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CM prescriptions combined with nucleoside(acid)analogues i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a meta-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 Yu LI Xin +2 位作者 MAN Rongyong WANG Aibing CAO Jianzho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1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Objective There are many clinical repor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mbined with nucleoside(acid)analogues(NAs)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but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are not completely cl... Objective There are many clinical repor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mbined with nucleoside(acid)analogues(NAs)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but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are not completely clear.This meta-analysis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thu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 We searched Chinese databases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Wanfang Data,and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as well as English databases Pub Med and Cochrane Library,from time of establishment to April 14,2021.Literature qualit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bias risk assessment criteria of Cochrane Collaboration network.Rev Man 5.3 and Stata 12.0 software were used to perform this research.Results A total of 23 articles,3282 patients,and 25 TCM prescrip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NAs plus TCM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Odds ratio(OR)=3.92,P<0.00001],TCM syndrome score(Mean difference=-3.73,P<0.00001),hepatitis B virus(HBV)DNA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OR=1.49,P=0.0001),hepatitis Be antigen(HBe Ag)negative conversion rate(OR=2.03,P<0.00001),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Std mean difference(SMD)=-0.95,P<0.00001],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SMD=-0.70,P=0.0004).Adverse reaction rates did not increase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OR=0.97,P=0.84).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25 TCM prescrip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pleen-strengthening prescriptions with NAs showed better effects than other prescriptions.Conclusion TCM in combination with NAs,demonstrated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CHB than NAs alone.In addition,the combination of spleen-strengthening prescriptions and NAs was identified as the best therapeutic strategy.However,mo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high quality are needed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escriptions Spleen-strengthening prescriptions nucleoside(acid)analogues(NAs)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hronic hepatitis B(CHB) META-ANALYSIS
下载PDF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L-amino acid esters prodrugs of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as anti-HBV agent 被引量:1
2
作者 Xiao Zhong Fu Sai Hong Jiang +2 位作者 Jian Xin Yu She Yang RU Yun J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17-819,共3页
A series of novel L-amino acid esters prodrugs of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anti-HBV activity was evaluated in HepG2 2.2.15 cells. Compound 1d exhibited more potent anti-HBV activity an... A series of novel L-amino acid esters prodrugs of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anti-HBV activity was evaluated in HepG2 2.2.15 cells. Compound 1d exhibited more potent anti-HBV activity and lower cytotoxicity than those of adefovir dipivoxil with EC50 and CC50 values of 0.207 μmol/L and 2530 μmol/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L-Amino acid PRODRUG anti-hbv activity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海尔特兹’红树莓果实中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李明 张瑞杰 +4 位作者 闫会景 齐国辉 张雪梅 李寒 顾玉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针对‘海尔特兹’红树莓4个不同时期果实中17种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尔特兹’红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脱氧胞苷酸、5-甲基脱氧胞苷、玉米素核苷、N-[(5... 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针对‘海尔特兹’红树莓4个不同时期果实中17种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尔特兹’红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脱氧胞苷酸、5-甲基脱氧胞苷、玉米素核苷、N-[(5-羟基-2-吡啶基)甲基]腺苷、反式玉米素-O-葡萄糖苷核糖苷、1-甲基腺苷、鸟苷、2-苯基氨基腺苷、1,7-二甲基鸟苷和胞苷2’,3’-环磷酸的含量在青果时期最高;UDP-4-脱氢-6-脱氧-D-葡萄糖和dTDP-D-葡萄糖的含量在黄果时期最高;尿苷二磷酸葡萄糖、8-羟基鸟苷、胞苷的含量在红果时期最高;1-甲基肌苷和脂酰腺苷酸的含量在深红果时期最高。本研究阐明了17种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在‘海尔特兹’红树莓在果实发育中的含量变化规律,为后期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果实 发育 核苷 核苷酸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学应答标准将其分为应答组(46例)和未应答组(3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时血清HBV-DN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检验血清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应答组和未应答组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至治疗12个月的HBV-DNA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治疗3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较低(AUC=0.694,P=0.002),治疗6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51,P<0.001)。