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涵道式两栖飞行器空中飞行姿态的仿真分析
1
作者 邹汝红 胡玮军 王海容 《时代汽车》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两栖飞行器是既能在地面上行驶又可以在空中飞行的一种新型飞行器。文章研究的涵道式飞行汽车是通过车身的主涵道螺旋桨产生升力,车尾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完成升降及前进。利用ANSYS-CFX对飞行汽车在空中飞行时的飞行姿态进行了仿真分... 两栖飞行器是既能在地面上行驶又可以在空中飞行的一种新型飞行器。文章研究的涵道式飞行汽车是通过车身的主涵道螺旋桨产生升力,车尾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完成升降及前进。利用ANSYS-CFX对飞行汽车在空中飞行时的飞行姿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飞行汽车的升力,翻滚力矩,俯仰力矩及偏航力矩等参数,并分析飞行汽车前飞状态的流场结构,根据数值结果对飞行汽车空中飞行姿态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式两栖飞行器 螺旋桨 ANSYS-CFX 飞行姿态
下载PDF
两栖车辆在波浪中的摇荡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国英 周景涛 +1 位作者 姚新民 郭齐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摇荡是两栖车辆在海上使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乘员和装备的战斗力发挥。基于船舶的耐波性理论对两栖车辆在波浪中的线性摇荡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实验得出了两栖车辆及其行走机构在横摇、垂荡状况下的共振频率和无因次阻尼系... 摇荡是两栖车辆在海上使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乘员和装备的战斗力发挥。基于船舶的耐波性理论对两栖车辆在波浪中的线性摇荡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实验得出了两栖车辆及其行走机构在横摇、垂荡状况下的共振频率和无因次阻尼系数,并对两栖车辆在我国某海域的海浪情况下可能出现的3种典型摇荡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两栖车辆 行走机构 阻尼系数 摇荡
下载PDF
推进器与车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良 潘双夏 赵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分别以推进器中的流体和车体为对象建立了受力模型,指出了推进器对车体阻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有3种情况:进水口使迎水面减少导致阻力增加、进水口使车底边界层由层流变湍流导致阻力增加,以及推进器中水的重量导致车体阻力增加;... 分别以推进器中的流体和车体为对象建立了受力模型,指出了推进器对车体阻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有3种情况:进水口使迎水面减少导致阻力增加、进水口使车底边界层由层流变湍流导致阻力增加,以及推进器中水的重量导致车体阻力增加;间接影响则导致车辆产生尾倾和首倾.基于局部平衡假设,推导了不同速度时两栖车辆边界起始网格的大小变化规律,在对喷水推进器作了适当简化后,建立了两栖车辆水上仿真计算的边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推进器可使车体在水上的阻力增加15%以上,适当增加车体的攻角有助于提高推进器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辆 车体 喷水推进器 阻力
下载PDF
两栖轮式车辆用螺旋桨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4
作者 李军 冯付勇 +2 位作者 魏跃强 汪建兵 郭文珺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9-12,52,共5页
两栖轮式车辆基于陆地行驶需要所具有的特定外形和行驶装置,与船舶构型差别显著,使其螺旋桨参数的确定与普通船用螺旋桨有很大的不同,结合两栖轮式车辆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根据两栖轮式车辆设计点的航速,分析了螺旋桨的推力、转速、直径... 两栖轮式车辆基于陆地行驶需要所具有的特定外形和行驶装置,与船舶构型差别显著,使其螺旋桨参数的确定与普通船用螺旋桨有很大的不同,结合两栖轮式车辆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根据两栖轮式车辆设计点的航速,分析了螺旋桨的推力、转速、直径、螺距比、叶数等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可为相关的螺旋桨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 轮式车辆 螺旋桨
下载PDF
两栖轮式自行火炮航行阻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昭蔚 潘玉田 +1 位作者 范昱珩 杨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评价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基于流体力学和船舶原理的相关知识,通过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技术测量车体模型的相关参数,采用相当平板理论计算车辆的摩擦阻力,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有...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评价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基于流体力学和船舶原理的相关知识,通过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技术测量车体模型的相关参数,采用相当平板理论计算车辆的摩擦阻力,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有限元软件对车辆水上航行状态进行仿真计算以获得车辆航行的形状阻力,在车模试验的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必要的换算和计算。最后通过MATLAB对计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并得到了某两栖轮式自行火炮较为准确的航行阻力值及其阻力构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航行阻力 水上性能 两栖 自行火炮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Amphibious Turtle-Inspired Spherical Mother Robot 被引量:10
