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豆根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作者 陆春莲 梁洁 +3 位作者 孙正伊 郑飘雪 梁炎丽 曹玉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山豆根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三萜及三萜皂苷、挥发油、有机酸等活性成分,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阐述山豆根的质量控制现状,预测山豆根的质量标志物。从传统药性、传统药效、不同复方配伍、可测性化学成分、新的药效用... 山豆根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三萜及三萜皂苷、挥发油、有机酸等活性成分,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阐述山豆根的质量控制现状,预测山豆根的质量标志物。从传统药性、传统药效、不同复方配伍、可测性化学成分、新的药效用途、植物亲缘关系等7个方面对山豆根质量标志物作预测分析。山豆根的质量标志物可能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根碱、槐定碱、槐醇、芒柄花素、高丽槐素、金雀花碱、β-甾醇、红车轴草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首选作为山豆根的质量标志物,为建立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山豆根致大鼠肝损伤外周血microRNA早期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盛云华 金若敏 +2 位作者 姚广涛 周璐 乔靖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讨山豆根致肝损伤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早期变化特征,寻找肝损伤早期外周血miRNA标志物。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山豆根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山豆根水煎液12g/kg(2mL/100g)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于给药3、... 目的探讨山豆根致肝损伤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早期变化特征,寻找肝损伤早期外周血miRNA标志物。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山豆根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山豆根水煎液12g/kg(2mL/100g)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于给药3、7、14、28天和停药后28天分批处理动物,取血清,测定常规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计算球蛋白(GLO)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分别取两组大鼠给药7、14、28天全血进行miRNA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山豆根组给药7~28天ALT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组织于给药28天出现肝细胞变性肿大。外周血miRNA芯片检测中,给药7、14、28天上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1个、22个、13个,下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个、13个、2个。对给药7、14、28天共有差异表达mi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和pathway分析发现,参与调控信号转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骨架、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可能参与了肝损伤的进程。时效高峰在7天的miR-291a-5p的RT-PCR验证显示,miR-291a-5p在外周血和肝组织的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miR-291a-5p可在早期提示肝脏的损伤,可作为山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肝损伤 微小RNA 标志物
下载PDF
山豆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钱 王金凤 +6 位作者 王宝丽 代一航 徐柯心 贾子尧 李鹏 马志强 林瑞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9-125,共7页
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就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等... 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就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供深入利用研究开发山豆根资源作参考。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山豆根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帆 陆娟 +2 位作者 刘春明 王强 时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69-17871,共3页
[目的]筛选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豆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山豆根总生物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目的]筛选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豆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山豆根总生物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4个考察因素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此时得到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山豆根总生物碱提取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C)>料液比(B)>提取次数(D),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含量为16.713 7 mg/g。[结论]该方法优化了山豆根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为山豆根总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 总生物碱 超声波提取工艺
下载PDF
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的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晓兰 石林春 +4 位作者 宋经元 韩建萍 姚辉 陈士林 何顺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7-1152,共6页
山豆根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对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易混伪品进行DNA分子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科9属38个物种84份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K-2p遗传距离比较及NJ系统发育聚类树构建。结果表明所研... 山豆根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对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易混伪品进行DNA分子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科9属38个物种84份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K-2p遗传距离比较及NJ系统发育聚类树构建。结果表明所研究山豆根基原植物样品种内ITS2序列无变异,与其同属密切相关物种的ITS2序列变异位点为102个,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072,与其他混伪品的ITS2序列变异位点为200个,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594。山豆根基原植物在NJ系统发育聚类树上聚为一支,支持率为98。因此,ITS2作为DNA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分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为山豆根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越南槐 混伪品 ITS2 鉴定
下载PDF
山豆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平 吴熙 +6 位作者 李俊鹏 谢天柱 邬晓鸥 王晓炜 文屏 詹华强 李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1-773,共3页
