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Based on Cognitive Poetics
1
作者 HOU Xi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8期444-447,共4页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led to a particularly severe challenge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which still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Interpretation of ...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led to a particularly severe challenge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which still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Interpretation of text is the focus of cognitive poetics,which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people’s daily cognitive ability and literary ability,thus enlightening the teach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cognition into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xtbooks can completely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mode in the past.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literary cognition and daily cognition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urriculum reform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gnitive reading
下载PDF
暗箱观察的受困与出离——视觉认知构型与马克思的时代文艺辨识
2
作者 刘欣 李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通过暗箱经验的反转揭示思辨哲学、国民经济学中封闭而直观的视觉认知构型对世界可见性的遮蔽,构成马克思经观察者状况辨识时代文艺的隐在逻辑:一方面,马克思以思辨哲学之暗箱经验类同的无身观察审视浪漫主义的视觉认知构型困境,其文本... 通过暗箱经验的反转揭示思辨哲学、国民经济学中封闭而直观的视觉认知构型对世界可见性的遮蔽,构成马克思经观察者状况辨识时代文艺的隐在逻辑:一方面,马克思以思辨哲学之暗箱经验类同的无身观察审视浪漫主义的视觉认知构型困境,其文本中反讽虽与浪漫主义反讽具有批判对象的一致性,但实质对后者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马克思肯定现实主义以具身观察及其深度追求而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契合,二者均出离了以暗箱经验为基础的视觉认知构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原真关系的感受和把握。马克思以观察者状况对时代文艺的辨识表明,文艺问题的现实化是其美学观念革命的核心,以外在世界实际改变实现对暗箱观察谬误的破解,则是其文艺观超越西方传统文艺观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视觉认知构型 暗箱观察 时代文艺
下载PDF
探询现代文学研究的新与旧认知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德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近百年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形成了新与旧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从晚清到“五四”,文学上的新旧并没有完全赋予其价值内涵,但随着现代文学演变以及评论或研究的开展,文学上的新与旧则成了构建认知模式的两个价值范畴,并在研究实践中越来越把... 近百年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形成了新与旧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从晚清到“五四”,文学上的新旧并没有完全赋予其价值内涵,但随着现代文学演变以及评论或研究的开展,文学上的新与旧则成了构建认知模式的两个价值范畴,并在研究实践中越来越把新与旧视为衡估文学的价值标志,这是认知和判断上的误区。虽然新与旧不是文学的价值范畴,但它可以从时间、时代和形式上把文学的新旧区分开来,以对古今文学或新旧文学进行“打通关系”的研究,开拓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新与旧 认知模式 价值范畴 打通关系
下载PDF
新的建筑 新的艺术
4
作者 王明贤 《新建筑》 2006年第2期22-23,共2页
回顾了两次“建筑与文学”研讨会,提出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与文化一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下需要新一代建筑师和艺术家来讨论新的建筑与文学问题。
关键词 建筑 艺术 新的认识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诗学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17-118,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这就导致依然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特别严峻挑战。解读文本这是认知诗学的着重点,可以有效结合人们日常认知能力和文学能力,从而启示英美文学教学。将认知理念贯穿于英美文学教材,可以彻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这就导致依然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特别严峻挑战。解读文本这是认知诗学的着重点,可以有效结合人们日常认知能力和文学能力,从而启示英美文学教学。将认知理念贯穿于英美文学教材,可以彻底颠覆以往传统的测评与教学模式,在学生体验文学认知和日常认知体验两者之间连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英美文学 解读文本 认知诗学
下载PDF
身体认知与译文的可接受性——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宫宇航 项成东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20-30,111,共12页
译文的可接受性是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身体认知视角出发,阐释"共享体认"作为译文可接受性的认知基础,提出翻译的逆向体认原则,认为源语文本的生成是顺向的体认过程,而源语的解读与译文的构建却是逆向为之,译文... 译文的可接受性是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身体认知视角出发,阐释"共享体认"作为译文可接受性的认知基础,提出翻译的逆向体认原则,认为源语文本的生成是顺向的体认过程,而源语的解读与译文的构建却是逆向为之,译文具有可接受性的关键就是在逆向体认过程中寻找到语际间的"共享体认"。在对体认与逆向体认流程作出认知分析之后,提出三种基于身体认知的翻译路径,并结合译例分析其在翻译中的可行性,从而丰富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理论体系及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认知 可接受性 逆向体认 中央文献翻译 新视角
下载PDF
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非自然叙事--一种基于叙事史的考察
7
作者 王秋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5-59,128,共6页
非自然叙事是21世纪后经典叙事学所关注的新兴叙事现象,它主要关注世界文学现代以来的非自然叙事特征,即对于前在叙事伦理的反拨和对“不可能之事”的书写,由此生发出反模仿、反认知和反人本叙事。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叙事史中,意识流、... 非自然叙事是21世纪后经典叙事学所关注的新兴叙事现象,它主要关注世界文学现代以来的非自然叙事特征,即对于前在叙事伦理的反拨和对“不可能之事”的书写,由此生发出反模仿、反认知和反人本叙事。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叙事史中,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和叙事重复、叙事圈套、不可靠叙事等写作方法鲜明地体现了非自然叙事的特点,在反模仿、反认知和反人本的层面不断发展延伸,呈现出愈发多元的创作面向,进一步发掘了新时期文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然叙事 新时期文学 反模仿叙事 反认知叙事 反人本叙事
下载PDF
論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學中超越現代認知機制的“鄉土中國”講述
8
作者 徐志偉 《人文中国学报》 2020年第2期-,共30页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學敘事中,儘管"去鄉土中國化"是主潮,但與之伴隨的還有一股"再鄉土中國化"的潛流。正是這股潛流的存在使中國新文學成爲一個極具"張力"的系統,極大地豐富了我們今天對於中...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學敘事中,儘管"去鄉土中國化"是主潮,但與之伴隨的還有一股"再鄉土中國化"的潛流。正是這股潛流的存在使中國新文學成爲一個極具"張力"的系統,極大地豐富了我們今天對於中國現代性的理解。本文採用跨學科研究方法,動態而具體地揭示了中國特色的"現代性"是如何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作家關於"鄉土中國"的別樣表述中呈現的。本文認爲,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作家關於"鄉土中國"的別樣表述,拆解了西方現代認知"裝置",重新勘定了"鄉土中國"的獨特價值,不僅構成了中國現代性的一個奇異的景觀,也爲世界貢獻了一種特別的現代性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紀 新文學 認知機制 鄉土中國 現代性 中國道路
下载PDF
从校园认知出发——基于校园体认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研究
9
作者 张焕 曹震宇 +3 位作者 吴璟 张涛 吴津东 夏冰 《中国建筑教育》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高校建筑学低年级教学的切入角度多样。从学生身边的空间环境入手的角度,有助于让新生较快认识建筑学学习内容。但是相关角度较少系统地从“校园认知”的角度构建教学体系。本文基于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基础Ⅰ”课程实践,从“校园... 高校建筑学低年级教学的切入角度多样。从学生身边的空间环境入手的角度,有助于让新生较快认识建筑学学习内容。但是相关角度较少系统地从“校园认知”的角度构建教学体系。本文基于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基础Ⅰ”课程实践,从“校园认知”理念出发,从“宏观校园”“中观组团”“微观建筑”三个尺度,引导建筑学新生体会身边的空间氛围、建立组团认知、分析建筑单体,系统构建了一套多尺度、感悟性的建筑入门课程教学方法,培养由切身体认而来的建筑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认知 校园空间 课程改革 建筑学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