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tructural Aesthetics in Construction Realm in China
1
作者 Sumei Yu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The paper aims at indicating and demonstrating a kind of beautiful harmony in technology and art of excellent buildings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historic building up to the study of theoretic... The paper aims at indicating and demonstrating a kind of beautiful harmony in technology and art of excellent buildings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historic building up to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Any applicative, practical and durable building will conform to the simpli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armony of design, and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in the meantime. Architecture not only satisfies the need of functions, but represents the combination of skill and art, which is a 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 China by taking the typical examples of the Zhaozhou Bridge and the Hanging Temple of Hengshan, and clarifies the way of fusion between building and art, and indicates ways of fusion and reasons. In the last, the article proves the theory by the case of indoor decoration in modern building in order to defend mechanics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nd Art Mechanics and aesthetics
下载PDF
Techno-aesthetics in architectural discourses: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2
作者 Bita Vasseghipanah Saeed Haghir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4年第3期505-542,共38页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art and design have been a topic of discussion.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there has been a renewed interest in exploring 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art and design have been a topic of discussion.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there has been a renewed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techno-aesthetics and make it a more accessible field of study by identifying its key discourses.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echnological objec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177 studies was conducted.The collected literature was analyzed using Kant’s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judgment,discourse analysis techniques from Foucault’s methodology and Laclau and Mouffe’s discourse theory.This helped in creating a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The study analyzed results based on five categories:admired technological objects and architectural objects inspired by them,concepts(function,truth,freedom,objectivity,unity,and power),standpoints(rationalism,romanticism,optimism,and determinism),and benchmarks of legitimation(ideology,history,scientific nature,everyday aesthetics,and sublimation of technology).These results were then combined to identify eleven significant discourses of techno-a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aesthetics architectural technologies Order of discourse Discourse theory Aesthetic judgement
原文传递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设计关键技术
3
作者 孙宗磊 冯亚成 张小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四塔三主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84+144+228+240+300+120+60)m。桥塔采用扁钢箱形桥塔,主墩采用矩形截面实心门式墩,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 m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双层板桁结合的钢桁梁。通过...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四塔三主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84+144+228+240+300+120+60)m。桥塔采用扁钢箱形桥塔,主墩采用矩形截面实心门式墩,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 m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双层板桁结合的钢桁梁。通过结构体系比选,主桥采用塔梁固结、塔墩分离的结构体系,可显著降低长联钢结构温度效应。主梁采用超宽双主桁直桁及铁路桥面非行车道区域镂空设计,构造简洁且能很好地与结构体系相适应。铁路桥面系顶板采用不锈钢复合板,提高了耐久性和经济性;公路桥面采用压重设计,解决了负反力问题。该桥桥塔采用了融入齐鲁文化的“齐鲁之魂”造型,使结构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主梁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表明,主梁的颤振性能、涡振性能及静风稳定性均满足抗风安全需求。通过阻尼器斜置的减隔震设计方案,解决了桥梁顺桥向及横桥向2个方向的抗震难题。应用钢结构桥梁参数化建模、智慧建造及健康监测技术,保障桥梁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矮塔斜拉桥 结构体系 钢桁梁 桥塔造型 抗风性能 减隔震技术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参数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慧慧 孙潇潇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06-108,共3页
自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到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慢慢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即建筑参数化设计。参数化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以后,对原有的设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主... 自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到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慢慢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即建筑参数化设计。参数化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以后,对原有的设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美学表现、建筑节能、建筑空间以及建筑主体与场地环境的适配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参数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技术 建筑设计 美学表现 建筑节能 建筑空间
下载PDF
建筑美学理论下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研究——以《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为例
