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sma-assisted aerogel interface engineering enables uniform Zn^(2+)flux and fast desolvation kinetics toward zinc metal batteries
1
作者 Zijian Xu Zhenhai Shi +7 位作者 Zhan Chang Fan Feng Zhuanyi Liu Dongkun Chu Jianguo Ren Zi-Feng Ma Suli Chen Tianxi Li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9-38,I0002,共11页
The poor reversibility of Zn anodes induced by dendrite growth,surface passivation,and corrosion,severely hinders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Zn metal batteries.To address these issues,a plasmaassisted aerogel(PAG)... The poor reversibility of Zn anodes induced by dendrite growth,surface passivation,and corrosion,severely hinders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Zn metal batteries.To address these issues,a plasmaassisted aerogel(PAG)interface engineering was proposed as efficient ion transport modulator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regulate uniform Zn^(2+)flux and desolvation behavior during battery operation.The PAG with ordered mesopores acted as an ion sieve to homogenize Zn deposition and accelerate Zn^(2+)flux,which is favorable for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endrite suppression.Importantly,the plasma-assisted aerogel with abundant hydrophilic groups can facilitate the desolvation kinetics of Zn^(2+)due to the multipl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activated water molecules,thus accelerating the Zn^(2+)migration kinetics.Consequently,the Zn/Zn cell assembled with PAG-modified separator demonstrates stable plating and stripping behavior(over 1400 h at 1 mA cm^(-2))and high Coulombic efficiency(99.8%at1 mA cm^(-2)after 1100 cycles),and the Zn‖MnO_(2)full cell shows excellent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and maintains a high capacity of 154.9 mA h g^(-1)after 1000 cycles at 1 A g^(-1).This study provides a feasible approach for the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aerogel functionalized separators to realize ultra-stable Zn metal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metal batteries Aerogel interface Plasma Zn^(2+)migration kinetics Dendrite growth
下载PDF
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的Zn^(2+)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毛申 彭云佩 +4 位作者 刘聪聪 刘瑶 王琦 梁笑 王新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识别和检测Zn^(2+)的荧光探针对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近年来文献报道的Zn^(2+)荧光探针为例,综述了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 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识别和检测Zn^(2+)的荧光探针对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近年来文献报道的Zn^(2+)荧光探针为例,综述了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的Zn^(2+)荧光探针的作用机制、应用与发展前景,为Zn^(2+)荧光探针研究提供了参考(引用文献4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荧光探针 荧光发色基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连续识别Zn^(2+)和草甘膦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喻艳超 陈心仪 +3 位作者 巴新宇 李艳萍 刘洋 曾运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2-[2-(苯并噻吩-2-基亚甲基)肼基]苯并噻唑(简称NSS),并通过FTIR、H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表明,在二甲基亚砜中,探针NSS实现了Zn^(...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2-[2-(苯并噻吩-2-基亚甲基)肼基]苯并噻唑(简称NSS),并通过FTIR、H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表明,在二甲基亚砜中,探针NSS实现了Zn^(2+)的“关-开”型检测,具有响应时间短(30 s)、特异性强、抗干扰性强等优点。探针NSS荧光强度与Zn^(2+)浓度(0~11μmol/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9.1 nmol/L,并与Zn^(2+)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络合物。同时,络合物NSS-Zn^(2+)对草甘膦呈现特异性的荧光猝灭响应,猝灭率达99.4%,检出限16.0 nmol/L(2.71 ng/mL),且不受其他有机磷农药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荧光探针 Zn^(2+) 草甘膦 连续识别 功能材料
