[结果]术后随访9—3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消除,9例不完全截瘫患者平均恢复1.8级(Frankel分级),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4例远处重要脏器转移死亡,所有随访达6—9个月的病例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1例术后1年复发。[结论]前后路联合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能有效切除肿瘤、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脊柱肿瘤 钛网 植骨 骨水泥 内固定 重建
下载PDF
榫状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许建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制成榫状,使榫状植骨块的突出榫部正好卡在上述小凹槽中。术后用皮革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固定。结果:随访0.5~8年,平均4.5年,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一般在术后2~3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榫状骨块卡入牢固,增加了骨块的抗旋转与屈伸应力;在术中击入植骨块时或术后,该榫状植骨块不会陷入压迫脊髓,且植骨愈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状植骨 颈椎 前路减压术 应用
下载PDF
Ostetic纳米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临床研究初步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冰 张阳德 +1 位作者 吕国华 彭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84-87,共4页
目的评价Ostetic纳米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颈椎疾患病人进行前路颈椎次全切(或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钛网内添Ostetic纳米人工骨椎间融合、颈椎前路钢板锁定系统内固定手术,并评定疗效和进行影像学分... 目的评价Ostetic纳米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颈椎疾患病人进行前路颈椎次全切(或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钛网内添Ostetic纳米人工骨椎间融合、颈椎前路钢板锁定系统内固定手术,并评定疗效和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4~6)d,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全身症状,术后1周平均白细胞计数8.7×109。JOA评分由术前8.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3.7分,术后影像学资料提示钢板位置良好,无钛网脱出;平均随访4.5月,纳米人工骨融合率术后3个月为85%,术后6个月100%。结论钛网结合纳米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替代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颈椎前路融合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颈椎 锁定钢板 钛网 纳米 人工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