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nostic valu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derived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in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1
作者 Xue-Lin Pan Hong-Jun Li +1 位作者 Zhen Li Zhen-Lin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0期6927-6935,共9页
BACKGROUN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the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deriv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CT)imaging been well verified in several types of cancers.However,whether the SMI could serve as a reliable and val... BACKGROUN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the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deriv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CT)imaging been well verified in several types of cancers.However,whether the SMI could serve as a reliable and valuable predictor of long-term survival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remains unclear.AIM To identify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CT-derived SMI in lung cancer patients.METHODS The PubMed,Web of Science,and Embase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up to November 5,2021 for relevant studies.The Reference Citation Analysis databases were used during the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selection.Hazard ratios(HRs)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s(CIs)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MI with the overall survival(OS)of lung cancer patients.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with STATA 12.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12 studies involving 3002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pool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lower SMI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oorer OS(HR=1.23,95%CI:1.11-1.37,P<0.001).In addition,the subgroup analyses stratified by treatment(nonsurgery vs surgery),tumor stage(advanced stage vs early stage),and tumor typ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s lung cancer)showed similar results.CONCLUSION The CT-derived SMI is a novel and valu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lung cancer and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Computed tomography Lung cancer PROGNOSIS META-ANALYSIS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e Two Algorithms of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a Large Cohort of Chinese Adults
2
作者 Ying Sui Zhen Huang +1 位作者 Shengyong Dong Yansong Zheng 《Health》 CAS 2022年第8期895-909,共15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wo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SMI) algorithms. One is SMM [SMM(%) = total skeletal muscle mass (kg)/body weight mass (kg) × 100%];and the other is SMH [SMH (kg/m<sup>2</sup>...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wo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SMI) algorithms. One is SMM [SMM(%) = total skeletal muscle mass (kg)/body weight mass (kg) × 100%];and the other is SMH [SMH (kg/m<sup>2</sup>) = total skeletal muscle mass (kg)/height (m)<sup>2</sup>]. Methods: Body compositio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BFP) were estimated using 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zer. SMI was calculated by the two algorithms described above, and measurement parameters were stratified by age, BMI and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Results: Levels of BMI, BFP, SMM and SMH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sexes. BMI and BFP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ge, while SMM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ge (β = &minus;0.2294, P < 0.001). Furthermore, SMM was determined to have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BMI (β = &minus;0.5340, P < 0.001), whil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MH and BMI (β = 0.7930, P β = &minus;0.9849, P β = &minus;0.0642, P < 0.001)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BFP. In both men and women, SMM maintained the analogous correlation with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MM showed a gradual downward trend from low body weight to grade III obesity (F = 9528.32, P < 0.001), but SMH (F = 34395.46, P F = 9706.20, P < 0.001) had a reciprocal association. BMI, BFP and SMM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ased on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P < 0.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MH based on exercise (P > 0.05). Conclusions: SMM may be a more ideal and accurate clinical algorithm for SMI because it is more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body composition indices, as compared with S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Examination Body Weight muscle mass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下载PDF
Associations between Geriatric Nutrition Risk Index,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3
作者 Xiao-Xiao Zhu Kai-Feng Yao +1 位作者 Hai-Yan Huang Li-Hua Wang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4年第3期403-417,共15页
