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及褐变酶活力分布特征
1
作者 吴婷婷 段振华 +1 位作者 田玉红 王春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6,43,共7页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enzyme,POD)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纵向方向上,水分含量由顶到底依次减少,POD活力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布为A区>C区>B区;可溶性单宁含量呈现A1区<B1区<C1区、B2区<C2区<A2区的变化趋势;PPO活力呈现B区>C区>A区的分布特征。在横向方向上,水分含量和PPO、POD活力分布表现为1区<2区;总酚、可溶性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呈现A1区<A2区、B1区>B2区、C1区>C2区的变化趋势。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组成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不同部位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溶剂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
2
作者 陈俊合 晋丹 +6 位作者 邹名洋 赵萍 刘冰 张新国 付文涛 赵静怡 牛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向日葵叶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探究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部位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anthine oxidase,XOD)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总皂苷和... 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向日葵叶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探究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部位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anthine oxidase,XOD)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乙酸乙酯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三氯甲烷部位的绿原酸含量最高且抑制XOD活性最佳。三氯甲烷部位经大孔树脂纯化后,70%乙醇部位抑制XOD活性最佳,且抑制类型为可逆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叶 活性物质 大孔吸附树脂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6
3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3 位作者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3,共4页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果实表面喷洒1%CaCl2、0.1 mmol/L CPZ、0.1 mmol/L TFP、0.5 mmol/L SO和0.05mmol/L EB溶液后,均未对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仅EB诱发褐变,而CaCl2降低了PPO活性,SO、EB和TFP的作用相反,CPZ的作用较小。这说明,果皮发生褐变与PPO活性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Ca2+-CaM系统和Ca2+-AT-Pase参与了褐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果皮 褐斑 酚类物质 氧化酶
下载PDF
茉莉酸诱导对枸杞叶生化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宫玉艳 段立清 王爱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茉莉酸是植物的重要信号抗逆物质,当植物受到刺激时,起到激素和信号传递作用。本文研究了茉莉酸处理引起枸杞叶黄酮、单宁酸、蛋白质、可溶性糖、PPO和POD含量的变化及其时间效应。结果发现,茉莉酸处理使枸杞黄酮和单宁酸含量显著增加;... 茉莉酸是植物的重要信号抗逆物质,当植物受到刺激时,起到激素和信号传递作用。本文研究了茉莉酸处理引起枸杞叶黄酮、单宁酸、蛋白质、可溶性糖、PPO和POD含量的变化及其时间效应。结果发现,茉莉酸处理使枸杞黄酮和单宁酸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PO和POD活性显著增加。0.1mmol/LJA处理使枸杞黄酮和单宁酸含量增加最显著,均在处理后第5天增幅最大。0.001mmol/LJA处理使枸杞蛋白质含量降低最显著,处理后第7天降幅最大。0.1mmol/LJA处理使枸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最显著,处理后第1天降幅最大。0.1mmol/LJA处理使枸杞PPO活性增加最显著,处理后第3天增幅最大。0.01mmol/LJA处理使枸杞POD活性增加最显著,处理后第7天增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 枸杞 次生物质 营养物质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中烟叶色素和多酚含量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淑君 黄明迪 +8 位作者 王耀锋 杨树勋 赵存孝 夏巍 乔万鹏 孙福山 王爱华 王松峰 孙阳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为了探讨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色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测定了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差异... 为了探讨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色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测定了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差异较小。与普通烤房相比,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较高;类叶比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烘烤结束时密集烤房的类叶比较高。密集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说明密集烘烤烤后烟叶趋于变黄充分,不易发生棕色化反应,有利于烟叶烤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烤房 普通烤房 色素 多酚氧化酶 多酚类物质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珊 胡军 +2 位作者 胡有持 宗永立 曾世通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5,共4页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原料,建立了一种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以产生香气物质的方法,并对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相、酶用量及有机溶剂对产物中香气物质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嘌呤氧...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原料,建立了一种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以产生香气物质的方法,并对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相、酶用量及有机溶剂对产物中香气物质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氧化降解β-胡萝卜素时,能够生成异佛尔酮、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产物,这些化合物是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的重要香气物质;2与有机相体系和水相体系相比,水包油型两相体系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生成;3随着黄嘌呤氧化酶用量的增加,产物中香气物质的生成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在两相体系中加入适量的低极性有机溶剂能够提高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活力,同时避免中间产物的继续降解,有利于香气物质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黄嘌呤氧化酶 氧化降解 烟草 香气物质
