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K1/TPPP1/HDAC6 Is a Dual Actin and Microtubule Regulatory Complex That Promotes Drug Resistance
1
作者 Alice V. Schofield Cristina Gamell Ora Bernard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4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 novel protein complex consisting of LIM-Kinase 1 (LIMK1), Histone deacetylase 6 (HDAC6) and Tubulin Polymerization Promoting Protein 1 (TPPP1). Under basal conditions, assembly of the LI...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 novel protein complex consisting of LIM-Kinase 1 (LIMK1), Histone deacetylase 6 (HDAC6) and Tubulin Polymerization Promoting Protein 1 (TPPP1). Under basal conditions, assembly of the LIMK1/TPPP1/HDAC6 complex results in both inhibition of HDAC6 activity and LIMK1 activation. This leads to increased microtubule (MT) acetylation, a MT stabilizing modification, and actin filament (F-actin) destabilization. In response to activation of the Rhokinase (ROCK) signaling pathway, downstream phosphorylation of LIMK1 and TPPP1 leads to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LIMK1/TPPP1/HDAC6 complex. In turn, HDAC6 and LIMK1 activities are increased, which results in MT destabilization and F-actin stabilization. Finally, we reveal that increasing tubulin acetylation reduces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suggesting that strategies to reduce acetyl-tubulin levels may be a viable option in treating drug-resistant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 DEACETYLASE drug Sensitivity Kinase microtubules
下载PDF
Multimodal 4-arylchromene derivatives with microtubule-destabilizing,anti-angiogenic,and MYB-inhibitory activities
2
作者 Leonhard H.F.Kohler Sebastian Reich +4 位作者 Maria Yusenko Karl-Heinz Klempnauer Gerrit Begemann Rainer Schobert Bernhard Biersack 《Cancer Drug Resistance》 2023年第1期59-77,共19页
Aim:Efficient and readily available anticancer drugs are sought as treatment options.For this reason,chromene derivativ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one-pot reaction and tested for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angiogenic pr... Aim:Efficient and readily available anticancer drugs are sought as treatment options.For this reason,chromene derivativ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one-pot reaction and tested for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angiogenic properties.Methods:2-Amino-3-cyano-4-(aryl)-7-methoxy-4H-chromene compounds(2A-R)were repurposed or newly synthesized via a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3-methoxyphenol,various aryl aldehydes,and malononitrile.We performed assays to study the inhibition of tumor cell growth[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MTT)assay],effects on microtubules(immunofluorescence),cell cycle(flow-activated cell sorting analysis),angiogenesis(zebrafish model),and MYB activity(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as applied for localization studies via copper-catalyzed azide-alkyne click reaction of an alkyne-tagged drug derivative.Results:Compounds 2A-C and 2F exhibited robus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against several human cancer cell lines(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n the low nanomolar range)and showed potent MYB inhibition.The alkyne derivative 3 was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after only 10 min of incubation.Substantial microtubule disruption and G2/M cell-cycle arrest were observed,where compound 2F stood out as a promising microtubule-disrupting agent.The study of anti-angiogenic properties showed that 2A was the only candidate with a high potential to inhibit blood vessel formation in vivo.Conclusion:The close interplay of various mechanisms,including cell-cycle arrest,MYB inhibition,and anti-angiogenic activity,led to identifying promising multimodal anticancer drug candid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ENE PYRAN anticancer drugs microtubulE angiogenesis MYB inhibition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Beclin-1,LC3-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军武 司丽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植入支架类型不同分为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BP-DES)组(n=51)和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PP-DES)组(n=63)。