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0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cable-stayed aqueduct bridge 被引量:8
1
作者 LiYuchun Di Qingshu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569-579,共11页
In this paper, a full-scale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Jundushan cable-stayed aqueduct bridge is established with ANSYS Code. The shell, fluid, tension-only spar and beam elements are used for modeling the aquedu... In this paper, a full-scale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Jundushan cable-stayed aqueduct bridge is established with ANSYS Code. The shell, fluid, tension-only spar and beam elements are used for modeling the aqueduct deck, filled water, cables and support towers, respectively. A multi-element cable formulation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cable vibration. The dry (without water) and wet (with water) modes of the aqueduct bridge are both extracted and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dry modes of the aqueduct bridge are basically similar to those of highway cable-stayed bridges. A dry mode may correspond to two types of wet modes, which are called the in-phase (with lower frequency) and out-of-phase (with higher frequency) modes. When the water-structure system vibrates in the in-phase/out-of-phase modes, the aqueduct deck moves and water sloshes in the same/opposite phase-angle, and the sloshing water may take different surface-wave modes. The wet modes of the system reflect the properties of interaction among the deck, towers, cables and water. The in-phase wet frequency generally decreases as the water depth increases, and the out-of-phase wet frequency may increase or decrease as the water depth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aqueduct bridg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Optimizing CT for the evaluation of vestibular aqueduct enlargement:Inter-rater reproduci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reformatted CT measurements 被引量:3
2
作者 Misun Hwang Ryan Marovich +2 位作者 Samuel S.Shin David Chi Barton F.Branstetter IV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 the most frequent identifiable cause of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is evaluated with high-definition multidetector CT in the axial plane.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which reformatted...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 the most frequent identifiable cause of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is evaluated with high-definition multidetector CT in the axial plane.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which reformatted CT measurements are most reproducible. Seven multiplanar reformatted images were created for each of the 64 temporal bones in patients with EVA.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 were used to assess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and both linear regression and ROC analys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measurements with severity of hearing loss, as assessed by pure tone audiometry. All seven measurements had excellent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with average-measure ICC ranging from 0.92 to 0.98.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diologic degree of aqueduct enlargement and severity of hearing loss using any of the seven measurements; ROC analyses revealed areas under the curves ranging from 0.57 to 0.73. Optimal accuracy was obtained with a threshold of 1.75 mm as measured at the aqueductal aperture in the P€oschl plane, with sensitivity of 0.75 and specificity of0.63. Although the radiologic measurement may not serve as a reliable tool for assessing severity of EVA, P€oschl plane reformatting has proven to be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axial acquisition plane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ignificant hearing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Hearing loss COMPUTED