BACKGROU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 fast-growing issue in public health,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metabolic disorders in older individuals.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T2DM patie... BACKGROU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 fast-growing issue in public health,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metabolic disorders in older individuals.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T2DM patients and may result in fractures and disabilities.In people with T2DM,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utrition,sarcopenia,and osteoporosis has rarely been explored.AIM To evaluate the connections among nutrition,bone mineral density(BMD)and body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T2DM.METHODS We enrolled 689 patients with T2DM for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All patients underwent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examination and we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baseline 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values calculated from serum albumin levels and body weight.The GNRI was used to evaluate nutritional status,and DXA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BMD and body composition.Multivariate forwar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MD and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RESULTS Of the total patients,394 were men and 295 were women.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tertile 1,those in tertile 3 who had a high GNRI tended to be younger and had lower HbA1c,higher BMD at all bone sites,and higher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These important trends persisted even whe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younger and older subgroups.The GNRI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SMI(men:r=0.644,P<0.001;women:r=0.649,P<0.001),total body fat(men:r=0.453,P<0.001;women:r=0.557,P<0.001),BMD at all bone sites,lumbar spine(L1-L4)BMD(men:r=0.110,P=0.029;women:r=0.256,P<0.001),FN-BMD(men:r=0.293,P<0.001;women:r=0.273,P<0.001),and hip BMD(men:r=0.358,P<0.001;women:r=0.377,P<0.001).After adjustment for other clinical parameters,the GNRI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MD at the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Additionally,a low lean mass index and higherβ-collagen special sequence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 BMD at all bone sites.Ag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SMI,whereas weigh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SMI.CONCLUSION Poor nutrition,as indicated by a low GNRI,was associated with low levels of ASMI and BMD at all bone sites in T2DM patients.Using the GNRI to evaluat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using DXA to investigate body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T2DM is of value in assessing bone health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iatric Nutrition Risk index Bone mineral density skeletal muscle mass Type 2 diabetes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4
作者 吴聪 陈素芳 +1 位作者 董捷 韦晓雯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肾内科及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史等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肾内科及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史等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后计算四肢SMI。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ACR<30 mg/g,1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ACR 30~300 mg/g,91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 mg/g,72例)。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ACR与SMI的关系,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独立性检验,根据性别生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寻找SMI影响白蛋白尿的临界(Cut-off)值。结果与正常尿蛋白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病程均明显延长,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SM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病程明显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SMI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下降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AC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685,95%可信区间(95%CI)1.078~2.638,P=0.022];蛋白尿大于30 mg/g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95%CI 0.554~0.880,P=0.001),SMI的Cut-off值为6.05 kg/m^(2);男性AUC为0.714(95%CI 0.586~0.842,P=0.001),SMI的Cut-off值为7.55 kg/m^(2);女性AUC为0.611(95%CI 0.511~0.711,P=0.033),SMI的Cut-off值为5.85 kg/m^(2)。结论SMI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SMI<7.55 kg/m^(2)、女性SMI<5.85 kg/m^(2)则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蛋白尿 骨骼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预测效能评价
5
作者 吴登宠 邵湘芝 朱烈烈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并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对脑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1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4例)和预后良好组(63例),比较两组骨骼肌... 目的 探讨并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对脑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1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4例)和预后良好组(63例),比较两组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与m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M/Ht2、握力与神经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年龄均数较大、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数较高,合并低肌肉质量的患者比例、合并低肌肉力量的患者比例以及同时合并低肌肉质量与低肌肉力量的患者比例均较高;而ASM/Ht2和握力均数则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5、4.94,χ^(2)分别=7.27、20.35、11.51,t分别=-4.40、-9.56,P均<0.05)。ASM/Ht2、握力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0.56、-0.7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M/Ht2和握力大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OR分别=0.64、0.54,P均<0.05)。ROC分析显示,握力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明显大于ASM/Ht2的AUC(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均与其康复期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握力,其预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四肢肌肉含量 握力 神经功能 康复期 预测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18~42岁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伊迎 程红 +5 位作者 邝玉娴 马振新 陈伟业 卢可缘 米杰 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同步检测ASM。以DXA为标准方法,通过组内相关系数以及在对数变换数据中进行Bland-Altman分析判断BIA与DXA所测值的一致性,以此评价BIA测量ASM的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774名研究对象。男、女性中两法所测AS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和0.667。男、女性中BIA与DXA所测ASM比值均值(一致性限)分别为0.94(0.80~1.10)和0.91(0.78~1.05)。BIA识别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91和0.94。BIA判断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Z值最佳界值分别为-0.57和-0.66,男性中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5%、86.0%,女性中分别为86.8%、93.8%。结论BIA与DXA所测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一致性尚可,且BIA识别18~42岁成人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四肢骨骼肌质量 低肌肉质量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指数、肌少症指数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7
