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理”思想的天文考古学研究
1
作者 陈永宝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4-100,共7页
朱熹在构建其理学思想时存在着形而下的天文考古学维度。他的理气论实际上成为道、器之间的桥梁。朱熹坚信“道是统名,理是细目”,于是“理”虽然以形而上的方式存在,但它的形而下面向却也开始显现。“观象授时”的古老天文观,为他天理... 朱熹在构建其理学思想时存在着形而下的天文考古学维度。他的理气论实际上成为道、器之间的桥梁。朱熹坚信“道是统名,理是细目”,于是“理”虽然以形而上的方式存在,但它的形而下面向却也开始显现。“观象授时”的古老天文观,为他天理思想的合法性提供了形而下的证据。天时运行的稳定性构成了“理”存在的恒常性,这为“理”思想最终确立提供了理论铺垫。同时,两宋天文学在阴阳中由“向天乞食”到“向天乞生”思维的转变,这也为朱子理学由“天道论”向“性理论”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在“天理”问题上朱熹认为从天道到性理,“道”是基础,“理”是具体的发展样态,进而发展为气、器等形而下之物。在这个维度中,他的理学体系凸显着形而下的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 观象授时 朱熹 天文考古学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史年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义中 戴茜 曹栋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借鉴传统的园林分类观点,以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为主,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进行系统梳理,重在文献资料的征引,同时配以考古发现,以期向读者翔实地展示该时期的园林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 转折期 年表 类型 考古
下载PDF
算法时间的考辨与文化否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全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时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算法嵌入的平台社会产生了新的时间制度——算法时间。算法时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强大的时间性,成为人们平台生活的计量器和调度器。从媒介考古学的视野来考察,技术会形成嵌入物质世界的文化干预,内嵌算法技术的计... 时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算法嵌入的平台社会产生了新的时间制度——算法时间。算法时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强大的时间性,成为人们平台生活的计量器和调度器。从媒介考古学的视野来考察,技术会形成嵌入物质世界的文化干预,内嵌算法技术的计算装置会改变人的“内在时间感”。在算法时间的加速逻辑下,越来越精细的计算模型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事实,与此同时,算法时间的离散机制通过对个性化时刻的强推,结合平台商业目的,制造出符合用户偏好的适当时机。当人们把时间的生产拱手让给算法机器时,就会成为算法时间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环节。增加算法透明度,打破平台资本主义与计算主义文化之间的勾连,是摆脱技术时间操控、重拾多样态时间节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算法时间 计算主义 媒介考古学
下载PDF
泾渭流域的远古文明——崆峒武术远古探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燕飞 刘崇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崆峒武术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西部特色的民族活动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网络检索等方法,通过区域地理、人类文化学、考古学及大区域形态的分析论证,提出崆峒武术的大区域性.远古人类在泾渭... 崆峒武术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西部特色的民族活动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网络检索等方法,通过区域地理、人类文化学、考古学及大区域形态的分析论证,提出崆峒武术的大区域性.远古人类在泾渭流域陇山地区的生产劳动、部落战争、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防身自卫、哲学养生及民族融合等促进了崆峒武术快速发展,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分布于泾渭流域的广大区域内.通过先秦远古时期崆峒武术研究,树立西部区域民族特色文化,开发崆峒文化资源,形成陇山以东,泾渭流域华夏文明特色的文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武术 渊源 远古时期 大区域 地理环境 考古
下载PDF
江苏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之恒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3,共8页
近50年来,江苏境内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对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按文化区域阐析文化性质、文化时代和年代,并提出江苏史前考古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江苏 史前考古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下载PDF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小强 温小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提供了龙起源于蛙的有力证据以及马家窑彩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等四个方面就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史前考古 贡献
下载PDF
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漆木沙漏实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努 何司阳 《文物季刊》 2022年第3期96-106,共11页