下载PDF
SLC26A4 mutation testing for hearing loss associated with enlargement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被引量:2
3
作者 Taku Ito Julie Muskett +10 位作者 Parna Chattaraj Byung Yoon Choi Kyu Yup Lee Christopher K Zalewski Kelly A King Xiangming Li Philine Wangemann Thomas Shawker Carmen C Brewer Seth L Alper Andrew J Griffith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13年第2期26-34,共9页
nPendred syndrome (PS) is characterized by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of goiter associated with a defect of iodide organification, hearing loss, enlargement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EVA), and mutations of ... nPendred syndrome (PS) is characterized by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of goiter associated with a defect of iodide organification, hearing loss, enlargement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EVA), and mutations of the SLC26A4 gene. However, not all EVA patients have PS or SLC26A4 mutations. Two mutant alleles of SLC26A4 are detected in 1/4 of North American or European EVA populations, one mutant allele is detected in another 1/4 of patient populations, and no mutations are de-tected in the other 1/2. The presence of two mutant al-leles of SLC26A4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iodide or-ganification, increased thyroid gland volume, increased severity of hearing loss, and bilateral EVA.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mutant allele of SLC26A4 is associated with normal iodide organification, normal thyroid gland volume, less severe hearing loss and either bilateral or unilateral EVA. When other underlying correlations are accounted for, the presence of a cochlear malformation or the size of EVA does not have an effect on hearing threshold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of an Slc26a4 mutant mouse model of EVA in which hearing loss is independent of endolymphatic hydrops or in-ner ear malformations. Segregation analyses of EVA in families suggest that the patients carrying one mutant allele of SLC26A4 have a second, undetected mutant allele of SLC26A4,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 sibling hav-ing EVA is consistent with its segregation a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trait. Patients without any mutations are an etiologically heterogeneous group in which siblings have a lower probability of having EVA. SLC26A4 muta-tion testing can provide prognostic information to guide clinical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probability of EVA affecting a sib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6A4 Pendred syndrome Genetic test-ing GOITER Hearing loss VESTIBULAR aqueduct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下载PDF
Flow Structure and Short-Term Riverbed Evolution in Curved Flumes
4
作者 Shuxian Gao Yonggang Cao +1 位作者 Yuchuan Bai Yanhua Y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River bending is the major effect responsible for bed topography and bank changes.In this study,fluid velocity(measur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Doppler advanced point current meter)and bed topographical data have been ... River bending is the major effect responsible for bed topography and bank changes.In this study,fluid velocity(measur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Doppler advanced point current meter)and bed topographical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in 40 sections of an experimental model.The whole flume was composed of an organic glass bend,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ater tanks,two transition straight sections,a circulation pump,and a connection pipeline.Each section has been foun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a primary circulation and a small reverse circulation,with some sections even presenting three more or more circulation structures.The minimum circulation intensity has been detected in proximity to