下载PDF
漆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华丽 史安石 石淑兰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1,共3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具有催化氧化酚型底物的能力。漆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纸浆的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去除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漆酶 生物制浆 生物漂白 纸浆 多酚氧化酶 去除 底物 氯酚类化合物 催化氧化 毒性
下载PDF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彦 高居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变化。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和褐变度是与主要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凤尾菇 贮藏 乙烯 酚类物质 氧化酶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8
9
作者 潘励山 李彦萍 程伯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药参食法培养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及化学发光等方法测定COX活性、心磷脂(CL)含量、膜流动性(MF)、超氧化物歧...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药参食法培养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及化学发光等方法测定COX活性、心磷脂(CL)含量、膜流动性(M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OX活性、CL含量、MF及SOD活性都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COX活性降低,这与SOD活性降低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吗啡
下载PDF
漆酶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华丽 史安石 石淑兰 《黑龙江造纸》 2004年第4期38-39,50,共3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 ,具有催化氧化酚型底物的能力。漆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从生漆干燥和毛发染色、纸浆的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去除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漆酶 生物制浆 生物漂白 纸浆 染色 干燥 多酚氧化酶 氯酚类化合物 催化氧化 去除
下载PDF
光、暗预处理对蚕豆幼苗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小满 柏新付 王晓安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6-59,共4页
以蚕豆幼苗为材料,对光、暗预处理诱导植物不定根生成的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暗预处理的茎不定根的生根率比光预处理高出近4倍,并且,暗预处理的茎不定根的发生属内起源。2)暗预处理的蚕豆茎内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光预处... 以蚕豆幼苗为材料,对光、暗预处理诱导植物不定根生成的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暗预处理的茎不定根的生根率比光预处理高出近4倍,并且,暗预处理的茎不定根的发生属内起源。2)暗预处理的蚕豆茎内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光预处理的高,而酚类物质的含量却比光预处理的低。结论是,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及低含量的酚类物质均是有利于不定根生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预处理 暗预处理 蚕豆 幼苗 不定根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6 位作者 吴政卿 赵献林 杨会民 王美芳 何宁 杨攀 吴剑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外源物质...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MS培养基上附加2.0~3.0mg/L2,4-D、2.0mg/L2,4-D+0.1mg/LABA和2.0mg/L2,4-D+0.1mg/LABA+2.5~5.0mg/L AgNO3处理较高。不同外源物质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物质 胚性愈伤组织 草酸盐氧化酶
下载PDF
烯禾啶胁迫对谷子愈伤组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惠洁 余凯凯 +5 位作者 刘阳 黄蕾 郭平毅 王玉国 温银元 原向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
为了研究烯禾啶胁迫对谷子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添加0、0.5、1、2、4 m L·L^(-1)烯禾啶的MS培养基上培养谷子愈伤组织,测定其SOD、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烯禾啶浓度... 为了研究烯禾啶胁迫对谷子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添加0、0.5、1、2、4 m L·L^(-1)烯禾啶的MS培养基上培养谷子愈伤组织,测定其SOD、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烯禾啶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生长逐渐缓慢,烯禾啶浓度为2 m L·L^(-1)时,愈伤组织生长极为缓慢,4 m L·L^(-1)时,愈伤组织基本不生长;SOD、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随着烯禾啶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在1 m L·L^(-1)及以下时积累缓慢,高于1 m L·L^(-1)时积累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烯禾啶 愈伤组织 相对生长量 保护酶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藜蒿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月峰 李益珍 +2 位作者 张阿惜 付桂明 万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活性为监测指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藜蒿茎活性成分。