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Machinable Bioactive Glass-ceramics by Sol-gel Method
1
作者 宁青菊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5年第B12期70-73,共4页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prepare machinable bioactive glass-ceramics by sol-gel method. A multi-component composite sol with great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was first prepared by a 2-step method. The compo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prepare machinable bioactive glass-ceramics by sol-gel method. A multi-component composite sol with great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was first prepared by a 2-step method. The composite sol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gel by aging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gel was dried finally by super critically drying method and sintered to obtain the machinable bioactive glass-ceramics. Effect of thermal treatment on crystallization of the glass-ceramics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 XRD ) analysis. Microstructure of the glass- ceramic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mechanism of machinability was discussed. Phlogopite and hydroxylapatite were identified as main crystal phases by XRD analysis under thermal treatment at 750℃ and 950℃ for 1.5 h separately. The relative bulk density could achieve 99% under 1050℃ for 4 h. Microstructure of the glass-ceramics showed that the randomly distributed phlogopite and hydroxylapatite phases were favorable to the machinability of the glass-ceramics. A mean bending strength of about 160- 180 MPa and a fracture toughness parameter KIC of aboat 2.1-2.3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glass-cer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ceramicS bioactivity MACHINABILITY sol-gel method
下载PDF
Bioactivity of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被引量:2
2
作者 冯云枝 王压冲 +3 位作者 谭燕妮 刘咏 向其军 盛小娴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7年第4期828-831,共4页
The bioactivity of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 composites, including the in vitro behavior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and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and the rabbit... The bioactivity of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 composites, including the in vitro behavior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and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and the rabbit mandible defect in vivo under a dynamic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logical apatite layer form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after 1 d of immersion in the simulated body fluid, and becomes dense after 14 d. In vivo tests indicate that bone formation occurs after implantation for 14 d, and strong bonding of bone to the implant occurs after 42 d. No aseptic loosening occurs during 42 d of implantation. The finding shows that mica/apatite glass ceramics have good bioactivity and osteoconductivity for constructing bone graft, and can be promis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磷灰石玻璃陶瓷 生物活性 骨传导率 生物材料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 by synthetic coupling agent
3
作者 Qin LONG Da-Li ZHOU +1 位作者 Xiang ZHANG Jia-Bei ZHOU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In this study, lysin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urface of 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 (AW-GC) to improve its cytocompatibility by two steps reaction procedure. Firstly, lysine connected to N-β-(aminoethyl)-... In this study, lysin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urface of 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 (AW-GC) to improve its cytocompatibility by two steps reaction procedure. Firstly, lysine connected to N-β-(aminoethyl)-y-aminopropyl trimethoxy silane (A-1120) by covalent binding of amide group. Secondly, the lysine-functionalized A-1120 wa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W-GC through a silanization reaction involving a covalent attachment. FTIR spectra indicated that lysine had been immobil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AW-GC successfully. Bioactivity of the surface modified AW-GC was investigated by simulated body fluid (SBF), and the in vitro cytocompatibility was evaluated by coculturing with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MG6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of hydroxyapatite layer formed on the modified material was similar to AW-GC while the mode of hydroxyapatite deposition was changed. The growth of MG63 cells showed that modifying the AW-GC surface with lysine enhances the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odification 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 (AW-GC) LYSINE silane coupling agent cytocompaUbility
