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with antimicrobials
1
作者 Izabela Malczak Anna Gajd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52-1470,共19页
Antibiotics are among the most often used medications in human healthcare and agriculture.Overusing these substances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bacteria or a toxic effect whe... Antibiotics are among the most often used medications in human healthcare and agriculture.Overusing these substances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bacteria or a toxic effect when administering large amounts.To solve these problems,new solutions in antibacterial therapy are needed.The use of natural products in medicine has been known for centuries.Some of them ha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hence the idea to combine their activity with commercial antibiotics to reduce the latter's use.This review presents collected information on natural compounds(terpenes,alkaloids,flavonoids,tannins,sulfoxides,and mycotoxins),of which various drug interactions have been observed.Many of the indicated compounds show synergistic or additive interactions with antibiotics,which suggests their potential for use in antibacterial therapy,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the antibiotics used and the risk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resistance.Unfortunately,there are also compounds which interact antagonistically,potentially hindering the therapy of bacterial infection.Depending on its mechanism of action,each compound can behave differently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antibiotics and when acting against various bacterial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S Antimicrobials Natural compounds antibiotics
下载PDF
Antibacterial enhancement of antibiotic activity by Enterolobium contortisiliquum(Vell.)Morong
2
作者 Zildene de Sousa Silveira Nair Silva Macêdo +8 位作者 Thiago Sampaio de Freitas Ana Raquel Pereira da Silva Joycy Francely Sampaio dos Santos Maria Flaviana Bezerra Morais-Braga José Galberto Martins da Costa Raimundo Nonato Pereira Teixeira Jean Paul Kamdem Henrique Douglas Melo Coutinho Francisco Assis Bezerra da Cunh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CAS 2017年第10期945-949,共5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main chemical classes of compounds from aqueous extract of Enterolobium contortisiliquum(E. contortisiliquum) seed bark and to evaluate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s well as its potential 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main chemical classes of compounds from aqueous extract of Enterolobium contortisiliquum(E. contortisiliquum) seed bark and to evaluate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s well as its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ntibiotics against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Methods: Different classes of compounds in the aqueous extract of E. contortisiliquum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visual changes in the colo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 after the addition of specific reagent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and its potential to increase of antibiotic activity of antibiotics drugs, gentamicin and norfloxacin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microdilution method.Resul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ollowing secondary metabolites were presented in E. contortisiliquum seed bark: flavones, flavonols, xanthones, flavononols,chalcones, aurones, flavones and catechins. The extract itself had very low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bacterial strains tested(MIC ≥ 1024 μg/m L), but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antibiotic activity of gentamicin and norfloxacin when combined in the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e., MIC/8).Conclusions: Our data suggests that E. contortisiliquum seed bark may be an alternative source for new drugs with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antibiotic activity against different strains of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io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Synergism Chemical compounds Bioactivity
下载PDF
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林 蔡鑫毓 +3 位作者 邱玉朗 王北疆 郑钦捷 陈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68-70,76,共4页
