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列”与“饾饤”: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两种类型及其结合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凯 叶聪 戴文翼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发展。首先从“置”与“叠”2种基本方式出发,在历史语境中探讨“森列”与“饾饤”这2类南宋常见的假山营造类型及其来源与影响;进而关注二者在仿“飞来峰”营造中的结合与发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南宋,乃至其后的石假山营造。这一研究将对其后中国园林假山发展的认识,乃至当代假山特点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历史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史 假山营造 南宋 飞来峰
下载PDF
钟嵘、刘勰对于晋宋诗学状物追求的真实态度
2
作者 杨柳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17-223,252,共8页
面对晋宋诗学呈现出的重视文辞、追求写物的倾向,钟嵘和刘勰均提出了一定的批评意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此乃钟、刘对晋宋诗学的形式主义的批判。而实际上,二人并未否定晋宋诗学的状物、尚辞倾向,亦不曾主张以应物斯感的比兴传统来纠... 面对晋宋诗学呈现出的重视文辞、追求写物的倾向,钟嵘和刘勰均提出了一定的批评意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此乃钟、刘对晋宋诗学的形式主义的批判。而实际上,二人并未否定晋宋诗学的状物、尚辞倾向,亦不曾主张以应物斯感的比兴传统来纠此写物倾向之“偏”,更未因此否定晋宋诗学的价值。而晋宋诗学也并非是所谓“物”现而“感”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刘勰 晋宋诗学
下载PDF
重门若掩: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
3
作者 李畅 薛艺彤 钱达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两宋时期的格门是伦常日用的器物美学典范之一,但少有实物遗存。该文通过对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描述了两宋时期建筑格门的基本构造和开阖类型,归纳了其檐下位置经营的时空演进规律,以及因循时令的气候适应性机制及构型,最后总... 两宋时期的格门是伦常日用的器物美学典范之一,但少有实物遗存。该文通过对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描述了两宋时期建筑格门的基本构造和开阖类型,归纳了其檐下位置经营的时空演进规律,以及因循时令的气候适应性机制及构型,最后总结了格门的装饰特征和内蕴,指出其实用美学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格门 建筑画 形制 释义
下载PDF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证治特点探析
4
作者 王哲 高利东 +1 位作者 徐存 王保和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证治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北宋时期,心悸病的发展多承晋唐“类分”思想之遗风,医家们注重对前朝医药理论的整理和继承,但又有所发挥。北宋医者新提出时气热毒、热邪两种病因,补入心实热、心中风和肾虚3种脏腑证...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证治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北宋时期,心悸病的发展多承晋唐“类分”思想之遗风,医家们注重对前朝医药理论的整理和继承,但又有所发挥。北宋医者新提出时气热毒、热邪两种病因,补入心实热、心中风和肾虚3种脏腑证型,扩充了他病致悸的种类,心悸的通用药物被首次提出,历代效验方在方书中也得到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南宋时期,医家们受理学影响本经典、重求理,对心悸的病名和分类方式进行规范,发挥火热、脾胃气虚、血虚、气郁、痰浊等病机,并对心悸方剂进行精简,创立诸多名方,同时注重用药的次第问题,丰富了心悸的治法治则。纵观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部分用药存在古今变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病机的理解及治法用药亦与当代不同,值得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时期 心悸 中医 证治特点
下载PDF
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对校法校勘记探析
5
作者 潘锋 李楠 +1 位作者 李文飞 曾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7-261,共5页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取舍的标准有待研究;宋校本部分校勘记与新雕本内容相合,推测宋臣校书时参考了该版本;宋臣整理该书时未确定具体的底本与校本,而是汇集多种唐写本,参考唐及唐以前多部医籍重编而成。结合校正医书局以文士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认为宋校本成书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文本内容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宋校本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其版本特点、有效利用其文献资料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北宋校正医书局 宋校本 对校法 校勘记 异文
下载PDF
石崇金谷园及其园林历史想象——人造自然的观念再造
6
作者 潘逸炜 张春彦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作为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石崇金谷园在物质空间湮灭后仍持续出现在诗文和绘画中,以观念再造的形式呈现。金谷园形象的时代流变反映了自然观念的变迁,进而引发对园林史料认识和历史叙述构建的反思。【方法】通过梳理和区分... 【目的】作为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石崇金谷园在物质空间湮灭后仍持续出现在诗文和绘画中,以观念再造的形式呈现。金谷园形象的时代流变反映了自然观念的变迁,进而引发对园林史料认识和历史叙述构建的反思。【方法】通过梳理和区分西晋时期一手文献和后代文献,考察其中对金谷园特征的描述,阐述对金谷园认识和评价所具有的集体特征,结合自唐至清的金谷园绘画,进一步佐证对园林认知观念的变迁。【结果】发现自西晋到明清时期,文人对金谷园的描述逐渐从全景式的描写转向对楼阁建筑的关注,进而聚焦到陈设物,山石植物退为配景。这一过程中,金谷园从自然进入观念,逐渐成为文学意象和文化共识。【结论】提出金谷园的形象通过文人诗、文、画的不断重现和更新,由此指向对时间理解的再思考。文学和绘画作品是作者在其当下对过去的感知和重构,其中金谷园在诗文绘画中的不断重现保证了园林意象的绵延,对其时代性的解释更新赓续了园林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魏晋园林 历史想象 自然观 时间性 金谷园