the top of the curved channel,while a region with small longitudinal velocity has been observed near the concave bank of each bend,corresponding to the flat bed formed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scouring.The maximum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scour depth in the presence of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living flexible vegetation within 10 cm of the flume wall have been found to be small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tests conducted without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curved flume experimental study flow structure bed short-term evolution living flexible vegetation
下载PDF
分支河流体系沉积学工作框架与流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昌民 张祥辉 +4 位作者 王庆 冯文杰 李少华 易雪斐 Adrian JHARTLEY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DFS研究中最关键的3个科学问题是明确河网结构和河型演变规律、构建沉积标志和沉积模式、分析其形...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DFS研究中最关键的3个科学问题是明确河网结构和河型演变规律、构建沉积标志和沉积模式、分析其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因素。②DFS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形态沉积学数据库、现代沉积机理研究、分类研究、建立沉积模式、储层建模与储层预测等5个方面。③DFS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遥感图像的形态数据采集、形成机理的水槽和模拟实验、河网重构、顶点位置预测与河道分汊点自动生成方法、储层建模知识库平台等。④DFS研究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先建立形态沉积学数据库,搭建数据库软件平台,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DFS进行现代沉积解剖,然后综合现代沉积调查、露头解剖和模拟实验成果,形成分类体系,总结各类DFS的识别标志和沉积模式,分层次建立储层预测模型,形成沉积结构储层预测模型的建模软件平台,从而预测沉积体系中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 河网重构 储层建模 水槽沉积模拟 数据采集 DFS形态沉积学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渡槽正向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延 姜国辉 +3 位作者 唐守艺 谷成麟 田世福 马天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针对渡槽工程在前期设计阶段单纯依靠Revit软件进行三维翻模,难以与渡槽工程实际建造节奏相匹配的问题,对Revit软件进行定制化开发,提出渡槽正向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包括渡槽正向设计智能管理平台、渡槽构件模型参数化创建和渡槽钢筋参... 针对渡槽工程在前期设计阶段单纯依靠Revit软件进行三维翻模,难以与渡槽工程实际建造节奏相匹配的问题,对Revit软件进行定制化开发,提出渡槽正向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包括渡槽正向设计智能管理平台、渡槽构件模型参数化创建和渡槽钢筋参数化建模三部分。该方法的建立实现了对渡槽水力参数、结构参数等的设计与分类管理,简化了繁琐的建模步骤,缩短了设计人员建模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结合具体渡槽工程实例,对渡槽正向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及实用性进行验证,前期设计阶段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BIM正向设计在水利工程领域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IT 二次开发 渡槽 正向设计 参数化
下载PDF
南流江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抗震性能
7
作者 刘惠娟 赖成联 +1 位作者 姜士博 谢开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6-203,共8页
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具有整体受力条件好、施工工艺成熟且方便的优势,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广泛,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以采用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形式的南流江大渡槽为例,通过Midas-civil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 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具有整体受力条件好、施工工艺成熟且方便的优势,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广泛,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以采用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形式的南流江大渡槽为例,通过Midas-civil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施加拟合生成的地震波,对渡槽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拟合生成的地震波与场地类别、分区特征周期相近的人工地震波E1、E2作用下,南流江大渡槽的顺桥向及横桥向的桥墩强度验算和变形均满足要求,具有安全可靠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大渡槽 预应力连续梁式渡槽 抗震性能 数值计算 水库
下载PDF
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演变过程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茜 卢金友 +2 位作者 周银军 柴朝晖 黄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流量为215 L/s的深泓平均冲深约是流量为46.71 L/s的2.1倍),且大流量下深泓纵向比降变缓;横向上,边滩侧以冲刷为主,冲刷最大的位置在滩边附近,其它部位则呈冲刷—淤积—冲刷的变化规律(如流量为215 L/s时,2#断面边滩以外部分(0,2]h平均冲深约3.5 cm、(2,12]h平均淤高约0.5 cm、(12,21]h平均冲深约0.7 cm);平面上,边滩整体下移,变得细长,淤积主要发生在边滩下游1m范围内。此外,上游异岸边滩的存在初期会促使下游边滩淤积,而后加深下游边滩的冲刷,且对边滩坡脚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冲刷 交错边滩 冲淤变化 水槽试验 顺直河道
下载PDF
立式双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优化研究