作者 丁倩 李飞 +3 位作者 刘颖 吴辉 李峰 于尚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肌少症指数(Sarcope-nia index,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危重患者132例。采用改良危重症营养...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肌少症指数(Sarcope-nia index,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危重患者132例。采用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The modi-fied nutrition risk in critically ill,mNUTRIC)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风险患者(n=83)、高风险患者(n=49),比较低风险患者与高风险患者的SMI、SI。以离开ICU为时间终点评估预后,分为死亡组(n=37)和存活组(n=95),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MI、SI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风险价值。结果与低风险患者相比,高风险患者的SMI、SI降低(P<0.05)。以离开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评估时间终点,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入院24 h内的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较高,白蛋白(Albumin,ALB)、SI和SMI则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APACHEⅡ评分及低SMI、SI值是影响呼吸危重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MI、SI单独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0.720~0.839)、0.726(0.657~0.788),采用SMI、SI联合预测AUC为0.890(0.835~0.938),联合预测效能较单独预测效能更好(P<0.05)。结论SMI、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关系密切,两者联合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高于单独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少症指数 营养状态
下载PDF
肌少症病人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关系
8
作者 岳一婷 李红梅 +3 位作者 薛晓燕 郭锦丽 张蕊 陈梦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探究肌少症病人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收治的60例肌少症病人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究肌少症病人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收治的60例肌少症病人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记录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肌肉硬度(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及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记录骨密度、四肢肌肉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及体质指数。对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肌少症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参数对肌少症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研究组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是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舒张时杨氏模量值诊断肌少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958,0.909,0.93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病人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参数有助于筛查诊断肌少症,超声参数、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肌肉硬度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存在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超声 体质指数 骨密度 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肉硬度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及肌肉脂肪比与ASCVD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史岚平 林青青 +1 位作者 刘焕兵 王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1-1286,1328,共7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握力、肌肉脂肪比(SVR)与中老年住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与老年医学科中老年患者469例。根据China-PAR风险预测...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握力、肌肉脂肪比(SVR)与中老年住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与老年医学科中老年患者469例。根据China-PAR风险预测模型评估10年发生ASCVD风险,分为低、中、高风险3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身体成分、握力,并收集相关血液学指标。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SMI、握力、SVR与ASCVD风险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风险ASCV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高风险ASCVD患者更易出现低SMI、低握力和低SVR(P<0.005)。握力和SVR与ASCVD风险呈显著负相关(P<0.001)。在矫正混在因素后,SMI、握力和SVR是65岁以上老年女性人群发生高风险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09,95%CI=0.038~0.317,P<0.001;OR=0.899,95%CI=0.824~0.981,P=0.017;OR=0.042,95%CI=0.013~0.140,P<0.001),而握力是65岁以上男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10,95%CI=0.845~0.980,P=0.013)。结论中老年人群低SMI、低握力和低SVR显著增加10年ASCVD风险,宜早期进行预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少症 心血管风险 肥胖 内脏脂肪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水平与肌少症的相关性
10
作者 初丽敏 黄芩 +2 位作者 魏唯 王欢欢 马丽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0-272,27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9例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其中男72例,女57例。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恢复情况,采用肌肉力量测试诊断肌少症,并采用Logis...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9例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其中男72例,女57例。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恢复情况,采用肌肉力量测试诊断肌少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及其他指标对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Harris评分≥80分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骨骼肌、无机盐、维生素D水平及肌少症与Harris评分<8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与肌少症、维生素D和无机盐含量有关。结论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应针对肌少症和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缩短髋关节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术后恢复 肌少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宇 周洋 +2 位作者 蒋艳萍 李美好 杜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5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质量、握力、步速、骨骼肌等)和衰弱... 