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藏инв.№7029号西夏文《八阳经》考释
1
作者 张九玲 《西夏研究》 2024年第2期55-68,共14页
唐代由中国人所造的疑伪经《八阳经》曾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广为流行,有汉、藏、回鹘、西夏等不同文字的文本存世。西夏本译自藏文底本,译者不明,翻译时间在藏文本之后。论文主要参考P.744、P.749等藏文本对出土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 唐代由中国人所造的疑伪经《八阳经》曾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广为流行,有汉、藏、回鹘、西夏等不同文字的文本存世。西夏本译自藏文底本,译者不明,翻译时间在藏文本之后。论文主要参考P.744、P.749等藏文本对出土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инв.№7029号西夏本《八阳经》进行释读,兼及夏、汉、藏三种文本的对勘研究,可以为《八阳经》的传播、文献学等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阳经》 疑伪经 西夏文 藏文
下载PDF
《次经》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
2
作者 杨建 《圣经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65-288,共24页
《次经》灵肉二元论、灵魂高于肉体、灵魂拯救肉体观念对《新约》有直接影响。以往研究强调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灵肉观的影响,而忽视希腊化时期犹太教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次经》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表明《次经》具有过渡作用,是... 《次经》灵肉二元论、灵魂高于肉体、灵魂拯救肉体观念对《新约》有直接影响。以往研究强调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灵肉观的影响,而忽视希腊化时期犹太教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次经》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表明《次经》具有过渡作用,是致使早期基督教灵肉观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之一。《次经》灵肉观对《新约》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探讨基督教灵肉观的二希思想来源,也有助于了解犹太和基督教哲学灵肉观的同源性、整体性和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经》 《新约》 灵肉观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人-文”二重结构及其理论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文心雕龙》往往从“人”与“文”两方面展开论说。刘勰对人与文有一根本性区分:作文之人分两种——圣人与非圣人;相应地,由人写成之文亦分两类——经典与非经典。“圣人/经典”与“非圣人/非经典”之间存在鸿沟。这一区分所造成的“人... 《文心雕龙》往往从“人”与“文”两方面展开论说。刘勰对人与文有一根本性区分:作文之人分两种——圣人与非圣人;相应地,由人写成之文亦分两类——经典与非经典。“圣人/经典”与“非圣人/非经典”之间存在鸿沟。这一区分所造成的“人-文”二重,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关键线索,也是刘勰立论的基本结构。在“文之枢纽”部分,“人-文”二重结构能够解释《正纬》的次第与必要性。在“割[剖]情析采”部分,通过“人-文”二重结构,刘勰将出于道家思想脉络的“虚静”说妥帖地置入全书框架中,用以处理一般作者才性发挥的难题。而刘勰通论文章之“体势风貌”时,“体”“势”与“风骨”之异同,也可循“人-文”二重结构得到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正纬》
下载PDF
疑伪经文本构成的复杂和奇特——-以《十王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九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西夏、藏文本《十王经》较汉文本增加了天使经中的阎罗宫和五天使内容,西夏本体现了早期藏文本的面貌。而现存捷克藏文本还有弥陀境域、六道十地、浓缩心经、弥勒真言等四个独具条项,应是在早期藏文本基础上后来增添,这使其成为诸本《... 西夏、藏文本《十王经》较汉文本增加了天使经中的阎罗宫和五天使内容,西夏本体现了早期藏文本的面貌。而现存捷克藏文本还有弥陀境域、六道十地、浓缩心经、弥勒真言等四个独具条项,应是在早期藏文本基础上后来增添,这使其成为诸本《十王经》中文本构成最为复杂奇特的一个版本。西夏本经文正文等项译自藏文本,序言则译自汉文本,这在此前的西夏译作中尚属首次发现。明刻本《十王经》在十王审讯偈颂之下又有散文长行,其文本构成在诸汉文本中别具一格。明刻本此一特点与藏文本相同,但两者的散文长行在内容上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天使 《十王经》 疑伪经 文本
下载PDF
汉代纬学儒家道德神学化的系统阐释
5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8-35,共8页
汉代儒学昌盛的两大思潮是经学与纬学。纬学是诠释经学的产物。因为其中多神学预言,故称“谶纬”。纬学产生于西汉后期哀、平之际,经王莽新朝奖倡,至东汉光武帝定纬书为士子必读书达到极盛。明帝、章帝命根据谶纬重新解释《五经》章句,... 汉代儒学昌盛的两大思潮是经学与纬学。纬学是诠释经学的产物。因为其中多神学预言,故称“谶纬”。纬学产生于西汉后期哀、平之际,经王莽新朝奖倡,至东汉光武帝定纬书为士子必读书达到极盛。明帝、章帝命根据谶纬重新解释《五经》章句,谶纬神学成为东汉的思想正统。在系统梳理汉代纬学的兴衰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纬书的特点是假谶辅经。通过阐释以《七经纬》及《河图》《洛书》为标志的纬书构成及其对孔子的神化,并结合刘勰《正纬》的反思,可以使人们对汉代纬学的得失有一个合理的考量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纬学 《七经纬》 《河图》 《洛书》 论语谶 孔子神化 刘勰《正纬》
下载PDF
再谈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广锠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105,共14页
