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Magnesium Alloy AZ91 Coated with TiN/CrN by Arc-glow Plasma Depositing 被引量:5
1
作者 缪强 崔彩娥 +2 位作者 潘俊德 段良辉 刘亚萍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With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 strength, low elastic module, good damping property et al., the magnesium alloys exhibit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But poor wear behavior results in limited use of mag... With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 strength, low elastic module, good damping property et al., the magnesium alloys exhibit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But poor wear behavior results in limited use of magnesium alloy to static components. In this study, a 2 μm thick coating with 12 sub-layers of CrN and TiN is deposited alternately on the surface of magnesium alloy AZ91 by a novel method of arc-glow plasma depositing to improve its wear resistance.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layer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EM, XRD and GD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measured by ball on disc rubbing test, and the wear rates are also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but the wear rate is dropped sharply as compared with bare metal. The surface hardness is about HK0.01 1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low plasma depositing magnesium alloy TiN/CrN coating WEAR friction coefficient micro-hardness
下载PDF
基于统一流体模型的微放电数值仿真研究
2
作者 王震 赵志航 付洋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259,共25页
数值仿真技术已发展成为气体放电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常用于研究揭示某一具体放电形式的微观物理过程.本文介绍了气体放电的统一流体模型,包括粒子的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泊松(Poisson)方程,考虑阴极电子发射(二次电子、热电子发... 数值仿真技术已发展成为气体放电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常用于研究揭示某一具体放电形式的微观物理过程.本文介绍了气体放电的统一流体模型,包括粒子的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泊松(Poisson)方程,考虑阴极电子发射(二次电子、热电子发射)、反应倍变与气体加热、阴极热传导等基本过程,可模拟得到包含盖革-米勒(Geiger-Müller)放电、汤森(Townsend)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等各区域的完整伏安特性曲线.基于该模型,仿真得到的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与已有文献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间距为400μm、气压分别为50和500 Torr(1 Torr≈133.322 Pa)的放电过程进行了具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气压条件下放电典型参量的分布特性.该模型实现了广域参数范围条件下的气体放电数值仿真,拓展了气体放电流体模型的应用范围,促进了对放电参数特性的系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统一流体模型 伏安特性 汤森放电 辉光放电 电弧放电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镀Ti的腐蚀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崔彩娥 缪强 +2 位作者 潘俊德 段良辉 刘亚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将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使工件迅速升温,同时在真空容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阴极电弧靶源,利用真空电弧放电而不断地发射出高能量、高电流密度、高离化率的欲渗金属离子流...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将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使工件迅速升温,同时在真空容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阴极电弧靶源,利用真空电弧放电而不断地发射出高能量、高电流密度、高离化率的欲渗金属离子流,依靠扩散和离子轰击作用快速渗入工件表面层,在工件表面可以形成渗层、镀层、渗镀结合层。在实验条件下对镁合金AZ91表面渗镀了Ti,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实验分析了处理后材料的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Ti镀膜的表面形貌,用电子衍射光谱(EDS)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表面化学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渗镀Ti显著提高了AZ91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 镁合金 镀TI 腐蚀性能 极化曲线 盐雾实验
下载PDF
紫外预电离TEA CO_2激光器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小芬 左都罗 +1 位作者 陈冰 程祖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700,共4页
