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别集丛刊》总六辑所收闽籍作家别集叙录
1
作者 陈庆元 郑永辉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94,共25页
近年来,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特别重视古籍的保护、普查及影印工作,《明别集丛刊》六辑的陆续出版,即其重大成果之一,极大方便了明代文献、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研究者。特别是其中收录的闽籍作家别集,对于闽台文化研究大有裨益。... 近年来,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特别重视古籍的保护、普查及影印工作,《明别集丛刊》六辑的陆续出版,即其重大成果之一,极大方便了明代文献、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研究者。特别是其中收录的闽籍作家别集,对于闽台文化研究大有裨益。这部丛书的主要缺陷在于六辑共600册数千种别集,数量庞大而没有相应的叙录,研究者只有通过直接翻检才能了解别集的具体情况,极为不便。有鉴于此,对其中所收闽籍作家别集撰写相应的叙录,以资相关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别集丛刊》 影印古籍 闽海文献 书目提要
下载PDF
《明儒学案·方孝孺》的文本生成及“有明之学祖”的重构
2
作者 甄洪永 王宁 《武陵学刊》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郑晓、邓元锡都撰写过方孝孺的传记,但直到黄宗羲《明儒学案》才首次实现了对方孝孺儒学史的观照。《明儒学案》既保留了郑晓、邓元锡所撰方孝孺传记的基本框架,也大幅增删了若干信息。在文字的大幅度增删中,黄宗羲完成了对方孝孺“有... 郑晓、邓元锡都撰写过方孝孺的传记,但直到黄宗羲《明儒学案》才首次实现了对方孝孺儒学史的观照。《明儒学案》既保留了郑晓、邓元锡所撰方孝孺传记的基本框架,也大幅增删了若干信息。在文字的大幅度增删中,黄宗羲完成了对方孝孺“有明之学祖”的学术重塑。《明儒学案》增加了方孝孺为学自得、论动静、为方氏辩白等三个话题,集中反映了黄宗羲对明代灭亡的反思,有鲜明的当下指向性。《明儒学案》全文钞录了方孝孺《侯城杂诫》,其直接文献来源并非通行的方孝孺的文集,而是万历年间王文禄刊刻的《百陵学山》丛书中的单行本。《侯城杂诫》对修身、孝道、井田制的深刻论述,既是方孝孺的论学重点,也是黄宗羲阐发自己学术观念的话题来源,是界定方孝孺“有明之学祖”基本内涵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儒学案》 方孝孺 “有明学祖” 重构
下载PDF
安徽省图书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修复 被引量:5
3
作者 臧春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完善修复记录,经精心修复,修复质量合格、效果满意。论文着重探讨了"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灵活运用"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修复资料等相关问题。此修复研究可为行业修复此类古籍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 古籍修复 修复研究
下载PDF
明代《左传》古文选本及其价值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刚 刘璐亚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明代《左传》学,突破了传统经学模式,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以文学视角看待《左传》,形成了"以文解经"的学术风气。最能反映这种学术潮流的是将《左传》选为古文,统计后大约有四十余部,可分为世教类、辨体... 明代《左传》学,突破了传统经学模式,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以文学视角看待《左传》,形成了"以文解经"的学术风气。最能反映这种学术潮流的是将《左传》选为古文,统计后大约有四十余部,可分为世教类、辨体类、纯文类、辞命类。不同的选文目的,蕴含着选家对《左传》古文特质的不同认识。若深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明人《左传》文学阐释的学理内涵,有助于深化明代《左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古文选本 明代 价值
下载PDF
试论明人《左传》文学阐释及其文学史意义——以古文选本为考察范围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刚 刘璐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明人研究《左传》突破了传统的经学阐释模式,出现跨学科发展的多元化倾向,其中尤以文学方面较为突出。明人继承前人风气,编选出约四十余部将《左传》视为古文并选录的古文选本,开启了以古文视角阐释《左传》的风气。选评结合的方式最能... 明人研究《左传》突破了传统的经学阐释模式,出现跨学科发展的多元化倾向,其中尤以文学方面较为突出。明人继承前人风气,编选出约四十余部将《左传》视为古文并选录的古文选本,开启了以古文视角阐释《左传》的风气。选评结合的方式最能体现出明人以文章学为主要内容对《左传》进行文学阐释的基本表现与学理内涵,主要表现在文法阐释、叙事技法分析、以文学主张评析等方面,且在经学史与文学史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选本 《左传》 明代 文学阐释 意义
下载PDF