"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指佛教的产生固然得益于印度文化的孕育,而佛教的发展则得益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汇流。本文从佛典翻译入手,先后探讨了两种文化交流中的格义现象、佛典翻译中的文化反浸现象... "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指佛教的产生固然得益于印度文化的孕育,而佛教的发展则得益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汇流。本文从佛典翻译入手,先后探讨了两种文化交流中的格义现象、佛典翻译中的文化反浸现象、佛典编译中的文化加工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化汇流背景的研究。文章进而提出新的论据,论证了文化汇流的存在,亦即中国文化传入印度,影响印度佛教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义 文化反浸 文化加工 文化汇流 疑伪经
下载PDF
《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断句指瑕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剑艺 胥爱珍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7,76,共5页
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校整理,中国学者吕宗力、栾保群等译《纬书集成》,是纬书整理研究的一部力作。然白璧难免微瑕,该书标点断句尚有某些不尽完美之处。就《易纬通卦验》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未辨"推移"为双... 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校整理,中国学者吕宗力、栾保群等译《纬书集成》,是纬书整理研究的一部力作。然白璧难免微瑕,该书标点断句尚有某些不尽完美之处。就《易纬通卦验》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未辨"推移"为双音复合结构而点破;二、未辨"之言"为训诂术语而点破;三、误认"宫商"为音乐术语而将"出宫"点破;四、未辨"?魄宝"含义而将"北辰帝"点破;五、不识"日冬至"为冬至别名而点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书集成 易纬通卦验 语言 标点
下载PDF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小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1,155,共7页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被集中编辑为十二卷,《大灌顶经》的作者为刘宋沙门慧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灌顶经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伪经 药师经 慧简
下载PDF
谶纬“河图”、“洛书”中神话意象诠释 被引量:2
9
作者 聂济冬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1,共6页
谶纬"河图"、"洛书"神话,是在原始思维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发挥玄想,以象立意。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治、民生两类。从诠释发生的角度、诠释方式和诠释功能而言,谶纬"河图"、"洛书"... 谶纬"河图"、"洛书"神话,是在原始思维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发挥玄想,以象立意。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治、民生两类。从诠释发生的角度、诠释方式和诠释功能而言,谶纬"河图"、"洛书"与《周易》有异曲同工之妙。谶纬"河图"、"洛书"中的神话意象和意境,看似为非理性的构思,实为理性智慧的阐发,它阐释的重点是儒家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展现了汉儒的普世精神和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河图”“洛书” 神话 政治 理性
下载PDF
新约伪经与圣徒传记中的圣母玛利亚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国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中世纪的欧洲广受崇拜。但新约正典并没有玛利亚完整生平事迹的记载,玛利亚生平的展示有赖于诸多伪经和圣徒传记。经过多个世纪的营造,玛利亚的完整形象随着中世纪盛期的到来而最终展现于世...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中世纪的欧洲广受崇拜。但新约正典并没有玛利亚完整生平事迹的记载,玛利亚生平的展示有赖于诸多伪经和圣徒传记。经过多个世纪的营造,玛利亚的完整形象随着中世纪盛期的到来而最终展现于世。伪经中的玛利亚形象多源于东方教会,并具有异教色彩,故西方拉丁教会对伪经中的玛利亚形象进行了改造以合其要求,最终形成了玛利亚神学。而以《金色传奇》为代表的中世纪圣徒传记,则在细化玛利亚形象和推进民间的玛利亚崇拜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约伪经 圣徒传记 圣母玛利亚 玛利亚神学
下载PDF
疑伪经对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淼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疑伪经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而产生的一类佛教典籍。在保持传统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疑伪经融合了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行思想,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从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最... 疑伪经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而产生的一类佛教典籍。在保持传统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疑伪经融合了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行思想,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从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最终成为中国普通民众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完成了对传统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疑伪经 继承 超越