结论血清HBV-DNA表达在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且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健珍 张春兰 +2 位作者 曾春燕 杨慧勤 孟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74例,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102...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74例,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介入治疗。研究组采用TACE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时点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12、24、48W的AFP及CAl9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不可测率在治疗后4、12、24、48W分别为13.73%、33.33%、50.0%、76.47%,对照组分别为11.11%、16.67%、22.22%、25.00%,研究组治疗12、24、48W HBVDNA不可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是96.08%、90.20%,对照组分别为83.33%、63.89%,研究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水平,降低AFP、CA199水平,降低HBVDNA水平,提高HBVDNA不可测率,保障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以进—步明确抗病毒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栓塞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志勇 吴晓枫 +1 位作者 张明香 王静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75-77,8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治疗,使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等)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 (1)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肝癌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使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载量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情缓解,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核苷(酸)类似物 预后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方案变更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熊庭婷 李向永 +3 位作者 罗杰 张潇 吴元凯 崇雨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73-475,共3页
目的 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2年内方案变更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根据接受初治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4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目的 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2年内方案变更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根据接受初治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4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 (1)在治疗1年及2年时,治疗方案累积变更率以LAM组最高(1年时为26.1%,2年时为45.0%),ETV组最低(1年时为1.0%,2年时为4.8%),P<0.01;(2)治疗方案变更原因各不相同:LAM组、ADV组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疗效因素(病毒学不完全应答/部分应答、病毒学突破);ETV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治疗经费因素.结论 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治疗方案在前2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更,以恩替卡韦累积方案变更率最低;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方案变更原因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尤龙 窦乐功 魏海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及应对策略。方法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NA耐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A尚不能清除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DNA(cccDNA),因而不能彻底清除HBV感染,...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及应对策略。方法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NA耐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A尚不能清除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DNA(cccDNA),因而不能彻底清除HBV感染,需要长期用药。但随着NA的长期应用,耐药性HBV的产生影响了该类药物的疗效,成为临床医师不能回避与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乙型肝炎病毒 耐药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阴转但肝功能仍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道坤 王燕平 +3 位作者 陈宝鑫 司常云 王莎莎 梁海军 《中国医药》 2020年第6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经规范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阴转但肝功能仍异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经规范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阴转但肝功能仍异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在继续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3%(18/23)比43.5%(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3±10)U/L比(71±23)U/L、(41±12)U/L比(59±15)U/L、(25±13)μmol/L比(33±1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已经阴转但肝功能仍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继续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熊去氧胆酸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核苷类药物 肝功能异常
下载PDF
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红菲 庞富华 +2 位作者 芮莹 韦欧 韦京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48,56,共5页
比较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HBsAg、HBeAg和HBV-DNA表达的抑制效果。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PCR-荧光探... 比较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HBsAg、HBeAg和HBV-DNA表达的抑制效果。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在最高浓度200 mg/L时,拉米夫定组存活率为74.72%,恩替卡韦组存活率仅为36.74%,替诺福韦组存活率为95.22%;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对HBsAg、HBeAg表达无明显抑制,恩替卡韦对HBsAg、HBeAg表达有抑制并与其细胞毒性相一致。在第9天,3种药物对HBV-DNA抑制作用明显,在6.25 mg/L浓度时,抑制率均高于90%;3种药物在相同药物浓度下,恩替卡韦对HepG 2.2.15细胞毒性最大,替诺福韦几乎没有细胞毒性,拉米夫定有一定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V核苷(酸)类似物 细胞毒性 HBSAG HBEAG HBV-DNA