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靶血管病变相关情况及置入支架长度等,术后12个月采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比较两组内膜增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Beclin-1,LC3-Ⅱ水平,术后随访1年,记录期间两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支架内血栓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BP-DES组靶血管病变总数大于PP-DES组,置入支架长度、病变长度小于PP-DES组(P<0.05);经超声造影检测,BP-DES组内膜中度增生率为56.86%,高于PP-DES组的38.10%,BP-DES组内膜重度增生率为19.61%,低于PP-DES组的39.68%(P<0.05);BP-DES组外周血Beclin-1,LC3-Ⅱ水平均低于PP-DES组(P<0.05);BP-DES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96%,低于PP-DES组的12.70%(P<0.05)。两组靶血管病变位置、程度、长度、内膜轻度增生率以及总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P-DES相比,冠心病患者置入BP-DES可有效改善支架内内膜增生情况,抑制其过度增生,降低Beclin-1,LC3-Ⅱ水平以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同时还可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 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自噬相关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中紫杉醇(Taxol)结合腔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耀武 周有骏 +5 位作者 朱驹 郑灿辉 张珉 盛春泉 陈军 吕加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84-2087,共4页
采用多拷贝同时搜寻法(MCSS),并结合现有微管抑制剂的SAR及3D-QSAR对β微管蛋白中Taxol(紫杉醇)结合腔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Taxol结合腔以疏水性质为主,并指出官能团分布的具体位置:在Phe270上方(Leu361-Pro272-Leu273-Le... 采用多拷贝同时搜寻法(MCSS),并结合现有微管抑制剂的SAR及3D-QSAR对β微管蛋白中Taxol(紫杉醇)结合腔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Taxol结合腔以疏水性质为主,并指出官能团分布的具体位置:在Phe270上方(Leu361-Pro272-Leu273-Leu228之间)的弧形区域、Asp26羧基下方及其与G lu22羧基之间、M-loop的中部,以及Asp224内侧且靠近Arg276的胍基的位置.而Asp224的内侧又是新提出的结合位点.研究结果符合现有微管抑制剂的SAR,为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结构改造以及小分子微管抑制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多拷贝同时搜寻法(MCSS) 抗肿瘤药物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下载PDF
抗凋亡蛋白表达与晚期乳腺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小兵 罗素霞 +2 位作者 肖毅军 马杰 魏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1-182,202,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晚期乳腺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应用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乳腺...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晚期乳腺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应用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0·0%(24/40);紫杉醇化疗后,有效组(CR+PR)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40·9%(9/22),无效组(NC+PD)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83·3%(15/1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06。结论:Survivi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对紫杉醇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Survivin可能作为一项筛选乳腺癌化疗药物、指导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紫杉酚/药理学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敬 陈谦 +2 位作者 许建新 杨新宇 郭再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7例肺腺癌小脑单发转移患者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内介入化疗(替尼泊苷、卡莫司汀、卡铂和吡柔比星等个体化联合化疗),每4周进行1次,连续治疗2次,4周后复查头部增强... 目的探讨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7例肺腺癌小脑单发转移患者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内介入化疗(替尼泊苷、卡莫司汀、卡铂和吡柔比星等个体化联合化疗),每4周进行1次,连续治疗2次,4周后复查头部增强MRI并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17例患者均完成2次介入治疗,每次结束后均评价患者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和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共记录34例次。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23.5%),部分缓解5例(29.4%),疾病稳定7例(41.2%),疾病进展1例(5.9%)。颅内病灶治疗有效率为52.9%(9/17),疾病控制率为94.1%(16/1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无≥3级不良反应发生,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经治疗后无明显后遗症。结论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的颅内小脑转移瘤介入化疗具有可靠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是颅内转移瘤治疗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转移 小脑肿瘤/继发性 导管插入术 微管 小脑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治疗结果
下载PDF
Survivin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奇 周士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空芯针穿刺标本和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的Survivin的表达情况。化疗方案为CAF(CTX600mg/m2,ADM50mg/m2,5-FU500mg/m2)、C...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空芯针穿刺标本和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的Survivin的表达情况。化疗方案为CAF(CTX600mg/m2,ADM50mg/m2,5-FU500mg/m2)、CMF(CTX600mg/m2,MTX30mg/m2,5-FU500mg/m2)和TA(艾素75mg/m2,THP30mg/m2),疗程≥3个疗程,每3周1个疗程。化疗疗效采用体检、乳腺B超、钼靶检测及术后病理分析综合判断。结果:60例患者中CR3例,PR40例,SD17例,总有效率(CR+PR)为71.7%(43/60)。其中pCR1例,全组无恶化病例。60例患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占51.7%(31/60),其中疗效明显占58.1%(18/31);Survivin阴性表达占48.3%(29/60),其中疗效明显占86.2%(25/29)。化疗前后均检测了Survivin的57例患者中阳性率从50.9%(29/57)升高至71.9%(41/57),其中有21.0%(12/57)患者由阴性表达转变为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可能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一个可靠指标,且化疗后其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代谢 化学疗法 辅助