下载PDF
Zn^(2+)与腐殖酸钠组合抑制剂对萤石、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林颖欣 杨哲辉 +3 位作者 李茂林 赵艳秋 姚伟 崔瑞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
常见的方解石型萤石矿由于方解石与萤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两者的浮选分离较为困难。本文研究了ZnSO_(4)·7H_(2)O与腐殖酸钠组合抑制剂对萤石和方解石选择性分离浮选的影响,通过吸附量测定、XPS检测、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溶液化学... 常见的方解石型萤石矿由于方解石与萤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两者的浮选分离较为困难。本文研究了ZnSO_(4)·7H_(2)O与腐殖酸钠组合抑制剂对萤石和方解石选择性分离浮选的影响,通过吸附量测定、XPS检测、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计算进行了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腐殖酸钠抑制剂,当使用腐殖酸钠与ZnSO_(4)·7H_(2)O质量比为3∶1的组合抑制剂且其用量为20 mg/L、油酸钠用量为1.5×10^(-4)mol/L、pH为7的条件下,可使萤石、方解石浮选回收率之差由41.8百分点提高到70.31百分点。腐殖酸钠与Zn^(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腐殖酸锌与单一抑制剂相较方解石表面腐殖酸根吸附量有所提高;而萤石表面腐殖酸根吸附量减少,更多活性位点与油酸钠结合,油酸钠的吸附量提高,进而提高了组合抑制剂在两种矿物表面的选择性吸附,最终达到浮选分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腐殖酸钠 Zn^(2+) 组合抑制剂
下载PDF
Zn^(2+)-Ni^(2+)-Al^(3+)-类水滑石@Al薄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5
作者 郭伟 党睿 +4 位作者 马向荣 樊帆 任梦娇 赵惠敏 李霄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含过渡金属元素的类水滑石(LDHs)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领域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然而LDHs粉末在催化反应中难回收、易流失,不利于材料的循环利用.以铝板为基体,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Ni^(2+)-Al^(3+)-LDHs,开辟制备Zn^(... 含过渡金属元素的类水滑石(LDHs)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领域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然而LDHs粉末在催化反应中难回收、易流失,不利于材料的循环利用.以铝板为基体,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Ni^(2+)-Al^(3+)-LDHs,开辟制备Zn^(2+)-Ni^(2+)-Al^(3+)-LDHs@Al材料的新方法.研究表明,Zn^(2+)-Ni^(2+)-Al^(3+)LDHs薄膜在铝基底纵向生长,具有高取向性.LDHs结晶度较高,片层结构规整,极大暴露了LDHs催化活性较高的层板边缘.该薄膜材料具有较低禁带宽度、较高可见光催化活性.Zn^(2+)-Ni^(2+)-Al^(3+)-LDHs@Al能够有效降解甲基橙(MO)有机染料废水,多次循环后对染料的降解率可达98%.该材料极大的增强了对光的利用率,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和转移,提高了材料光催化活性,推动和强化了LDHs材料的循环利用及综合处理废水的能力,提高了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为LDHs材料的开发、设计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循环利用 Zn^(2+)-Ni^(2+)-Al^(3+)-LDHs 光催化 原位生长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联萘酚和(R,R)-Salen的高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Zn^(2+)的识别研究
6
作者 吴元钊 童赞 +4 位作者 王伊静 陆也 王斌杰 姚伟宣 王继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1486,共6页
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联萘酚和(R,R)-Salen单元的共轭高分子荧光探针P-1,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其结构。荧光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荧光探针P-1对Zn^(2+)具有高选择性识别,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检测限... 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联萘酚和(R,R)-Salen单元的共轭高分子荧光探针P-1,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其结构。荧光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荧光探针P-1对Zn^(2+)具有高选择性识别,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检测限可达到28.11 nmol·L^(-1),因此,高分子荧光探针P-1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OGASHIRA偶联反应 联萘酚 SALEN 高分子荧光探针 Zn^(2+)识别
下载PDF
Zn^(2+)/Zn和Fe^(3+)/Fe^(2+)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7
作者 彭海泉 赵丽娜 胡显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7期1-3,共3页
