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抗脑瘤和头颈部肿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小檗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除抗炎、抗感染、降血糖、调血脂、心脏保护等作用外,对胃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等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该文主要围绕小檗碱对甲状腺癌、鼻咽癌、口腔鳞癌、舌癌、喉癌、腺样... 小檗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除抗炎、抗感染、降血糖、调血脂、心脏保护等作用外,对胃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等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该文主要围绕小檗碱对甲状腺癌、鼻咽癌、口腔鳞癌、舌癌、喉癌、腺样囊性癌等头颈部肿瘤和脑癌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小檗碱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脑瘤 头颈部肿瘤
下载PDF
针灸抗抑郁机制的新视角: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协同调控作用
2
作者 颜靖岚 樊郑翠 +2 位作者 王博凯 王旭 陈永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快感缺失和绝望行为两种核心症状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影像学和神经环路研究揭示了针灸能够相对特异地调节抑郁症患者和动物模型的大脑奖赏和动机相关神经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快感缺失和绝望行为两种核心症状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影像学和神经环路研究揭示了针灸能够相对特异地调节抑郁症患者和动物模型的大脑奖赏和动机相关神经环路的活动,然而奖赏和反奖赏神经环路参与针灸改善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系统综述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功能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关系在针灸抗抑郁治疗中的重要科学意义,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非药物疗法 脑功能 奖赏环路 反奖赏环路 神经调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血清Klotho、ACA及VEGF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崔亮亮 吴旭鹏 崔丽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Klotho、抗心磷脂抗体(AC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0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目的探讨血清Klotho、抗心磷脂抗体(AC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0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D)组(MoCA评分<26分,共31例)与非CD组(MoCA评分≥26分,共4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入院时间、MoCA分值、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血小板计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血糖],比较两组Klotho、ACA、VEGF水平;采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PCI患者发生C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Klotho、ACA、VEGF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Klotho、ACA、VEGF评估PCI患者发生CD的价值。结果两组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入院时间、CRP、血肌酐、血小板计数、AST、空腹血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年龄、高血压人数占比、ACA分别为(65.13±7.08)岁、64.52%、(1.46±0.41)mg/L,均明显高于非CD组[(58.67±8.42)岁、40.82%、(0.86±0.19)mg/L],CD组MoCA评分、Klotho水平、VEGF水平分别为(21.14±2.06)分、(284.19±73.37)pg/mL、(193.21±7.05)pg/mL,均明显低于非CD组[(28.05±1.79)分、(428.46±92.58)pg/mL、(208.43±7.7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Klotho水平、ACA水平、VEGF水平是PCI患者发生CD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lotho水平、VEGF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ACA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且均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lotho水平、ACA水平、VEGF水平评估PCI患者发生C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88、0.852,敏感度分别为0.816、0.898、0.857,3项指标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61,P=0.574)。结论Klotho水平、VEGF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呈正相关,ACA水平与PCI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以上指标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是否发生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认知功能 KLOTHO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IL-2/抗IL-2抗体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轻小鼠颅脑创伤
4
作者 王亭皓 刘海啸 +3 位作者 胡清 马梦欣 王嘉辉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d给予IL-2(1.0μg)+抗IL-2抗体(5.0μg)腹腔注射。提取三组小鼠在3、5、7 d的脑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数量,同时将第7日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明确TBI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Treg浸润,另外对三组小鼠1、3、5、7 d的行为学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同时检测造模第7日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TBI+IL-2/抗IL-2抗体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确实存在Treg浸润情况,且Treg在脑创伤后逐渐增多,Sham组未见Treg浸润,TBI+IL-2/抗IL-2抗体组相较于TBI组Treg明显增多(P<0.05),包括神经元凋亡减少、脑水肿减轻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IL-2/抗IL-2抗体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Treg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小鼠TBI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抗IL-2抗体 调节性T细胞 颅脑创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喻洁 施汉飞 +1 位作者 茆勇 潘德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011-3018,共8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治疗方案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NSCLC)脑转移(brain metas...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免疫治疗方案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NSCLC)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BM)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9例ns-NSCLC 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继续随访。根据疗法分为3组:SP组:SRT+化疗;SBIP组:SRT+贝伐珠单抗+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化疗;SBI组:SRT+贝伐珠单抗+PD-1抑制剂免疫治疗。比较各组的短期疗效、生存期及AE。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并对试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SBIP组、SBI组在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I组在AE分级上与SBIP组有统计学差异,且AE发生率低于SBIP组。年龄、分化程度、治疗方案、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脑膜转移、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确诊BM时肺原发灶直径为ns-NSCLC B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亚组分析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阳性组与阴性组在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RT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免疫治疗能有效提升ns-NSCLC BM患者的疗效,且AE较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 去化疗