南戏《拜月亭》传承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宏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拜月亭》在“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中,思想与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也最大,其时只有《琵琶记》可与它抗衡。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多注重于思想性与艺术性,而对其在历代的传承,尤其是在地方剧种中的遗存与搬演情形却着力不多。... 《拜月亭》在“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中,思想与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也最大,其时只有《琵琶记》可与它抗衡。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多注重于思想性与艺术性,而对其在历代的传承,尤其是在地方剧种中的遗存与搬演情形却着力不多。南戏历千年而未绝,主要是依靠地方剧种的传播。本文试为补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旧篇 明人改本 明清选本 民间脚本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的“家族相似性”探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天熙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8-32,92,93,共7页
现存明代古文选本存在不少的选本族群现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选本的纵向广续族群,一类是丛书式的横向系列族群。从“家族相似性”理论视角考察发现,选本族群的成员间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这种“相似”与“相异”,反映了明代... 现存明代古文选本存在不少的选本族群现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选本的纵向广续族群,一类是丛书式的横向系列族群。从“家族相似性”理论视角考察发现,选本族群的成员间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这种“相似”与“相异”,反映了明代商业出版发达后受市场引导的以读者个体化需要为主的古文观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传统载道的古文观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家族相似性 编选思想 商品化 古文观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刍论
8
作者 郑天熙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86-92,共7页
明代古文选本总量在500种以上,远超宋元选本。丰富的编选经验促使明人有意识地反思古文选本的编选活动,并积极创新,探索各种新颖的编辑实践。这些理论反思与创新实践,构成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前代选本的评价,编辑意图与... 明代古文选本总量在500种以上,远超宋元选本。丰富的编选经验促使明人有意识地反思古文选本的编选活动,并积极创新,探索各种新颖的编辑实践。这些理论反思与创新实践,构成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前代选本的评价,编辑意图与创新实践三大部分。明代选家积极评价前代选本,以对《文选》和《文章正宗》的评价为代表;编辑意图包括教化与科举、复古与救弊、审美与娱乐以及构建文学史;创新实践包括编选方式、文本形态、编辑体例、选文分类以及商品转向。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异彩纷呈,洋溢着一股自由灵动、大胆不拘的思想活力,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在中国古代选本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选学思想 编辑意图 创新实践 商品转向
下载PDF
《清人别集总目》订补
9
作者 姚金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清人别集总目》是一部全面著录现存清代诗文别集的大型工具书,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但该书也存在人物传记有误、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总集误为别集、版本信息错误等著录失当纰缪之处,须加以... 《清人别集总目》是一部全面著录现存清代诗文别集的大型工具书,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但该书也存在人物传记有误、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总集误为别集、版本信息错误等著录失当纰缪之处,须加以辨订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文别集 《清人别集总目》 总集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清史稿》
下载PDF
明清东坡文选与古文范型演变
10
作者 马茂军 杨奔奔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7-93,共7页