锌铁液流电池采用成本低廉的锌、铁元素作为活性物质,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储能电池。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锌、铁离子在碳毡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计算Zn^(2+)/Zn与Fe^(3+)/Fe^(2+)的扩散系数与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锌离子与铁... 锌铁液流电池采用成本低廉的锌、铁元素作为活性物质,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储能电池。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锌、铁离子在碳毡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计算Zn^(2+)/Zn与Fe^(3+)/Fe^(2+)的扩散系数与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锌离子与铁离子在多孔碳毡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作为锌铁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锌铁液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良好,它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Zn Fe^(3+)/Fe^(2+) 液流电池 电化学行为 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Boosting Zn^(2+)kinetics via the multifunctional pre-desolvation interface for dendrite-free Zn anodes
8
作者 Bin Luo Yang Wang +5 位作者 Leilei Sun Sinan Zheng Guosheng Duan Zhean Bao Zhizhen Ye Jingyun Hu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32-641,I0016,共11页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AZIBs)are an advanced secondary battery technology to supplement lithiumion batteries.I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developed recently based on the element abundance and safety advantages...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AZIBs)are an advanced secondary battery technology to supplement lithiumion batteries.I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developed recently based on the element abundance and safety advantages.However,AZIBs still suffer from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dendrites Zn,hydrogen evolution corrosion,and surface passivation,which hinder the further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AZIBs.Herein,an in-situ ZnCr_(2)O_(4)(ZCO)interface endows AZIBs with dendrite-free and ultra-low polarization by realizing Zn^(2+)pre-desolvation,constraining H2O-induced corrosio n,and boosting Zn^(2+)transport/deposition kinetics.The ZCO@Zn anode harvests an ultrahigh cumulative capacity of~20000 mA h cm^(-2)(cycle time:over 4000 h)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indicating excellent reversibility of Zn deposition,Such superior performance is among the best cyclability in AZIBs.Moreover,the multifunctional ZCO interface improves the Coulombic efficiency(CE)to 99.7%for more than 2600 cycles.The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also verified by the long-term cycle stability of ZCO@Zn//α-MnO_(2) full cells.Notably,the as-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low-cost enough to enable mass production.Thi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uniform Zn electrodeposition at the scale of interfacial Zn^(2+)predesolvation and kinetics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ion battery Dendrite-free Zn anode In-situ reaction Pre-desolvation Zn^(2+)kinetics
下载PDF
Sn-doped BiOCl nanosheet with synergistic H^(+)/Zn^(2+)co-insertion for“rocking chair”zinc-ion battery
9
作者 Yuzhu Qian Hongrui Wang +6 位作者 Xinni Li Ting Song Yong Pei Li Liu Bei Long Xiongwei Wu Xianyou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23-632,I0014,共11页
The development of insertion-type anodes is the key to designing“rocking chair”zinc-ion batteries.However,there is rare report on high mass loading anode with high performances.Here,{001}-oriented Bi OCl nanosheets ... The development of insertion-type anodes is the key to designing“rocking chair”zinc-ion batteries.However,there is rare report on high mass loading anode with high performances.Here,{001}-oriented Bi OCl nanosheets with Sn doping are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insertion-type anode.The designs of cross-linked CNTs conductive network,{001}-oriented nanosheet,and Sn