随机选取400只试验鸡(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1%金霉素,处理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2%复方中药制剂,处理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2%发酵复方中药制剂,探究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 随机选取400只试验鸡(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1%金霉素,处理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2%复方中药制剂,处理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2%发酵复方中药制剂,探究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肉鸡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4%、2.24%、4.50%(P<0.05),3个处理组肉鸡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了2.21%(P<0.05);26~49日龄,处理Ⅰ、Ⅱ、Ⅲ组肉鸡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1%、4.52%、4.99%(P<0.05),处理Ⅲ组肉鸡日增重较处理Ⅱ组、处理Ⅰ组分别提高了0.45%、2.62%;处理Ⅲ组肉鸡料重比与处理Ⅰ、Ⅱ组相比均降低了0.62%(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粗蛋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86%、1.77%、3.46%(P<0.05),处理Ⅲ组粗蛋白利用率较处理Ⅱ组、处理Ⅰ组分别提高了1.66%和1.57%(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粗脂肪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98%、0.97%、1.76%(P<0.05),处理Ⅲ组粗脂肪利用率较处理Ⅰ组提高了0.77%(P<0.05)。由此可见,添加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降低料重比,改善发病率、腹泻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复方制剂 抗生素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养殖废水中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航 沈梦楠 +3 位作者 陈涛 张明 刘青宇 樊闯宇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而这些抗生素不能被生物完全吸收,重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动物养殖的饲料中添加了重金属,其不规范地使用也会造成重...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而这些抗生素不能被生物完全吸收,重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动物养殖的饲料中添加了重金属,其不规范地使用也会造成重金属的污染。介绍了目前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现状和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并对今后植物修复养殖废水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抗生素 复合污染 去除机制
下载PDF
基于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迪 鞠睿 +3 位作者 李丽梅 王煜倩 陈瑞 王新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5,共12页
转录因子是一类在细胞中通过引导RNA聚合酶与特定DNA序列结合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转录因子是生物体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的一类重要调节性蛋白,可专一性的感知环境介质中的配体分子。利用转录因子作为识别元件构建生物传感体系并与不... 转录因子是一类在细胞中通过引导RNA聚合酶与特定DNA序列结合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转录因子是生物体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的一类重要调节性蛋白,可专一性的感知环境介质中的配体分子。利用转录因子作为识别元件构建生物传感体系并与不同的信号转导和放大系统耦合,可在细胞、无细胞和体外等不同反应体系构建信号输出形式灵活多样的传感策略。基于转录因子构建的生物传感器(TFBBs),因其灵敏度高、体积小、价格低廉以及可应用于现场监测等优势,在环境分析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文中着重介绍了TFBBs的传感体系类型、核心元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列举了其在重金属离子、芳香族化合物及抗生素等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TFBBs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促进TFBBs人工设计和传感性能提升,使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生物传感 环境分析 重金属离子 芳香族化合物 抗生素
下载PDF
碳量子点与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合成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雨洁 赵斌 +6 位作者 沈谊豪 李秀明 郭小云 王昱童 高雅 方涵 王志有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公认的绿色技术,但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导致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不高,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公认的绿色技术,但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导致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不高,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是当前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碳量子点(CQDs)是新型的纳米级荧光碳材料,可作为修饰剂与半导体材料复合,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极大地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复合方法,总结了近几年CQDs/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染料、抗生素、止痛药、酚类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QDs/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降解 有机染料 抗生素 止痛药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碳材料电增强吸附全氟化合物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坤坤 邢加建 陈硕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6-13,172,共9页
新污染物以其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在环境中积累和迁移,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电增强吸附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施加不同电压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新污染物,并且再生简单、无二次污染,因此在去除新污染物等领域,电增强吸附技... 新污染物以其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在环境中积累和迁移,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电增强吸附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施加不同电压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新污染物,并且再生简单、无二次污染,因此在去除新污染物等领域,电增强吸附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良好的电增强吸附电极材料。文章综述了近些年碳电极在电增强吸附部分重要新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水环境条件对电增强吸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增强吸附 新污染物 全氟化合物 抗生素 碳材料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as alternatives to in-feed antibiotics 被引量:6
8
作者 Jingxia Gao Zhe Yang +3 位作者 Chongqi Zhao Xiongzhuo Tang Qian Jiang Yulong Yi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518-1534,共17页
