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ecise and healtli poverty -leviation performanceindex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相荣 汤榕 +2 位作者 王维成 杨静 常高峰 《卫生软科学》 2018年第5期21-23,共3页
"在文献研究法、 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 遵循科学性、 可操作性、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精准健康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为今后评价健康扶贫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健康扶贫 绩效指标 层析分析法
下载PDF
Research on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dex in North Jiangsu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 Yuan-yuan YU Fa-zhan +1 位作者 HE Ai-fei YU Chen-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6期31-34,共4页
In terms of current life style, living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hygienic and educational condition, we select 8 indices, such as annual net income of farmers per capita, annual grain yield per capita, total power... In terms of current life style, living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hygienic and educational condition, we select 8 indices, such as annual net income of farmers per capita, annual grain yield per capita,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er capita, dropout rate of school children and so on, to establish index system of determining the poor village in North Jiangsu. By selecting Lianqun Village in Suining County of Xuzhou City, Mawa Village in Siyang County of Suqian City, Chuanxing Village in Guanyun County of Lianyungang City, Xiaozhu Village in Hongze County of Huai'an City, Fengda Village in Xiangshui County of Yancheng City as the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after the discussion and consultation of the masses and the village cadres of all villages, we get the measuring results of weight. Through the field survey,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in the selected regions, we get the relevant data, and then we conduct standardization processing, so as to get the index value that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 index data that have been standardized, by using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dex formula for calculation, we get the values that can explain the poverty degree of the respondents. We sequence the representative poor villages in this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poverty degree from high to low, and the result is as follows: Mawa Village, ianqun Village, Chuanxing Village, Xiaozhu Village, and Fengda Village. It indicates that in terms of the operability of theory and technique, the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dex can better recognize the poor villages, so that it lays solid foundation for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using the limi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dex poverty measurement North Jiangsu China
下载PDF
Spatial identification of poverty in mountainous cities based on the mountain poverty spatial index:A case study of Ganzhou city in 2018 in China
3
作者 WANG Jin-liang CUI Zhi-chao ZHOU Bing-ju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3213-3226,共14页
Poverty is a severe barrier to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and a pressing worldwide issue.Understanding how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in mountain areas has become crucial for ensuring ... Poverty is a severe barrier to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and a pressing worldwide issue.Understanding how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in mountain areas has become crucial for ensuring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ake suitabl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In this study,the mountain poverty spatial index(MPSI)was created by combining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Luojia-1 night-time light imagery,point of interest(POI)data,and vegetation index products.The MPSI was then us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t different scales in the hilly area of Gan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China.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and Google satellite image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MPSI by constructing a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at the county sca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PSI and MPI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8934(P<0.001),which indicates that MPSI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well.Specifically,the smallest distribution of both MPSI and MPI was in Zhanggong District(1.4555 and 0.1894),which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affluent counti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Ganzhou,and the poor areas were scattere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Ganzhou.In addition,MPSI accurately identified poverty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complex terrain in small administrative units,which can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way to monitor the poverty situ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providing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argeted strategies for eradicating poverty with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poverty 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 imagery Vegetation index Point of interest Synthetic human settlement index
下载PDF
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农户返贫风险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乔花芳 许建波 +2 位作者 刘荣 郭子钰 谢双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各维度的返贫风险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风险、家庭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农户受家庭风险和个体风险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内生性、个体化特征.2)依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返贫风险可分为“高概率-高破坏”型、“高概率-低破坏”型和“低概率-低破坏”型3种类型,其中,“高概率-高破坏”型风险包括非农就业能力和教育负担,返贫风险指数最高,对农户返贫的威胁最大.3)抚养人数和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家庭特征是影响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导致农户的返贫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在返贫防治实践中,应因户施策,重点防治内生性返贫,同时要根据返贫风险发生概率及破坏程度的差异,制定合理的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州 乡村旅游地 返贫风险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医保扶贫政策效力评价及相对贫困时期医保防贫政策优化研究——基于PMC指数模型