下载PDF
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中药抗缺氧活性快速评价模型
6
作者 马智慧 刘慧茹 +5 位作者 丛媛青 韩欣颖 王松松 曾克武 韩利文 李正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幼鱼给药预处理开始时间和24 h、48 h、72 h药物预保护时间,建立斑马鱼幼鱼缺氧模型;基于优化的预处理时间及预保护时间,分别检测各组斑马鱼缺氧后的平均心率、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进一步验证缺氧模型。结果:实验选用发育至5 d的斑马鱼,给药预保护时间48 h,以斑马鱼缺氧后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为评价指标,建立缺氧模型。进一步模型评价发现,红景天胶囊预保护组明显增强了缺氧斑马鱼的平均心率,同时降低了由缺氧导致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P<0.01)。结论:亚硫酸钠造模后通过斑马鱼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可快速评价中药样品的抗缺氧活性模型,为中药药效成分的筛选发现提供关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亚硫酸钠 红景天胶囊 神经运动行为 抗缺氧活性成分 运动速度与距离 脑细胞凋亡
下载PDF
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雷舒雯 谢桂华 +5 位作者 张智芳 苗玥 赵春燕 陈德洪 侯艳 龚加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
本研究通过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UHPLC-QE-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对照小鼠、D-半乳糖模型小鼠、茶褐素(预防和治疗)干预小鼠的脑组织,探究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免疫组化的影响,筛选茶褐素对衰... 本研究通过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UHPLC-QE-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对照小鼠、D-半乳糖模型小鼠、茶褐素(预防和治疗)干预小鼠的脑组织,探究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免疫组化的影响,筛选茶褐素对衰老小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茶褐素干预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表达面密度显著升高(P<0.05);预防性给予茶褐素可以显著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17种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组氨酸代谢、TCA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5条代谢通路;茶褐素治疗可以显著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32种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5条通路。其中,肌肽、LysoPC(P-18:1(9Z))、PS(20:5(5Z,8Z,11Z,14Z,17Z)/18:1(9Z))、PC(15:0/15:0)、D-阿拉伯糖-5-磷酸盐、硫酸胆固醇和二磷酸腺苷核糖7个代谢物以及甘油磷脂代谢和组氨酸代谢2条代谢通路为茶褐素预防组和治疗组共有。茶褐素可以通过调节小鼠体内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素 免疫组化 脑代谢组学 抗衰老
下载PDF
氢气对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景怡 姜雪 +5 位作者 马思禺 冯智超 仪杨 马晨 宋怡菲 谢飞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日常外伤中十分常见,目前临床上缺少具有确切干预效果的药物,因此开发针对TBI的新型治疗方法意义重大。氢气已被证实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等作用,并在多种疾病中显示出很好的保护作用。近十...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日常外伤中十分常见,目前临床上缺少具有确切干预效果的药物,因此开发针对TBI的新型治疗方法意义重大。氢气已被证实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等作用,并在多种疾病中显示出很好的保护作用。近十年来已有很多研究初步证实了氢气对TBI具有保护作用,并对氢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介绍了不同氢气干预方式对TBI的保护效应和氢气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对氢气临床和基础应用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颅脑损伤 抗氧化 抗炎症 抗凋亡
下载PDF
电离辐射脑损伤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万德莲 张圆圆 +1 位作者 杜丽娜 金义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82,共10页
电离辐射脑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脑萎缩、脑坏死等严重后果,其损伤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及血脑屏障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目前尚无特异性针对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治疗药物上市。潜在治疗药物包括抗水肿药物、抗... 电离辐射脑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脑萎缩、脑坏死等严重后果,其损伤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及血脑屏障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目前尚无特异性针对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治疗药物上市。潜在治疗药物包括抗水肿药物、抗氧化药物、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剂等。其中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由于其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概括了电离辐射脑损伤机制和主要治疗药物,希望为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有效防护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脑损伤 抗水肿 抗氧化 抗炎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姜勃宇 付朝旭 许妍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0,81-83,109,共6页
为了研究中链甘油三酯(MCT)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有效性,分析了MCT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综述了MCT对AD的作用机制,介绍了MCT食品针对AD的应用状况。MCT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减少脑淀粉样蛋白-β沉积、保护线粒体功能以... 为了研究中链甘油三酯(MCT)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有效性,分析了MCT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综述了MCT对AD的作用机制,介绍了MCT食品针对AD的应用状况。MCT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减少脑淀粉样蛋白-β沉积、保护线粒体功能以及改善脑能量代谢等方面延缓AD的发生。目前已有基于MCT的食品用于缓解AD患者的病情,如Axona■(由MCT组成)、Ketonformula■(基于MCT配方的奶粉)等。MCT对AD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日常饮食中合理运用MCT可以延缓A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阿尔茨海默病 抗氧化 抗炎 减少脑淀粉样蛋白-β沉积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应用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苏奕晨 曹泽锟 +2 位作者 谷俊远 李昕 邓长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99-104,共6页