横向激励大气压 (transverselyexcitedatmospheric ,TEA)CO2 激光器的放电稳定性是决定该类型激光器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采用电感充放电电路的紫外预电离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激光器放电动态过程的规律 ,并发现残余振荡是主... 横向激励大气压 (transverselyexcitedatmospheric ,TEA)CO2 激光器的放电稳定性是决定该类型激光器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采用电感充放电电路的紫外预电离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激光器放电动态过程的规律 ,并发现残余振荡是主放电后发生弧光放电的主要原因。实验中采用不同配比的气体 ,并对电感充放电电路与改进后的硅堆充放电电路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增加充电电感值可以降低主放电结束后储能电容上的残余电压 ;而采用硅堆放电电路在主放电后仅有相对幅值很低的稳定残压 ,两种方案都大幅度抑制了弧光放电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EA CO2激光器 放电特性 输出特性
下载PDF
爆炸性试验电感电路分断放电特性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永秀 刘树林 马一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98-1704,共7页
为了建立能模拟电感电路分断放电特性的模型,基于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对其分断放电特性进行爆炸性试验研究,指出电感电路分断放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建弧阶段、电弧放电阶段和辉光放电阶段,且放电电弧结构可分为3个区,即阴极区、弧柱区... 为了建立能模拟电感电路分断放电特性的模型,基于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对其分断放电特性进行爆炸性试验研究,指出电感电路分断放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建弧阶段、电弧放电阶段和辉光放电阶段,且放电电弧结构可分为3个区,即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得出放电电弧的最小建弧电压主要取决于阳极和阴极位降。分析了各放电阶段电阻的变化特点,指出其放电电弧电阻呈分段指数规律变化,且其增长幅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基于电弧能量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电弧放电阶段的电阻指数模型,利用多分段函数确定其指数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电感电路分断电弧放电时间常数,得出了模拟电感电路分断电弧放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 辉光放电 Mayr电弧模型 最小建弧电压 阴极位降
下载PDF
纯铜离子渗镀钛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跃飞 陈飞 +2 位作者 苏永安 潘俊德 徐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81-284,共4页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 ,实现了在纯铜表面形成均匀的渗镀钛层。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渗镀层在0 .5moL/LH2 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镀钛层的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与钛板相当 ,并对渗镀层钛浓度的分布、渗镀层...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 ,实现了在纯铜表面形成均匀的渗镀钛层。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渗镀层在0 .5moL/LH2 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镀钛层的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与钛板相当 ,并对渗镀层钛浓度的分布、渗镀层显微硬度、渗镀层相的结构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 离子渗钛 耐蚀性
下载PDF
纯铜加弧辉光离子渗钛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跃飞 陈飞 +2 位作者 苏永安 潘俊德 徐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钛新技术 ,利用此技术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渗钛层 ,探讨了纯铜渗钛后渗层的组织特征、渗层合金成分分布。
关键词 纯铜 离子渗钛 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飞 周海 +1 位作者 张跃飞 潘俊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6,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按冷阴极场致发射机制 ,源源不断地从电弧石墨靶上发射出高能量、高密... 提出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按冷阴极场致发射机制 ,源源不断地从电弧石墨靶上发射出高能量、高密度、高离化率、高速度的离子流 ,成功的在钛合金 (Ti6Al4V)基材表面形成 2 5~ 3 0 μm厚的渗碳层 ,同时避免了氢元素对钛合金造成的氢脆问题。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钛合金无氢渗碳后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在0 .5mol L的稀硫酸腐蚀介质中 ,耐蚀性提高 7倍多。渗碳后钛合金表面显微硬度达到 93 6(HV)。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加弧辉光放电 离子无氢渗碳 耐蚀性能
下载PDF
温度对AZ91D镁合金表面弧辉等离子沉积TiN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缪强 崔彩娥 +3 位作者 潘俊德 张平则 段良辉 刘亚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36-2040,共5页