明代古文选本中东坡文入选量与其他唐宋七家相比多居首位,而在清初至清中期古文选本中则让位于韩文。明代古文选家的苏文学秦汉文认同是苏文在明代保持较高入选率的重要驱动。清人从道统观念出发对苏文的批判和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明代古文选本中东坡文入选量与其他唐宋七家相比多居首位,而在清初至清中期古文选本中则让位于韩文。明代古文选家的苏文学秦汉文认同是苏文在明代保持较高入选率的重要驱动。清人从道统观念出发对苏文的批判和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正统性塑造,是苏文在清初至清中期逐渐让位于韩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古文选本 东坡文选 古文范型演变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凡例论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天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8-86,共9页
明代古文选本的凡例,篇幅长短自由,形式既有分条说明的科排体,也有保留序文特征的叙述体,有的选本再版时还会新加入凡例。通过凡例可以考察编选意图与文学批评观念。明人在古文选本凡例中所表达的编选意图,主要有指导科举、道德教化与... 明代古文选本的凡例,篇幅长短自由,形式既有分条说明的科排体,也有保留序文特征的叙述体,有的选本再版时还会新加入凡例。通过凡例可以考察编选意图与文学批评观念。明人在古文选本凡例中所表达的编选意图,主要有指导科举、道德教化与审美追求。凡例中的批评常常有文学史梳理的意识,对评点也有深入思考。此外,凡例被植入广告,新增商业性功能,发挥了广告效应,这体现出古文选本由教材到商品的功能转变,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例 明代古文选本 编选意图 文学批评 商品转向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对六朝文的发掘、重塑及其思想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天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9-61,共13页
六朝文被韩柳以来的正统古文价值观所排斥,明代古文选本却尽力收进六朝文,为之争得一席之地,并重塑其多元样态,包括“接通史脉身份”“赋予正统面目”“激活文章价值”“凸显性灵意识”四个方面,建构出完整的古文经典历时谱系。同时,也... 六朝文被韩柳以来的正统古文价值观所排斥,明代古文选本却尽力收进六朝文,为之争得一席之地,并重塑其多元样态,包括“接通史脉身份”“赋予正统面目”“激活文章价值”“凸显性灵意识”四个方面,建构出完整的古文经典历时谱系。同时,也有选本拒绝六朝文。对六朝文的矛盾态度,是古文选本“主理”与“论文”的双重性功能导致,也是传统文学观念“载道”与“重文”的交锋融合,清代遂分裂为骈散之争的两大阵营。六朝文备受压力而始终从未在古文经典谱系缺席,则是两种文学观念在明代古文选本中兼容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六朝文 古文谱系 “道—经—文”
下载PDF
《古今名剧合选》与元明杂剧选本的特点研究
13
作者 王文君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87-188,共2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人民的广泛喜爱。在这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元明杂剧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保存元明杂剧,一些人对元明杂剧进行收录整理,其中《古今名剧合选》价值较高,《古...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人民的广泛喜爱。在这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元明杂剧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保存元明杂剧,一些人对元明杂剧进行收录整理,其中《古今名剧合选》价值较高,《古今名剧合选》注重元杂剧的整理与研究,与元明杂剧选本的特点相对照,形成自身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名剧合选 元明杂剧选本 特点研究
下载PDF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缺失及对策思考——以复旦大学馆藏明别集破损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玉娥 《图书情报研究》 201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意义]为文化部发布的《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提供依据。[方法 /过程]实际调查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明别集的破损状况,并据此指出《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诸多缺失,如缺少对包角破损,书口严重开裂,磨损,撕裂,水渍... [目的 /意义]为文化部发布的《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提供依据。[方法 /过程]实际调查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明别集的破损状况,并据此指出《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诸多缺失,如缺少对包角破损,书口严重开裂,磨损,撕裂,水渍、墨渍、油渍破损等的定级,举出实例一一进行剖析。[结果 /结论 ]提出进一步完善《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破损定级应该与古籍修复工作量相结合、古籍破损定级应该考虑古籍的修复成本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图书馆 明别集 古籍破损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下载PDF
