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LAI'S VISIT TO TAIWAN:Further Proof That He Is the Tool Of International Anti-China Forces
1
作者 BIENGYI 《China's Tibet》 1997年第3期5-9,共5页
关键词 DALAI’S VISIT TO TAIWAN:Further Proof That He Is the Tool Of International anti-china Forces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Recent Anti-China Backlash in Australia and Its Impact
2
作者 Zhang Guoxi Xie Tao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8年第4期90-112,共23页
The year 2017 marked not only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ustralia diplomatic relations,but also significant turbulence in the relationship.While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as well ... The year 2017 marked not only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ustralia diplomatic relations,but also significant turbulence in the relationship.While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as well as people-to-peopl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continue to grow,a series of dramatic and negative events unfolded in Australia,advocating the so-called"China threat",and instigated by anti-China sentiments.The recent anti-China backlash in Australia was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deep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ystem,and instability in Australia’s domestic politics.It is also the outcome of Australia’s dependence on the US-Australia alliance,while balancing between its own economic and security interests.It is worth noting that in comparison to the past,the current anti-China movement in Australia has been more profound and more focused,demonstrating new characteristics.This includes Australia collaborating with certain Western nations against China’s influence,as well as strategic warnings with more poli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Although Australia’s anti-China backlash will not have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Australia’s anti-China stance and behavior is characteristic of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trend among the Western nations of concern about China’s rising influence,and new defense strategies against this.China must proceed with cau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negative repercussions of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国 斜线 外交关系 贸易关系 不稳定性 防卫策略 经济
下载PDF
捍卫公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组织架构改革实践及启示
3
作者 徐士韦 苏子荣 方梓菡 《体育科研》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为捍卫体育精神和保护运动员的利益,国际体坛将纯洁体育视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作为全球反兴奋剂最高权威机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纯洁体育的使命、回应质疑、捍卫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的组织架构调整,特别是在2018年和2022年... 为捍卫体育精神和保护运动员的利益,国际体坛将纯洁体育视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作为全球反兴奋剂最高权威机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纯洁体育的使命、回应质疑、捍卫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的组织架构调整,特别是在2018年和2022年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建立及组织架构的概况,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独立性改革、开放性改革、管理职能改革、反兴奋剂能力改革四个维度阐述其改革实践,最后提出我国反兴奋剂中心组织机构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组织架构改革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
下载PDF
研究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的五点认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导言
4
作者 张海鹏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一部分;第三,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可以1915年、1937年为节点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各有不同特点;第四,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往往以祖国为依靠或者受祖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启发;第五,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始终坚持了中国人的立场。历史昭示现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全部历史和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中国台湾史 抗日战争 《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 一个中国原则
下载PDF
强制留学:抗战时期日本的中国占领区留日警察政策
5
作者 徐志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抗战时期,日本政府强令中国占领区各伪政权选派警察赴内务省警察讲习所留学,各伪政权大多以刚刚成立或财政困难为由,提出不派、缓派、少派请求,但在当地日军、日本使领馆和内务省派遣人员的压力下,不得不按照日本的原定计划选派。这些... 抗战时期,日本政府强令中国占领区各伪政权选派警察赴内务省警察讲习所留学,各伪政权大多以刚刚成立或财政困难为由,提出不派、缓派、少派请求,但在当地日军、日本使领馆和内务省派遣人员的压力下,不得不按照日本的原定计划选派。这些留日警察的接受、教育和管理,主要由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和内务省警察讲习所协商负责。日本政府的目的是培养直接服务于其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政策的“协力者”,但它忽略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族国家意识的增长,最终事与愿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占领区 留日 警察 政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民众反腐败效能感:本土概念与量表构建
6
作者 李莉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意愿等心理机制是决定民众积极有序参与反腐败活动的重要因素,反腐败效能感概念的提出与测量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学理性探讨。反腐败效能感涵盖民众基于自我能力认知的内部效能感和基于对反腐败政策发生效用的外部效能感,其中对于具体反... 意愿等心理机制是决定民众积极有序参与反腐败活动的重要因素,反腐败效能感概念的提出与测量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学理性探讨。反腐败效能感涵盖民众基于自我能力认知的内部效能感和基于对反腐败政策发生效用的外部效能感,其中对于具体反腐败政策的评价、对于不同层级的官员廉洁形象的评价以及对于反腐败参与意愿的倾向性态度等是中国本土的独有特征。基于民众反腐败效能感的微观测量为构建反腐倡廉宏观方略的长效动力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从严治党背景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进行具有重要的知识积累和政策咨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 民众 反腐败效能感 概念测量 量表构建
下载PDF
文化回译视角下抗战文学汉译研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7
作者 阎瑾 吴李敏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4-99,共6页