通过对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彩绘木箱中的5件漆木漏斗形器进行的实验考古研究和分析,认为木漏斗形器很可能是陶寺文化的计时沙漏。沙漏及其时间长度单元的出现,表明有关时间的制度文明,至少在陶寺文化中期已经确立。它们同该墓东南角... 通过对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彩绘木箱中的5件漆木漏斗形器进行的实验考古研究和分析,认为木漏斗形器很可能是陶寺文化的计时沙漏。沙漏及其时间长度单元的出现,表明有关时间的制度文明,至少在陶寺文化中期已经确立。它们同该墓东南角摆放的圭尺、玉游标、垂悬、景符工具套相辅相成,是王权政治里时间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器物不仅用于礼仪场合,而且关系到王权统治者“天下观”的落地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漆木沙漏 实验考古 王权 时间制度 天下观
下载PDF
重庆奉节先秦时期考古的主要收获——来自长江三峡库区的两个考古学个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宾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5-10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市奉节县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属于空白。近十年来,配合三峡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该县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先秦时期的重要考古收获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对三... 20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市奉节县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属于空白。近十年来,配合三峡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该县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先秦时期的重要考古收获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对三个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辨识出了五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第一次建立了奉节县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坐标,也为整个重庆三峡库区的先秦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把可供比照的标尺。二是找到并确认了川东地区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老关庙下层文化,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重庆三峡库区的新石器文化搭建了一个认识和讨论问题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考古 重庆市奉节县 先秦文化编年 老关庙下层文化研究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日本早期农具的大陆文化渊源
9
作者 刘瑞明 朱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89-93,共5页
从考古资料来看 ,日本弥生文化时代主导农具的发展流变 ,大致经历了由石制农具到木质农具、再由木石农具到铁制农具的发展过程 ,探本索源 ,不难发现其与大陆工具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渊源关系 。
关键词 考古资料 日本 弥生文化时代 农业工具 大陆文化 中国农业 农业史
下载PDF
楚纪南城起始时间述论
10
作者 陈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纪南城是楚国都城的典型代表,对于纪南城起始时间,学术界有三种典型的观点:春秋早期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说及战国中期至晚期说。结合纪南城考古发掘、墓葬年代及人口数量,对楚纪南城定都年代进行探讨。
关键词 楚纪南城 起始时间 考古发掘 墓葬
下载PDF
中原史前文化述论
11
作者 李立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1-24,共4页
文字产生以前的时代被称为史前时代。在后世追述的文献中,中国史前时代有一大批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传说人物,他们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在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中,中原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它们正是史前传说人物的杰作。... 文字产生以前的时代被称为史前时代。在后世追述的文献中,中国史前时代有一大批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传说人物,他们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在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中,中原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它们正是史前传说人物的杰作。中原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渊源,是海内外华人的根脉所系和共有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史前时代 考古发现 传说人物
下载PDF
西安地区出土的2200年前人与现代人下颌骨后段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闻静 邵金陵 +1 位作者 李运明 刘呆运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西安地区出土的2 200年前人下颌骨标本与现代人下颌骨标本的研究,探讨人下颌骨后段形态的演化。方法:选取保存较完整的2 200年前成人男性下颌骨标本36个,现代成人男性下颌骨标本38个。按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进行分组,采用数显... 目的:通过对西安地区出土的2 200年前人下颌骨标本与现代人下颌骨标本的研究,探讨人下颌骨后段形态的演化。方法:选取保存较完整的2 200年前成人男性下颌骨标本36个,现代成人男性下颌骨标本38个。按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进行分组,采用数显游标卡尺及万能角度尺对下颌骨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200年前人标本下颌斜长OB、磨牙后间隙BX均大于现代人标本,两者之间的比值(OB/BX)现代人大于2 200年前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期内不同分组测量结果显示,萌出组下颌斜长、磨牙后间隙长度与阻生组、缺失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骨长度和磨牙后间隙长度影响下颌第三磨牙的生长发育。伴随咀嚼器官的不断退化,人下颌骨总长度呈负增长趋势,且磨牙后间隙长度退化幅度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2200年前人 现代人 下颌骨后段 第三磨牙