明嘉趣堂刻本《六家文选》探论
15
作者 任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梁萧统编《昭明文选》流行于世的宋刻本有五臣注本、李善注本、六臣注本,其中六臣注本合五臣、李善注于一书,方便读者,最为流行。六臣注本中,宋广都裴氏本雕刻、校勘精良,前承同一系统的宋秀州本、明州本,后启明袁褧嘉趣堂本及丁觐刻本... 梁萧统编《昭明文选》流行于世的宋刻本有五臣注本、李善注本、六臣注本,其中六臣注本合五臣、李善注于一书,方便读者,最为流行。六臣注本中,宋广都裴氏本雕刻、校勘精良,前承同一系统的宋秀州本、明州本,后启明袁褧嘉趣堂本及丁觐刻本,于五臣注、李善注详出有据,多有补充订正,存有注本原貌及旧式。遗憾的是,裴氏本原本六十卷,仅残存二十六卷,不足一半。今存明袁褧嘉趣堂本《六家文选》以裴氏本为底本进行翻刻,保存了裴氏本的基本面貌,在弥补裴氏本的残缺、整理校勘《文选》六臣注本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六家本《文选》 明嘉趣堂刻本《六家文选》 袁褧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的选文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16
作者 李矜君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391-417,共27页
选文,是古文选本的核心要素。其不仅是选文者个性气质的展现,也反映出不同时代文学、社会风气的发展。入明以后,古文选本选文形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前一时期,明洪武至正德初,选文在排抑“八代”、诗文合选及与经、史、子的边... 选文,是古文选本的核心要素。其不仅是选文者个性气质的展现,也反映出不同时代文学、社会风气的发展。入明以后,古文选本选文形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前一时期,明洪武至正德初,选文在排抑“八代”、诗文合选及与经、史、子的边界等问题上,表现出与前代的一致性,选文方式主要是“抄汇前选”。后一时期,为明正德至崇祯,古文选本体裁、类型的丰富性与全面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对经、史、子部作品的吸收;二、对元人及国朝人作品的接纳;三、复古思潮下唐宋文入选篇目的稳定增长等。此外,明后期还出现了一类具有“尚奇”性质的古文选本。诸书开创了一种“采摭遗逸”的特殊体例;促进了“实用”与“赏读”型古文选本的分型;同时,还对明中期后“崇正抑变”的辨体思想进行了反拨,在明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贡献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古文选本 选文形态 演变 文学史
原文传递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著录回族作家再探
17
作者 张冬冬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为专门辑录某一地域作者诗文的总集,所录文献具有地域性,故在保存不同地域回族文学家族文献上具有优势。除保存作者小传及相关生平资料外,家族诗文创作延续情况亦有保存。明清地方诗文总集除了保存回族文学家族文献外,...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为专门辑录某一地域作者诗文的总集,所录文献具有地域性,故在保存不同地域回族文学家族文献上具有优势。除保存作者小传及相关生平资料外,家族诗文创作延续情况亦有保存。明清地方诗文总集除了保存回族文学家族文献外,还保存了大量回族作家文献,如《周雅续》《涛音集》《国朝山左诗钞》等不同地域明清地方诗文总集,所在多有。这些文献具有一定的辑佚、校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诗文总集 别集 回族 古代文学 文献价值
原文传递
明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探论
18
作者 郑天熙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2期632-651,共20页
明代古文选本多达500余种,是古文选本史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笔重要的文献资料。明代古文选本中的古文观念,灵活而新异,富于时代特征。明人的"古文"内涵,以秦汉与唐宋的散体文为主体,边界开放而灵活... 明代古文选本多达500余种,是古文选本史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笔重要的文献资料。明代古文选本中的古文观念,灵活而新异,富于时代特征。明人的"古文"内涵,以秦汉与唐宋的散体文为主体,边界开放而灵活,突出体现在子部文章的去取上。明代古文选本确定了秦汉文与唐宋文两大古文典范,并普遍持由朴到散的古文发展观,同时将古文发展与时代风气联系起来。明代的古文审美观,与意识形态关系复杂,有与之一致的"古雅"审美观,也有淡化乃至消解意识形态的新奇审美观,后者最具明代特色。它重视个体审美情感、崇尚新奇,充分发挥主体自由意志,使古文的审美价值在晚明选本中得到空前关注,古文选本从政教修身的教材变而为审美消遣的娱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子部 古文发展史 古雅 意识形态 新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