文化回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旨在将用A国语言描写B国文化的跨国文学作品译为B国语言并使其回归B国文化。从文化回译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来研究《红星照耀中国》董乐山汉译本,根据谭载喜提出的“还原式”和... 文化回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旨在将用A国语言描写B国文化的跨国文学作品译为B国语言并使其回归B国文化。从文化回译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来研究《红星照耀中国》董乐山汉译本,根据谭载喜提出的“还原式”和“建构/重构式”文化回译理论,归纳并阐释回译本中涉及专有名词、专业术语、文化负载词的语言回译和涉及信息缺失表达、解释性表达、误读表达的文化回译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以期指导抗战文学的回译实践,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式”回译 “建构/重构式”回译 抗战文学 《红星照耀中国》
下载PDF
我国数据反垄断规制实践及完善
8
作者 陈兵 刘永集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当前,数据要素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其不仅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维系与发展。在实践中,我国已在立法层面针对数据行为制定了相关条款,且在执法层... 当前,数据要素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其不仅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维系与发展。在实践中,我国已在立法层面针对数据行为制定了相关条款,且在执法层面也针对数据行为,特别是数据垄断进行了有力监管。但是,伴随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商业组织体和生产组织机制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发展,以数据为要素形成的垄断行为变得多样且隐蔽,对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仍是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数据相关的基础理论体系尚待健全、数据的法律属性尚未明晰以及相关数据基础设施不完善。面对数字经济发展中“三新”经济的不断涌现,亟需对数据垄断实行有效的常态化敏捷监管,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监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跨部门综合监管以及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措施等,形成监管合力。此外,对数据要素的基础理论、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基础制度建构也应加快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反垄断规制 数字经济 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 监管合力
下载PDF
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述论
9
作者 秦立海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7,共12页
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是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反美扶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抗议美国驻华使节对中国学生的侮辱和威胁,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它之所以发生在平津地区,是因为美国中华救济团在平津实施的一项为学生补充营... 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是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反美扶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抗议美国驻华使节对中国学生的侮辱和威胁,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它之所以发生在平津地区,是因为美国中华救济团在平津实施的一项为学生补充营养的紧急救济计划,这使平津高校师生找到了维护尊严与维持生活之间的平衡点。当时所拒绝的美援救济品主要是美国中华救济团提供的作为学生营养补助品的鸡蛋和豆浆,而非维生必需品。这是平津高校师生在维护尊严与维持生活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的一种无奈选择和抗争,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它反映了平津高校师生“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收到了一定积极效果,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正义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津高校师生 “反美扶日” 美援救济品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情感视域下的传统戏剧改造与革命动员——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王亿千 张文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传统戏剧在群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为使其能服务于抗战宣传,戏剧工作者先后采用“旧瓶装新酒”与“新瓶装新酒”的方式,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有步骤、... 全面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传统戏剧在群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为使其能服务于抗战宣传,戏剧工作者先后采用“旧瓶装新酒”与“新瓶装新酒”的方式,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有步骤、全方位的革命化改造。经过改造的传统戏剧在内容上与群众斗争实践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也增强了情绪感染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施行情感动员的利器。这使传统戏剧在实际的演出过程中能够迅速激起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产生有效互动,从而有力配合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动员实践,其内在逻辑与运作机制仍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传统戏剧 情感动员 革命动员
下载PDF
抗战与重建:国民政府派遣赴印度研究生的行动及其影响——以中国台湾“国史馆”解密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白珍 张世均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国民政府为节约外汇支出,实行严格限制出国留学的政策。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中国与英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以及印度深邃文化的吸引,...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国民政府为节约外汇支出,实行严格限制出国留学的政策。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中国与英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以及印度深邃文化的吸引,加上中国国民政府积极支持赴印留学等因素,中国政府从抗战重建的思路出发,在抗战后期派遣了一批研究生赴印度深造。这些赴印研究生的选拔具有候选人经历丰富、注重盟国合作、规模较小、学习形式多样等特点,不仅为国家战后重建培养了急需的人才、进一步规范了留学生选拔制度,而且还增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两国教育与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重建 国民政府 赴印研究生 影响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主要措施和历史意义
12
作者 张译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1949—1956年党带领人民开展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0.2亿多人,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支撑。扫盲运动的开展基于国家对高素质建设者的客观需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需要,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本质要求。通过政治教育、兴办... 1949—1956年党带领人民开展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0.2亿多人,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支撑。扫盲运动的开展基于国家对高素质建设者的客观需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需要,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本质要求。通过政治教育、兴办各类学校、学习与生产紧密结合实现文化教育目标。扫盲运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改善社会风气的同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对促进新中国各项事业持续向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扫盲运动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探析
13
作者 曾志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45,共12页