6
作者 Liwei Shi Shuxiang Guo +3 位作者 Shilian Mao Chunfeng Yue Maoxun Li Kinji Asak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Robo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water monitoring and recovery operations, such as pollution detection, submarine sampling and data collection, video mapping, and object recovery in dangerous places. However, reg... Robo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water monitoring and recovery operations, such as pollution detection, submarine sampling and data collection, video mapping, and object recovery in dangerous places. However, regular-sized robots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some restricted underwater environments. Accordingly, in previous research we designed several novel types of bio-inspired microrobots using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 (IPMC) and Shape Memory Alloy (SMA) ac- tuators. These microrobots possess some attributes of compact structure, multi-functionality, flexibility, and precise positioning. However, they lack the attributes of long endurance, stable high speed, and large load capacity necessary for real-world appli- cations. To overcome these disadvantages, we proposed a mother-son robot system, composed of several microrobots as sons and a newly designed amphibious spherical robot as the mother. Inspired by amphibious turtles, the mother robot was designed with a spherical body and four legs with two Degrees of Freedom (DOF). It is actuated by four vectored water-jet propellers and ten servomotors, and it is capable of walking on land and cruising underwater. We analysed the mother robot's walking and underwater cruising mechanisms, constructed a prototype, and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its amphibious motions. Good motion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bious robot biomimetic underwater robot mother-son robot system spherical robot vectored water-jet propeller
原文传递
水空两用推进器齿式超越离合器接合特性研究
7
作者 徐龙 胡志强 +1 位作者 杨翊 王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6-1133,共8页
从水空两用推进器对离合器的应用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齿式超越离合器。通过仿真对离合器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接合特性进行优化分析,讨论了轮齿端面倒角和变位系数对接合过程、脱开速度和接触冲击力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增大端面倒... 从水空两用推进器对离合器的应用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齿式超越离合器。通过仿真对离合器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接合特性进行优化分析,讨论了轮齿端面倒角和变位系数对接合过程、脱开速度和接触冲击力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增大端面倒角度数和变位系数,可加快接合、脱开速度,减小接触冲击力;当倒角度数和变位系数分别为44°和0.84时,接合特性最优。继续增大倒角度数和变位系数,则接合、脱开速度变慢,接触冲击力变大。最后得到了接合特性指标最优的轮齿结构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与实验的接合特性指标相对误差小于10%,证明了优化设计过程的有效性,设计结果满足推进器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两用推进器 超越离合器 接合特性 接触冲击力
