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Shun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5期57-58,60,共3页
Further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broken integrity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ome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styles have ... Further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broken integrity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ome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styles have been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beautiful Zhejiang and good life", Ningbo City has to optimize the livable environment continuously, integrate natural, humanistic, green, characteristic and comfortable elements into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us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should be more systematic, legalized, and scientific. This paper reviewed concept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ntegrat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region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oretic researches o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village Regionality architectur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chitectural cultural functions
下载PDF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Hakka Walled Villages in Gannan: A Case Study of Yanyi Wei
2
作者 WANG Zhongqing LAI Shih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6期94-98,102,共6页
This paper took Yanyi Wei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Hakka walled vil ages in Gannan, including clan culture, defense culture, sacrificial culture, and feng shui culture. It pointed out that t... This paper took Yanyi Wei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Hakka walled vil ages in Gannan, including clan culture, defense culture, sacrificial culture, and feng shui culture. It po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problems in Yanyi Wei, such as the disharmony between newly established houses and original buildings, the lack of proper maintenance, and the lack of heirs of walled village culture, and propose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bout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kka community in Gann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walled villages Yanyi Wei Cultural heritage
下载PDF
Ecological Cultures of Traditional Hani Villages
3
作者 HUANG Shaowen HUANG Hanq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Villages of Hani Nationality are located above the elevation of 1,400-1,800 m, halfway up the Ailao Mountains in south Yunnan, natural landscapes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Hani Nationality show peculiar styles. F... Villages of Hani Nationality are located above the elevation of 1,400-1,800 m, halfway up the Ailao Mountains in south Yunnan, natural landscapes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Hani Nationality show peculiar styles. Folk dwellings of Hani Village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namely rammed-clay house(Tuzhangfang), mushroom house, tile-roofed house, and stilted house(Ganlanfang). In terms of the origination, rammed-clay house and mushroom house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flat-top fort buildings of the Di and the Qiang nationalities. Tile-roofed house is the variation of mushroom house by learning from the courtyard building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stilted house is directly borrowed from the folk dwelling style of Baiyue people. Structures of all these buildings show the adaptability to lo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i Nationality village landscape Ecological culture architectural form change
下载PDF
Protective Renova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Ancient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Hanjiaxiang Village in Chenggu County,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鸽娟 杨豪中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5期45-50,53,共7页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pla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in Hanjiaxiang Village,an immigrant village of the Ming Dynasty located in the present Yuangong Tow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pla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in Hanjiaxiang Village,an immigrant village of the Ming Dynasty located in the present Yuangong Township,Chenggu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were studied to analyz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istory and culture,and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village cultures.Specifically,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his village were elaborated from spatial layout,architectural structure,architectural style and village landscapes.In terms of places for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layout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s for the clan's sacrifice and community's fire,traditional sacrifice activities,and local opera performances were introduced.On this basis,cultural inheritance means for the protective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village spaces,village buildings,village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villag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LACE INHERITANCE
下载PDF