dop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 ion/electron transport,proved via experimental tes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density of states and diffusion barrier).The H^(+)/Zn^(2+)synergistic co-insertion mechanism is proved via ex situ XRD,Raman,XPS,and SEM tests.Accordingly,this optimized electrode delivers a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of 194 m A h g^(-1)at 0.1 A g^(-1)with a voltage of≈0.37 V and an impressive cyclability with 128 m A h g^(-1)over 2500 cycles at 1 A g^(-1).It also show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s at an ultrahigh mass loading of 10 mg cm^(-2).Moreover,the Sn-Bi OCl//MnO_(2)full cell displays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85 m A h g^(-1)at 0.2 A g^(-1)during cyclic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doped BiOCl nanosheet High mass loading anode Synergistic H^(+)/Zn^(2+)co-insertion Fast ionic/electronic diffusion “Rocking chair”zinc-ion battery
下载PDF
焙烧镁铝类水滑石对Cd^(2+)、Cu^(2+)、Zn^(2+)的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段天欣 段文静 +2 位作者 刘奕祯 方雨歆 谭晓焱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122-124,共3页
通过控制变量法考察温度、浓度对焙烧镁铝类水滑石得到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LDO)吸附Cd^(2+)、Cu^(2+)、Zn^(2+)单一离子及其共存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LDO对单一离子吸附效果均较好,温度升高,有利于LDO吸附Cd^(2+)、Cu^(2+)、Zn^(2+);Cu... 通过控制变量法考察温度、浓度对焙烧镁铝类水滑石得到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LDO)吸附Cd^(2+)、Cu^(2+)、Zn^(2+)单一离子及其共存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LDO对单一离子吸附效果均较好,温度升高,有利于LDO吸附Cd^(2+)、Cu^(2+)、Zn^(2+);Cu^(2+)-Cd^(2+)、Cd^(2+)-Zn^(2+)共存时,LDO吸附效果为Cu^(2+)> Cd^(2+)、Zn^(2+)> Cd^(2+);三者共存时,LDO吸附效果为Cu^(2+)> Zn^(2+)> 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O Cd^(2+) Cu^(2+) Zn^(2+) 吸附 共存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Zn^(2+)与TEVp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朱国飞 余凯 +3 位作者 夏杰 余素鹏 周安 马超 《贵州农机化》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了探究金属离子对TEVp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促进TEVp在去除重组蛋白融合标签中的应用,采取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方法研究TEVp与Zn^(2+)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及内源荧光实验结果表明,TEVp与Zn^(2+)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机制。同... 为了探究金属离子对TEVp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促进TEVp在去除重组蛋白融合标签中的应用,采取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方法研究TEVp与Zn^(2+)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及内源荧光实验结果表明,TEVp与Zn^(2+)的相互作用为静态淬灭机制。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实验结果表明,TEVp与Zn^(2+)的结合会引起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导致TEVp的β-折叠结构降低,α-螺旋结构增加,蛋白色氨酸残基微环境发生改变,造成疏水性增强、极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TEVp 光谱方法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淡水小球藻清除Cu^(2+)、Cd^(2+)、Zn^(2+)污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坤 李琳 +3 位作者 王福强 于增国 逯越 赵莲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4-195,198,共3页
用接种密度(n/mL-1)为498×104的淡水小球藻对含Cu2+、Cd2+、Zn2+的水体分别处理,观察了藻细胞对上述3种离子的清除能力,并用金鱼存活检测了结果。结果表明:(1)淡水小球藻对不同密度的Cu2+、Cd2+、Zn2+都有清除能力,Cu2+的密度在0.0... 用接种密度(n/mL-1)为498×104的淡水小球藻对含Cu2+、Cd2+、Zn2+的水体分别处理,观察了藻细胞对上述3种离子的清除能力,并用金鱼存活检测了结果。结果表明:(1)淡水小球藻对不同密度的Cu2+、Cd2+、Zn2+都有清除能力,Cu2+的密度在0.094~0.484 mol/L时,清除率为61%~84.5%;Cd2+的密度在0.053~0.32mol/L时,清除率为45.90%~78.20%;Zn2+的密度在0.077~0.466 mol/L时,清除率为61.80%~84.80%。(2)淡水小球藻Cu2+、Cd2+和Zn2+良好工作浓度分别为0.094~0.484 mol/L、0.053~0.32 mol/L和0.077~0.466mol/L。其中,Zn2+的清除能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小球藻 清除 能力 CU^2+ CD^2+ ZN^2+
下载PDF