5
作者 郑先平 李凤红 +2 位作者 刘霞 钟杰 刘雅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对我国医保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为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相对贫困阶段医保政策、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长效化医疗保障防贫抑贫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8-2021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项医保扶贫政策文本,运用文本... [目的]对我国医保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为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相对贫困阶段医保政策、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长效化医疗保障防贫抑贫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8-2021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项医保扶贫政策文本,运用文本挖掘法,建立PMC指数评价模型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9项政策中,PMC指数的计算结果为P7<P9<P2<P6<P8<P5<P1<P4<P3,其中6项为优秀政策,3项为可接受政策。[结论]我国医保扶贫政策覆盖面较宽,但在政策针对性、持续性及协同性等方面尚有欠缺,建议今后政策制定或改进时,应在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政策对象变化及政策目标实现路径,重点探索完善医保防贫抑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减贫防贫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下载PDF
相对贫困的国际测量方法、运行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桂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科学合理设定相对贫困标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是识别和监测相对贫困人口的基础性工作。国际上常用的相对贫困测量方法包括单维收入贫困测量和多维相对贫困测量。通过明晰不同类别相对贫困测量方法的基本内涵,结合典型国家的实践... 科学合理设定相对贫困标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是识别和监测相对贫困人口的基础性工作。国际上常用的相对贫困测量方法包括单维收入贫困测量和多维相对贫困测量。通过明晰不同类别相对贫困测量方法的基本内涵,结合典型国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其可能给中国制定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带来的启示。同时指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贫困治理目标,应采取多维相对贫困测量法,除考虑收入维度外,还要考虑教育、医疗、住房、基本公共服务、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等维度。此外,因中国城乡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相对贫困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地区差异并建立灵活的阈值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收入贫困 物质剥夺法 相对贫困线 多维贫困指数 贫困阈值
下载PDF
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7
作者 黎晓艳 邹继华 +4 位作者 胡其英 徐林燕 高井全 赵磊 陶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3,共5页
目的构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4.1%,专... 目的构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8、0.92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0.242(均P<0.05)。最终形成的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合理性,可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风险识别和应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慢性病 健康贫困 脆弱性 健康风险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减缓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志民 袁芳杰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40,共21页
数字金融的长尾效应是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线索之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精准识别我国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基础上,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 数字金融的长尾效应是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线索之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精准识别我国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基础上,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缓解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且主要作用于低人力资本水平家庭和相对贫困指数较高的家庭,具有较强的长尾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在客观上有助于促进农村相对贫困家庭金融活动参与并缓解其信贷融资约束,在主观上有助于提升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主观社会地位,增强其面对未来的信心。研究为精准识别我国农村相对贫困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并为利用数字金融工具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多维相对贫困 长尾效应 相对贫困指数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广西县域农村多维脱贫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妍玲 黄娅琦 +2 位作者 周俊芬 王杰 韦晶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多维贫困的基础上,动态客观地监测县域农村贫困程度的时空演变,对国家防返贫工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多维贫困的基础上,动态客观地监测县域农村贫困程度的时空演变,对国家防返贫工作十分重要。随着遥感卫星的快速发展,高信息量和高质量的遥感数据影像逐渐丰富并被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统计类数据,夜光遥感数据具有与社会经济要素高度相关、相对客观性强和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等优点。该文以DMSP/OLS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为基础,提取夜间灯光强度指数,结合多维脱贫指数构建两者关系模型,对2010—2020年广西县域农村贫困程度进行时空演变研究,分析存在的返贫原因,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科学参考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数据 多维脱贫指数 防返贫 时空格局 演变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及动力机制研究
10
作者 牛通 袁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多源综合数据分析相对贫困分布规律和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广州市相对贫困呈现“...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多源综合数据分析相对贫困分布规律和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广州市相对贫困呈现“高—低—高”的圈层分布特征;(2)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形成了多重路径的影响关系;(3)结合地理区位和城乡差异划分内城衰落型、城乡融合型和乡村滞后型3种贫困模式,并针对不同贫困空间类型提出差异化的贫困治理建议,以期为后扶贫时代城乡相对贫困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综合贫困指数 动力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AF法的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11
作者 张英杰 苏宇楠 蔺子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修正AHP的改进AF法,基于CFPS数据库运用“双阈值法”,对我国相对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分解,并利用分位数回归讨论高低分位水平下各指标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多...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修正AHP的改进AF法,基于CFPS数据库运用“双阈值法”,对我国相对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分解,并利用分位数回归讨论高低分位水平下各指标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多维相对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第二,多维相对贫困群体在生活水平、人均家庭收入和儿童失学率遭受的相对剥夺最突出,前两者对相对贫困呈负向影响,儿童失学率对相对贫困呈正向影响;第三,各指标对不同相对贫困水平下的人群影响是不同的。债务对于贫困指标数最多的群体影响最大,文娱支出更能反映小康小富群体的相对贫困情况,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价值和金融产品更能体现生活条件较好家庭的相对贫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修正AHP 改进AF法
下载PDF
发展贫困视角下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数据
12