Intensiv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in China largely relied on the use of in-feed antibiotics until July 2020.The consequences of antibiotic overuse in animal feed include accumulation in animal products and the d... Intensiv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in China largely relied on the use of in-feed antibiotics until July 2020.The consequences of antibiotic overuse in animal feed include accumulation in animal prod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both of which threaten 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China has now completely banned the circulation of commercial feed containing growth-promoting drug additives(excep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herefore,alternatives to in-feed antibiotics in animal production are greatly needed.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NPCs)exist widely in plants and are non-toxic,nonpolluting,highly reproducible,and leave little residue.Many natural flavonoids,phenolic acids,lignans,and stilbenes have polyphenol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exhibit great potential as alternatives to antibiotics.In this review we deline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derived NPCs and summarize their current applications as alternatives to in-feed antibiotics,aiming to provide new strategies for antibiotic-free feed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ustainable animal husbandry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alternatives to in-feed antibiotics animal husbandry intestinal health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效果及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董续加 汪志恒 +5 位作者 林芳竹 黄志洪 杨国虎 张成健 武志勇 王德云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6,共5页
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母猪生产性能、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罗牛山某猪场6栋母猪区约4 500头PRRS发病母猪(长白×大约克)作为对照组,每吨饲料添加磷酸替米考星1 kg和复方阿莫西林0.5 kg,... 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母猪生产性能、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罗牛山某猪场6栋母猪区约4 500头PRRS发病母猪(长白×大约克)作为对照组,每吨饲料添加磷酸替米考星1 kg和复方阿莫西林0.5 kg,自试验开始连续添加7 d;另在发病情况相似的7栋母猪区选择约4 500头同品种母猪作为试验组,拌料饲喂中药复方,每吨饲料添加1 kg九灵甘蓝素和1 kg九灵黄芪素,自试验开始连续添加15 d。检测发病母猪主要生产性能指标、PRRSV抗原、循环阈值(Ct值)及仔猪的出生重、断奶重等。结果:在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复方之后,发病母猪中流产数和窝均死胎数明显减少(P<0.05);PRRSV抗原阳性率与发病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仔猪腹泻率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死淘率显著降低,母猪产仔数及窝均健仔数均显著增加(P<0.05),表明中药复方对PRRS的防控效果与抗生素类似;但试验组在8月的流产率、窝均死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血、睾丸去势液和流产母猪样本抗原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药复方降低了PRRS复发的风险。综上,添加中药复方可降低PRRSV抗原阳性率,减少PRRS的发病率,稳定病情,并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中药复方 抗生素 母猪 生产性能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点评标准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10
作者 童隆财 刘萌 李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3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点评标准,结合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方法参照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制订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 目的建立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点评标准,结合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方法参照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制订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通过建立的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评价2019年7—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894例病例的用药合理性。结果894例病例中,适应证合理率为93.62%,给药剂量合理率为90.49%,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9.37%,微生物送检合理率为75.84%。结论建立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DUE标准能够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参考,该院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药物利用指数
下载PDF
水环境中新污染物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丽 潘子亮 郑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随着各类化学品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新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断被发现。新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目前,微塑料、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和内分泌干扰物是常见的4种新污染物。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随着各类化学品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新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断被发现。新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目前,微塑料、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和内分泌干扰物是常见的4种新污染物。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水环境中不同新污染物的去除技术,然后展望技术发展方向,旨在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去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去除技术 水环境 微塑料 抗生素 全氟化合物 内分泌干扰物