9
作者 初文华 赵子静 +4 位作者 郭慧琴 武树龙 叶旭昌 崔森琦 王一博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86,共14页
为研究结构型式及尺寸对立式双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立式双曲面网板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其水动力性能,并通过设计制作缩比模型开展动水槽试验,验证数值结果的有效性。开展曲面板弯曲度、弯曲度位... 为研究结构型式及尺寸对立式双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立式双曲面网板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其水动力性能,并通过设计制作缩比模型开展动水槽试验,验证数值结果的有效性。开展曲面板弯曲度、弯曲度位置、支撑板间距等不同结构参数对立式双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以探究最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曲面板弯曲度的同步改变和单一改变均会对立式双曲面网板的水动力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只考虑扩张效果,曲面板A、B的弯曲度均设置为20%左右,或曲面板A弯曲度设置为15%、曲面板B弯曲度设置为25%左右,均可在一定范围内将立式双曲面网板的最大升力系数提高到最大值;但从网板综合性能考虑,后一方案可获得更高的最大升阻比。当曲面板弯曲度位置同步设置为50%时,网板升力系数可达到最大值,此时扩张效果最佳,而当曲面板弯曲度位置同步设置为20%时,最大升阻比达到峰值,网板综合性能相对更好。支撑板间距对立式双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将支撑板间距设置为420 mm左右,可在小冲角范围内提升其最大升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双曲面网板 水动力性能 数值模拟 水槽试验 结构参数
下载PDF
基于PE-HMM的渡槽结构运行状态评价
10
作者 张翌娜 李紫瑜 +1 位作者 张建伟 黄锦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3,157,共5页
随着远距离、高流量、大跨度渡槽工程的不断发展,渡槽运行状态监测与评价日益重要。以广东省罗定市长岗坡渡槽工程为例,基于渡槽泄流振动位移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排列熵算法(PE)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渡槽运行状态评价方法。首先,运用... 随着远距离、高流量、大跨度渡槽工程的不断发展,渡槽运行状态监测与评价日益重要。以广东省罗定市长岗坡渡槽工程为例,基于渡槽泄流振动位移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排列熵算法(PE)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渡槽运行状态评价方法。首先,运用排列熵算法和K-means法提取振动位移数据基本特征,形成HMM模型的观测状态序列。其次,运用HMM算法训练模型参数,以平均误差百分比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模型参数,并以该参数为初值再次训练得到渡槽运行期隐状态的概率分布。最后,结合渡槽运行期隐状态对应的分值等级及概率值,求得渡槽运行状态期望值,从而量化评价渡槽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基于PE-HMM法的渡槽运行状态评价结果与实地勘察结论一致,可见PE-HMM法能够从渡槽振动位移数据角度出发,真实反映渡槽结构运行状态,具有较高的评判精度与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运行状态评价 排列熵算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不同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研究
11
作者 刘飞 谷蕾蕾 刘春晶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采用概化模型试验对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了500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细均匀沙粒径接近时,床面不同高程的细沙暴露个数远多于粗沙暴露个数,且细沙... 采用概化模型试验对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了500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细均匀沙粒径接近时,床面不同高程的细沙暴露个数远多于粗沙暴露个数,且细沙暴露个数增加幅度比较均匀,粗沙暴露个数增加幅度迅速减小,其等容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明显多于表层以下;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粗均匀沙的粒径接近时,虽然细沙暴露的个数可能比粗沙少,但其暴露颗粒数的增加幅度比粗沙大,其等容后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多于表层以下;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的粒径相差较小,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两组沙的粒径均接近时,细沙暴露颗粒数的增加幅度与粗沙相当,其等容后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与表层以下相当。以上试验结果与天然卵石河床表层泥沙等容后的暴露个数多于深层的普遍现象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粒径 暴露度 玻璃珠 概化水槽试验
下载PDF
湖平面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过程: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12
作者 任大伟 魏思源 +3 位作者 尹太举 陈少伟 房久顺 赵文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1522,共12页
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是由一个或多个河口坝-天然堤-河道组成的指状坝构成,它发育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水平面频繁波动的湖(海)盆中。为探究频繁湖水位变化与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关系及其内部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与响应机制... 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是由一个或多个河口坝-天然堤-河道组成的指状坝构成,它发育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水平面频繁波动的湖(海)盆中。为探究频繁湖水位变化与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关系及其内部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与响应机制,利用水槽模拟实验正演还原了湖水位频繁升降条件下指状砂坝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设计18个期次的洪-枯水期的湖平面周期性变化,耗时108 h,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精准的沉积地貌监测和定量沉积学分析。研究发现: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底积层-前积层-顶积层;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河道携带沉积物在河口形成河口坝,河口坝淤积叠置并逐渐转化为天然堤,稳固的天然堤降低了河道摆动频率,使得河道能携带沉积物不断向湖区延伸搬运;单一河道的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受控于河道、天然堤及河口坝三者建设关系的动态平衡,水位和流量的周期性旋回加速了这一平衡关系的建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中,沉积物主要堆积在河口,河道呈条带状剥蚀,河口两侧泥沙卸载速率不一致导致了河道左右摆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湖水位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响应过程及其内部单元的动态演化规律,为研究浅水三角洲演化过程及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水槽实验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台阶式沉井等效墩宽计算方法探究