数字化传承语境下的传统村落漫游艺术——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汪俊琼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尝试构建面向西部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建筑漫游艺术,通过选取西部传统村落场景课题进行传统村落数字漫游艺术产品创新设计,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化分析、叙事逻辑设定、交互设计思维,并结合元宇宙概念对技术路线... 建筑漫游课程再设计尝试构建面向西部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建筑漫游艺术,通过选取西部传统村落场景课题进行传统村落数字漫游艺术产品创新设计,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化分析、叙事逻辑设定、交互设计思维,并结合元宇宙概念对技术路线进行拓展创新,以期取得良好的文化空间表达和沉浸式体验效果,完成青年群体的参与式民族文化认同建构。通过特定场景下的课程设计,有望提升建筑漫游课程实践的社会文化传播效应,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 数字化传承 建筑漫游艺术 民族文化认同建构
下载PDF
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互文性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颖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合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址遗存 乡村聚落 嵌合发展模式 互文性理论 文化景观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7
作者 许自力 马一菲 王梦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水上文化景观是岭南文化形象的重要表征,通过梳理总结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基本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从而为保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依据和...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水上文化景观是岭南文化形象的重要表征,通过梳理总结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基本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从而为保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依据和空间规划指引。【方法】以清代珠江三角洲成沙范围为基础划定研究范围,参照中国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及标准,确定水上文化景观的主要范畴和基本分类,利用ArcGIS对景观资源点进行核密度分析、水上文化景观与区域水网结构的耦合性分析、水上文化景观的景观适宜性分析。【结果】1)从自然层面看,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文化体系与自然水文条件展现出强烈的共生性和一致性;从文化层面看,水上文化景观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都是依托水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2)广州是整个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格局的中心,通过文化景观资源点、水系廊道和文化圈层的叠加,以及发达的水网体系的连通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三廊道、三核心、五圈层的水上文化景观空间格局体系;同时由于各文化圈层自然与文化背景的差异,水上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湾区文化的多元和活力。【结论】通过跨学科研究,弥补了水上文化景观中景观资源空间分布的研究空白,把水上文化景观研究推进到国土空间管控领域,在保护水上文化景观的同时,对大湾区文化自信的建设及水上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遗产保护 水上文化景观圈层 空间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陇南徽县传统民居营建智慧提取
8
作者 孟祥武 张洁雅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70-73,77,共5页
文章选取北茶马古道沿线陇南徽县境内典型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建筑人类学作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文化地理学相关内容,探析其营建智慧,以期为陇南徽县传统村落的保护振兴及活化利用提供指引,为北茶马古道这一文化线路沿线村落的研究提供基... 文章选取北茶马古道沿线陇南徽县境内典型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建筑人类学作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文化地理学相关内容,探析其营建智慧,以期为陇南徽县传统村落的保护振兴及活化利用提供指引,为北茶马古道这一文化线路沿线村落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文化线路 传统民居 营建智慧
下载PDF
屯堡寨门历史文化内涵探析——以安顺市普定县下坝寨门为例
9
作者 严再雨 陈玉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屯堡村落以石头为原料堆砌的单体和群体建筑高大坚固,其中,屯堡寨门作为单体建筑在屯堡建筑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笔者通过对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下坝村寨门建筑的实地调研和勘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首先... 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屯堡村落以石头为原料堆砌的单体和群体建筑高大坚固,其中,屯堡寨门作为单体建筑在屯堡建筑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笔者通过对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下坝村寨门建筑的实地调研和勘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首先对寨门概况进行描述,随后分析寨门建筑选址、建筑风格以及装饰题材,旨在进一步挖掘屯堡寨门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建筑 下坝寨门 功能 文化内涵 价值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苗杰 韦宝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80-186,共7页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20年(2003—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等进行了系统地搜集、梳理和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从跨学科合作、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创新应用、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与时俱进和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为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更加深入地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民居建筑 建筑文化 研究综述 CITESPACE
下载PDF
雷州明清传统民居之周家村奉政第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11
作者 任婧媛 周峻岭 +2 位作者 王伯勋 李新宇 张艳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12-15,共4页
在探索雷州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象征和社会意蕴的过程中,聚焦于周家村奉政第,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特征和装饰元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系统分类,同时评估了不同背景受众对建筑装饰的感知和情感依恋,... 在探索雷州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象征和社会意蕴的过程中,聚焦于周家村奉政第,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特征和装饰元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系统分类,同时评估了不同背景受众对建筑装饰的感知和情感依恋,旨在揭示建筑装饰作为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其特定的风格、符号和图案,反映地方的身份和文化特征,进而影响个体和集体对这些地方的归属感和地方依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对奉政第的建筑装饰有着积极的感受,但对装饰元素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解还有不足,故进一步探讨了装饰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建议,以期加强公众与传统建筑之间的情感联结,为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设计和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传统民居 建筑装饰 周家村奉政第 文化体验 地方依恋
下载PDF
徽州传统建筑保护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以黟县卢村木雕楼建筑群为例
12
作者 钟杰 许振宇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卢村木雕楼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享有“木雕艺术的民间殿堂”“中国木雕第一楼”之美誉。文章以三维信息测绘与现场调查为基础,构建了木雕...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卢村木雕楼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享有“木雕艺术的民间殿堂”“中国木雕第一楼”之美誉。文章以三维信息测绘与现场调查为基础,构建了木雕楼古建筑群三维信息模型,从群体组合、单体空间、装饰艺术3个方面进行木雕楼数字技术应用的探讨,为木雕楼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传统建筑保护 徽州文化 徽州木雕 黟县卢村
下载PDF
徽州山水影响下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探究
13