下载PDF
紫杉醇对NCI-H520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中Survivin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素霞 陈小兵 卢超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TAX)对NCI-H520细胞系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S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及与TAX细胞周期阻滞的关系。方法:用3000、300、30、3和0.3ng/mL的TAX溶液处理NCI-H520的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分别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毒性分析、流式... 目的:研究紫杉醇(TAX)对NCI-H520细胞系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S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及与TAX细胞周期阻滞的关系。方法:用3000、300、30、3和0.3ng/mL的TAX溶液处理NCI-H520的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分别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毒性分析、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 mRNA水平的表达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AX能显著抑制NCI-H520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的生长,TAX对细胞球体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118.51±93.76)ng/mL,对单层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08.24±58.95)ng/mL;300ng/mL的TAX作用4h后细胞周期开始向G2/M期阻滞,而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阻滞作用越明显;TAX作用4h后上调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而对Survivin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AX通过影响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的细胞周期而产生生长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TAX可影响单层细胞和细胞球体的Survivin蛋白水平的表达,这种表达上调作用可能是依赖于TAX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的。而对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说明TAX对NCI-H520细胞内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改变Sur-vivin从头合成途径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肺 紫杉酚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下载PDF
微管蛋白、微管及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霞 秦杰 《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2-96,共5页
α,β-微管蛋白异源二聚体是构成微管的主要成分,其三维结构已被进一步阐明。微管蛋白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微管蛋白同型结构物和新的微管蛋白被发现。细胞凋亡与肿瘤具有密切关系。作用于微管的抗癌药物能阻滞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 α,β-微管蛋白异源二聚体是构成微管的主要成分,其三维结构已被进一步阐明。微管蛋白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微管蛋白同型结构物和新的微管蛋白被发现。细胞凋亡与肿瘤具有密切关系。作用于微管的抗癌药物能阻滞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本文简述了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微管蛋白 凋亡 抗癌药物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Discodermolide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婕 沙永娟 李艳妮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169-175,共7页
Discodermolide是一种来自海洋生物海绵Discodermia dissoluta的多羟基-δ-内酯类化合物。与紫杉醇类似,Discodermolide也具有稳定微管的作用,而且它在β-微管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与紫杉醇重叠。但是与紫杉醇不同的是,Discodermolide的水... Discodermolide是一种来自海洋生物海绵Discodermia dissoluta的多羟基-δ-内酯类化合物。与紫杉醇类似,Discodermolide也具有稳定微管的作用,而且它在β-微管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与紫杉醇重叠。但是与紫杉醇不同的是,Discodermolide的水溶性好,特异性强,而且它对抗紫杉醇的细胞仍然具有活性,因此可能成为潜在的抗癌药物,并且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对Discodermolide的合成研究、作用机制、模型研究和应用前景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DERMOLIDE 紫杉醇 微管 抗癌药物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Ki-67和Survivin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相关性的探讨
11
作者 高碧燕 杨毅 +2 位作者 魏万里 吴星娆 李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Ki-67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方法: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宫颈癌组织Ki-67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化疗前后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9%(31/32)和84.4%(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Ki-67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方法: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宫颈癌组织Ki-67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化疗前后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9%(31/32)和84.4%(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化疗前后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8.8%(22/32)和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不同年龄段、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化疗前后Ki-67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Ki-67(-)和(+)组与(++)和(+++)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1%(1/9)和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化疗前Survivin(-)和阳性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0%(7/10)和27.