作者 张焱 毛珮 +1 位作者 冯璐 胡雪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平均经济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的经济效率较低。(2)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性弱,近似随机分布,且生态脆弱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边缘地带。(3)县域经济效率主要受到务工人口数占比、村集体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的影响,尽管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但经济发展总体处于“U”型关系的前端,县域规模效益还未彰显。由此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帮扶投入精准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贫困 生态脆弱县 经济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莫兰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级水贫困的测算及空间关联效应
13
作者 邓光耀 张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3,共10页
[目的]测度中国各省(市)的水贫困情况,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为缓解中国水贫困窘境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熵权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各个省(市)的水贫困程度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关联效应。[结果]①中国省级水贫困指... [目的]测度中国各省(市)的水贫困情况,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为缓解中国水贫困窘境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熵权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各个省(市)的水贫困程度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关联效应。[结果]①中国省级水贫困指数在考察期内整体呈上升趋势,水贫困程度逐步下降,但空间非均衡特征也比较明显。②省级水贫困网络整体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复杂的结构形态,所有地区都关联其中,但这种关联性的紧密程度不高。③根据块模型分析结果,北京、天津等5个省(市)被归类为“净受益”板块,湖南、海南等13个省(市)则被归类为“净溢出”板块,广东、重庆等4个城市则被归类为“双向溢出”板块;而内蒙古、黑龙江等9个省(市)则被归类为“经纪人板块”。此外,板块内关系稀疏,板块间联系紧密。④核心边缘密度分析表明,核心地区的数目频繁波动,边缘地区的数目则先增加后减少。[结论]国家应全面认识水贫困指数的空间关联关系和网络结构特征,制定并推行区域差异化的政策和策略,以协同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效改善水贫困窘境,提升水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贫困指数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Lies in Precisely Identifying the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Targeting Effect of the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Policy 被引量:1
14
作者 Zhu Mengbing Li Shi Yang Weizhe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4期100-124,共25页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s must be identified precisel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househol...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s must be identified precisel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household survey in 2013 shows that the targeting accuracy is not high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income and the accuracy is higher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But the latter still has a low coverage rate. To gradually achieve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poverty line and the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line, standards applied to identifying households entitled to subsistence allowance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the standard of income to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es. A unified standard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and a unifie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ed households should be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coverage and funding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should be extended and increased to better meet people's basic n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line poverty threshold by incom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poverty line
下载PDF
Rural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s to industry-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 sustainable route out of poverty 被引量:6
15
作者 Jianjun Ding Zhang Wang +1 位作者 Yanhong Liu Fangwei Yu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0年第1期68-81,共14页
Industrialization is one way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route out of poverty.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rural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s to change are crucial.A strong... Industrialization is one way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route out of poverty.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rural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s to change are crucial.A stronger livelihood response is conducive to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relief due to industry-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Effec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can also stimulate stronger household responses.There is a positive cycle between livelihood response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relief effects that can help achieve sustainable poverty alleviation goals.Using a synerg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people–industry–land”,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logic connecting livelihood response,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relief,and sustainable routes out of poverty by constructing a four-dimensional livelihood respons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three elements of intensity.We analyzed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2363 households from 4 sample counties in 4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and measured and 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Rural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s in four sample counties were moderate.The four dimensions of responses were ranked as livelihood strategy response,livelihood space response,livelihood output response,and livelihood capital response.The three intensities indicated that the perception and willingness elements of livelihood response were very similar,but there was a big gap between those elements and livelihood response actions.At the group level,poor households had higher and more consistent livelihood response than non-poor households.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such as location,industry type,village organizational ability,and village atmosphere)and internal family factors(such as resource endowment,income sources,health,education,labor quantity,policy trust,credit availability,and social networks)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ouseholds’livelihood response.However,this impact varied across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had different intensities.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relief mechanism and suggests sustainable routes out of pov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Livelihood response poverty relief mechanism Sustainable route out of poverty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Livelihood response index