新时代,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科学回答了“为何扶、扶什么、怎... 新时代,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科学回答了“为何扶、扶什么、怎样扶”的基本问题,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绝对贫困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丰富、是对中华文化反贫智慧的创新转化及对当代贫困问题深刻思考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我们党在推动反贫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保证、走好群众路线凝聚力量、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施策、注重科学发展注入动力等显著优势;这一理论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不返贫,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助力世界反贫事业成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反贫困理论 人民至上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试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特征
14
作者 赵赟恒 《理论建设》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建立健全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鲜明特征和关键举措。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重点,将制度建...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建立健全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鲜明特征和关键举措。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重点,将制度建设贯穿反腐败斗争始终,以“预防-发现-惩治”为制度框架,逐步构建起了重点突出、体系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一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反腐败 制度建设 党内法规
下载PDF
《向导》周报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反帝宣传
15
作者 张亚辉 王洪兵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打倒帝国主义是国民革命的首要斗争目标,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以《向导》为主要阵地,向中国民众广泛传播反帝爱国思想,持续进行反帝宣传。《向导》在创刊初期便展开了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以此促进国共合作,并确立了自身的反帝初衷。国民革命... 打倒帝国主义是国民革命的首要斗争目标,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以《向导》为主要阵地,向中国民众广泛传播反帝爱国思想,持续进行反帝宣传。《向导》在创刊初期便展开了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以此促进国共合作,并确立了自身的反帝初衷。国民革命启动以后,《向导》从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国民联合和以联俄为基础的国际联合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策略,推动了国民革命浪潮的发展。随着国民革命历史进程的演进,《向导》的反帝宣传也经历了由温和向激进的转变,并最终号召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民族革命。《向导》凭借其坚持党的领导的优良作风、服务革命的办报方针、丰富多样的栏目设置,成为中共早期进行反帝宣传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导》 中国共产党 反帝 大革命 党报
下载PDF
新四军生产节约运动研究
16
作者 吴云峰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抗战期间,为了打破日伪的经济封锁,改进作风,提高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坚持持久抗战,新四军开展了生产节约运动。运动分为探索准备、大生产局部展开、大生产普遍推广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生产节约运动中,新四军妥善处理打仗、练兵与... 抗战期间,为了打破日伪的经济封锁,改进作风,提高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坚持持久抗战,新四军开展了生产节约运动。运动分为探索准备、大生产局部展开、大生产普遍推广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生产节约运动中,新四军妥善处理打仗、练兵与生产的矛盾,解决生产固定性与部队流动性的矛盾,协调部队生产与群众生产的关系,解决生产技术不熟练的问题,克服了生产节约中遇到的难题。新四军生产节约运动的开展,战胜了经济困难,改善了部队生活,提高了战士的觉悟,促进了部队巩固,并在生产节约运动中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生产节约运动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网络建设
17
作者 彭婉颖 朱安祥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南京国民政府被动迟缓的反应使中国抗战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率先为中国发声,不仅在国际上冲破了日本的舆论围困,而且还在日后的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一个...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南京国民政府被动迟缓的反应使中国抗战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率先为中国发声,不仅在国际上冲破了日本的舆论围困,而且还在日后的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多种形式并存且行之有效的宣传网络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驱动力是维持该宣传网络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一网络体系的建立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各项行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宣传网络 报纸 抗日宣讲团
下载PDF
近代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人物服饰形象研究
18
作者 杨宁 《纺织报告》 2024年第5期78-80,共3页
电影《风云儿女》是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在抗战的历史大背景下,直击贫苦人家的阿凤母女、青年知识分子辛白华和梁质夫与富孀史夫人等不同阶级典型人物的生存环境,而服饰的选择恰好是人物性格与家境最明显的表征。文... 电影《风云儿女》是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在抗战的历史大背景下,直击贫苦人家的阿凤母女、青年知识分子辛白华和梁质夫与富孀史夫人等不同阶级典型人物的生存环境,而服饰的选择恰好是人物性格与家境最明显的表征。文章以影片中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典型人物的服饰特征为缩影,分析民国时期服饰的流变进程,完善对时代背景下社会变迁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抗战 服饰 《风云儿女》
下载PDF
周恩来与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形象塑造
19
作者 张杰 胡凤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政党形象关乎党自身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关乎党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鉴于抗战形象的时代性及抗战时期周恩来所承担使命的特殊性与艰巨性,研究周恩来对于中共抗战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具有较高的价值。全面抗战初期,周恩来通过理论... 政党形象关乎党自身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关乎党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鉴于抗战形象的时代性及抗战时期周恩来所承担使命的特殊性与艰巨性,研究周恩来对于中共抗战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具有较高的价值。全面抗战初期,周恩来通过理论建构与亲身实践,成功塑造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坚守者、持久抗战的实践者、统一战线的维护者和国际抗战的倡导者形象。深入总结周恩来塑造与传播中共抗战形象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深化对政党形象塑造的理解,并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初期 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 抗战形象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兴家计划与生产动员——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
20
作者 侯艳兴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释疑、注重策略、干部先订、因户施策、提供贷款、劳动互助、生产竞赛。最终,兴家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彰显的意义更大。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组织全面扩张、渗透进农民家庭,开展生产动员,制订兴家计划,改造家庭伦理,进行精准扶助,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化与计划化的一次伟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华中抗日根据地 兴家计划 生产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