下载PDF
媒介考古与多维电影文本探查——论近现代中国电影文学史料的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安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1期58-63,F0002,共7页
人文学科的史料化转向,是建构学科话语体系的重要依托。从浩若烟海的民国报刊杂志上倾力发掘、分析近现代电影文学史料,是提升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电影史研究活力与水准的重要一役,功在当下、福泽千秋。因此,在文化地理学和媒介考古学视... 人文学科的史料化转向,是建构学科话语体系的重要依托。从浩若烟海的民国报刊杂志上倾力发掘、分析近现代电影文学史料,是提升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电影史研究活力与水准的重要一役,功在当下、福泽千秋。因此,在文化地理学和媒介考古学视野下,回到历史现场,坚持跨学科、全方位、多视点地对近现代电影文学语境、观念、生产、批评、传播等全要素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校勘,必须在诸多方面克服观念和媒介障碍,解决“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等问题,在三个向度上达成目标——推进“现代文学—电影史料学”的全新探索,确立“中国现代文学”主体框架中的“现代电影文学版图”;深化现代文学研究,培育现代电影文学研究的代表性团队;力争中国现代文学视域内电影文学资料的“一网打尽”和现代电影关联资料的“精加工”。近现代电影文学史料的发掘深耕,包含着复原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完整发展轨迹、推动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料学科升级、宣示中国现代电影文学新历史书写范式等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考古 近现代 电影文学 史料发掘
下载PDF
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画像时空布局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静宜 宁强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 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是难得的全墓室图像保存完好的多结构墓室,为研究当时墓葬礼仪提供完整空间图像材料。墓室作为死者的归宿始终在民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时,人们在生前就已开始为身后居所筹备,可见墓室不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和宗教理念,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和生产力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南汉代画像石 时空布局 艺术考古 生死观 丧葬仪礼
下载PDF
三皇五帝解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顺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共8页
根据古籍记载研究,三皇及其顺序应该是伏羲、燧人、神农。伏羲是渔猎时代的代名词,燧人主要是由于钻木取火、击燧取火而得名,神农是早期农业的代名词。五帝当以《史记》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较为合理,它们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 根据古籍记载研究,三皇及其顺序应该是伏羲、燧人、神农。伏羲是渔猎时代的代名词,燧人主要是由于钻木取火、击燧取火而得名,神农是早期农业的代名词。五帝当以《史记》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较为合理,它们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部族、邦国的名称,把邦国名称人格化,成为世袭领袖的名称。五帝之名是人名、是世袭首领名、是部族、邦国名,也是一个时代之名。《纬书集成》中的《易纬稽览图》和《春秋命历序》把五帝视为若干世的时代名称,或者说是一个族团、一个邦国的名称,是比较合理的。五帝分别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应,可考虑:黄帝时代文化为庙底沟类型文化、大河村类型文化;颛顼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帝喾、尧舜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黄帝的年代当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年代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皇 五帝 古史 传说 年代 考古学文化
下载PDF
Terahertz pulse imaging in archaeology 被引量:3
16
作者 J. Bianca JACKSON Julien LABAUNE +5 位作者 Rozenn BAILLEUL-LESUER Laura D'ALESSANDRO Alison WHYTE John W. BOWEN Michel MENU Gerard MOUROU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CSCD 2015年第1期81-92,共12页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performed at the Oriental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on objects from their permanent collection: an ancient Egyptian bird mummy and three ancient Sumerian corroded co...