下载PDF
宋代休宁吴氏园亭空间复原及造园特征研究
7
作者 夏舒婷 严敏 +2 位作者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宋代徽州园林 文人园 竹洲吴氏园亭 《竹洲记》 复原研究
下载PDF
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著对《诸病源候论》引用研究
8
作者 李彤迪 王育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63-967,共5页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候论》在后世的流传保留了珍贵有效的史料与语料,给后人探寻古籍原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伤寒论 伤寒类医籍 宋金元时期
下载PDF
宋金瓷枕中的艺俗互动探赜
9
作者 蔡伟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窥宋金时期民生百态,旨在卮议瓷枕维系下艺术与民俗的互生共存关系,探赜两者在适用、美善、认知、寄情等层面的多维互动,以期为当代艺术与民俗的融合发展提供些微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瓷枕 传统艺术 风物习俗 艺俗互动
下载PDF
宋辽金墓葬二十四孝图中的男性孝子服饰研究
10
作者 赵翠婷 李甍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于隋唐,发展至宋也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制,出现了具有典型宋代特征的东坡帽,以及具有辽金代表性的幅巾。在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二十四孝图中有官员和平民两种身份的人物形象,日常生活的平民大都束髻,着圆领或交领长袍,而在田间劳作的平民则身着短袍;官员主要佩戴幞头,身着圆领大袖长袍,在腰间装饰玉革带。二十四孝图将服饰与其他元素相结合,成功塑造了孝子人物的忠孝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 二十四孝 服饰研究
下载PDF
南宋西湖昭庆寺研究与复原想象
11
作者 杨一铭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杜陈沁 《园林》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历史沿革、南宋时期建筑布局、植被景观以及园林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复原昭庆寺的建筑风貌和园林景观,揭示寺庙开放式空间为园林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期推动南宋园林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今后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昭庆寺 复原研究 园林景观 文化遗产
下载PDF
陕西宝鸡蟠龙宋金墓葬发掘简报
12
作者 辛怡华 陈恩乾(绘图) +5 位作者 刘军户(绘图) 龙建辉(摄影) 王颢(摄影) 张程 王颢 胡望林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8,I0001,共9页
2014年11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宝鸡市蟠龙镇(今蟠龙新区)发掘清理了1座宋金墓葬。墓室内的砖雕保存相对完好,共发现12幅人物、故事砖雕和5幅花叶纹砖雕,人物、故事砖雕内容包含有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砖雕刻画精美,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 2014年11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宝鸡市蟠龙镇(今蟠龙新区)发掘清理了1座宋金墓葬。墓室内的砖雕保存相对完好,共发现12幅人物、故事砖雕和5幅花叶纹砖雕,人物、故事砖雕内容包含有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砖雕刻画精美,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建筑材料及丧葬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 宋金墓葬 砖雕
下载PDF
分立与整体: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发展轨迹
13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轨迹。南北民族大迁徙使民族杂居状况更为普遍,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分布于内地与边疆、北族王朝与两宋王朝的同一民族内部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整体关系。各王朝统治者皆自称“正统”,将重建大一统王朝作为最高目标。儒家文化成为各王朝的主体文化,北族王朝积极吸纳汉文化精华发展本族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在以儒学为主的整体文化层面上,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夏金 整体性 内聚力 正统观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两宋金元时期纸币面额的类型及其演进趋势研究
14
作者 王文成 何姣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纸币面额由不同数额和货币单位组成,是纸币名义价值最重要的核心标识。两宋金元时期,纸币面额可分为“贯陌”两等制、“贯文”四等制、“两钱分厘”四等制三种类型,主要以既有的金属货币为依据,通过“以钱计值”“兑银计值”“以银计值... 纸币面额由不同数额和货币单位组成,是纸币名义价值最重要的核心标识。两宋金元时期,纸币面额可分为“贯陌”两等制、“贯文”四等制、“两钱分厘”四等制三种类型,主要以既有的金属货币为依据,通过“以钱计值”“兑银计值”“以银计值”三种方式设定。纸币面额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逐步从铁钱的价值向铜钱和银两的价值转换,单张纸币面额所标识的名义价值量逐步降低。这不仅是纸币流通范围扩大、日益深入基层市场的直观反映,而且体现了白银货币化和货币白银化进程中,货币流通格局从“钱楮并用”到“银钞相权”的演进。纸币自身的作用,也随之完成了从浓缩大额铁钱(铜钱)的价值,到替代铜(铁)钱、拆零等分银两的转变。纸币面额的类型及其演变,是总结中国古代发明纸币的成就和经验,认识中国古代纸币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金元时期 纸币 面额 铜铁钱 银两
下载PDF
物见共融:南宋与金境内瓷器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15
