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eline HBV Load Increases the Risk of Anti-tuberculous Drug-induced Hepatitis Flares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春晖 赵满芝 +4 位作者 陈广 齐俊英 宋建新 宁琴 许东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HATT) has been a main obstacle in managing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epatitis B virus(HBV). Therefore, we evaluated the factors relat...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HATT) has been a main obstacle in managing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epatitis B virus(HBV). Therefore, we evaluate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adverse effects during HATT, especial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liver failure.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Tongji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12. Increases in serum transaminase levels of 〉3, 5, and 10 times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ULN) were used to define liver damage as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respectively. Patients with elevated total bilirubin(TBil) levels that were more than 10 times the ULN(〉171 μmol/L) with or without decreased(〈40%) prothrombin activity(PTA) were diagnosed with liver failure. A cohort of 87 patients was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and liver failure was 59.8%(n=52) and 25.3%(n=22), respectively.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hepatotoxicity: albumin(ALB) levels, PTA, platelet counts(PLT), and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ies(P〈0.05). Hypo-proteinemia an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iver failure, and high viral loads were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with an odds ratio(OR) of 2.066. Judicious follow-up of clinical conditions, liver function tests,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high HBV loads and hypoalbuminemia is recommended. It may be advisable to reconsider the use of antiviral drugs fail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of HBV infection patient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urious liver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bv DNA loading hypoproteinemia
下载PDF
γ干扰素血清浓度对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选择性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程海林 胡旭东 +3 位作者 宋斌 夏冰 柏涛 田德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监测γ干扰素(IFN-γ)血清浓度指导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治疗前检测的IFN-γ血清浓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半定量积分(SSS)进行相关分析,并依据IFN-γ... 目的探讨采用监测γ干扰素(IFN-γ)血清浓度指导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治疗前检测的IFN-γ血清浓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半定量积分(SSS)进行相关分析,并依据IFN-γ血清浓度水平及是否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将受试者分为A组(高IFN-γ血清浓度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高IFN-γ血清浓度)及C组(低IFN-γ血清浓度)。所有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均给予优化抗结核方案(2HTE(S)Lfx/4HT)治疗。结果患者IFN-γ血清浓度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0.6158,P<0.05),HBV-DNA定量与SSS无相关性(r=0.3265,P>0.05)。A组治疗后,HBV-DNA定量及IFN-γ血清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肝功能损害程度、HBV-DNA定量及IFN-γ血清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1);HBV-DNA定量明显低于C组(P<0.01),但肝功能水平及IFN-γ血清浓度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肝功能损害程度、HBV-DNA定量及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1);乙肝再激活率较C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FN-γ浓度能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对于高IFN-γ血清浓度的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肝功能损害率及损害程度,而对低IFN-γ血清浓度患者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仍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困难的条件下,IFN-γ血清浓度有望为此类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是否选择抗病毒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 Γ干扰素 抗乙肝病毒治疗
下载PDF
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童维佳 王洁 +2 位作者 陆磊 李璧辰 钱志磊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初诊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组成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结核标准治... 目的探讨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初诊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组成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结核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肝损害发生率、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抗结核治疗完成率及保肝治疗率。结果研究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和保肝治疗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抗结核方案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时间长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标准抗结核方案比较,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个性化选择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结核方案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抗结核治疗 个体化治疗 肝功能
下载PDF
HIV合并HBV感染者启动HAART后肾功能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金辉 杨文敏 +2 位作者 沈智勇 朱秋映 阮玉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后肾功能损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后肾功能损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6广西启动HAART的3 395例HIV合并HBV感染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启动治疗第12个月肾功能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在启动HAART后第12个月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4.76%。服用含克力芝的一线治疗方案(AOR=4.19,95%CI=2.76~6.38)及启动治疗时WHO分期为3/4期(AOR=1.86,95%CI=1.49~2.33)是治疗后第12个月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与启动治疗时CD4计数<200个/μL者相比,启动治疗时CD4计数为200~349个/μL(AOR=0.66,95%CI=0.50~0.85)、350~499个/μL(AOR=0.54,95%CI=0.34~0.84)、≥500个/μL者(AOR=0.36,95%CI=0.18~0.74)治疗后第12个月肾功能损害风险较低。结论HIV合并HBV感染者应尽早启动HAART,选择含替诺福韦的一线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治疗第12个月肾功能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肾功能
下载PDF
反义技术及其抗HBV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守春 王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反义技术是采用反义核酸分子抑制、封闭或破坏靶基因组的技术手段 ,包括反义DNA、反义RNA及核酶等。反义分子通过与靶基因异性互补配对结合 ,阻断靶基因的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 ,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就反义核酸抗HBV研究进展作一综... 反义技术是采用反义核酸分子抑制、封闭或破坏靶基因组的技术手段 ,包括反义DNA、反义RNA及核酶等。反义分子通过与靶基因异性互补配对结合 ,阻断靶基因的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 ,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就反义核酸抗HBV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就反义核酸抗HBV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技术 乙肝病毒 治疗
下载PDF