下载PDF
水陆两栖六足机器人的设计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宇 周爽 李亚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79-2086,共8页
为提高机器人两栖环境下的运动性能,同时降低其运动机构在水陆间切换的机械复杂性与控制难度,提出了一款复合运动肢的水陆两栖六足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陆地和水下的运动规划,解决了机器人适应不同坡度斜坡地形的稳定性问题;通过配置矢... 为提高机器人两栖环境下的运动性能,同时降低其运动机构在水陆间切换的机械复杂性与控制难度,提出了一款复合运动肢的水陆两栖六足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陆地和水下的运动规划,解决了机器人适应不同坡度斜坡地形的稳定性问题;通过配置矢量推进器的位姿,实现了机器人多自由度的水下运动。ADAMS下机器人爬行运动的仿真结果在验证机械设计合理的前提下也表明机器人在不同坡度的斜坡爬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进一步评估机器人的运动性能,搭建了机器人样机,在测试机器人斜坡爬行性能的同时,验证了机器人在水下可实现包括直行、旋转、上浮和下潜的多自由度运动。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在陆地与水下均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六足机器人 矢量推进器 运动学仿真 性能评估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水上射击位移规律仿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昭蔚 何民安 +1 位作者 刘海民 耿新泰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两栖战备车辆水上射击动力学模型研究,以某轮式自行火炮为例,在车辆左右完全对称、静水条件纵中面内射击等假设的基础上,对两栖武器水上射击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采用水动力无因次体系法对该自行火炮的水动力试验数据进行合理转换... 两栖战备车辆水上射击动力学模型研究,以某轮式自行火炮为例,在车辆左右完全对称、静水条件纵中面内射击等假设的基础上,对两栖武器水上射击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采用水动力无因次体系法对该自行火炮的水动力试验数据进行合理转换,近似得到轮式自行火炮的水动力参数;运用MATLAB对轮式自行火炮水上射击动力学方程进行了解算,获得了静水条件下某轮式自行火炮水上射击位移特性数值计算结果,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得到了火炮的水上射击位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 位移规律 自行火炮 水动力
下载PDF
变角度水面矢量推进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建刚 张仲志 +2 位作者 宋彬 赵正龙 刘金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9-426,共8页
现行大方形系数两栖平台在水中排水航行,受到"兴波阻力墙"的影响,速度难以提高。为了减阻提速,以蛇怪蜥蜴为仿生对象,提出了一种变角度的水面矢量推进器,通过角度和转速控制,实现了驱动力矢量输出的新模式;增加了托举力和转... 现行大方形系数两栖平台在水中排水航行,受到"兴波阻力墙"的影响,速度难以提高。为了减阻提速,以蛇怪蜥蜴为仿生对象,提出了一种变角度的水面矢量推进器,通过角度和转速控制,实现了驱动力矢量输出的新模式;增加了托举力和转矩驱动,为平台水上低阻高速航行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结合PISO算法和两相流瞬态分析,建立了推进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对三维驱动输出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叶片角度从0°到90°增大,实现了驱动力输出角从-6.85°到51.95°的矢量连续变化,且存在驱动均衡输出区间[40°,60°];托举力与轮辐长度呈线性关系,且推进力、转矩与轮辐长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随转速增加,驱动输出增加,转速为5 r/s时因流场恢复能力不足导致频率为转速的2倍;托举力随轮毂宽度、直径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推进器驱动调节和平台航行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平台 减阻 仿生 矢量推进器 试验
下载PDF
履带式自行舟桥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成栋 王永勤 +2 位作者 吴爽 周中锋 黄锦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7期84-87,90,共5页
舟桥是用以架设浮桥和建筑门桥的成套制式渡河器材,具有陆上机动速度快、架设和撤收快、不需永久占用场地、受江河水深和河幅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在军事以及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文章着眼于解决国内对舟桥车辆技术提升的迫切需要,通过部队调... 舟桥是用以架设浮桥和建筑门桥的成套制式渡河器材,具有陆上机动速度快、架设和撤收快、不需永久占用场地、受江河水深和河幅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在军事以及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文章着眼于解决国内对舟桥车辆技术提升的迫切需要,通过部队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重点对舟桥的总体设计和车身设计展开深入研究,确定了舟桥的技术方案并开展了相关设计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一款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履带式自行舟桥,为新一代国产应急工程装备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自行舟桥 总体设计 车身设计 水陆两栖功能 国产应急工程装备 技术性支撑