5
作者 魏峰 叶建锋 隋晓慧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0,92,共6页
以建筑美学理论的地域文化性格特征对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进行总体剖析和分类详述。广东侨乡民居划分为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文化区,借鉴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深入解析侨汇经济、社会结构、人文品格三大建筑演变动因,系统性地探讨了... 以建筑美学理论的地域文化性格特征对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进行总体剖析和分类详述。广东侨乡民居划分为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文化区,借鉴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深入解析侨汇经济、社会结构、人文品格三大建筑演变动因,系统性地探讨了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在文化层面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深入对比分析三地文化区的民系差异,明晰了这些差异所引发的三地民居演变形式的独特现象与演进历程。充分把握建筑美学交叉学科特性,以多层次丰富的视角感知,为侨乡民居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侨汇经济 社会结构 人文品格 民系差异
下载PDF
工业建筑的表现形式探析——以中联智慧产业城厂房立面设计为例
6
作者 陈扬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9期17-19,共3页
中联智慧产业城厂房立面设计,分别侧重企业文化体现,模数化+结构美学演绎,简约经济适用3个方面,设计了3种方案,以多元化的视角探讨工业建筑的形式美和多样性,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工业建筑创作的多元可能。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厂房立面设计 企业文化 模数化 结构美学
下载PDF
探讨新质生产力在EPC模式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应用——以外商活动中心工程改造项目精装修工程为例
7
作者 符剑海 郑俊超 《广州建筑》 202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建筑装饰是建筑完工的一个最后阶段,能够提升建筑整体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是提升居住者舒适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施工技术由于技术限制可能会在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满足方面存在局限,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兴技术来克服,提高建筑... 建筑装饰是建筑完工的一个最后阶段,能够提升建筑整体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是提升居住者舒适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施工技术由于技术限制可能会在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满足方面存在局限,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兴技术来克服,提高建筑装饰的效果,提升施工效率和精度、降低成本,并推动其向绿色环保、个性化及艺术化方向的设计创新发展。本文以当前传统技术的问题和缺陷作为切入点,探讨新兴技术如何克服传统施工方法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EPC工程模式充分调动了施工单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 建筑装饰 美学价值 绿色环保 BIM技术
下载PDF
和谐美在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芸 罗玉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为提高水工建筑的审美价值,促进水利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论述水工建筑美学设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和谐问题,结合美学特别是建筑美学原理、水工建筑的特点、工程实例和前人的经验,论述了和谐是建筑美的普遍法则;提出水工... 为提高水工建筑的审美价值,促进水利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论述水工建筑美学设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和谐问题,结合美学特别是建筑美学原理、水工建筑的特点、工程实例和前人的经验,论述了和谐是建筑美的普遍法则;提出水工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其自身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举例说明把和谐美原理应用到水工建筑的美学设计中,对于防止出现不符合审美标准的水工建筑和提高水利景点的吸引力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 和谐美 建筑美学
下载PDF
结构美学视角下的建筑艺术表现力 被引量:9
9
作者 徐伟琦 段翔 吴定峰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关于结构美学与建筑艺术表现的关系探究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中所讨论的一种新趋势。从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出发,结合结构的本质及其对于艺术的作用,寻找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实例进行解析,探求结构美学... 关于结构美学与建筑艺术表现的关系探究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中所讨论的一种新趋势。从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出发,结合结构的本质及其对于艺术的作用,寻找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实例进行解析,探求结构美学表现建筑艺术设计的实际意义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态 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 美学表现
下载PDF
现代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分析——以青岛某资源化示范工程设计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纪伟东 宋祥 刘蕾蕾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95-298,316,共5页
工业建筑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一整套设计模式,而运用钢和金属建材的组合设计成为时下该类建筑的创作主流。文章结合一个典型的门式刚架金属板工业建筑实例分析,研究了这种模式下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法。从工程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用方式和对... 工业建筑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一整套设计模式,而运用钢和金属建材的组合设计成为时下该类建筑的创作主流。文章结合一个典型的门式刚架金属板工业建筑实例分析,研究了这种模式下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法。从工程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用方式和对建筑整体风格的契合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对工业建筑美学的把握,提出了工业建筑设计应遵循的主要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工业建筑 建筑美学
下载PDF
对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在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设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秋思 刘春茂 《南方建筑》 2011年第5期40-43,共4页
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生成都具有技术的和审美的双重性。建筑技术美学是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美学结合的产物。随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技术表现作为审美构成的重要内容的趋势亦越趋明显。通过对当前国内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 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生成都具有技术的和审美的双重性。建筑技术美学是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美学结合的产物。随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技术表现作为审美构成的重要内容的趋势亦越趋明显。通过对当前国内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原因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循序渐进地开展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即树立全面的建筑技术美学观、培养技术创美的创造性思维、完善美学课程建设、最终走向"整合设计"的思路。通过对该问题的理性思考,旨在引起建筑教育界对建筑技术美学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美学 建筑学相关专业 课程建设 专业融合 整合设计