13
作者 闻云呈 朱大伟 +3 位作者 王晓俊 成泽霖 张帆一 夏明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桥梁工程中存在形状各异的桥墩,在研究不同截面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时,桥墩尺寸的定量描述非常重要。以台阶式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等效桥墩宽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类公式本质上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桥墩平均阻水宽度。... 桥梁工程中存在形状各异的桥墩,在研究不同截面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时,桥墩尺寸的定量描述非常重要。以台阶式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等效桥墩宽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类公式本质上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桥墩平均阻水宽度。开展了台阶式沉井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类等效墩宽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Melville和Rau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估算考虑动床条件下台阶式沉井的平均阻水宽度;进一步收集了国内外193组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局部冲刷试验数据,数据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elville和Ran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且保守地量化大多数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截面非均匀性;最后基于数据集冲深墩宽比统计结果对该公式近似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等效墩宽 流量守恒原理 非均匀桥墩 水槽试验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箱梁渡槽结构设计研究
14
作者 赖成联 刘潇 +2 位作者 刘惠娟 祝通华 谢开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1,共13页
针对箱梁渡槽所受水荷载远大于同等跨径箱梁桥所受汽车荷载导致槽身纵向受力突出的问题,在渡槽结构设计中统筹考虑箱梁纵向应力储备和造价,构建了以截面尺寸、钢筋用量等6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渡槽边缘正应力和造价为目标函数,以槽身挠... 针对箱梁渡槽所受水荷载远大于同等跨径箱梁桥所受汽车荷载导致槽身纵向受力突出的问题,在渡槽结构设计中统筹考虑箱梁纵向应力储备和造价,构建了以截面尺寸、钢筋用量等6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渡槽边缘正应力和造价为目标函数,以槽身挠度、法向应力等9个验算指标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和NSGA2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的Pareto最优解集,然后综合专家打分、COWA算子、博弈论综合赋权与TOPSIS法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与初始方案相比,最佳方案的渡槽边缘正应力储备提高了17.55%,渡槽上部结构总造价降低8.84%;与有限元分析相比,该方法在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节省了65.42%的计算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渡槽 多目标优化 结构设计 近似模型 NSGA2遗传算法
下载PDF
从水动力学角度看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
15
作者 毛小平 陈修蓉 +2 位作者 李振 李书现 朱启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4,共16页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研究发现,河流流速随深度增加单调降低的现象未被足够重视;中下游河床顺流向地形起伏增大,发育垂直于流向的水下沙波,而垂直于流向的河道断面地形起伏会越来越平缓;河流入海过程中,在水下一般以一条主流河道入海,水下不会出现分叉河道,且原先起伏的河床也会逐步填平补齐,由尖锐的V形或W型转变为U形。得出:三角洲前缘大多呈席状、扇状,而非顺流向带冲刷面的条带状;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在现代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找不到这些微相,且无水槽实验支持;提出了河道、三角洲沉积的水深—流速共同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沉积过程 水动力学 水槽实验
下载PDF
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模拟及分析
16
作者 邓年春 张志豪 +2 位作者 韦承勋 余松泽 王文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41-9151,共11页
海洋风、浪往往同时传播,同步传播过程中风、浪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耦合作用。针对海洋脉动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需求,基于程序开发平台MATLAB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Fluent,提出了一种... 海洋风、浪往往同时传播,同步传播过程中风、浪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耦合作用。针对海洋脉动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需求,基于程序开发平台MATLAB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Fluent,提出了一种随机风场和随机波浪联合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该数值方法构建了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水槽,并对该数值水槽单独随机风、单独随机波浪以及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的数值模拟效果进行了试算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水槽数值模拟脉动风速与对应理论计算风速相吻合,水槽数值模拟随机波浪与对应理论计算随机波浪相吻合,水槽风-浪联合数值模拟显示了风、浪之间显著耦合作用效应。建立的随机风-浪联合数值水槽在随机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上具备可靠性及可应用性。研究内容为海上风、浪环境要素耦合效应研究及海洋工程结构风-浪联合作用相关研究提供了平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 随机波浪 风-浪联合 数值水槽 耦合作用