下载PDF
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一青 李艳琼 +5 位作者 李铭刚 李勤 赵江源 崔晓龙 彭谦 文孟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由于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小,从稀有放线菌中寻找新抗生素成为研究的重点。稀有放线菌是新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产生菌,其产生的抗生素具有结构多样及活性独特的特点。本文概述近年来稀有放线菌中的小单孢菌属、诺卡菌属、... 由于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小,从稀有放线菌中寻找新抗生素成为研究的重点。稀有放线菌是新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产生菌,其产生的抗生素具有结构多样及活性独特的特点。本文概述近年来稀有放线菌中的小单孢菌属、诺卡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游动放线菌属、拟无枝菌酸菌属、小双孢菌属及糖多孢菌属等产生的抗生素种类及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抗生素 活性物质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2
13
作者 谢全喜 崔诗法 +4 位作者 徐海燕 曹银生 林显华 辛国芹 谷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0只1日龄雌性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预试期3d,正试期35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0只1日龄雌性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预试期3d,正试期35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Ⅴ组为抗生素组,Ⅱ、Ⅲ、Ⅳ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0‰、2.0‰、4.0‰。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试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每个试验阶段,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且除4~10日龄和32~38日龄料重比外,Ⅲ组肉鸡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2)24日龄时,Ⅲ组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分别高出Ⅴ组40.6%、47.7%,差异显著(P<0.05);17日龄和24日龄时,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分别高出Ⅴ组24.3%、16.2%,差异显著(P<0.05);24日龄和31日龄时,Ⅲ组盲肠内容物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高出Ⅴ组11.4%、39.3%,差异显著(P<0.05);10日龄和38日龄时,Ⅲ组新城疫抗体效价分别高出Ⅴ组37.0%、32.4%,差异显著(P<0.05)。3)10日龄和38日龄时,Ⅲ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最高,分别高出Ⅴ组45.2%、56.7%,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同时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抗生素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樟树叶片抑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学群 王春台 +1 位作者 杜爱玲 林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以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从樟树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棕黑色粉末,该提取物主要为有色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化合物A的含量成倍高于化合物B;经silicagel、Al_2O_3及sephadex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等步骤,得... 以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从樟树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棕黑色粉末,该提取物主要为有色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化合物A的含量成倍高于化合物B;经silicagel、Al_2O_3及sephadex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红棕色化合物A,经PAGE、PLC及TLC检测均为单一谱带或单一斑点;该化合物熔点为280.29℃,λ_(max) ̄(KOH)为213nm,E1cm1%为342.5,肩峰为257nm,pI为3.7,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及毛霉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叶片 抑菌物 抗菌活性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季铵盐类消毒剂及大肠杆菌对其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邹立扣 吴国艳 +3 位作者 程琳 何雪梅 郭丽娟 龙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38-345,共8页
研究表明,食源性细菌消毒剂耐药严重,大肠杆菌是食品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监测的指示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表现出比革兰氏阳性菌更强的抗性,且大肠杆菌对消毒剂与抗生素耐药性可共传播。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季铵盐类消毒剂的结构与种类、作用... 研究表明,食源性细菌消毒剂耐药严重,大肠杆菌是食品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监测的指示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表现出比革兰氏阳性菌更强的抗性,且大肠杆菌对消毒剂与抗生素耐药性可共传播。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季铵盐类消毒剂的结构与种类、作用机制、大肠杆菌消毒剂耐药产生、耐药基因、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以及与抗生素耐药共传播机制等的研究进展。食源性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抗性的耐药机制研究很少,研究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耐药性,可为消毒剂的规范使用以及食源性大肠杆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季铵盐类 消毒剂 耐药
下载PDF
抗生素/袪痰药复方制剂临床试验设计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涛 杨进波 邵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8,共3页
抗生素和祛痰药组成的复方口服制剂是近几年我国抗生素领域的研发和注册申报热点。由于申报者对该类复方制剂在国外上市的研究不足,立题合理性尚待商榷,在明确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应通过合理设计并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和... 抗生素和祛痰药组成的复方口服制剂是近几年我国抗生素领域的研发和注册申报热点。由于申报者对该类复方制剂在国外上市的研究不足,立题合理性尚待商榷,在明确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应通过合理设计并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和临床定位。目前已完成的相关临床试验中存在一些设计上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药审评的相关原则,结合相关文献和具体审评经验,探讨此类复方制剂临床试验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祛痰药复方 组方合理性 临床试验设计
下载PDF
复方磷酸可待因片治疗中重度咳嗽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玲 邓艳萍 +7 位作者 何冰 迟春花 姚婉贞 朱红 陈杭薇 周沄沄 沈黎阳 徐国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147-2150,共4页
