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成形联合置管溶栓治疗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海军 陈光 +3 位作者 王浩 王鹏辉 杨颐馨 温连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成形术辅助置管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并对髂一股,股深动脉血管内成形术的可行性作一探索。方法8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病变均为TASC(Ⅱ)D型,其中3例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 目的探讨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成形术辅助置管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并对髂一股,股深动脉血管内成形术的可行性作一探索。方法8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病变均为TASC(Ⅱ)D型,其中3例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主动脉闭塞长度为2—6cm,1例腹主动脉远端重度狭窄伴右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另外4例为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闭塞。其中4例伴有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所有患者均采用PTA+内支架治疗,5例于血管内成形术后行辅助置管溶栓治疗。结果8例患者主髂动脉闭塞段病变均成功开通;4例伴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仅行主,髂一股/股深动脉内支架成形术。而股浅动脉病变未予处理。技术均获成功,症状均获缓解,踝臂指数术前为0.58.术后为0.76。1例于术后出现左侧小脑小面积梗死,未发生严重后遗症。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无再狭窄发生。结论慢性广泛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血管腔内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及近中期通畅率;支架植入后留置导管溶栓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的发生;髂一股深动脉血管内成形术可以达到改善患肢症状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股深动脉 置管溶栓
下载PDF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3
2
作者 沈晨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48-954,共7页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一组引起盆腔缺血和(或)下肢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表现为臀肌和(或)下肢间歇性跛行,如果病变加重,会引起肢体重度缺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耗材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一组引起盆腔缺血和(或)下肢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表现为臀肌和(或)下肢间歇性跛行,如果病变加重,会引起肢体重度缺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耗材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有了极大的改变,我们根据最新循证资料以及国外相关指南,提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诊疗规范推荐意见,旨在为国内血管外科医师及相关领域医师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 主髂动脉闭塞症 勒里什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主-双髂动脉闭塞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钱钧 高继东 +1 位作者 吕孝军 杨晓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溶栓术及成形术治疗腹主动脉-双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5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溶栓及成形术等综合介入治疗。其中男13例,女2例;5例为肾动脉水平下腹主动脉闭塞,10例为腹主动脉末端及双... 目的探讨腔内溶栓术及成形术治疗腹主动脉-双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5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溶栓及成形术等综合介入治疗。其中男13例,女2例;5例为肾动脉水平下腹主动脉闭塞,10例为腹主动脉末端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血管闭塞长度14.1~33.5(19.61±6.24)cm。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1例1周后发生左侧髂动脉急性栓塞;2例在半年内发生支架内闭塞;5例2年后再次出现跛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术中发生血管夹层,6例术中发生肢体远端血管栓塞,15例患者因留管溶栓均出现大小不等的穿刺点血肿,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利用多种介入方法对主-髂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进行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长段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对于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可优先考虑施行综合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闭塞 支架 介入治疗 主-髂动脉 腔内成形
下载PDF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4
作者 舒畅 黎明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是周围动脉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腹主动脉远端和/或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慢性狭窄或闭塞性改变。由于很多无症状患者,其人群发病率很难统计,据报道为4%~14%。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4%~20%,80岁以上发病... 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是周围动脉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腹主动脉远端和/或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慢性狭窄或闭塞性改变。由于很多无症状患者,其人群发病率很难统计,据报道为4%~14%。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4%~20%,8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23%。AIOD的临床表现可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至组织坏死,合并髂内动脉闭塞者还可同时伴有阳痿。流出道通畅的单纯性主髂动脉病变的症状更多为间歇性跛行。据统计,约有1/4间歇性跛行患者症状可自行好转,另外1/4间歇性跛行患者症状将加重。开放治疗是过去治疗的金标准,而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微创介入治疗目前已占主导地位。本文将对目前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开放手术 腔内治疗
原文传递
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白云清 亓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腋-股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的35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有间歇性跛者5例,下肢静息痛11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9例。闭塞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29例、血... 目的探讨腋-股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的35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有间歇性跛者5例,下肢静息痛11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9例。闭塞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29例、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夹层1例。术式为腋-双股动脉旁路术19例,腋-单侧股动脉旁路术16例,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术后患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远期随访时间3—80个月,总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81%。结论腋-股动脉旁路术具有侵袭性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旁路术 人工血管
下载PDF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术式选择及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民 任华亮 +2 位作者 冷瑞 王祺 张望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方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术经验及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于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1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1例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操作,...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方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术经验及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于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1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1例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操作,其中行单纯主髂动脉置管溶栓术5例,主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94例,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23例,单纯球囊扩张3例,6例复杂病例同期实施了杂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1例,急性暂时性缺血性卒中发作1例,肺内感染1例。术后113例获访,成功随访率为86.3%(113/131);随访时间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心肌梗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年内的通畅率为89.3%(100/112)。随访期间13例复发,其中5例实施了再次支架置入,1例实施了置管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另外7例因症状较轻予以保守治疗。结论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处理仍需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甚至几种措施相结合,使病变处理更简化,风险更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