原文传递
Bioactive nanoglass regulating th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4
作者 Dagogo Dorothy Winston Ting Li Bo Lei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202-1211,共10页
Bioactive glass nanoparticles(BGN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including drug delivery,gene therapy,tumor therapy,bioimaging,molecular markers and tissue engineering.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Bioactive glass nanoparticles(BGN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including drug delivery,gene therapy,tumor therapy,bioimaging,molecular markers and tissue engineering.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BGNs in bone,heart and skin regeneration.However,there is inadequate information on skeletal muscle tissue engineering,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BGNs on myoblasts,and the role of bioactive glass composite materials on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is unknown.Herein,we report the effects of BGN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60Si-BGN,80Si-BGN,100Si-BGN)on th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C2C12 cells and in vivo skeletal tissue regener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0Si-BGN could efficiently promote th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C1C12 cells,including the myotube formation and myogenic gene expression.The in vivo experiment in a rat skeletal muscle defect model also confirmed that 80Si-BG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lete regener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tissue during 4 weeks implantation.This work firstly demonstrated evidence that BGN could be the bioactive material in enhancing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tive materials bioactive ceramic bioactive glass nanoparticles skeletal tissue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Fe_2O_3-CaO-SiO_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的磁性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家宽 杨述华 +1 位作者 何归丽 肖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2O3 CaO 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 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2O3 CaO 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化2h后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磁铁矿主晶相和硅灰石次晶相均匀致密分布的微观组织,所得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磁性能.铁含量提高能够增加微晶玻璃的磁性,然而会抑制微晶玻璃表面羟基磷灰石的形成,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铁磁 微观结构分析 XRD分析 羟基磷灰石 P2O5 B2O3 浸泡实验 磁性检测 微观组织 玻璃材料 玻璃表面 硅灰石 主晶相 磁铁矿 铁含量 磁性能 制备 致密 核化
下载PDF
齿科可切削渗透陶瓷用低熔生物微晶玻璃 被引量:11
6
作者 秦小梅 左良 +1 位作者 赵骧 李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5-378,共4页
选择了1种SiO_2-MgO-Al_2O_3-K_2O-CaO-P_2O_5-F体系玻璃成分,制备了不同ZnO添加量的齿科渗透陶瓷用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结果表明,添加9%的ZnO,可使母玻璃的熔化澄清温度降至1300℃,降低了干压成型的纳米α-氧化铝多孔坯体的玻璃渗透温... 选择了1种SiO_2-MgO-Al_2O_3-K_2O-CaO-P_2O_5-F体系玻璃成分,制备了不同ZnO添加量的齿科渗透陶瓷用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结果表明,添加9%的ZnO,可使母玻璃的熔化澄清温度降至1300℃,降低了干压成型的纳米α-氧化铝多孔坯体的玻璃渗透温度;晶化后的微晶玻璃呈现出独特的球状组织特征,析出相主要为云母、氟磷灰石、假蓝宝石和辉石相等。该体系微晶玻璃兼具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较高的抗弯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陶瓷 低熔化温度 可切削 生物微晶玻璃
下载PDF
Ca-P-Si系微晶玻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志锋 张军 +3 位作者 卢伟伟 宋邦才 孙大宽 潘志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98-10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体外模拟(in vitro)实验方法,借助SEM和EDX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将其压片试样静态浸入模拟生理体液(SBF)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时间不同,压片的玻璃相表面...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体外模拟(in vitro)实验方法,借助SEM和EDX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将其压片试样静态浸入模拟生理体液(SBF)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时间不同,压片的玻璃相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HCA)的生成量也不同,随着浸泡时间增长,HCA含量随之增加,从而证实了其生物活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碳酸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含锰锌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光大 周大利 +3 位作者 冯丹歌 毛茂 郭筵 李绍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1-625,共5页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为Zn_(0.75)Mn_(0.75)Fe_(1.5)O_4的锰锌铁氧体.