作者 张大鹏 司伟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宋金两国在“绍兴和议”之后,进入了长达九十余年的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尽管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呈现紧张态势,但在商贸和人文交流等方面交往并未完全中断。事实上,两国在物质和文化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不但依然持续,且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共... 宋金两国在“绍兴和议”之后,进入了长达九十余年的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尽管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呈现紧张态势,但在商贸和人文交流等方面交往并未完全中断。事实上,两国在物质和文化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不但依然持续,且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共融态势。南宋境内的金瓷与金境内的南宋瓷,体现了双方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本文选取宋金境内典型窑址出土的瓷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力图揭示两国瓷器之间的交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瓷器交流与民族融合的深层联系。我们希望通过考古学的视角,为宋金时期南北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 瓷器 分期 交流关系 形成原因 民族融合
下载PDF
曾巩之孙曾[旦心]降金事迹考述
16
作者 王红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曾[旦心]是曾巩长子曾绾第三子,两宋之际任杭州余杭令。建炎三年,他面对金人入侵弃城投降。受此影响,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过去的文献记载及今人研究多有忽略,致使人们至今对曾巩这位孙子的一生及其降金一事模糊不清。有鉴于此,研究结合正... 曾[旦心]是曾巩长子曾绾第三子,两宋之际任杭州余杭令。建炎三年,他面对金人入侵弃城投降。受此影响,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过去的文献记载及今人研究多有忽略,致使人们至今对曾巩这位孙子的一生及其降金一事模糊不清。有鉴于此,研究结合正史、墓志、族谱、方志等文献,对曾个人及家庭情况、曾[旦心]降金始末及影响、降金之后的曾[旦心]及其遭遇等进行探究,旨在略补曾氏家族研究之空白的同时,能从曾降金事件中获得一些对现实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曾[旦心] 曾巩 降金
下载PDF
论太极拳中“太极”理念的形成
17
作者 李科毅 张雅婷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太极拳中的“太极”理念和传统哲学范畴的“太极”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目前的研究直接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太极”理念变得混淆不清。实际上,太极拳中“太极”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再到宋明才成型。太极... 太极拳中的“太极”理念和传统哲学范畴的“太极”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目前的研究直接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太极”理念变得混淆不清。实际上,太极拳中“太极”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再到宋明才成型。太极拳中的“太极”融汇了各流派的思想,是一个综合理念,而非单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理念 先秦时期 魏晋时期 宋明时期
下载PDF
宋辽金墓葬中顶心悬镜现象再探
18
作者 丁曼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宋辽金时期,墓室顶心多悬挂铜镜。本文以这一时期发现的28例悬镜为研究基础,将墓顶悬镜、与铜镜组合的墓顶意象、墓室内的结构和装饰视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悬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并且结合《营造法式》,探讨了“悬镜”语汇在... 宋辽金时期,墓室顶心多悬挂铜镜。本文以这一时期发现的28例悬镜为研究基础,将墓顶悬镜、与铜镜组合的墓顶意象、墓室内的结构和装饰视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悬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并且结合《营造法式》,探讨了“悬镜”语汇在屋宇、佛塔地宫建筑空间中的共享;而其表现意涵,是“取光明破暗”和“驱邪压胜”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墓葬 悬镜 营造法式 取光明破暗
下载PDF
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宋金菩萨像
19
作者 李晓杰 吴敬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了一尊标示为来自河南安阳的石雕菩萨像,应为石窟造像。从该造像的造型、装饰等因素分析,其与现存北宋至金初北方地区同类石窟造像和菩萨塑像有较大相似之处。安阳地区宋金时期石窟营建已经处于衰落期,开凿...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了一尊标示为来自河南安阳的石雕菩萨像,应为石窟造像。从该造像的造型、装饰等因素分析,其与现存北宋至金初北方地区同类石窟造像和菩萨塑像有较大相似之处。安阳地区宋金时期石窟营建已经处于衰落期,开凿石窟造像数量较少,加之该造像出处不明,为确定其来源地点增加了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宋金时期 菩萨像 石窟
下载PDF
宋金时期山西小木作帐龛形制及艺术特征探析
20
作者 张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11-14,共4页
山西作为古代建筑及小木作遗存最多的地区,其小木作类型丰富,形制完善,装饰精美,构思精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木刻漆髹等匠作工艺价值,是研究古代木作艺术与技术的重要标本。以山西晋城小南村二仙庙和忻州金洞寺帐龛小木... 山西作为古代建筑及小木作遗存最多的地区,其小木作类型丰富,形制完善,装饰精美,构思精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木刻漆髹等匠作工艺价值,是研究古代木作艺术与技术的重要标本。以山西晋城小南村二仙庙和忻州金洞寺帐龛小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两处建筑遗存的历史背景和形制结构,分析了小木作帐龛的基本形制与艺术特征,并总结了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帐龛小木作的营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 帐龛 晋城二仙庙 忻州金洞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