下载PDF
水面仿生矢量推进器倒车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仲志 吕建刚 +2 位作者 宋彬 刘金华 朱文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6-1547,共12页
针对两栖平台倒车机构复杂、性能研究难以开展的问题,基于水面仿生矢量推进器,提出了一种倒车方式。设计了新型两栖平台,通过推进器反向转动输出倒车拉力,实现了平台0.7 m/s速度的直线倒行和0.75 m小半径的转弯倒行,提供了更为快速灵活... 针对两栖平台倒车机构复杂、性能研究难以开展的问题,基于水面仿生矢量推进器,提出了一种倒车方式。设计了新型两栖平台,通过推进器反向转动输出倒车拉力,实现了平台0.7 m/s速度的直线倒行和0.75 m小半径的转弯倒行,提供了更为快速灵活的倒车方式;建立了推进器流体动力学模型,结合下压力、倒车拉力和转矩三维驱动的周期性输出规律,分析轮轴高度、轮辐长度、转速和叶片夹角对推进器倒车性能的影响,扩展了平板旋转绕流的研究;建立敞水试验系统,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随着推进器轮轴高度增加,转矩单调递减;下压力和倒车拉力随着轮辐长度线性变化,转矩与轮辐长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转速提高,三维输出单调递增。研究结果为两栖平台倒车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平台 矢量推进器 反向转动 倒车性能 敞水试验
下载PDF
某两栖车导管桨液压驱动方案设计
13
作者 宋丽峰 刘星星 +1 位作者 徐培 王占魁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6期25-27,共3页
随着国际战争多元化发展,水陆两栖车已经逐渐在陆军装备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国内外两栖车水上推进装置导管桨的驱动形式一般为机械或液压。本文介绍的导管桨驱动方案为两个闭式液压系统分别驱动两个导管桨。
关键词 两栖车 导管桨 液压 闭式系统
下载PDF
喷水推进两栖车水上自航性能CFD模拟研究
14
作者 王胜一 胡少雄 +2 位作者 董楠 刘华坪 王凯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7-395,共9页
针对两栖车与泵推进器推力的动态耦合模拟问题,建立一种结合非惯性系的泵转子/车体流固耦合高效模拟方法;提出两种在指定航速下获得泵推进器匹配转速、车体自航状态及其水动性能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 针对两栖车与泵推进器推力的动态耦合模拟问题,建立一种结合非惯性系的泵转子/车体流固耦合高效模拟方法;提出两种在指定航速下获得泵推进器匹配转速、车体自航状态及其水动性能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方法。将上述方法在Simcenter STAR-CCM+软件中进行运用,得到在不同指定航速下的两栖车自航静水阻力、姿态及泵推进器匹配转速的规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为减小两栖车水动阻力、降低推进泵转速,提出一种在原型车前轮底部增加挡板的减阻方案,并通过数值方法分析挡板对车体减阻及推进泵匹配转速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 喷水推进泵 流固耦合仿真 自航性能
原文传递
水空两栖涵道风扇推进器推力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5
作者 郜天柱 胡志强 +1 位作者 杨翊 林扬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由水空两栖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出发,从理论计算、仿真以及实验三方面设计了一种涵道风扇推进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风扇和电机在2种介质中的工作曲线,提出了风扇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的预估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预估参数,得到了风扇和电机... 由水空两栖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出发,从理论计算、仿真以及实验三方面设计了一种涵道风扇推进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风扇和电机在2种介质中的工作曲线,提出了风扇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的预估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预估参数,得到了风扇和电机的设计参数.根据理论计算结果,选取了一种较为合适的风扇和电机的组合方式.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对仅考虑扇叶的理想情况进行了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为了研究实际的涵道风扇推进器的工作情况,还对考虑涵道整体表面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了CFD仿真分析.最后,对该组合方式的涵道风扇推进器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涵道风扇在水下和空气中的实测推力系数分别为1.47×10-4和2.48×10-4,实际情况下仿真结果与其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9%和3.6%,接近于实验本身的不确定度;得到的空气中的推力可达55 N以上,水下推力可达245 N以上,均可以满足2种介质中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两栖 涵道风扇推进器 流体仿真 推力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