在充磁至7.96×10~5A·m^(-1)时,各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差不大,在5.4~5.9A·m^2·kg^(-1)之间.材料的生物活性与烧结前和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复合的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有关,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越低,材料的生物活性越好.比较各材料,采用将A-WGC前驱体高温煅烧后再与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固相混合的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晶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薛明 周大利 +2 位作者 曹巨辉 汪宏涛 杨为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AW前驱体粉末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煅烧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纳米级AW前驱体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推测出微晶玻璃体中各晶相的析出温度,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AW玻璃陶瓷的煅烧工艺,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矿化功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 多孔玻璃陶瓷 晶相结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热处理对磷酸钙微晶玻璃中β-Ca_2P_2O_7晶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延报 翁文剑 +4 位作者 杜丕一 沈鸽 韩高荣 SANTOS J D LOPES A M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9-672,677,共5页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 3Na2 O 12TiO2 5 7CaO 2 8P2 O5玻璃进行热处理 ,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 β Ca2 P2 O7晶相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 ,可以获得含有 β Ca2 P2 O7,CaTi4(PO4) 6 ,NaTi...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 3Na2 O 12TiO2 5 7CaO 2 8P2 O5玻璃进行热处理 ,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 β Ca2 P2 O7晶相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 ,可以获得含有 β Ca2 P2 O7,CaTi4(PO4) 6 ,NaTi2 (PO4) 3和Ti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 ,β Ca2 P2 O7为主晶相。随着成核温度提高和成核时间的延长 ,β Ca2 P2 O7晶相在微晶玻璃中含量增加。含较多 β Ca2 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主要是由于 β Ca2 P2 O7晶相有较强的促进生物活性的能力 ,因而使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酸盐 析晶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晓峰 张晓凯 +1 位作者 滕立东 张梅梅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7-255,共9页
通过模拟细胞外液浸泡及动物骨内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借助于SEM/EDAX,薄膜XRD,IRRS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生理环境中表面羟墓碘灰石层的形成过程。根据微晶玻璃中主晶相... 通过模拟细胞外液浸泡及动物骨内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借助于SEM/EDAX,薄膜XRD,IRRS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生理环境中表面羟墓碘灰石层的形成过程。根据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种类、显微结构特点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等讨沦了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机理。认为微晶玻璃中残余玻璃相的Ca^(2+)溶出及溶液相对于羟基磷灰石的过饱和状态,对材料表面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形成的羟基磷灰石层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它是由最初的无定形态含水富CaO,P_2O_5薄层晶化转变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玻璃
下载PDF
高强度生物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立华 郭丽萍 +2 位作者 郑玉明 陈庄洪 刘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8,共5页
在CaO-P_2O_5-SiO_2系统中加入少量ZnO和B_2O_3,制成了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高强度生物微晶玻璃.用DTA、SEM、XRD和EPMA鉴定了该材料的品相和显微结构,并测定了该材料的机械强度.文中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动物试验... 在CaO-P_2O_5-SiO_2系统中加入少量ZnO和B_2O_3,制成了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高强度生物微晶玻璃.用DTA、SEM、XRD和EPMA鉴定了该材料的品相和显微结构,并测定了该材料的机械强度.文中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此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活性.可用作代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活性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制备及对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沁 周大利 +3 位作者 张翔 卫冬娟 柳淑婧 陈冬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8-952,共5页
采用谷氨酸与硅烷偶联剂(KH-792)缩合反应,制备出一种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利用其与材料之间的化学结合,将谷氨酸共价固定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实现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共培... 采用谷氨酸与硅烷偶联剂(KH-792)缩合反应,制备出一种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利用其与材料之间的化学结合,将谷氨酸共价固定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实现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共培养,评价其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应用FTIR、SEM、XPS等测试技术分别对合成的偶联剂、改性后的陶瓷材料进行结构、表面形貌及细胞生长情况的表征,结果表明:谷氨酸与KH-792的反应产物有酰胺基生成;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能对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进行有效改性;共培养3 d后细胞在材料材料表面大量贴附,MTT实验也证明增殖良好,即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能改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的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谷氨酸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生物活性陶瓷活动义眼座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占杰 张欣 +1 位作者 许雪亮 王成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用含有氧氟磷灰石和硅灰石微晶的生物活性陶瓷制成了用于义眼镶配的可活动的义眼座,其物理性能良好,生物相容性优良。用DTA、XRD、SEM及EDS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玻璃 陶瓷 义眼座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的细胞学及动物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建华 宗卉 +1 位作者 马立新 杨南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6-58,共3页