目的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方法以发文年份、国家和主题术语、关键词、高频引用文献等情况为指标,统计分析WOS核心合集中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的相关... 目的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方法以发文年份、国家和主题术语、关键词、高频引用文献等情况为指标,统计分析WOS核心合集中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的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604篇文献。2013—2015年,每年发文量均在55篇。2016—2023年,每年发文量稳定在60篇左右。近10年累计发文量呈线性增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93篇)。2013—2018年"brain microdialysis""mice""Parkinson disease"等关键词出现较多。2019—2023年"morbidly obese""children""cerebral microdialysis""bone""surgical site infection""antibiotic prophylaxis"等关键词出现较多。结论目前,微透析技术在基础药代动力学领域应用广泛,未来其可能在外周组织给药、药物浓度监测及神经危重症监护等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药代动力学 抗感染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下载PDF
姜黄的活性成分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圆圆 倪金霞 +3 位作者 王迪 董飓威 陈玺宇 赵子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98-2604,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和再灌注可对神经组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姜黄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子3(janus prote... 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和再灌注可对神经组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姜黄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子3(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2/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3,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发挥抗炎活性。姜黄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分泌,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信号通路,上调声波刺猬(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阻止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发挥抗细胞凋亡活性。姜黄活性成分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抑制过度自噬,保护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突触生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姜黄 姜黄素 作用机制 抗炎 细胞凋亡 抗氧化 血脑屏障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王敏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炎症反应的影响,为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50例轻中度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炎症反应的影响,为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50例轻中度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症状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7%;观察组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降低幅度也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抑制轻中度ACI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炎性因子 NIHSS评分
下载PDF
PI3K通路在抗NMDAR脑炎小鼠紧密连接和大脑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龚卓伟 劳大媛 +1 位作者 李泰燕 黄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49-755,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表达的影响,探讨抗NMDAR脑炎小鼠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多肽主动免疫法建立抗NMDAR脑炎小... 目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表达的影响,探讨抗NMDAR脑炎小鼠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多肽主动免疫法建立抗NMDAR脑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模型+8 mg/kg LY294002组和模型+16 mg/kg LY294002组。各组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荧光素钠法测定各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NeuN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Occludin、Claudin-5 mRNA水平;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euN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短期和长期神经功能评分下降,Occludin、Claudin-5、Neu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BB通透性增加;PI3K抑制剂LY294002改善了抗NMDAR脑炎小鼠的神经功能,并减少了Occludin、Claudin-5和NeuN表达水平的降低(均P<0.05)。结论:BBB的破坏可能是抗NMDAR脑炎小鼠脑损伤的潜在机制之一;抑制PI3K可能通过上调Occludin、Claudin-5和NeuN的表达,保护BBB的完整性,从而改善抗NMDAR脑炎小鼠的神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神经行为改变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中S100b蛋白和抗脑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凌四海 郭实士 +4 位作者 杨铁生 王传跃 汤宜朗 蔡焯基 翁永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S100b浓度及血清抗脑抗体(ABAb)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首发34例,慢性23例),于治疗前、第12周末评定PANSS量表,同时采集血标本,并以60名正常人为对照,用EL... 目的探讨血浆S100b浓度及血清抗脑抗体(ABAb)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首发34例,慢性23例),于治疗前、第12周末评定PANSS量表,同时采集血标本,并以60名正常人为对照,用ELISA测定血浆S100b及血清ABAb。结果①患者治疗前、后S100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01),且治疗前的浓度高于治疗后。②患者组治疗前S100b浓度与PANSS 总分和阴性症状(N)分量表分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5)。③患者组治疗前、后AB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05)。④ABAb阳性患者的S100b明显高于ABAb阴性患者(P<0.05)。结论分裂症患者血中S100b 浓度和AB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S100b浓度与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S100b蛋白可能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100B蛋白 抗脑抗体 免疫学
下载PDF