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performed at the Oriental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on objects from their permanent collection: an ancient Egyptian bird mummy and three ancient Sumerian corroded copper-alloy objects. We used a portable, fibercoupled terahertz (THz) time-domain spectroscopic ima- ging system, which allowed us to measure specimens in both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geometry, and present time- and frequency-based image modes. The results confirm earlier evidence that THz imaging can provid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that obtainable from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RCT) scans of mummies, giving better visualisation of low density regions.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z imaging can distinguish mineralized layers in metal artif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hertz (THz) time-domain imaging spectroscopy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rchaeology
原文传递
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顺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五帝"不是指五个具体的人,而是不同时代的代名词,其中每一古帝都经历了若干世;"五帝"不是传说时代,而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根据《春秋命历序》及其它古代文献研究,排出五帝时代框架为:黄帝代公元前4420~公元前290... "五帝"不是指五个具体的人,而是不同时代的代名词,其中每一古帝都经历了若干世;"五帝"不是传说时代,而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根据《春秋命历序》及其它古代文献研究,排出五帝时代框架为:黄帝代公元前4420~公元前2900年;颛顼代公元前2900~公元前2550年;帝喾(包括尧)代公元前2550~公元前2150年;帝舜代公元前2150~公元前2100年。少昊的年代重合于黄帝、颛顼的年代之中。同时可以将中国新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分别归入前五帝时代(下限公元前4420年)和五帝时代两大段,后者又可分出黄帝时代(下限公元前2900年)与颛顼、帝喾、尧、舜时代(下限公元前2100年)。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年代对应,多是大体相当,无法严格要求;五帝文化与考古学文化的对应,也应该允许学者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 五帝时代 历史 传说 考古学文化
下载PDF
海南黎族民间传说中的远古人类与史前“三亚人”的时空拟合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立军 廖民生 《南海学刊》 2022年第4期129-136,共8页
海南黎族传说有很多涉及远古时期人类。其中,广为流传的关于“族栈”的传说具有较大的考古学依据,与落笔洞史前“三亚人”在时空上拟合。结合最新的古基因组学证据,综合地史研究,梳理海南人群的迁徙和交流的历史发现:晚更新世晚期,全球... 海南黎族传说有很多涉及远古时期人类。其中,广为流传的关于“族栈”的传说具有较大的考古学依据,与落笔洞史前“三亚人”在时空上拟合。结合最新的古基因组学证据,综合地史研究,梳理海南人群的迁徙和交流的历史发现:晚更新世晚期,全球气候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距今1万年前,“三亚人”跨过琼州海峡陆桥来到了海南岛;全新世早期,全球气候转暖,海平面迅速上升,距今7000年前,海平面达到最高,琼州海峡形成,海南岛形成了现今孤悬海外的状态,“三亚人”成为独立的人群,一直到距今4000年前,才与华南大陆渡海而来的黎族先民遭遇,被黎族先民替代,“三亚人”在海南岛消失,与现今的黎族人并无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民间传说 远古人类 史前考古学 时空拟合
下载PDF
现代考古学视野下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以先秦儒家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梦熊 《武陵学刊》 2021年第1期8-17,共10页
“天下”一词广泛见于先秦典籍中,如《逸周书》“四方畏服,奄有天下”、《诗经·小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尚书》“昔在帝尧,光宅天下”等。这些文献大致成书于西周时期。“天下”一词虽在西周时期已被广泛使用,但今人所熟... “天下”一词广泛见于先秦典籍中,如《逸周书》“四方畏服,奄有天下”、《诗经·小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尚书》“昔在帝尧,光宅天下”等。这些文献大致成书于西周时期。“天下”一词虽在西周时期已被广泛使用,但今人所熟悉的“天下观”内涵的形成却并非始于西周,而是经历了从时空秩序到政治秩序,从礼乐秩序到文化秩序的演进变化。当今学界所讨论的天下观和天下制度,其内涵主要是在由政治秩序向礼乐秩序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一些研究未考虑天下观曾作为时空秩序后经由儒家的改造而成为文化秩序的过程,而忽略了较多信息。因此,借鉴现代考古学研究成果,对“天下观”的形成脉络从时空秩序到政治秩序进行梳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视野 天下观 时空秩序 政治秩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渠江流域巴人活动情况研究
20
作者 彭金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四川东部的巴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为资料,分析巴人的文化特征,理清巴文化源流,研究巴人的活动情况,阐明巴人的活动区域,指出巴人的历史文化层面,为研究巴文化及其影响扫清障碍,为发展川东三地市的文化、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渠江流域 巴人 时代 考古遗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