目的比较山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山豆根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山豆根全组分的最大耐受量(MTD)及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其急性毒... 目的比较山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山豆根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山豆根全组分的最大耐受量(MTD)及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山豆根全组分的MTD为36 g.kg-1,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0.1 g.kg-1)的360倍。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LD50(95%可信限)分别为47.474(39.565~56.871)g.kg-1、29.834(28.185~31.835)g.kg-1,主要毒性症状是闭眼、精神倦怠、呼吸急促、竖毛。结论山豆根不同组分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依次是醇提组分﹥水提组分﹥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全组分 水提组分 醇提组分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某院495张含山豆根饮片处方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吕美玲 黄智锋 +3 位作者 陈琳婧 吕冬梅 吕春梅 彭连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9期1238-1240,124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山豆根在我院的使用情况,规范我院山豆根使用及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逐张调取厦门市中医院2015年门诊山豆根饮片的处方共495张。利用Excel程序对其进行一般性描述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山豆根的人群男女比例相... 目的通过分析山豆根在我院的使用情况,规范我院山豆根使用及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逐张调取厦门市中医院2015年门诊山豆根饮片的处方共495张。利用Excel程序对其进行一般性描述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山豆根的人群男女比例相当,主要分布在20~60岁(87.87%);主要分布的科室为消化内科(73.33%),其次是风湿肾病科、脑病科等;中医证型统计较多的是肝气犯胃、脾胃湿热、风热犯肺。结论山豆根作为治疗咽喉肿痛要药,在我院门诊中使用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豆根U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程钱 赵崇军 +6 位作者 代一航 汪建芬 夏青 张文婷 王金凤 马志强 林瑞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建立山豆根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山豆根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Waters UPLC H-Class,Agilent Zorbax SB C-18 RRHD色谱柱(2.1×100 mm,1.8μm),预柱:Agilent SB-C18色谱柱(2.1×5 mm,1.... 目的建立山豆根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山豆根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Waters UPLC H-Class,Agilent Zorbax SB C-18 RRHD色谱柱(2.1×100 mm,1.8μm),预柱:Agilent SB-C18色谱柱(2.1×5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5分钟,5%A;5~6分钟,5%~9%A;6~6.5分钟,9%~12%A;6.5~11分钟,12%~15%A;11~21分钟,15%~34%A;21~23分钟,34%~45%A;23~26分钟,45%~47%A;26~27分钟,47%~77%A;27~35分钟,77%~98%A,流速0.3 m L·min^(-1),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建立的山豆根指纹图谱有27个共有峰,指认了2个共有峰;各批药材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大部分在0.90以上,符合指纹图谱研究技术的要求,说明本研究中的不同产地的山豆根在化学成分上相似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较好,特征性及专属性较强,可以有效地对山豆根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可以对山豆根和北豆根的指纹图谱的比较提供思路,从而避免因临床混用导致的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程钱 邹秦文 +6 位作者 汪建芬 韩红园 刘雯雪 徐柯心 康帅 马志强 林瑞超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7期10-1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用三乙胺调p H 5.0,B)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15 n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用三乙胺调p H 5.0,B)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结果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分别在31.40~2 910.47μg/m L,28.70~164.53μg/m L,50.16~813.43μg/m L,71.43~4 300.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41%~101.23%,RSD为1.82%~2.1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良好。不同产地4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道地产区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山豆根 生物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山豆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倩 郑丽娜 +1 位作者 谢元璋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6h、4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在灌胃较高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后6h、4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均升至最高,给药后48h均可恢复至正常值;山豆根水提组分剂量在(1.789~3.494)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2.779~5.427)g·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水平升高显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素君 吕莉莉 +2 位作者 钱晓路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在给药后第1天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低剂量组未对小鼠肝脏造成明显损伤,高、中剂量组会使小鼠血清中ALT、AST、AKP活性升高,TBI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给药后第3天山豆根水提、醇提各剂量组小鼠出现烦躁,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血清中上述肝功能指标变化明显,肝体比值增大,并见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点状坏死等病理变化;给药后第7天观察上述症状依次加重。水提组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比醇提组分明显。结论多次给小鼠高、中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且水提组分的肝毒性大于醇提组分,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不同组分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肝毒性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素君 钱晓路 +2 位作者 李晓宇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于给药后第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于给药后第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高、中剂量组在药后第7天可致小鼠体重增长缓慢,血清中ALT、AST、AKP活性升高,TBI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肝脏指数增大,并出现肝细胞病理组织学变化,水提组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比醇提组分明显。结论多次给小鼠高、中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既可致肝功能指标的改变,又可致肝细胞器质性病变,且水提组分的肝毒性大于醇提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不同组分 肝毒性
下载PDF
RP-HPLC-UV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燕 孙文博 +3 位作者 梁妍 郝小燕 郭治友 周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V)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其在山豆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P-HPLC-UV检测方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分析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25 mmol/L磷酸二氢钾(KH_2PO_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V)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其在山豆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P-HPLC-UV检测方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分析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25 mmol/L磷酸二氢钾(KH_2PO_4,B)水溶液(10∶90,V/V),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 L/min。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00~120.0 mg/L(R=0.999 7)、1.45~144.0 mg/L(R=0.999 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102.18%;山豆根药材中苦参碱平均含量0.81 mg/g(生药量),氧化苦参碱平均含量6.98 mg/g(生药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实用,适用于同时分析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其相关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山豆根 液相色谱