下载PDF
多维特别关注指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的识别与致贫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平卫英 王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33,共16页
本文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需求为切入点,以西南地区某省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特别关注指数,为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多元分类评定(MLogit)模型分别研究两类监测对象的潜... 本文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需求为切入点,以西南地区某省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特别关注指数,为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多元分类评定(MLogit)模型分别研究两类监测对象的潜在致贫因素,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多维特别关注指数能够有效满足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的多维性需求,同时重点突出收入维度的重要性;第二,收入剥夺、教育剥夺和健康剥夺是当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与帮扶工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边缘易致贫户的政策帮扶应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能够长效提高收入水平的措施为主,脱贫不稳定户则需重点加强兜底保障类政策供给;第四,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所在地区可分别通过就业渠道、产业渠道与社会保障渠道影响易返贫致贫程度。本文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特别关注指数 易返贫致贫程度 影响因素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静慧 张雨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0,共9页
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新发展阶段能源贫困识别体系,并采用多维能源贫困法对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识别、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我国整体上存在多维能源贫困问... 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新发展阶段能源贫困识别体系,并采用多维能源贫困法对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识别、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我国整体上存在多维能源贫困问题,能源服务的不可获得是导致居民陷入能源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解发现,地区与收入对能源贫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农村地区与低收入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广度与深度均高于城市地区与中高收入家庭。为此,政府应提升多维度治理能源贫困的能力、提高现代化能源服务的可获得性、建立多维能源贫困动态监测机制、注重农村地区能源贫困治理、带动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能源贫困 多维能源贫困指数 可行能力
下载PDF
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及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来自西部偏远山区的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 刘林 +1 位作者 刘一波 黄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7,共9页
由于生存、教育、健康等资源的匮乏,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不利于人才强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该研究构建了包含孕期质量、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生活水平4个维度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AF双临界值法,识别儿童多... 由于生存、教育、健康等资源的匮乏,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不利于人才强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该研究构建了包含孕期质量、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生活水平4个维度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AF双临界值法,识别儿童多维相对贫困。结果表明,西部偏远山区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0.476,多维相对贫困剥夺强度为0.408,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为0.194;其中家庭教育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高,占到38.3%。结合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发展的贝利评估,进一步分析发现,多维相对贫困对儿童认知、语言和社会情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建议:将缓解儿童多维相对贫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规划;定期开展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评估,动态监测儿童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儿童 多维相对贫困 识别指标体系 AF双临界值法
下载PDF
政府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基于相对贫困和地区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向明 金吴文浩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7,共9页
依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数据,运用MT指数测算政府转移支付对全国及各地区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并探讨纳入养老金后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政府转移支付降低了居民整... 依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数据,运用MT指数测算政府转移支付对全国及各地区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并探讨纳入养老金后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政府转移支付降低了居民整体、城镇内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三期分别平均下降2.58%、0.64%、1.15%,且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地区差异。从贫困异质性看,政府转移支付缩小了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间的收入不平等,且政府转移支付对于贫困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超过非贫困家庭。纳入养老金后的政府转移支付虽然可以降低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强度有所减弱。并且加入养老金后使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因此,逐步缩小城乡间养老保险的待遇差距成为公平可持续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应改善政府转移支付质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提升多维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探索建立全民统一的养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转移支付 再分配效应 MT指数 多维贫困 养老金
下载PDF
中国省级相对能源贫困测度与分级预警研究
20
作者 周德群 赵斯琪 +2 位作者 周婧颖 刘欣颖 丁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4-44,共11页
相对贫困已经成为中国贫困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能源领域,中国已消除初级阶段的绝对能源贫困,但用能水平低、用能结构差、用能能力弱等现象所反映的相对能源贫困问题仍广泛存在。基于能源贫困定义和相关理论分析,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 相对贫困已经成为中国贫困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能源领域,中国已消除初级阶段的绝对能源贫困,但用能水平低、用能结构差、用能能力弱等现象所反映的相对能源贫困问题仍广泛存在。基于能源贫困定义和相关理论分析,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相对能源贫困指数,对2010—2021年中国各省份相对能源贫困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means算法对各省份相对能源贫困水平进行聚类,根据数据特征提出了分区域、分等级的相对能源贫困预警标准。结果显示,在时间演化方面,2010—2021年间全国平均相对能源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方面,相对能源贫困水平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吉林、黑龙江、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7个省份为能源贫困红色预警区域。据此,提出政策建议:(1)构建相对能源贫困治理过渡保障机制;(2)建立相对能源贫困区域一体化削减体系;(3)完善相对能源贫困动态分区分级阶段性预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能源贫困 多维指数 统计测度 分级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