下载PDF
佛教疑伪经对道教思想的融摄——以敦煌遗书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淼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6-101,124,共6页
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佛教经典在翻译、释义等方面不断吸收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由此也形成了佛教中的一类特殊经典——疑伪经。从佛道二教的关系来看,疑伪经中能够明显地反应出佛教对道教思想的吸收与融摄。注重修行的天厨思想、关注生... 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佛教经典在翻译、释义等方面不断吸收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由此也形成了佛教中的一类特殊经典——疑伪经。从佛道二教的关系来看,疑伪经中能够明显地反应出佛教对道教思想的吸收与融摄。注重修行的天厨思想、关注生命的益算增寿思想以及星辰人神化的星斗崇拜等方面,都能够反映出佛教疑伪经对道教思想的融摄。这是理解中国佛教特质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疑伪经 道教
下载PDF
敦煌藏经洞所出外道口力论师文书《五百梵志经》研究
13
作者 赵青山 刘淑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2,共8页
《五百梵志经》见载于历代佛经目录,但对此经的性质,各经目意见不一。日本杏雨书屋公布的敦煌遗书羽633-2是该经现存的唯一一件传世写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经考证可知:(1)此经并非由北凉沮渠京声所译,内容也并非来自《阿伽罗诃那经》... 《五百梵志经》见载于历代佛经目录,但对此经的性质,各经目意见不一。日本杏雨书屋公布的敦煌遗书羽633-2是该经现存的唯一一件传世写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经考证可知:(1)此经并非由北凉沮渠京声所译,内容也并非来自《阿伽罗诃那经》。(2)此经实际上主要反映的是外道口力论师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百梵志经》 疑伪经 杏雨书屋 口力论师
下载PDF
圣经《后典》翻译及其文本形态沿革
14
作者 任东升 井琼洁 《语言教育》 2016年第1期69-74,79,共7页
从学术观点看,《后典》当属于包括《旧约》和《新约》的"圣经"之不可分割的部分。《后典》文本翻译一直与旧约、新约的翻译同步,或紧随其后,呈现出独特性。然而,对《后典》的翻译、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目前依然薄弱。本文综述《... 从学术观点看,《后典》当属于包括《旧约》和《新约》的"圣经"之不可分割的部分。《后典》文本翻译一直与旧约、新约的翻译同步,或紧随其后,呈现出独特性。然而,对《后典》的翻译、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目前依然薄弱。本文综述《后典》的集成和翻译史,重点探讨《后典》英译及其文本形态沿革,触及其背后的宗教原因,最后明确《后典》翻译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典 翻译 文本形态 沿革
下载PDF
谶纬与曹魏的政治与文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宗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3-24,共1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和学术语境的变化,谶纬学逐渐被边缘化。建安末年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政权"科禁内学",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禁绝谶纬之始。但在汉魏禅代的合法性论证过程中,谶纬论述扮演了重要角色。"科禁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和学术语境的变化,谶纬学逐渐被边缘化。建安末年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政权"科禁内学",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禁绝谶纬之始。但在汉魏禅代的合法性论证过程中,谶纬论述扮演了重要角色。"科禁内学"之后的许昌和邺城,从帝王到群臣,大家仍然熟习谶纬,思维和表达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引述谶纬。这是因为谶纬观念、话语体系数百年来已渗透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与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难以骤然割裂。特别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凡对天启预兆有期待、有信仰者,必不能拒绝谶纬的吸引力。谶纬也成为曹魏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当时人的思维模式、表达习惯之影响无所不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曹魏 科禁内学 汉魏禅代
下载PDF
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有关问题初探
16
作者 段鹏 马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2,共8页
疑伪经不仅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材料,亦是考察早期佛道交涉的重要文献资料。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据目前所见资料,敦煌藏经洞出土31件。该经是南朝时僧法尼"宿习"所诵出之疑伪经。其内容涉及佛教对自身... 疑伪经不仅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材料,亦是考察早期佛道交涉的重要文献资料。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据目前所见资料,敦煌藏经洞出土31件。该经是南朝时僧法尼"宿习"所诵出之疑伪经。其内容涉及佛教对自身信仰的整合及佛教应对诘难所作出的调适等。《万历续道藏》所收《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卷8《天地物像品》与该经在结构和行文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描述天界时,又存在"三十三天"与"三十二天"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伪经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中国化 佛道交涉