下载PDF
山豆根水提组分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素君 杨倩 +2 位作者 钱晓路 孙虎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山豆根水提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连续27天分别给8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山豆根水提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连续27天分别给8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计算脏体比值,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停药后进行恢复期观察。结果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可致使大鼠体重下降,饮食、饮水不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肝体比值升高,病理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对血常规无明显影响。肝毒性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相关性。停药后,部分病理改变不可逆。结论山豆根水提组分长期给药的长期毒性表现为血清ALT、AST、ALP活性及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的变化,且部分病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水提组分 大鼠 长期毒性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京霞 陈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即浸泡24 h后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5 mL/min的流速收集渗漉液。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用于小儿清热栓的工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清热栓 大黄 苦参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机制,并以此探讨山豆根"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为在证候背景下合理应用山豆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 目的初步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机制,并以此探讨山豆根"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为在证候背景下合理应用山豆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检侧血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结果山豆根水提组分连续多次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实热证小鼠耳肿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给药3天后血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可致血中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中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血中GSH含量下降,GSH-Px活性下降。上述各指标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改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主要与降低血中PGE2含量、调节体内SOD,MDA水平有关,同时伴随毒副作用机制主要与氧化损伤路径有关,是否还存在其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实热证小鼠 抗炎 伴随毒副作用 过氧化损伤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放 吴兵 董小萍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在0.49~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在0.49~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加样回收率为96.69%~98.57%;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为0.01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山豆根 三叶豆紫檀苷
下载PDF
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山豆根水煎剂中有毒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李海燕 钟妤 钟多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山豆根后对其水煎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取3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药材,以甘草与山豆根的配伍比例(0∶1、0.5∶1、1∶1、2∶1)分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山豆根后对其水煎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取3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药材,以甘草与山豆根的配伍比例(0∶1、0.5∶1、1∶1、2∶1)分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 L/min,柱温35.0℃,测定各组水煎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在10.53~63.18μg/m L、氧化苦参碱在15.05~150.5μg/m L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山豆根1∶1配伍时,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显著降低(p<0.01);甘草与山豆根2∶1配伍时,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倍量甘草配伍山豆根(2∶1)能降低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为山豆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山豆根 水煎剂 HPLC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下载PDF
山豆根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郑丽娜 孙虎 +1 位作者 谢元璋 孙蓉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5期205-209,共5页
目的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山豆根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山豆根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分析、整理和归纳近20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山豆根含有生物碱、黄酮、三萜类、多糖、酚类、有机酸... 目的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山豆根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山豆根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分析、整理和归纳近20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山豆根含有生物碱、黄酮、三萜类、多糖、酚类、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苦参碱既是山豆根的功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结论山豆根化学成分是其功效与毒性表达的物质基础,与功效、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化学成分 毒性 功效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山豆根中3个非生物碱成分含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乐 姚彩云 +6 位作者 梁莹 闫炳雄 刘喜慧 吴云秋 阮丽君 缪剑华 宋志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2期2015-2020,共6页
目的:建立山豆根中高丽槐素、红车轴草苷和越南槐醇3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为山豆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高丽槐素为内参物,计算红车轴草苷、越南槐醇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2个成分的含量,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 目的:建立山豆根中高丽槐素、红车轴草苷和越南槐醇3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为山豆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高丽槐素为内参物,计算红车轴草苷、越南槐醇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2个成分的含量,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建立了以高丽槐素为内参物,红车轴草苷和越南槐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609和0.774的山豆根药材多成分一测多评定量方法,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与外标法测得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山豆根中高丽槐素、红车轴草苷、越南槐醇3种非生物碱成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一测多评 质量评价 红车轴草苷 高丽槐素 越南槐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