采用弧辉等离子沉积工艺在镁合金AZ91表面涂覆了TiN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膜层的厚度、结合力及硬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潜(GDS)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温度的升高,... 采用弧辉等离子沉积工艺在镁合金AZ91表面涂覆了TiN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膜层的厚度、结合力及硬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潜(GDS)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温度的升高,膜层厚度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但温度过高或过低结合力明显下降,以160~180℃最佳。180℃时的硬度HK0.01最高,达146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TIN薄膜 弧辉等离子沉积 结合力 硬度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Ni-Cr共渗层相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洁 范本惠 +2 位作者 潘俊德 贺琦 郑维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7,共4页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实现了在不同含碳量的普通碳钢表面的Ni Cr共渗 ,对共渗的合金元素 (Ni、Cr、C)分布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 ,研究了Ni Cr共渗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普通碳钢表面的Ni Cr共渗层均...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实现了在不同含碳量的普通碳钢表面的Ni Cr共渗 ,对共渗的合金元素 (Ni、Cr、C)分布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 ,研究了Ni Cr共渗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普通碳钢表面的Ni Cr共渗层均以γ (Fe,Ni)相为主 (固溶有Cr) ;45和T8钢共渗层在γ相基体上分布着碳化物 (Cr2 3 C6和Cr7C3 ) 3种碳钢在共渗层与基体过渡区均为合金珠光体 (α相和 (Fe,Cr) 3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电弧源 弧光等离子体 辉子等离子体 Ni-Cr共渗 相结构
下载PDF
加弧辉光放电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俊德 范本惠 +3 位作者 李成明 贺琦 郑维能 徐重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B424-B427,共4页
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装置及基本原理在辉光离子渗金属装置中,引入冷阴极电弧源,实现了快速渗金属,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渗入Ti,Al及Cr—Ni等合金元素,同时分析了10钢渗Ti处理后的渗层组织特征、成分分布。
关键词 表面合金化 辉光放电 等离子法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对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飞 潘俊德 张跃飞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5,共3页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对Ti 6Al 4V(TC4)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 ,在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 ,还有效的避免了其它有氢介质渗碳所产生的钛合金氢脆问题 ,是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原理并着重研...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对Ti 6Al 4V(TC4)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 ,在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 ,还有效的避免了其它有氢介质渗碳所产生的钛合金氢脆问题 ,是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原理并着重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靶距条件下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 ,高温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变差 ,其中渗碳温度和靶距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粗糙度 加弧辉光放电 离子无氢渗碳
下载PDF
Ti2AlNb合金表面渗镀Al层的抗热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蓓蕾 梁文萍 +4 位作者 缪强 刘文 陈博文 夏金姣 黄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共4页
目前,鲜见对Ti_2AlNb合金表面渗镀Al层在高温熔盐环境中耐腐蚀性能的报道。采用加弧辉光等离子渗镀技术在Ti_2AlNb合金表面渗镀Al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镀Al层的形貌、结构及相组成;采用涂盐热腐蚀试验研究了渗镀Al层在... 目前,鲜见对Ti_2AlNb合金表面渗镀Al层在高温熔盐环境中耐腐蚀性能的报道。采用加弧辉光等离子渗镀技术在Ti_2AlNb合金表面渗镀Al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镀Al层的形貌、结构及相组成;采用涂盐热腐蚀试验研究了渗镀Al层在750℃的Na_2SO_4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渗镀Al层由外层纯Al沉积层和内层Al-Ti-Nb扩散层组成,其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在750℃的Na_2SO_4熔盐中,Ti_2AlNb合金基体腐蚀增重显著,腐蚀产物出现明显的层状剥落现象,耐热腐蚀性较差,而渗镀Al层试样仅发生微小的增重,腐蚀100 h后,内部扩散层还比较完整,未出现氧化和硫化的现象,仍拥有足够的Al源来抵抗接下来的腐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等离子渗镀技术 渗镀Al层 硫酸盐 熔盐热腐蚀 Ti2ANb合金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渗NiCr与喷丸强化复合处理对钛合金微动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道新 唐宾 +1 位作者 潘俊德 何家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5,共5页
研究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层的相组成和分布 ,对 Ni Cr渗层进行喷丸形变强化后处理 ,以协同提高钛合金耐微动疲劳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获得由 Ni3Ti金属间化合物等组成的渗镀复合层 ,从而提高钛... 研究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层的相组成和分布 ,对 Ni Cr渗层进行喷丸形变强化后处理 ,以协同提高钛合金耐微动疲劳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获得由 Ni3Ti金属间化合物等组成的渗镀复合层 ,从而提高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 ;Ni Cr渗层的耐磨性能与喷丸强化引入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协同作用 ,使钛合金经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和喷丸形变强化复合处理后的耐微动疲劳性能较单一喷丸强化处理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喷丸强化 钛合金 微动疲劳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渗钛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本惠 潘俊德 +3 位作者 郑维能 李成明 贺琦 徐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0-65,共6页