目的:考察复方磷酸可待因片(奥舒灵)对中度以上咳嗽的镇咳祛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对209例中度或重度咳嗽症状患者的镇咳祛痰进行临床评价。试验组(n=105)口服奥舒灵(2片)及可待因桔梗片(可桔片)模拟药(1... 目的:考察复方磷酸可待因片(奥舒灵)对中度以上咳嗽的镇咳祛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对209例中度或重度咳嗽症状患者的镇咳祛痰进行临床评价。试验组(n=105)口服奥舒灵(2片)及可待因桔梗片(可桔片)模拟药(1片),对照组(n=104)口服可桔片(1片)及奥舒灵模拟药(2片),tid,连用3~7d。对咳嗽程度、痰量、痰黏稠度和痰性质与外观进行逐日评分,并观察首次用药后的镇咳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镇咳有效率分别为61.0%和58.7%,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舒灵是安全有效的镇咳祛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磷酸可待因片 可待因桔梗片 镇咳 祛痰 Ⅱ期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于佳民 陈振 +5 位作者 齐秀晔 谢全喜 郑军红 刘学江 谷巍 单宝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19-222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600只1日龄白羽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肽菌素T3组,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600只1日龄白羽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肽菌素T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肽菌素T3;Ⅲ、Ⅳ、Ⅴ组为抗生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g/t硫酸黏杆菌素、50g/t杆菌肽锌及50g/t杆菌肽锌和10g/t硫酸黏杆菌素混合物。预试期3d,正试期35d。结果表明,与Ⅰ、Ⅲ、Ⅳ和Ⅴ组相比,肽菌素T3组肉鸡各阶段平均日增重(ADG)、盲肠和直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高(P<0.05),料重比(F/G)、盲肠和直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分别提高27.44%、40.27%、29.01%和29.81%(P<0.05),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12.82%、37.50%、33.33%和38.95%(P<0.05)。肽菌素T3组肉鸡血清内毒素含量低于Ⅰ组(P>0.05)和Ⅲ组(降低24.77%,P<0.05)。与Ⅰ组和Ⅲ组相比,肽菌素T3组盲肠内容物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分别提高32.37%和25.79%(P<0.05)。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0‰肽菌素T3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鸡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肉鸡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其提高盲肠内容物sIgA含量、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的效果优于20g/t硫酸黏杆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菌素 抗生素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免疫性能
下载PDF
比较3种采样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肖华 凌宙贵 +3 位作者 唐贞明 明莫瑜 刘卫 蒋连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649-65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法留痰、改良式留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三种方法送检的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率,探索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送检的痰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标本,按采样途径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A...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法留痰、改良式留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三种方法送检的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率,探索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送检的痰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标本,按采样途径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常规方法留痰,在入院后第二天早晨应用抗生素前,清水漱口后咳去第一口痰,然后用力咳出深部痰于无菌器皿中送检;改良留痰组(B组):采用西吡氯铵含片及含漱复方氯己定液后再留取痰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组(C组):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的标本培养。比较3种方法送检标本的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率。结果 5年期间共有4,920份标本纳入本研究,其中A组3,338份、B组250份、C组1,332份。A组、B组及C组三种方法痰涂片的合格率分别为41.0%、70.4%和99.5%,B组及C组痰涂片的合格率均高于A组(P<0.001),B组痰涂片的合格率也低于C组(P<0.001);三组合格痰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30.1%、40.1%及87.2%,C组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或B组(P<0.001),而且B组病原菌的检出率也高于A组(P=0.004)。结论常规咳痰标本的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率较低,西吡氯铵含片含服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具有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的作用,而支气管肺泡灌洗较常规法留痰、改良式留痰法明显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标本的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临床可结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痰标本 西吡氯铵含片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钧 张淑文 +5 位作者 阴宏 王红 任爱民 张丽霞 王超 王宝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和低浓度新霉素条件下传代培养大肠杆菌ATCC25922,以空白血清、低浓度新霉素、空白肉汤作对照,采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和低浓度新霉素条件下传代培养大肠杆菌ATCC25922,以空白血清、低浓度新霉素、空白肉汤作对照,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以抑菌环直径(mm)作为衡量标准,动态观察诱导菌株耐药性变化。结果: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具有直接抑菌作用,末次灌胃给药60 min后含药血清抑菌环直径达10 mm;经低浓度新霉素诱导30代后,大肠杆菌ATCC25922不仅对新霉素产生耐药,而且导致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失效,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敏感性降低,产生多重耐药;新霉素+含药血清组菌株第40代菌株对新霉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始终保持敏感,其中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同空白肉汤组保持一致(P>0.05)。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剂具有延缓和控制细菌在低浓度抗生素诱导下产生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清热颗粒剂 血清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