重金属Zn^(2+)、Cd^(2+)对青蛤幼贝的致毒效应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凯 么宗利 +1 位作者 来琦芳 王慧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96h内海水中重金属离子Zn2+、Cd2+的不同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青蛤幼贝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和Cd2+对青蛤幼贝的96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60mg/L、14mg/L和1.60mg/L、0.14mg/L;而二种离子的交互...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96h内海水中重金属离子Zn2+、Cd2+的不同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青蛤幼贝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和Cd2+对青蛤幼贝的96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60mg/L、14mg/L和1.60mg/L、0.14mg/L;而二种离子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二者间存在拮抗作用,其中,Zn2+的毒性略大于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幼贝 ZN^2+ CD^2+ 毒性 死亡率
下载PDF
幼刺参不同部位对Zn^2+、Cu^2+的蓄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君 张学辉 +1 位作者 丁鸣 周一兵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以幼刺参为实验材料,在10℃、15℃、20℃条件下测定其体壁、消化道及呼吸树中Zn2+、Cu2+的蓄积量、蓄积速率及浓缩系数。研究发现,10℃时,Zn2+于第8 d在刺参体壁、消化道达到蓄积顶点,最大蓄积量分别为245.48×10-6和973.35×10... 以幼刺参为实验材料,在10℃、15℃、20℃条件下测定其体壁、消化道及呼吸树中Zn2+、Cu2+的蓄积量、蓄积速率及浓缩系数。研究发现,10℃时,Zn2+于第8 d在刺参体壁、消化道达到蓄积顶点,最大蓄积量分别为245.48×10-6和973.35×10-6;Cu2+于15℃,第8 d在幼刺参体壁和消化道达到最大蓄积量,分别为9.34×10-6和59.65×10-6;20℃时,Cu2+于第8d在呼吸树达到最大蓄积量,为622.37×10-6。研究表明,刺参消化道对Zn2+的蓄积大于体壁的蓄积,刺参呼吸树对Cu2+的蓄积大于消化道和体壁的蓄积。同时,温度显著影响Zn2+、Cu2+的蓄积。为了更好地理解Zn2+、Cu2+不同温度下在幼参体内的蓄积过程,本研究采用经典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原理构建数学模型,很好地模拟了重金属在不同的组织中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U^2+ 刺参 蓄积
下载PDF
Cu^(2+)、Cd^(2+)、Zn^(2+)对两种单胞藻的毒害作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坤 李琳 +2 位作者 侯和胜 苏绣蓉 范钦信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5-398,共4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 (c =0 .0 1~ 2 .34mmol/L)的Cu2 + 、Cd2 + 、Zn2 + 处理亚心型大扁藻 (Plztymonassp.)和小球藻(Chlorelavulagris) ,观察了重金属离子对其生长、呼吸及其被富集的情况 .结果表明 :① 3种离子的毒性强度的顺序为Cu2 + &... 分别用不同浓度 (c =0 .0 1~ 2 .34mmol/L)的Cu2 + 、Cd2 + 、Zn2 + 处理亚心型大扁藻 (Plztymonassp.)和小球藻(Chlorelavulagris) ,观察了重金属离子对其生长、呼吸及其被富集的情况 .结果表明 :① 3种离子的毒性强度的顺序为Cu2 + >Cd2 + >Zn2 + ;亚心型大扁藻的耐受力大于小球藻 ;②Cu2 + 对生长的抑制最强 ,两种藻的c(EC50 ,72h)分别为 0 .2 11mmol/L和 0 .2 89mmol/L ;Cd2 + 对生长的抑制稍弱 ,两种藻的c(EC50 ,72h)分别为 0 .4 38mmol/L和 0 .2 4 1mmol/L ;Zn2 + 对生长的抑制最弱 ,其c(EC50 ,72h)分别为 0 .75 4mmol/L和 0 .30 8mmol/L ;③在c(EC50 )毒害浓度下 ,两种单胞藻均提前进入生长静止期 ,缩短了种群生长周期 ;呼吸作用先增强后降低 ;④在c(EC50 )毒害浓度下 ,两种藻对Cu2 + 、Zn2 + 的富集量为 4 5 82~ 4 12 83.7mgkg-1,对Cd2 + 的富集量 5 0 0~ 2 72 3.6mgkg-1.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心型大扁藻 小球藻 重金属离子 富集 CU^2+ CD^2+ ZN^2+ 单胞藻 毒害作用
下载PDF
Zn^(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淑利 邵云 +4 位作者 刘洋 姜丽娜 鲁旭阳 侯小丽 李春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Zn2(+0、30、60、120、240、360mg·L-1)对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初步阐明了Zn2+对小麦幼苗的毒害机理。结果表明,在Zn2+胁迫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 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Zn2(+0、30、60、120、240、360mg·L-1)对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初步阐明了Zn2+对小麦幼苗的毒害机理。结果表明,在Zn2+胁迫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抗坏血酸(AS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对SOD、POD、CAT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分析表明,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叶片主要表达Rf值(相对迁移率)分别为0.98、0.96、0.9、0.8、0.6、0.48的6条SOD同工酶带;POD同工酶带主要分为5区,至少包括10条同工酶酶带;CAT主要表达2条同工酶带。浓度小于120mg·L-1的Zn2+抑制SOD同工酶的表达,促进CAT同工酶的表达,浓度大于240mg·L-1的Zn2+促进SOD同工酶的表达,抑制CAT同工酶的表达,Zn2+诱导小麦幼苗中POD同工酶的表达。Zn2+没有诱导新的CAT、SOD和POD同工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小麦 幼苗 生理活性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群胞外聚合物对Zn^(2+)的吸附和机理 被引量:29