下载PDF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敏 朱世殊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对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阻止肝脏炎症、纤维化的进展,部分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应选择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进行治疗,出现疾病进展、严重并发症时也应治疗。目前儿童可及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其中,干扰素... 对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阻止肝脏炎症、纤维化的进展,部分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应选择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进行治疗,出现疾病进展、严重并发症时也应治疗。目前儿童可及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其中,干扰素是治疗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二线用药,联合使用效果值得期待。合理选择适应证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使患儿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2014-2016年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药房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欢 谢进 +4 位作者 何惠芳 刘丽萍 杨飞飞 牛红娟 赵艳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9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02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药房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6年我院...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02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药房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6年我院抗HBV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量、销售金额,对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年我院抗HBV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量、销售金额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其销售金额增长率高达11.23%(2014年为342.99万元,2015年为363.71万元)。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使用量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的使用量有所降低;3年来,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药品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的比值均为1,表明其用药人数与销售金额的同步性良好。结论:核苷(酸)类似物已经成为抗HBV的首选药物,临床上更倾向于选择高效低耐药率的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临床医师应进一步规范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酸)类似物 用药分析
下载PDF
梅州地区客家人群HB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位点、感染患者病情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志远 吴和明 李仲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客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及病情。方法梅州地区客家慢性HBV感染患者525例,采用磁珠法提取HBV核酸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核酸扩增;采用HBV分...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客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及病情。方法梅州地区客家慢性HBV感染患者525例,采用磁珠法提取HBV核酸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核酸扩增;采用HBV分型检测芯片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采用HBV耐药突变位点检测芯片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检测。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并统计HBV不同基因型慢性感染者肝硬化、肝癌病例数。结果525例梅州地区客家慢性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463例(88.19%),HBV C基因型59例(11.24%),HBV B+C基因型、HBV B+D基因型和HBV D基因型各1例,各占0.19%。525例HBV慢性感染者中,位点突变475例(90.48%),其中HBV B基因型421例、HBV C基因型54例;437例对拉米夫定耐药,18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20例为多重耐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437例HBV慢性感染者中,以B基因型HBV耐药位点rt180M+rt204V最常见,耐药患者所占比例为72.89%。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18例患者中,以B基因型HBV耐药位点rt236T最常见,耐药患者所占比例为45.45%。HBV B、C基因型慢性感染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P<0.05。HBV C基因型慢性感染者肝硬化、肝癌比例(分别为57.63%和28.81%)高于B基因型(分别为25.92%和14.47%)(P均<0.05)。结论梅州地区客家人群HBV基因型有B、C、B+C、B+D、D型,以B基因型为主。HBV B基因型慢性感染者拉米夫定耐药位点以rt180M+rt204V最为多见,阿德福韦酯耐药位点以rt236T最为多见。HBV B基因型慢性感染患者病情轻于C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性 拉米夫定耐药性 阿德福韦酯耐药性 梅州市
下载PDF
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病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伟 何俊楠 +1 位作者 李冬冬 赵守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75-877,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病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1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组),13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核苷组)的CHB病人,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病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1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组),13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核苷组)的CHB病人,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s比例,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2组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开始时、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对CHB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较核苷(酸)类似物更大,提示其可能具有远期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血清HBsAg、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宝灵 徐龙 +6 位作者 余海滨 徐贞秋 吴敏 张伟 范声春 李艳艳 李金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接受NAs治疗且符合停药标准有计划停药的80例CH...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接受NAs治疗且符合停药标准有计划停药的8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停药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20 U·mL^(-1),HBsAg定量<200 U·mL^(-1)和HBsAg定量200~1000 U·mL^(-1)的患者各40例进行随访,同时观察HBsAg定量<200 U·mL^(-1)、HBV RNA<100 U·mL^(-1)的患者3年复发情况。结果停药3年后,在HBV DNA<20 U·mL^(-1)的前提下,HBsAg定量<200 U·mL^(-1)、HBV RNA<100 U·mL^(-1)的CHB患者复发率为14,3%(5/35),其余患者的复发率为46,7%(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sAg定量和HBV RNA水平可以预测安全停药,在HBV DNA<20 U·mL^(-1)的前提下,HBsAg定量<200 U·mL^(-1)、HBVRNA<100 U·mL^(-1)的患者可以安全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核糖核酸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药物 停药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对不同疗效乙肝患者DC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芸 李瑞娟 +4 位作者 邢媛 王麟 明慧香 宋红娇 赵中夫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5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交替治疗104周后,依据患者HBeAg/HbeAb...