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Ki-67和Survivin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和疗效显著相关,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和变化是否能做为预测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和判断疗效的指标尚无法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鳞状细胞 KI-67抗原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下载PDF
TUBB3基因对NSCLC病人术后辅助化疗预后评价
12
作者 郑志强 唐怀好 +1 位作者 张文峰 王勇杰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3型β微管蛋白(TUBB3)基因表达及其与术后辅助化疗效果相关性。方法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88例,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应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肿... 目的探讨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3型β微管蛋白(TUBB3)基因表达及其与术后辅助化疗效果相关性。方法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88例,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应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TUBB3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TUBB3基因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TUBB3mRNA低表达者无瘤生存期与高表达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05,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UBB3mRNA高表达(RR=0.453,95%CI:0.267~0.768,P〈0.05)、肿瘤分期(RR=1.629,95%CI:1.158~2.293,P〈0.05)为病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TUBB3mRNA可能是预测Ⅱ~ⅢA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检测TUBB3mRNA表达有助于NSCLC病人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微管蛋白质类 预后
下载PDF
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NSCLC有效性的Meta分析
13
作者 矫正 傅琨 +1 位作者 邵侃 王大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用Meta分析对作用于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和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经典化疗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研究哪种方法对于治疗NSCLC最有效。方法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经Meta分析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关于... 目的通过用Meta分析对作用于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和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经典化疗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研究哪种方法对于治疗NSCLC最有效。方法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经Meta分析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关于同质性检验的结果是:χ2=5.30,自由度=9,P=0.81;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数值是:OR合并数值=2.41,OR合并95%可信限为1.84~3.15。OR合并检验Z=6.41,P【0.01。结论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疗效比单纯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化疗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血管内皮抑制素 微管系统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As_2O_3通过P38微管聚合调节顺铂耐药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盼 许文侠 +1 位作者 陈琦 徐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0-1065,1076,共7页
目的:观察P38磷酸化水平对胃癌细胞微管聚合的影响,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通过P38磷酸化调节胃癌顺铂耐药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对亲本敏感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长期低剂量诱导建立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CCK-8和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P38磷酸化水平对胃癌细胞微管聚合的影响,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通过P38磷酸化调节胃癌顺铂耐药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对亲本敏感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长期低剂量诱导建立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As2O3的耐受程度。通过抑制SGC7901细胞内P38的磷酸化水平,观察在As2O3处理下细胞微管蛋白的聚合程度和耐药性的改变。结果:CCK-8和AV-PI结果表明,SGC7901/DDP相对于SGC7901对As2O3具有显著的耐受性。磷酸化P38的表达在SGC7901/DDP细胞经As2O3处理时被显著抑制,这与SGC7901/DDP细胞中微管的稳定性密切相关。As2O3处理细胞时,抑制SGC7901细胞中P38的磷酸化能显著减少细胞中微管的聚合和凋亡。结论:SGC7901/DDP细胞对As2O3的耐受性与细胞内P38磷酸化水平有关,微管聚合是胃癌细胞耐受As2O3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顺铂 P38 微管 耐药
下载PDF
基于微管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玲珺 李霞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能与其他的蛋白组装成纺锤体、中心粒和神经管等结构。微管在细胞生长、维持形态、细胞信号传导,尤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管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作用于微管... 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能与其他的蛋白组装成纺锤体、中心粒和神经管等结构。微管在细胞生长、维持形态、细胞信号传导,尤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管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是一类最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该类药物抑制微管聚合、破坏微管动态不平衡性、破坏纺锤体、阻滞细胞周期,引起肿瘤细胞死亡。本文综述了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并对以微管为靶点的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肿瘤细胞 靶向药物