采用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用于温热治疗肿瘤的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对动物无明显毒性,对动物的生长也无任何不利影响。细胞学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细胞生物活性良好。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肿瘤 温热治疗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掺镧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光大 满毅 +4 位作者 薛明 杨为中 吉丽 曹滨 周大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68-272,共5页
使用溶胶凝胶法和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45-x)CaO-xa_2O_3-4.5MgO-33SiO_2-16P_2O_5-0.5CaF_2(0≤x≤5)(质量分数)体系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氧化镧对材料的晶相组成、力学强度、生物活性、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 使用溶胶凝胶法和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45-x)CaO-xa_2O_3-4.5MgO-33SiO_2-16P_2O_5-0.5CaF_2(0≤x≤5)(质量分数)体系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氧化镧对材料的晶相组成、力学强度、生物活性、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_2O_3的掺入量x≤5时,提高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力学强度,赋予了材料一定的磁性能,但当掺入量为x=5时,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磁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造孔剂法制备多孔生物玻璃陶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鞠银燕 徐明晗 +1 位作者 李正茂 陈晓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10-3314,3342,共6页
通过造孔剂法,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玻璃58S和熔融法制备的生物玻璃45S5为原料,以NH4HCO3与淀粉的混合物为造孔剂制备生物玻璃陶瓷。利用XRD和SEM等材料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烧成温度、造孔剂添加量、成型压力及45S5的用量对多孔材料... 通过造孔剂法,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玻璃58S和熔融法制备的生物玻璃45S5为原料,以NH4HCO3与淀粉的混合物为造孔剂制备生物玻璃陶瓷。利用XRD和SEM等材料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烧成温度、造孔剂添加量、成型压力及45S5的用量对多孔材料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压力20 MPa,造孔剂含量60%,烧成温度800℃及45S5的加入量10%的工艺参数下,制备出抗折强度达到4.5 MPa,孔隙率达到68.74%的珊瑚状结构的多孔生物玻璃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孔剂 多孔生物玻璃陶瓷 抗折强度 气孔率
下载PDF
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生物活性的模拟体液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建华 詹月林 +1 位作者 马立新 杨南如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了研究用作温热治疗肿瘤热种子材料的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试样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以后 ,用SEM、俄歇电子能谱、FT -IR对其表面生成的薄膜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试样表面的硅胶层上生成了能与人体组织良好结合的... 为了研究用作温热治疗肿瘤热种子材料的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试样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以后 ,用SEM、俄歇电子能谱、FT -IR对其表面生成的薄膜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试样表面的硅胶层上生成了能与人体组织良好结合的碳酸羟基磷灰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体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碳酸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其军 刘咏 +1 位作者 黄伯云 盛小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液(SBF)浸泡法测试材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相呈针状,与人体骨和牙齿的磷灰石形貌相似,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氟磷灰石的形成是材料被迅速加热至高温进行热处理,使磷灰石以螺旋位错生长机制沿c轴晶化长大所致;经热处理获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基本满足骨科和齿科用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材料在体外模拟体液中浸泡3 d后,样品表面已有磷灰石层生成,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显微结构 生物活性 云母 氟磷灰石
下载PDF
骨修复用生物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和峰 刘昌胜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8,共5页
生物活性玻璃和生物微晶玻璃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及组分与性能可设计性而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力图在其基础上研制出性能优良的骨修复材料。近来有报道发现特定组分的玻璃能激活基因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为生物玻璃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本... 生物活性玻璃和生物微晶玻璃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及组分与性能可设计性而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力图在其基础上研制出性能优良的骨修复材料。近来有报道发现特定组分的玻璃能激活基因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为生物玻璃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本文综述了目前的生物玻璃及生物微晶玻璃体系、组分与制备工艺对其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生物活性的评价方式及其活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玻璃 微晶玻璃 磷灰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