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忠超 郭天斗 +4 位作者 于露 马彦平 赵亚楠 李雪颖 王红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45,共12页
以宁夏东部荒漠草原-人工灌丛地典型镶嵌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界面理论,选取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灌丛地为主要转变样地,利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土壤性状、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变化特... 以宁夏东部荒漠草原-人工灌丛地典型镶嵌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界面理论,选取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灌丛地为主要转变样地,利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土壤性状、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转变过程各样地土壤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均表现为砂粒>粉粒>黏粒,且砂粒比例随着过渡逐渐增加,灌丛地最高,达98.97%;土壤分形维数变化介于1.02~2.58,随着转变过程呈降低趋势,抗土壤侵蚀能力逐渐降低,其中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灌丛地36.79%~41.48%(P<0.05)。土壤分形维数变化在转变过程中与黏粒含量(<2μm)、粉粒含量(2~50μ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砂粒含量(50~2000μ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水分含量、毛管孔隙度、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0.05),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粉粒、土壤砂粒、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在草地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对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影响较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灌丛引入 草地-灌丛地镶嵌体 土壤粒径分布 土壤分形维数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