下载PDF
微管解聚剂、呼吸作用抑制剂与MeJA对水稻颖花开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永明 曾晓春 +1 位作者 方加海 吴晓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以水稻离体穗为材料,探讨微管解聚和呼吸作用与MeJA诱导水稻颖花开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和氟乐灵(trinllralin)不能促进水稻颖花开放。MeJA处理稻穗后,在0~24min呼吸抑制剂氮化钠NaN。强烈抑制开... 以水稻离体穗为材料,探讨微管解聚和呼吸作用与MeJA诱导水稻颖花开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和氟乐灵(trinllralin)不能促进水稻颖花开放。MeJA处理稻穗后,在0~24min呼吸抑制剂氮化钠NaN。强烈抑制开颖,27min后(NaN3)抑制效应减弱,33min后抑制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微管解聚剂 呼吸抑制剂 水稻颖花开放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核酸对大肠癌HT-29细胞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玉华 宫向前 +2 位作者 邢建华 丁印鲁 寿楠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对大肠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urvivin模板序列的经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和正义核苷酸链的寡核苷酸链,导入大肠癌HT-29细胞中,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Survivin反义核酸对...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对大肠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urvivin模板序列的经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和正义核苷酸链的寡核苷酸链,导入大肠癌HT-29细胞中,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Survivin反义核酸对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ASODN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低浓度5-FU+Survivin反义核酸对HT-29大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独低浓度5-FU组和低浓度5-FU+SODN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大肠癌HT-29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化疗有增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细胞系 寡核苷酸类 反义
下载PDF
以微管相关蛋白Tau为靶点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郐学先 于建春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改变与AD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以tau蛋白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聚集,加速tau蛋白解聚。本文对以t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改变与AD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以tau蛋白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聚集,加速tau蛋白解聚。本文对以tau蛋白为靶标的AD防治药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缠结 药物 综述
下载PDF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与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宝英 贾金虎 辛娇娇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期150-152,共3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5%,由于其起病隐匿,多数NSCLC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而目前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因不良反应多、有效率有限,使得晚期NSCL...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5%,由于其起病隐匿,多数NSCLC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而目前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因不良反应多、有效率有限,使得晚期NSCLC患者治疗较为棘手。随着近年来对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成为中晚期NSCLC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部分NSCLC患者EGFR基因检测阴性或对EGFR-TKI无效或耐药,因此,尚需进一步探 寻耐药性NSCLC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耐药性
下载PDF
自噬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地里夏提.白克力 伊利夏提.肖开提 李学军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09,337,共8页
自噬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途径分解代谢细胞内组分的过程。在细胞应激状态下,细胞通过自噬清除线粒体等损坏的细胞器和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和晚期,自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肿瘤发生早期,自噬降低肿瘤原发性基因不稳定性和蛋白聚集,... 自噬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途径分解代谢细胞内组分的过程。在细胞应激状态下,细胞通过自噬清除线粒体等损坏的细胞器和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和晚期,自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肿瘤发生早期,自噬降低肿瘤原发性基因不稳定性和蛋白聚集,以及激发抗肿瘤性免疫应答;在成熟的肿瘤中,细胞通过自噬对营养不足以及细胞过度增殖所致的代谢应激产生抵抗。自噬不仅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在特殊条件下,也可导致肿瘤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自噬性细胞死亡可增加发生凋亡的肿瘤细胞对辐射治疗的敏感性。因此,肿瘤发生及肿瘤治疗中自噬的作用是双向的,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阐明自噬在肿瘤中发挥作用的详细机制。本文对自噬在肿瘤细胞化疗耐药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代谢性重编程 人雷帕霉素受体Ⅰ型家族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肿瘤多药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