探讨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孙爱红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应用抗结核标准方案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应用个体化抗结核方案... 目的观察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应用抗结核标准方案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应用个体化抗结核方案治疗的另31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伤首次发生时间(35.62±1.62)d、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12.47±1.54)d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07 9、52.827 8,P=0.000 0、0.000 0,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6.45%、抗结核治疗完成率90.32%、保肝治疗率12.9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 3、4.769 2、4.309 2,P=0.038 2、0.028 9、0.037 9,P<0.05)。结论个体化抗结核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效果确切,且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抗结核 治疗 肺结核 合并 慢性hbv感染 肝功能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与干扰素治疗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miRNA的表达
7
作者 陈永薪 楼莲青 吴霜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的检测核苷类药物治疗与干扰素治疗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micro RNA(miRNA)表达的变化,并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患者,分别在用药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检测血清中6种miRNAs(miR-122,miR-223,miR-26,miR-602,... 目的检测核苷类药物治疗与干扰素治疗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micro RNA(miRNA)表达的变化,并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患者,分别在用药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检测血清中6种miRNAs(miR-122,miR-223,miR-26,miR-602,let-7a和let-7f)的表达差异。结果 miR-602,let-7a,let-7f的表达量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且与耐药有显著关联。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miR-602,let-7a,let-7f表达量的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耐药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松甲 肖闯 夏春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诊疗的64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结核...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诊疗的64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转归情况、HBV DNA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的终止治疗率、部分停药率以及肝衰竭发生率、HBV DNA水平、AST水平以及AL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能够使患者肝损伤风险降低,其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抗结核治疗 肺结核 乙肝病毒感染 hbv 肝功能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HBV DNA阳性的结核病人临床意义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小亚 陈永平 +1 位作者 李君桦 蒋贤高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应用抗结核药物的HBV DNA阳性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2HRZE/4HR治疗的HBV DNA阳性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初始合并使用拉米夫定(LAM),对照组初始未合并使用LAM。对两组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应用抗结核药物的HBV DNA阳性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2HRZE/4HR治疗的HBV DNA阳性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初始合并使用拉米夫定(LAM),对照组初始未合并使用LAM。对两组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发生率、停药率、肝衰竭发生率、HBV DNA载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未初始合并使用LAM组肝损害发生率为77.42%,停药率为58.06%,肝衰竭发生率为9.68%,而初始合并使用LAM组肝损害发生率为10.64%,停药率为6.38%,肝衰竭发生率为0.00%,两组肝损率及停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HBV DNA高载量是肝损害、肝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HBV DNA阳性病人抗结核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肝损害,初始合并使用LAM抗病毒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有助于病人顺利地渡过整个抗结核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 抗结核 乙肝病毒DNA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伏军 姚作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提高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作者所在医院行抗病毒治疗的27例腹水型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作为治疗组,对其抗HBV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 目的提高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作者所在医院行抗病毒治疗的27例腹水型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作为治疗组,对其抗HBV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以31例未作抗乙肝病毒治疗、病情基本相同的腹水型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愈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腹水型 hbv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双环醇治疗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杜世奇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收治的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两组均停止使用抗结核药物,对照组... 目的分析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收治的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两组均停止使用抗结核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后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B、AST、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ALT恢复至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较为安全,是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肝功能异常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桂珍 陈浩 +3 位作者 陈宇萍 孟庆生 黄新菊 牛聪敏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的检测及对判定病毒复制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传染病医院573例乙肝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LHBs、HBVM,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HBV DNA水平;同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的检测及对判定病毒复制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传染病医院573例乙肝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LHBs、HBVM,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HBV DNA水平;同时,通过随访研究,观察78例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后患者LHBs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HBeAg阴性及阳性组的乙肝患者中,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与LHBs的阳性率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②抗病毒治疗患者HBVDNA和LHBs均呈下降趋势,但是LHBs的消减晚于HBVDNA;③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人蛋白持续阳性组的HBV DNA阴转率低于LHBs阴转组(抗病毒治疗18个月LHBs持续阳性的患者比12个月时LHBs阳性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后DNA阴转的概率降低56%。结论LHBs能够反映HBeAg阴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水平,是HBV M检测的有益的补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LHBs和HBV DNA下降的趋势一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LHBs持续阳性者,HBV DNA出现阴转的概率降低,联合检测LHBs和HBV DNA对抗病毒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抗病毒治疗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原文传递
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珊 孙静 邢卉春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有效抗HBV药为干扰素类及核苷(酸)类,但以这两种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很难实现HBV感染彻底治愈,且临床治愈率有限。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随着对HBV复制周期的深入认识,人们...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有效抗HBV药为干扰素类及核苷(酸)类,但以这两种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很难实现HBV感染彻底治愈,且临床治愈率有限。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随着对HBV复制周期的深入认识,人们对HBV与肝细胞作用的不同靶点及免疫调节有了更深的了解。新型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HBV复制过程的不同环节及相关的免疫调节等方面,本文就新型抗HBV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新型抗病毒药物 治疗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