目的调查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5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质量、握力、步速、骨骼肌等)和衰弱筛查量表调查。评估肌少症及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结果83例被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患病率为14.98%。肌少症组与正常组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及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肌少症组年龄60~74岁者比率更低,75~84岁及≥85岁者比率更高,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肌少症组的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老年衰弱综合征均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老年人 老年衰弱综合征 四肢骨骼肌指数 超重 肥胖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刘振 叶春平 +1 位作者 楼菁玲 刘叶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NOP)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量四肢骨骼肌肌肉量(ASM),计算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观察6 m步行速度。分析中老年男性SP与OF的相关性。结果 OF组患者中SP患病率(71.88%)高于NOF组(61.90%),且高于NOP组(15.45%)。SP组患者中,OP患病率(77.63%)高于NOP组(22.37%),其中OF患病率(77.97%)亦高于NOF组(22.03%)。OP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P组,其中OF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SMI是O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男性SP患者易发生OP,且更易发生OF,预防OF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四肢骨骼肌指数 中老年男性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肌少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
13
作者 戈凌霞 冯健 +3 位作者 吴良玉 刘琴 朱小贤 夏青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276-2280,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肌少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0月在华东疗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检测人体四肢骨骼肌质量,计算四肢...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肌少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0月在华东疗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检测人体四肢骨骼肌质量,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并测量握力与步速。收集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女性肌少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ASMI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527例绝经后女性中,172例发生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32.6%。绝经后女性颈动脉斑块组ASMI低于非颈动脉斑块组[5.42(4.88,6.09)kg/m^(2)与6.63(5.73,7.78)kg/m^(2),P<0.001],同时颈动脉斑块组肌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颈动脉斑块组(45.30%与18.00%,P<0.001)。绝经后女性ASMI越小,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越高(Pfor trend<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增加绝经后女性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OR=3.486,95%CI(2.237,5.432)]。ROC分析显示,相比于腰围及体质指数,ASMI对颈动脉斑块有更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56)。结论:绝经后女性肌少症增加其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ASMI可作为预测其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简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颈动脉斑块 肌少症 四肢骨骼肌指数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四肢骨骼肌成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刘浪浪 袁曦 +4 位作者 范枝俏 王新 靳玉欣 杨艾利 赵国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成分(四肢骨骼肌含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59例成人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成分(四肢骨骼肌含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59例成人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评估身体成分。根据患者HbA_(1c)水平分为糖化达标组(HbA_(1c)≤7.0%,n=145)与糖化不达标组(HbA_(1c)>7.0%,n=31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等人体成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身体成分与HbA_(1c)达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化达标组患者的四肢骨骼肌含量及指数均优于糖化不达标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性别、降糖药物用药史、体脂(体脂肪含量、四肢脂肪含量及内脏脂肪含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肌肉成分中,四肢骨骼肌含量及指数均与HbA_(1c)呈负相关(r=-0.158,P=0.001;r=-0.18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肢骨骼肌含量(OR=3.570,95%CI 2.293~5.559)和下肢骨骼肌含量(OR=1.297,95%CI 1.146~1.468)为糖化达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四肢骨骼肌含量是HbA_(1c)达标的保护因素,随着四肢骨骼肌含量增加,HbA_(1c)水平逐渐降低。其中,上肢肌肉含量的增加与HbA_(1c)达标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身体成分分析 骨骼肌含量 骨骼肌指数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史益凡 沈晓明 +3 位作者 杨增辉 夏李 许炳华 鲍传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5,共10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综合并发症指数(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动态网页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入院时间分为主要队...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综合并发症指数(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动态网页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入院时间分为主要队列(2020年11月-2021年10月,n=438)与验证队列(2021年11月-2022年4月,n=196)。根据CCI计算器(http://www.assessurgery.com)得出所有患者的CCI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CCI≥26.2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主要队列438例患者中,63例(14.4%)术后CCI≥26.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662,95%CI 1.341~5.285,P=0.005)、低第3腰椎旁骨骼肌指数(L3MI)(OR=4.572,95%CI 2.435~8.583,P<0.001)、NRS2002评分≥3分(OR=4.281,95%CI 2.304~7.952,P<0.001)和术前伴有肠梗阻(OR=3.785,95%CI 1.971~7.268,P<0.001)是结肠癌患者术后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静态及网页版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https://jndxfsyywcwksyf.shinyapps.io/DynNomCCI/)。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和0.78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部验证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C指数=0.722,AUC=0.795)和预测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结论基于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动态列线图模型能够便捷、可靠地预测结肠癌术后CCI≥26.2分的概率,有助于优化术前评估体系,制定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综合并发症指数 骨骼肌指数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梁杉杉 梁欢 +1 位作者 杨珊 刘建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26-83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7例老年T2DM病人临床资料,依据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分为肌少症组41例、非肌少症组56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指... 