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诊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刍议
1
作者 李毓秋 沈佳 +1 位作者 王凯 尹训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1-475,502,共6页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圆柱舌是慢性肝病的常见舌形,舌缘肿大或者肝积舌多代表慢性肝病中的占位性病变;舌苔与肝病轻重及疾病预后有关,还可辅助诊断慢性肝病的细菌感染情况。此外,舌象在慢性肝病的临床用药指导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多方面、多角度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舌色 舌形 舌苔 慢性肝病 疏肝祛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新春 刘世举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岐杆菌等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岐杆菌等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给予化湿解毒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菌等肠道菌群数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及内镜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本组治疗前,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I及内镜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湿解毒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内蕴证 化湿解毒方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舒高 王佳佳 +2 位作者 田紫若 巴寅颖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味中药 益气健脾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补血养阴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从“土郁夺之”论治慢性前列腺炎
4
作者 刘喆雯 陈其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迁延、症状复杂、易于复发等特点。本文从肠道菌群、“土郁”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以及“夺之”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具体运用方面阐释三者紧密关联,进而基于“土郁夺之”论述扶脾阳泄水湿以调节...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迁延、症状复杂、易于复发等特点。本文从肠道菌群、“土郁”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以及“夺之”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具体运用方面阐释三者紧密关联,进而基于“土郁夺之”论述扶脾阳泄水湿以调节肠道菌群,治以“培助中土,以运为夺”“升木达郁,以疏为夺”“祛瘀通络,以消为夺”三法,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目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肠道菌群 土郁夺之 中焦
下载PDF
杨玉峰运用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
5
作者 颜丽满 杨玉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热助湿行乃发病关键,气血失和为致病枢机。针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杨玉峰教授提出发根以通调为畅,发质以精血为养,强调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在疏通发根、减少脂溢性脱发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助以祛风清热,以调和气血为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脾虚湿蕴 湿脂同源 健脾祛湿 祛风清热 调和气血 杨玉峰
下载PDF
基于“脾肾湿瘀”理论探讨痛风性肾病辨治
6
作者 孙原婷 刘洪 +2 位作者 龙梅 李慧慧 余明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15-218,共4页
国医大师郑新辨治痛风性肾病(GN)以脾肾气虚兼湿热血瘀为主要证型,以加味参芪地黄汤为核心组方。采用“审证求因、以方测证”法推测“脾肾湿瘀”是GN关键病因病机,认为脾肾亏虚、湿瘀内生、久结成石、伏于肾络是GN反复难愈的根源,“扶脾... 国医大师郑新辨治痛风性肾病(GN)以脾肾气虚兼湿热血瘀为主要证型,以加味参芪地黄汤为核心组方。采用“审证求因、以方测证”法推测“脾肾湿瘀”是GN关键病因病机,认为脾肾亏虚、湿瘀内生、久结成石、伏于肾络是GN反复难愈的根源,“扶脾肾,化湿瘀”是基本法则,临证时将健脾益肾、清热通淋、化湿除瘀三者有机结合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现将郑新辨治GN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医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脾肾亏虚 湿瘀内阻 扶脾肾 化湿瘀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讨论化湿解毒法治疗胃癌的进展
7
作者 毛旺楠 裘生梁 +1 位作者 庞西 贺雨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改变,胃癌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消化道第三大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及其分泌、招募成分形成具有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微血管生成、增强淋巴管通透性及细胞亲器官性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改变,胃癌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消化道第三大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及其分泌、招募成分形成具有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微血管生成、增强淋巴管通透性及细胞亲器官性作用的转移前准备环境,已被证实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促进胃癌进展并逆转其耐药。中医药辨证论治胃癌患者的临床经验概括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脾胃正气亏虚,“标实”即脾虚湿盛、酝生癌毒,作者将就中医药通过干预TME调节胃癌,发挥低毒高效等优势进行阐述,以供同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湿解毒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探讨化湿解毒防治胃癌癌前病变理论研究