介绍了在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中,引入阴极电弧源,对普通碳钢(10、60)和T_(12)钢进行离子渗钛的结果。探讨了工艺参数与渗层厚度的关系,渗钛层组织特征,渗层钛浓度分布。并用X-射线衍射对渗层相组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渗钛 等离子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在钛合金表面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维能 张新位 高红核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钛合金表面无氢渗碳的新方法 ,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利用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对工业用Ti 6Al 4V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 ,基材表面形成 2 5~ 30 μm厚的无氢且无结合强度问题的含有游离碳和TiC的扩散层 .... 本文提出一种钛合金表面无氢渗碳的新方法 ,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利用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对工业用Ti 6Al 4V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 ,基材表面形成 2 5~ 30 μm厚的无氢且无结合强度问题的含有游离碳和TiC的扩散层 .从减摩和抗磨两方面改善了TC4合金的摩擦学性能 ,又避免了钛合金的氢脆问题 .其摩擦系数降为 0 0 8,减小了 7倍多 ;表面显微硬度达到 936HV0 1 ;和原始TC4相比较比磨损率减小了 8倍 .合金摩擦性能显著提高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 离子无氢渗碳 钛合金 摩擦学性能 渗镀 氢脆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加弧辉光离子Ni-Cr共渗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洁 范本惠 +2 位作者 潘俊德 贺琦 郑维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碳钢进行Ni-Cr共渗,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共渗层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并用能谱仪对共渗层厚度及合金元素(Ni、Cr)分布进行了测定,着重研究了共渗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Ni-Cr共渗层的影响。
关键词 阴极电弧源 弧光等离子体 辉光等离子体 Ni-Cr共渗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石墨电极加弧辉光渗镀Ti抗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飞 田林海 +1 位作者 张跃飞 潘俊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2,共2页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钛技术在石墨板上形成均匀的渗镀钛层 ,着重讨论了渗层的抗蚀性能 ,探讨了渗层钛浓度分布 ,并用
关键词 加弧辉光 离子渗钛 石墨阳极 抗蚀性能
下载PDF
加弧辉光渗Ti在石墨电极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飞 田林海 +1 位作者 张跃飞 潘俊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4,4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表面合金化技术———加弧辉光离子渗钛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石墨板上形成均匀的渗钛层。试样在 0 .5mol/LH2 SO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测试 ,结果表明 :渗钛石墨电极比石墨电极的耐蚀性有很大提高 ,与钛板的抗腐蚀性能相... 介绍了一种新的表面合金化技术———加弧辉光离子渗钛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石墨板上形成均匀的渗钛层。试样在 0 .5mol/LH2 SO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测试 ,结果表明 :渗钛石墨电极比石墨电极的耐蚀性有很大提高 ,与钛板的抗腐蚀性能相当。探讨了渗层钛浓度分布 ,并用X射线衍射对渗层相组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 离子渗钛 石墨阳极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飞 张跃飞 周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 ,从减摩和抗磨两个方面提高钛合金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按冷阴极场致发... 提出了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强化方法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渗碳层 ,从减摩和抗磨两个方面提高钛合金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该方法是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中引入由高纯石墨制成冷阴极电弧石墨靶 ,按冷阴极场致发射机制 ,源源不断地从电弧石墨靶上发射出高能量、高密度、高离化率、高速度的离子流 ,成功的在工业用Ti6A1 4V合金基材表面形成 2 5~3 0 μm厚的无氢且无结合强度问题的含有TiC的扩散层。在改善了Ti6A1 4V合金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 ,又避免了氢元素对钛合金造成的氢脆问题。研究了钛合金无氢渗碳的工艺特点 ,从阴极偏压、靶距、弧流、时间和温度几个方面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渗碳层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加弧辉光离子 无氢渗碳工艺 离子流 TI6A14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