脑脊液引流对颅脑创伤后免疫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洪伟 闫华 +3 位作者 武俏丽 张国斌 刘暌 只达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对颅脑创伤后血清抗脑抗体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脊液引流组(引流组),每组16只。脑损伤后0~7d每天取患兔脑脊液1mL,对照组将脑脊液回注入脑池;引流组弃去脑脊液。2组... 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对颅脑创伤后血清抗脑抗体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脊液引流组(引流组),每组16只。脑损伤后0~7d每天取患兔脑脊液1mL,对照组将脑脊液回注入脑池;引流组弃去脑脊液。2组均于创伤后第1、3、7、14、21天取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和抗脑抗体(ABAb)水平。结果:创伤后对照组ABAb水平逐渐增高,第14天达高峰,之后下降;引流组伤后第1天ABAb水平最高,之后逐渐降低。除第1天外,其他各时点的ABAb水平引流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创伤后IL-1β水平第1天均最高,之后逐渐降低。除第1天外,其他各时点的IL-1β水平引流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引流可以减少脑组织周围的炎性因子,从而减轻颅脑创伤后的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脊髓液分流术 抗脑抗体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及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钶 霍钢 +2 位作者 王晓澍 杨刚 郑履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扩大及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我院神经内、外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方式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扩大及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我院神经内、外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方式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强化降压组(3 h内收缩压降至≤140 mm Hg,并维持120~140 mm Hg 1周)和对照组(目标收缩压160~180 mm Hg,平均动脉压100~130 mm Hg)。分别从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收缩压、起病后干预时间、血肿体积5个方面分层次比较2组3 d内血肿扩大发生率,并计算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elative risk reduction,RRR),对比2组第3、7、14天水肿变化。结果共筛选出90例行强化降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对照组90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9例(10.0%),对照组血肿扩大24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R值为62.5%(95%CI为23.9%~81.5%)。2组水肿量在第3、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能减少患者颅内血肿扩大概率,不增加血肿周围水肿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强化降压 血肿 脑水肿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建刚 施朕善 +1 位作者 徐珊珊 荣令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6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沙利度胺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实验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观察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实验组客观有效...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沙利度胺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实验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观察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实验组客观有效率为71.4%,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2.9%,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82.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2和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乏力、嗜睡等,其中骨髓抑制和乏力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放疗较单独应用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显示出更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抗血管生成 脑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下载PDF
麝香抗栓丸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红梅 于晓风 +2 位作者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3-395,426,共4页
目的 :观察麝香抗栓丸 (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SATP按1 .5、 3.0、 6 .0 g· kg- 1 给大鼠连续灌胃 1 4 d,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方法制造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 ,1 5 m in后测定全血及... 目的 :观察麝香抗栓丸 (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SATP按1 .5、 3.0、 6 .0 g· kg- 1 给大鼠连续灌胃 1 4 d,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方法制造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 ,1 5 m in后测定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结果 :SATP 3.0、 6 .0 g· kg- 1 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 (P<0 .0 5~ P<0 .0 0 1 ) ,1 .5 g· kg- 1组仅对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 5 m in聚集率有明显降低作用 (P<0 .0 5 ) ,SATP3个剂量组对大鼠血栓弹力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SATP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及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抗栓丸 脑缺血 血液粘度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聚集 血栓弹力描记术
下载PDF
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前后脑钠肽和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立群 李红旗 +1 位作者 章琦 范西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脑钠肽浓度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98例,随机分成伊布利特组(n=47)和胺碘酮组(n=51),观察两组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测定98例心房颤动患者...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脑钠肽浓度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98例,随机分成伊布利特组(n=47)和胺碘酮组(n=51),观察两组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测定98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转复后NT-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复后LVEDV、LVEF增加,与转复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复后LVESV无明显变化。伊布利特组转复心房颤动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70.21%vs 52.94%,P<0.05),发作的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心房颤动转复率(77.7%)明显高于持续时间高于24 h者(60%);伊布利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2.77%。结论伊布利特对心房颤动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利钠肽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