8
作者 周晓青 唐盈盈 +1 位作者 陈凯莉 裘生梁(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胃癌癌前病变(PLGC)为胃癌早期阶段,积极诊治以逆转、截断其向胃癌发展的治疗理念,可类比为中医“治未病”观念。胃癌病机多为邪毒、湿邪内蕴,故论治以化湿解毒为中...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胃癌癌前病变(PLGC)为胃癌早期阶段,积极诊治以逆转、截断其向胃癌发展的治疗理念,可类比为中医“治未病”观念。胃癌病机多为邪毒、湿邪内蕴,故论治以化湿解毒为中心,辅以扶正补虚,效果颇佳,获得临床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基于此,作者将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方面,阐述运用化湿解毒法系统性诊治PLGC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胃癌癌前病变 治未病 化湿 解毒
下载PDF
李国徽基于脾虚湿盛分期论治梅尼埃病经验
9
作者 李婷婷 李国徽 +1 位作者 马晓东 李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李国徽教授认为,“痰”为梅尼埃病主要致病物质,脾虚湿盛为主要病因,治疗重点为“补虚泄实”,即补“脾虚”泄“痰实”,以“化痰通窍”为治疗总则,分“饮”“痰”“瘀”三期论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早期治“饮”,祛湿健脾;中期治“痰”,... 李国徽教授认为,“痰”为梅尼埃病主要致病物质,脾虚湿盛为主要病因,治疗重点为“补虚泄实”,即补“脾虚”泄“痰实”,以“化痰通窍”为治疗总则,分“饮”“痰”“瘀”三期论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早期治“饮”,祛湿健脾;中期治“痰”,温脾化痰;晚期治“瘀”,祛瘀化痰。李教授自拟定眩方为基础方治疗该病,在早期治“饮”,可以加山药、薏苡仁、砂仁以增强祛湿健脾之功效;中期治“痰”,可以加天南星、白附子、旋覆花等加强燥湿化痰的功效;后期治“瘀”,可以加白芥子、山慈菇、海浮石等加强祛瘀化痰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脾虚湿盛 分期论治 “饮” “痰” “瘀” 定眩方 李国徽
下载PDF
基于“气化则湿亦化”论治湿滞三焦
10
作者 莫小英 阮威君 +1 位作者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湿化 三焦气化 宣肺利气 健脾行气 淡渗通阳 《温病条辨》
下载PDF
庞鹤辨治下肢丹毒经验
11
作者 胡红娟 陈小均 +5 位作者 徐孟娇 袁文雯 金潇 原方 张凡帆 庞鹤(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注意引邪外出,使邪气或向外散发,或从大小便而解。此外,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根据湿与热的轻重程度合理选方,强调活血化瘀、注意顾护脾胃、积极防治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丹毒 火毒夹湿 清热解毒 凉血解毒 滋阴清热 活血化瘀 顾护脾胃 庞鹤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12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探析从土郁夺之论治呕吐
13
作者 陈奕真 李云海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呕吐与脾胃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土郁”可导致呕吐,并确立了“土郁夺之”的治则。汉代医家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对呕吐进行了系统论述。基于“土郁夺之”之法,总结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土郁夺之”... 呕吐与脾胃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土郁”可导致呕吐,并确立了“土郁夺之”的治则。汉代医家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对呕吐进行了系统论述。基于“土郁夺之”之法,总结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土郁夺之”治疗呕吐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郁夺之 《金匮要略》 呕吐
下载PDF
黄新艳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证经验
14
作者 黄业放 黄新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73-76,共4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病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其通常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病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其通常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有30%~40%的患者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此病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治疗难度较大。目前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还有细胞毒药物改善免疫介导的肾损害,配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同时配合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这些治疗方式常常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且部分患者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有减毒增效之功,在改善IMN患者临床症状及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效果。黄新艳教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应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属脾肾气虚,标实主要是水、湿、热、瘀。基于此临床上常常采用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治疗原则,组方补气化瘀清利方,常采用大剂量的黄芪来补益脾肾之气以及巧用虫类药物,在扫荡顽固瘀血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尿蛋白。文章就黄新艳教授对于IMN的基本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典型病案进行系统阐释,为临床中医对于IMN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补气化瘀清利方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中医药辨治免疫性不育研究概述