作者 吴云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徽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山水格局中产生的。徽州地区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山水带来的人地关系影响了徽州的村落布局,推动了徽派建筑主要符号特征的产生,促进了徽州水利文化和器物文化的繁荣,同时,为徽商提供了... 徽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山水格局中产生的。徽州地区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山水带来的人地关系影响了徽州的村落布局,推动了徽派建筑主要符号特征的产生,促进了徽州水利文化和器物文化的繁荣,同时,为徽商提供了向外交流的通道并塑造了其坚忍不拔、自立自强的“徽骆驼”精神,从而共同构成了徽州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山水格局 村落建筑 徽商
下载PDF
海防文化视域下合浦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研究
14
作者 林冠秀 孙启微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合浦永安村在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遗存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解决自然环境的持续退化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打造保留文化精髓与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建筑遗存空间”,促进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 合浦永安村在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遗存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解决自然环境的持续退化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打造保留文化精髓与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建筑遗存空间”,促进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从海防文化视角,选取永安村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归纳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情况及历史人文要素。厘清永安村建筑遗存面临的问题,探究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的原则及具体的空间叙事发展策略。以期实现建筑遗存基因的再生与历史空间的重塑,为合浦永安村及其他传统村落的建筑遗存文化持久留存提供创新思路与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文化 建筑遗存 空间叙事 历史传统村落
下载PDF
基于PCA分析的村落建筑形态特征解构与保护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李钏源 龚予亭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3期15-19,共5页
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村落建筑群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村落建筑物形态的主要几何特征差异,并据此制定保护策略。这一方法为村落建筑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先保护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研究结合了点云数据与PCA技术,为建筑... 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村落建筑群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村落建筑物形态的主要几何特征差异,并据此制定保护策略。这一方法为村落建筑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先保护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研究结合了点云数据与PCA技术,为建筑保护提供了定量化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建筑保护 点云数据 主成分分析 几何特征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昆明“一颗印”民居建筑装饰设计探析——以海晏村为例
16
作者 张浩然 刘艺 《福建建筑》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昆明的“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其建筑的装饰设计,承载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昆明海晏村“一颗印”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通过对保存较好的海晏村及周边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收集整... 昆明的“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其建筑的装饰设计,承载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昆明海晏村“一颗印”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通过对保存较好的海晏村及周边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从海晏村“一颗印”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材料、色彩、装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探寻海晏村民居的装饰类型,研究传统建筑装饰对当代艺术文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晏村 一颗印 建筑 装饰 文化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价值探究——以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为例
17
作者 刘志宏 李姝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美学价值,分析少数民族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价值与其内部的历史价值,并针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价值分析创造性转化方向,结合“魁府”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满族镇现状问题和村镇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创新性转化解决方案,以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新时代语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传统村落 满族民居建筑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二):“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晖 赵宇翔 格日勒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8,共7页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的区域集群性的...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观念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与山川同构 风景营建手法 知觉空间
下载PDF
广州花都港头村传统聚落文化地域性格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孝祥 乔忠瑞 《广东园林》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是具有典型广府文化特色和岭南水乡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运用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聚落选址布局、环境格局、建筑形态、装饰装修等方面展开研究,发现港头村在地域技术特征层面呈现环山临河的地理适应性、... 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是具有典型广府文化特色和岭南水乡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运用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聚落选址布局、环境格局、建筑形态、装饰装修等方面展开研究,发现港头村在地域技术特征层面呈现环山临河的地理适应性、通风降温的气候适应性、因材施用的材料适应性;在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凝聚敬祖图安的传统宗族礼制、中西合璧的近代交融理念、文脉延续的当代传承创新;在人文艺术品格层面彰显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世俗致用的情趣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文化地域性格 聚落特色 港头村
下载PDF
妈祖信俗和非物质文化下的村落保护和传承--以莆田湄洲岛宫下村为例
20
作者 王琼 范思哲 陈小宇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158-161,共4页
莆田湄洲岛宫下村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信俗已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宫下村的湄洲妈祖祖庙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拥有典型与重要城乡建筑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村落整体保存现状不佳,仅能公布为福... 莆田湄洲岛宫下村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信俗已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宫下村的湄洲妈祖祖庙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拥有典型与重要城乡建筑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村落整体保存现状不佳,仅能公布为福建省传统村落。该文尝试从信俗、场地、传统建筑等视角对宫下村进行剖析,同时关注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为当前正广泛展开的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基础,以便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下村 湄洲岛 妈祖信俗 空间形态 文物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