目的分析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7例老年T2DM病人临床资料,依据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分为肌少症组41例、非肌少症组56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动脉AS分级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肌少症组BMI、骨密度T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UA、ASMI水平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颈动脉斑块数、Crouse积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肌少症组颈动脉AS分级以3级为主,非肌少症组以0级、1级为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IMT、Crouse积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为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AS有关,有合并动脉AS斑块者需警惕肌少症发生,需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手段,以改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骨骼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相位角与肌少症及相关诊断指标的Meta分析
17
作者 陈佳怡 李惠菁 +8 位作者 农玉萱 尹运芳 刘小菠 陈越 胡笑燊 钟冬灵 李涓 刘天宇 金荣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75-2589,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相位角与肌少症及相关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收集关于相位角与肌少症及相关诊断指标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 目的:系统评价相位角与肌少症及相关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收集关于相位角与肌少症及相关诊断指标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05-08。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50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肌少症人群对比,肌少症患者的相位角显著降低[SMD=-0.99,95%CI(-1.09,-0.90),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重度肌少症以及亚洲肌少症患者相位角差值更加显著,并且伴有肌少症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相位角降低更加明显。相位角与骨骼肌质量指数(Pearson’s r=0.565,P<0.00001)、握力(Pearson’s r=0.446,P<0.00001)、步速(Pearson’s r=0.405,P<0.00001)均呈中等正相关,但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极弱正相关(Pearson’s r=0.139,P=0.02)。结论:与非肌少症人群对比,相位角在肌少症人群具有显著差异性,且与肌少症诊断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提示相位角在肌少症的客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结果可能受到肌少症严重程度、相位角检测仪器等因素的影响,且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相位角 相关性 META分析 生物电阻抗分析 骨骼肌质量指数 握力 步速
下载PDF
SMI、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观察
18
作者 张丽辉 谢宇曦 邢迎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分析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肌少症指数(SI)与呼吸危重症营养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危重患者130例,参照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mNUTRIC)对其营养状态予以测评,... 目的分析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肌少症指数(SI)与呼吸危重症营养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危重患者130例,参照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mNUTRIC)对其营养状态予以测评,比较不同营养状况者SMI、SI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呼吸危重症死亡的风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SMI、SI在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中的评估价值。结果130例患者中高营养风险48例设为高风险组、低营养风险82例设为低风险组,高风险组SMI、SI低于低风险组(P<0.05)。离开ICU时,本组130例患者中36例死亡设为预后不良组、存活94例设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年龄、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ALB、SI和SMI则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证实,高APACHEⅡ评分及低SMI、SI值为呼吸危重症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证实,SMI、SI在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中的预测AUC 0.890高于单独预测的0.784、0.726(P<0.05)。结论SMI、SI水平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具有密切关联性,监测两者水平可对疾病病死风险予以预测评估预测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少症指数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指数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园 张瑞丽 +3 位作者 刘兰 张东雪 王洋 胡春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价值。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衰弱病人80例,比较衰弱组和未衰弱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SMI对病人营养不良的预测效果。结果: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价值。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衰弱病人80例,比较衰弱组和未衰弱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SMI对病人营养不良的预测效果。结果: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病人年龄偏大、透析龄偏长、营养不良评分偏高,C-反应蛋白和铁蛋白指标结果更高,前白蛋白、白蛋白、蛋白质含量、骨骼肌含量、基础代谢率、SMI等指标结果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营养不良评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和SMI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保护因素。SMI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显示,敏感度为76.25%,特异度为62.50%。结论:SMI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衰弱具有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衰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骼肌质量指数 衰弱 营养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振云 钮美娥 +2 位作者 韩燕霞 赵茜 叶烨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效果,为早期识别骨骼肌消耗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门诊就诊的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进行小腿围测量,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价患者的骨骼肌消耗情况。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小腿围... 目的探讨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效果,为早期识别骨骼肌消耗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门诊就诊的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进行小腿围测量,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价患者的骨骼肌消耗情况。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小腿围的最佳截点值。结果6.90%的男性COPD患者有骨骼肌消耗;116例COPD患者小腿围(34.58±3.03)cm,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小腿围预测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最佳截点值为31.8 cm(灵敏度1.000、特异度0.861、ROC曲线下面积0.963),经调整年龄后,ROC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973。结论小腿围可作为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筛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小腿围 骨骼肌消耗 筛查 四肢骨骼肌质量 生物电阻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