下载PDF
生态浮床布设下明渠水流结构及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马超 王家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8,49,共5页
生态浮床已广泛运用于城市河道净化工程,但浮床布设改变了原河道断面水流结构,增加水流阻力,可能降低河道行洪能力。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浮床水动力学特性分析,而关于浮床引起的水流阻力变化定量研究较少。为此,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浮床刚... 生态浮床已广泛运用于城市河道净化工程,但浮床布设改变了原河道断面水流结构,增加水流阻力,可能降低河道行洪能力。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浮床水动力学特性分析,而关于浮床引起的水流阻力变化定量研究较少。为此,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浮床刚性植物在10、20、30 cm三种淹没深度及平行、交错两种布置方式的组合工况下对水槽断面水流结构产生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曼宁公式无法直接用于浮床覆盖区糙率系数的求解,基于等效断面原理增加浮床阻力项,求解浮床覆盖区综合糙率与刚性植物附加糙率。结果表明,淹没深度越大,浮床阻水效果越强;交错布置方式比平行布置方式更增加水流阻力;浮床刚性植物在平行布置条件下断面综合糙率在0.381~0.417之间,交错布置条件下断面综合糙率在0.397~0.427之间,断面综合糙率随植物淹没深度和布置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水槽模拟 水流结构 等效断面 综合糙率
下载PDF
考虑底坡影响的U形渠道量水槽流量公式研究
18
作者 戚玉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渠道底坡是影响输水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量水槽流量公式往往忽略渠道底坡。为了探究渠道底坡对流量公式的影响,以三角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在6种底坡的U形渠道上开展田间试验。应用能量方程式推求了流量的理论公式,基于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 渠道底坡是影响输水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量水槽流量公式往往忽略渠道底坡。为了探究渠道底坡对流量公式的影响,以三角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在6种底坡的U形渠道上开展田间试验。应用能量方程式推求了流量的理论公式,基于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不包含和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探讨渠道底坡影响流量公式的范围。流量的理论公式表明渠道底坡是影响量水槽流量公式的因素之一。与不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相比,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测流精度显著提高,平均相对误差从2.92%降低至1.65%,最大相对误差从12.22%减小至7.37%,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的比例从80.94%提升至95.89%。渠道底坡影响三角形量水槽流量公式的范围界定为1100~1/1200,当渠道底坡小于11200时可以忽略。量水槽流量公式应考虑渠道底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公式 渠道底坡 流量测量 三角形量水槽 能量方程
下载PDF
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及其数值模拟验证
19
作者 龙俞辰 印宇轩 《水运工程》 2024年第8期6-9,16,共5页
波浪水槽能够模拟波浪的产生、传播以及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值波浪水槽逐渐成为港口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生成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并结合ANSY... 波浪水槽能够模拟波浪的产生、传播以及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值波浪水槽逐渐成为港口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生成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并结合ANSYS-FSI模块建立三维有限元与有限体积元耦合模型,可以精确模拟波浪作用于斜坡堤等结构上的整个过程。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以在波浪作用下斜坡堤顶胸墙的稳定性为例,比较数值模型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数值模型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此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可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利用此数值波浪水槽进行方案比选,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共同为港口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三维数值波浪水槽 胸墙
下载PDF
履齿结构对深海沉积物扰动分析
20
作者 胡琼 王洋洋 +1 位作者 欧雨佳 朱静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为探究集矿车在行进过程中履带运动对深海沉积物的扰动机理,并建立适用于机械结构与沉积物作用的仿真模型,结合水槽实验和模拟分析,设定对照试验,研究机械结构运动对沉积物的扰动作用和羽状流扩散现象。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偏置一字形... 为探究集矿车在行进过程中履带运动对深海沉积物的扰动机理,并建立适用于机械结构与沉积物作用的仿真模型,结合水槽实验和模拟分析,设定对照试验,研究机械结构运动对沉积物的扰动作用和羽状流扩散现象。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偏置一字形履齿低扰动性能较好,扰动最大速度在1.5 m/s以下;扰动源的下陷深度和转速对水槽中的浊度变化有显著影响,浊度计最大和最小测量值为4 381.3 mg/L和3 073.3 mg/L,相差29.9%,峰值时间相差超过50%。搭建欧拉多相流模型,设定参数和边界条件,仿真与试验结果接近,可用于后续开展小范围内的机械扰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履齿 沉积物 扰动 水槽实验 欧拉多相流模型 浊度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