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藜蒿茎中抑制XOD活性成分提取条件,最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 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活性为监测指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藜蒿茎活性成分。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藜蒿茎中抑制XOD活性成分提取条件,最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MS)对藜蒿茎乙醇提取液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3%,提取温度79℃,液料比34∶1(mL/g),在此条件下得到提取液的XOD活性抑制率为56.4%。鉴定出藜蒿茎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新绿原酸(5-CQA)、绿原酸(3-CQA)、异绿原酸b(3,4-diCQA)、异绿原酸a(3,5-diCQA)、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diCQA)和异绿原酸c(4,5-diCQ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蒿茎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 响应曲面法 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华中地区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鄢紫薇 高璟赟 +6 位作者 张秀玲 杜丽君 徐晗 王玺 胡岚 林杉 胡荣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湖北咸宁和湖南长沙的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含水率,即40%、70%、100%和200%田间持水量(WHC)下土壤过氧化物酶、酚氧化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和可溶性有机碳(... 为探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湖北咸宁和湖南长沙的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含水率,即40%、70%、100%和200%田间持水量(WHC)下土壤过氧化物酶、酚氧化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咸宁土壤的酶活性高于长沙土壤,两种土壤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酚类物质含量随培养时间总体呈动态平衡,在40%WHC下最高,而在200%WHC下最低;土壤DOC含量在较高(100%WHC、200%WHC)含水率下较高,而在较低(40%WHC、70%WHC)含水率下较低。酚氧化酶活性在培养前期较低,在培养的第5~15 d较高,咸宁水稻土最高值为260.76nmol·g^(-1)·h^(-1),长沙水稻土为107.10 nmol·g^(-1)·h^(-1)。较高水分处理(200%WHC)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培养后期活性较高,最高值达到929.66 nmol·g^(-1)·h^(-1)。相关性分析表明,DOC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酚氧化酶活性、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有机质低的土壤。较高含水率(100%WHC、200%WHC)可显著提高土壤的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且在较高含水率条件下土壤酚类物质含量和DOC含量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酚氧化酶 含水率 酚类物质 可溶性有机碳
下载PDF
GC-MS与HPLC分析荔枝酒的苦味物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勇 赵德阳 +1 位作者 王进 曾宪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4,共3页
利用GC-MS分析了荔枝酒中的主体化学成分,各个组分经过质谱图对照分析,鉴定出包括酯、脂肪酸、芳香烃、酮和多种醇类物质,同时利用HPLC分析了酒体中的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中,一部分是皮和核中浸提出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发酵过程转化而来... 利用GC-MS分析了荔枝酒中的主体化学成分,各个组分经过质谱图对照分析,鉴定出包括酯、脂肪酸、芳香烃、酮和多种醇类物质,同时利用HPLC分析了酒体中的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中,一部分是皮和核中浸提出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发酵过程转化而来的,其可使酒体显得更加饱满、柔和。影响荔枝酒口感的主要为后苦味物质,本文对荔枝酒的苦味物质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荔枝酒 气-质联用 HPLC分析 苦味物质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披针叶黄华愈伤组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秀芳 王桔红 +2 位作者 汪小东 张超强 王兴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48-3052,共5页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laceolata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拟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其适应盐环境的生理机制。方法在附加0.2%~1.2%NaCl的继代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进行胁迫培养,测定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laceolata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拟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其适应盐环境的生理机制。方法在附加0.2%~1.2%NaCl的继代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进行胁迫培养,测定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丙二醛(MDA)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当NaCl小于或等于0.8%时,随盐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愈伤组织生长量下降,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当NaCl大于0.8%时,愈伤组织生长极为缓慢;可溶性糖和脯氨酸量随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酶活性随NaCl质量分数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量在0.8%NaCl及以下时积累缓慢,而NaCl高于0.8%时急剧增加。结论披针叶黄华愈伤组织具有适应一定质量分数(≤0.8%NaCl)盐渍生境的能力,其在受到盐胁迫时可以通过增加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类以降低渗透势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黄华 愈伤组织 盐胁迫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