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5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交替治疗104周后,依据患者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情况,分为转换组19例和未转换组37例,分别抽取外周血分离和培养DC,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比较转换组和未转换组DC表面分子HLA-DR、CD80和CD86表达水平;用MTT法测定DC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比较两组的DC刺激指数(SI)。结果:(1)所有检测对象的DC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转换组的DC表面分子HLA-DR、CD80的表达水平较未转换组明显增加(P<0.05);CD86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换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转换组较未转换组的SI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CHB增强DC功能可能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2019年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3期17-20,24,共5页
目的分析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2019年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2019年使用的抗HBV的核苷(酸)类似物相关资料,分析2017—2019年各核苷(酸)类似物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及增... 目的分析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2019年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2019年使用的抗HBV的核苷(酸)类似物相关资料,分析2017—2019年各核苷(酸)类似物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及增值。结果 2017—2019年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使用量逐年下降,拉米夫定使用量在2018年上升后下降,而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使用量逐年上升。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的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拉米夫定在2019年也开始下降,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增长趋势明显。结论核苷(酸)类似物已成为治疗乙肝的重要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区别用药,优化治疗体系,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核苷(酸)类似物 用药调查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停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9期15-17,21,共4页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停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NAs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5例,其中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停药患者40...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停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NAs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5例,其中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停药患者40例作为停药组,继续用药患者55例作为继续用药组,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达到“功能性治愈”与随访6、12、24个月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HBV-DNA载量及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及肝弹性超声值。结果达到“功能性治愈”时,2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与抗-HBs、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24个月,2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与HBV-DNA载量及抗-HBs、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2组复发率、原发性肝癌发生率、肝弹性超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达到“功能性治愈”后可考虑停止NAs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代偿期 核苷(酸)类似物 停药影响
下载PDF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
19
作者 谢冬英 贾继东 +4 位作者 计焱焱 李莉 党双锁 谭德明 雷春亮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8-290,326,共4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第13~52周(开放治疗期)接受阿德福韦10mg/d。分别于治疗0、2、4、8、12、16、28、40及52周复查,除16周和28周外,均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及AL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双盲对照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分别较基线下降2.9和0.6log10 copy/mL(P〈0、01),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8.8%和3.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46.0%和27.0%(P〈0.01)。开放治疗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的平均对数值分别较基线下降3、9和3、8 log10copy/mL,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无发生明显肾损害的病例。结论:阿德福韦能明显抑制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复制,促进ALT复常,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 核苷类似物 阿德福韦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功能
下载PDF
CIK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功能变化
20
作者 王少扬 刘海周 +3 位作者 马卫闽 王贤 谢丽平 谢志红 《肝脏》 2015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药物联合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功能变化,为维持持久免疫应答,减少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达到HBV DNA检测水平下限时给予CIK治疗,分...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药物联合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功能变化,为维持持久免疫应答,减少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达到HBV DNA检测水平下限时给予CIK治疗,分别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前、HBV DNA达到检测水平下限以及CIK治疗后2周3个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类细胞功能,10例单独接受CIK治疗和10例单独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当接受核苷(酸)类药物并HBV DNA水平达到不可检测水平以下时,CD4细胞产生IFN-γ水平明显升高(1.511±1.026 vs 2.139±0826,1.656±0.869 vs 2.511±1.133,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单独接受CIK治疗后IFN-γ水平也明显增高(1.434±0.924 vs 2.211±0.921,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同前两组比较IFN-γ水平和IL-4水平均无差异。核苷(酸)类药物联合CIK治疗后相比单独CIK治疗和单独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不但IFN-γ明显增高(3.288±0.561 vs 2.211±0.921,3.288±0.561 vs 2.511±1.133,P<0.05),并且IL-4水平也降低(0.277±0.237 vs 0.428±0.208,0.277±0.237 vs 0.477±0.255,P<0.05)。结论核苷(酸)类药物联合CIK治疗明显提高Th1类细胞应答,并抑制Th2类细胞功能,但是否持久维持Th1类细胞免疫应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Th1/Th2类细胞 核苷(酸)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