下载PDF
试论佛教伪经《净土盂兰盆经》的价值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汉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净土盂兰盆经》是一部在唐代颇为流行的伪经,它的出现对盂兰盆仪式和盂兰盆文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此经为唐人追求的奢靡盂兰盆供提供了佛经依据;其二,此经让民众对盂兰盆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目连身上,自此以后盂兰盆完全成了一个弘... 《净土盂兰盆经》是一部在唐代颇为流行的伪经,它的出现对盂兰盆仪式和盂兰盆文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此经为唐人追求的奢靡盂兰盆供提供了佛经依据;其二,此经让民众对盂兰盆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目连身上,自此以后盂兰盆完全成了一个弘扬孝道的盛会;其三,经中出现的罗卜和青提因缘成为了后世目连救母题材俗文学的根基。作为目连救母故事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净土盂兰盆经》充当了连接藏内《盂兰盆经》与目连救母俗文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盂兰盆经》 目连 伪经 变文
下载PDF
牵牛、织女星神话与《纬书集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倩月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整理的《纬书集成》为据,对其中与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星宿和星群有关的二十七条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纬书中关于牛女星辰的神格化表述,是在古老的占星学与汉代纬学合流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牛郎织... 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整理的《纬书集成》为据,对其中与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星宿和星群有关的二十七条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纬书中关于牛女星辰的神格化表述,是在古老的占星学与汉代纬学合流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汉代纬书中呈现为牛女星辰神话要素的形态,是牛郎织女传说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牛女星辰信仰中,不仅包含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耕""织"二元结构,也潜在地包含着对织女星的生殖崇拜意蕴,这些社会文化意蕴深深地渗透到了不断发展演变的牛郎织女传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书集成》 牛女星辰信仰 牛郎织女传说
下载PDF
《次经》的价值
19
作者 大卫A.德席尔瓦 梁工 《圣经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353-391,共39页
本文讨论了《旧约·次经》的含义,次经卷籍的所指、研究《次经》的价值,以及《次经》与圣经正典的关系。认为这批作品的主要内容涉及犹太人如何回应希腊主义的挑战,如何作为一种弱势文化在希腊世界中生存。它们展示了自公元前200年... 本文讨论了《旧约·次经》的含义,次经卷籍的所指、研究《次经》的价值,以及《次经》与圣经正典的关系。认为这批作品的主要内容涉及犹太人如何回应希腊主义的挑战,如何作为一种弱势文化在希腊世界中生存。它们展示了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间有关犹太教的较为充实可靠的画卷,还向读者提供了大流散中犹太人的某些生活资料。它们对于理解早期基督教的传教使命非常重要,但希伯来经卷对之却鲜有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经》 犹太人 早期基督教 希伯来经卷 希腊主义
下载PDF
Faulkner’s Myth and the ″Peculiar Institution″: Shaping Yoknapatawpha
20
作者 Charles A. Peek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4,共9页
During the 1930s, Faulkner made radical adjustments in the shaping of his mythical Yoknapatawpha country to accommodate his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s ″peculiar institution.″ That peculiar institution, of... During the 1930s, Faulkner made radical adjustments in the shaping of his mythical Yoknapatawpha country to accommodate his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s ″peculiar institution.″ That peculiar institution, of course, was slavery, and in his fiction of the period Faulkner portrays it through a radical critique of the myth of ″the Old Plantation.″Doing so meant he both had to challenge the myths about plantation slavery in which he had been raised and had to alter his own apocryphal vision of the institution that haunted America like a ghost. Replacing the Sartoris family with the McCaslin family as the family that would represent the Falkners’ in his fiction, Faulkner created a fiction better able to bear the weight of history, both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 and of his own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神话 美国 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