下载PDF
桥梁建筑美学特征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秀平 彭卫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从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韵律优美等基本要素方面探讨了桥梁建筑的美学特征;以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桥型为例,研究了桥梁美学在结构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 桥梁建筑 美学 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
下载PDF
景观桥梁四维创新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北京冬奥冰雪五环桥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建明 曹菲 +1 位作者 景国庆 陈素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1177,共7页
我国景观桥梁在美学实现方面目前存在着结构设计规范性与美学设计发散性难以融合,现代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桥梁内涵难以确当表达,空间复杂异形桥梁结构赋形难以实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大量工程实践为基础,融合交通、土木、建筑等学科理... 我国景观桥梁在美学实现方面目前存在着结构设计规范性与美学设计发散性难以融合,现代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桥梁内涵难以确当表达,空间复杂异形桥梁结构赋形难以实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大量工程实践为基础,融合交通、土木、建筑等学科理论,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提出基于结构表现、建筑文化、环境协调、体验多元4个维度的景观桥梁创新理念与设计方法,打通景观桥梁从美学、文化理念到工程实现之间的技术路径;提出以解构-重构为核心的结构设计新思想,解决了空间复杂异形桥梁的结构赋形难题.该研究成果在北京冬奥会冰雪五环桥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虽然与同类常规桥梁相比,其综合用钢量增加约11%,但在景观上实现了打造标志性文化名片的设计目标,社会效益丰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美学 景观桥 结构表现 建筑文化 环境协调 体验多元 冬奥会 冰雪五环桥
下载PDF
高科技时代下的建筑技术审美精神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世卓 刘松茯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该文以社会调查问卷和当今建筑实例为基础,阐释高科技作用下的建筑技术审美精神特质,提出我国当代的建筑技术创作在关注技术形象的同时应注重技术运用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高科技 建筑技术 技术美学 审美精神
下载PDF
后结构主义建构下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曼 刘松茯 《华中建筑》 2013年第6期10-15,共6页
基于对后结构主义的概念辨析,该文指出作为表达建筑意义的主要手段,当代西方建筑创作以符号化的"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并通过对建筑符号结构关系单一性、主体性以及总体性的意义消解,形成一种延异性、无意识、断裂状的美学效果... 基于对后结构主义的概念辨析,该文指出作为表达建筑意义的主要手段,当代西方建筑创作以符号化的"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并通过对建筑符号结构关系单一性、主体性以及总体性的意义消解,形成一种延异性、无意识、断裂状的美学效果,并藉此回应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当代西方建筑创作体系呈现出的暂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建筑符号 暂息化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工业建筑创作对建筑设计学科创新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小群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7,55,共4页
面对在建筑设计创新领域中工业建筑设计领衔意识的弱化与消解,剖析了建筑设计创作方面的困惑,通过追溯工业建筑创作对建筑设计创新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提出工业建筑创作是解决“建筑基本问题”的原探索命题,并阐释回归工业建筑创作对设计... 面对在建筑设计创新领域中工业建筑设计领衔意识的弱化与消解,剖析了建筑设计创作方面的困惑,通过追溯工业建筑创作对建筑设计创新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提出工业建筑创作是解决“建筑基本问题”的原探索命题,并阐释回归工业建筑创作对设计创新技术的原动力、环境的原生态、美学的原表现现实和未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建筑创作 基本问题 技术 生态 美学
下载PDF
探析中国传统木结构单体建筑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小平 马庆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108-110,112,共4页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结构形式,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材料与结构形式的分析,总结中国传统建筑单体木结构美学特征。对其美学特征的挖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传统建筑 木结构建筑 结构 美学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传泽 葛浙东 +2 位作者 张连滨 曹正彬 周玉成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综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缺陷检测、木材结构和木材美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实现木材虫眼、节子和腐朽等缺陷的快速准确识别;木材结构的图像分析对于气候变化、木材长势及力学... 综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缺陷检测、木材结构和木材美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实现木材虫眼、节子和腐朽等缺陷的快速准确识别;木材结构的图像分析对于气候变化、木材长势及力学性能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出木材独一无二的纹理图案。展望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其在木材缺陷自动检测、物种识别和美学研究等方面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木材缺陷检测 木材结构 木材美学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建筑美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一可 宋睿琦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建筑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其美学方面的意义易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建筑美、物质形态的建筑美、理想中的建筑美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技术给建筑美学带来的影响。社会意义方面,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互动美... 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建筑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其美学方面的意义易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建筑美、物质形态的建筑美、理想中的建筑美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技术给建筑美学带来的影响。社会意义方面,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互动美学),数字技术将对建筑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性等重新诠释,机器感知、远程控制等拓展了人的"感觉",促成建筑与人互动;物质形态方面,探讨理性控制替代主观想象的设计(过程美学),虚拟现实技术将引入时间、质感、声音等诸多要素,体现四维之美;理想形态方面,探讨综合性而非还原性的设计(整体之美)。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建筑形式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建筑美学 互动美学 过程美学 系统美学
下载PDF
蒙古包的旅游文化及美学体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佳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3-85,共3页
蒙古包的发展历史和建筑结构体现出数量关系的美、实用功能的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蒙古包图案艺术中还包含着对称美。蒙古包所体现的旅游文化及旅游美学思想具有特定的客观原因。
关键词 蒙古包 建筑 结构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