15
作者 徐新宇 叶有骏 崔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活动率下降,造成不育。总结近20年本病论治概况,认为诸医家辨证运用中药、中西结合、针刺、穴位埋线等手段,整体上重视补肾治本、兼顾肝脾,活血祛湿治标、兼顾热浊,发挥了抗炎、调节免疫、提高精子活动率的作用,凸显了中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不育 抗精子抗体 肝肾亏虚 湿热瘀结 补益肝肾 活血祛湿
下载PDF
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研究
16
作者 任芬如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肉芽组织覆盖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肉芽组织覆盖率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臁疮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可有效改善臁疮湿热下注证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创面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臁疮 湿热下注证 四妙散 萆薢渗湿汤 提脓祛腐外治法 九一丹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法联合来曲唑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效果
17
作者 戚基花 何嫦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法联合来曲唑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痰湿型PCOS排卵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来曲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法联合来曲唑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痰湿型PCOS排卵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来曲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补肾健脾化瘀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殖激素、卵泡发育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试验组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水平低于对照组,卵泡个数少于对照组,卵泡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痰湿型PCOS排卵障碍患者,采取补肾健脾化瘀法联合来曲唑治疗,效果显著,有效调节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 痰湿型 来曲唑 补肾健脾化瘀法 生殖激素 卵泡发育
下载PDF
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的古今文献考证及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鹿岩 化晓凯 +3 位作者 张红艳 刘宁 李妮 郭琳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9-1455,共7页
目的为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借鉴。方法利用文献考证和计量学方法对古代和近代医籍中参苓白术散的组成、剂量、炮制、用法等关键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并对现代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目的为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借鉴。方法利用文献考证和计量学方法对古代和近代医籍中参苓白术散的组成、剂量、炮制、用法等关键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并对现代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参苓白术散最早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历代核心药物组成、应用最多的剂量比例均与局方相同;基本以制末、调服为主;用量集中于2~3钱;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较局方有一定拓展,临床应用也从内科逐渐延伸到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等,总体上覆盖了脾虚所致病症的各个方面;组方原理围绕“健脾、益气、除湿”;组方药物建议都选用药典中的相应饮片品种。现代研究主要围绕临床展开,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该方加减治疗各类肠病、腹泻病、肺病为主,研究重点是疗效、应用,且已开始探讨其作用机制。该方在文献中的用法与药典收录有不一致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健脾 益气 除湿 医籍医方 溃疡性结肠炎 文献考证
下载PDF
从“湿”辨治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理论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静 徐鹏 +3 位作者 黎创 曾艳秋 毛炜 胡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810-1815,共6页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当分以下阶段:若湿在血脉,当健脾利水渗湿;若湿侵关节,可祛风除湿、清热利湿、化痰活血;若湿入脏腑,当清热利湿通淋、补肾活血利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邪 并发症 健脾利水渗湿 祛风除湿 清热利湿 补肾活血利水
下载PDF
基于疫毒湿热理论探讨岭南疫病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锋 信梦雪 +2 位作者 刘南 洪永敦 朱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系统梳理中医经典理论和岭南医家对疫病的认识,分析近年岭南地区的疫病流行与防治情况,提出岭南疫病流行的关键在疫毒、湿、热,应重视清热解毒化湿法的运用,以甘露消毒丹、银翘柴桂汤及白虎清解汤临证化裁使用。岭南疫病的防治应在疫毒... 系统梳理中医经典理论和岭南医家对疫病的认识,分析近年岭南地区的疫病流行与防治情况,提出岭南疫病流行的关键在疫毒、湿、热,应重视清热解毒化湿法的运用,以甘露消毒丹、银翘柴桂汤及白虎清解汤临证化裁使用。岭南疫病的防治应在疫毒湿热病机指导下,明确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清热解毒化湿法施治。解毒是核心,祛湿清热是基础,防止疾病传变、截断病势是关键,同时注重养阴保津,根据病情联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疫毒 湿热 清热解毒化湿法 养阴保津 甘露消毒丹 银翘柴桂汤 白虎清解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