17
作者 潘响亮 王建龙 +1 位作者 张道勇 王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5,共3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混合菌群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Zn2+,在初始ρ(Zn2+)为500 mg/L时,EPS对Zn2+的吸附量达到326.07 mg/g。Freundlich方程能相对较好地拟合实验所得吸附数据。SRB混合菌群分泌的EPS的IR分析表明,EP... 硫酸盐还原菌(SRB)混合菌群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Zn2+,在初始ρ(Zn2+)为500 mg/L时,EPS对Zn2+的吸附量达到326.07 mg/g。Freundlich方程能相对较好地拟合实验所得吸附数据。SRB混合菌群分泌的EPS的IR分析表明,EPS吸附Zn2+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多聚糖C—O—C,羧基和脂类官能团,而蛋白质和多聚糖的—OH对Zn2+的结合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胞外聚合物 ZN^2+ 生物吸附
下载PDF
Zn^(2+)胁迫对绿球藻生长、生理特性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邱昌恩 毕永红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8,共6页
Zn2+对绿球藻胁迫的实验浓度为0.1、1、10、50、100、200、400mg/L,BG11培养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Zn2+对绿球藻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细胞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Zn2+(0.1—1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 Zn2+对绿球藻胁迫的实验浓度为0.1、1、10、50、100、200、400mg/L,BG11培养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Zn2+对绿球藻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细胞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Zn2+(0.1—1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在10—50mg/L时,绿球藻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但当Zn2+浓度大于100mg/L时,绿球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绿球藻Chla+Chlb以及Chla含量均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当Zn2+浓度低于10mg/L时,绿球藻的净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均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则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设计的浓度下,绿球藻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随Zn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BG11培养基相比,在低浓度,即Zn2+浓度<10mg/L条件下培养的绿球藻,细胞壁无明显增厚,色素变化不大;暴露到高浓度Zn2+的绿球藻,细胞壁明显增厚,蛋白核消失。在≤10mg/L Zn2+浓度下,绿球藻Zn2+的去除率最高为100%;在能维持生长的Zn2+浓度下,去除率均高达80%以上。结果显示,绿球藻是一种耐受Zn2+胁迫的藻类,对锌的去除率也高,可以应用于含锌污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球藻 ZN^2+ 生长 生理特性 细胞结构
下载PDF
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Cu^(2+)、Zn^(2+)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罗成玉 司友斌 +1 位作者 刘小红 朱正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9,共6页
在对钙基膨润土原土进行钠化的基础上,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制得了有机改性膨润土。通过对含Cu2+、Zn2+废水处理试验,发现Na-膨润土及有机改性膨润土对Cu2+、Zn2+... 在对钙基膨润土原土进行钠化的基础上,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制得了有机改性膨润土。通过对含Cu2+、Zn2+废水处理试验,发现Na-膨润土及有机改性膨润土对Cu2+、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有机改性膨润土比Na-膨润土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试验对影响Cu2+、Zn2+去除的吸附时间、pH、膨润土用量、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当改性膨润土用量为5.0 g.L-1时,对实际电镀废水中Cu2+、Zn2+去除率分别为97.8%和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CU^2+ ZN^2+ 吸附 重金属废水
下载PDF
羧甲基化壳聚糖-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1 位作者 刘峙嵘 黄群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在颗粒表面接枝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平均粒径18 nm,... 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在颗粒表面接枝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平均粒径18 nm,粒子中CMC的含量约5%.该吸附剂对Zn2+吸附速率很快,在2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能有效去除Zn2+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20.4 mg·g-1,吸附常数为0.0314 L·mg-1.热力学计算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焓变为-5.68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吸附剂 羧甲基化壳聚糖 FE3O4 ZN^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