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WL’系列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南疆的生产性能与适应性评价
1
作者 李妍 马富龙 +1 位作者 韩路 王海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9,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南部干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美国‘WL’系列6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生长速率与初花期的鲜、干草产量、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 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南部干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美国‘WL’系列6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生长速率与初花期的鲜、干草产量、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L358返青最早,WL712最晚;生长速率以WL440最快,WL168最慢,分别为2.30和1.98 cm·d^(-1)。不同品种的株高随种植年限依次递增,随刈割次数依次递减;各茬生长期(至初花期)逐渐缩短,生长速率加快,3年平均株高以WL440最高(90.73 cm),品种间株高无显著差异(除WL343外)。各年份不同茬次叶茎比呈递增趋势,叶茎比以WL168最高(0.69),干鲜比以WL525最高(0.23)。鲜、干草产量随种植年限逐渐增大;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均以WL358最高,分别为98.21与21.26 t·hm^(-2),WL168鲜草产量(76.37 t·hm^(-2))与WL525干草产量(16.37 t·hm^(-2))最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干草产量的各因子依次为生长速率、鲜草产量、干鲜比、株高、单株干重、叶茎比;6个参试品种的综合评价结果为WL358>WL440>WL168>WL343>WL712>WL525。分析认为WL358品种的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紫花苜蓿 秋眠级 生长速率 生产性能 适应性
下载PDF
重庆山区4种鲟仔、稚、幼鱼生长特性对比研究
2
作者 唐征县 阳龙江 +6 位作者 贺蝶 李杨 任朝颖 韩璐璐 彭小倩 杨成年 朱成科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60,共8页
为有效筛选出适宜重庆山区养殖的鲟鱼品种,将卵黄囊消失的施氏鲟、西杂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施杂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大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仔鱼饲养在直径2 m、高0.6 m的蓝色圆形玻璃钢盆中,每盆3... 为有效筛选出适宜重庆山区养殖的鲟鱼品种,将卵黄囊消失的施氏鲟、西杂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施杂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大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仔鱼饲养在直径2 m、高0.6 m的蓝色圆形玻璃钢盆中,每盆3000尾,开始时投喂打碎的水蚯蚓,7 d后(全长约3 cm),用微粒饲料与水蚯蚓浆制成软颗粒饲料,阴干后投喂,经15~20 d转食后,投喂鲟鱼专用微粒饲料,养殖84 d后比较分析4种鲟鱼胚后发育时间,形态特征,及仔、稚、幼鱼成活率、生长特性等。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17.94±0.54)℃、溶解氧质量浓度(8.91±0.32)mg/L、pH(8.09±0.43)的条件下,大杂交鲟、西杂鲟胚后发育时间早于施杂鲟和施氏鲟;4种鲟幼鱼外部形态特征均有区别;西杂鲟成活率最高,为(65.33±2.12)%,显著高于施氏鲟、施杂鲟和大杂交鲟;7日龄后,4种鲟鱼特定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降低;从生长模型可知,西杂鲟全长生长速度最快,从(0.81±0.34)cm增长至(16.67±1.37)cm,大杂交鲟体质量生长速度较快,西杂鲟次之,但77日龄后西杂鲟体质量生长速度超过大杂交鲟。试验结果表明,西杂鲟在重庆山区山泉水养殖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山区 鲟鱼 发育时间 成活率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西北干旱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兴成 甘吉元 +6 位作者 钟辉丽 张田米 胡健泰 朱明敏 于栋 张涛 方梦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67,共7页
为了明确紫花苜蓿品质形成差异的水分生理特征,探索因地制宜、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以河西地区为例,以不灌水(CK)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常规畦灌(M)、交替灌溉(T)和隔沟灌溉(G)等3种不同灌溉方式分别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不同... 为了明确紫花苜蓿品质形成差异的水分生理特征,探索因地制宜、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以河西地区为例,以不灌水(CK)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常规畦灌(M)、交替灌溉(T)和隔沟灌溉(G)等3种不同灌溉方式分别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不同灌溉量下对“三得利”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方式下株高与灌水次数呈正相关,分支数与灌水量呈负相关;交替灌溉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条件下株高三茬平均值最高为91.92 cm。(2)各灌水模式下,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表现出增高的趋势,其中交替灌溉的净光合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提高了15.64%,且均高于常规畦灌和隔沟灌溉在同等灌水量下净光合速率。(3)不同处理紫花苜蓿的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漫灌处理紫花苜蓿的三茬总产量显著高于交替灌溉与隔沟灌溉在相同灌水量下苜蓿产量,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条件下三茬总产最高达49447.6 kg/hm^(2)。(4)不同灌水方式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无灌水(CK)处理,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河西地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以节水灌溉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交替灌溉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的灌溉模式能够在保证高产的同时,达到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旱区 灌溉方式 光合 生长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Comparisons of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Management Method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nvironments 被引量:10
4
作者 Ibrahim Md PENG Shao-bing +3 位作者 TANG Qi-yuan HUANG Min JIANG Peng ZOU Ying-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21-629,共9页
To compare the grain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in two tropical environments in Gazipur and Habigan... To compare the grain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in two tropical environments in Gazipur and Habiganj in Bangladesh during 2009 to 2011. Three hybrid rice cultivars were grown under three nitrogen (N) management treatments in each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in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ocations, N treat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but not by cultivars. Changsha produced 8-58% higher grain yields than Bangladesh locations. Sink size (spikelet number per unit land area) was responsible for these yield differences. Larger panicle size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contributed to greater sink size in Changsha. Aboveground total biomass was greater in Changsha than in Bangladesh locations, whereas harvest index was higher in Bangladesh locations than in Changsha. Crop growth rate (CGR) was greater at Changsha than Bangladesh locations during vegetative phase,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relatively small and not consistent during the later growth phases. Higher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area duration wer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greater CGR in Changsha. Real-time N management (RTNM) produced lower grain yields than fixed-time N management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experiments.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further improvement in rice yield in the tropical environments similar to those of Bangladesh will depend mainly on the ability to increase panicle size as well as CGR during vegetative phase, and the chlorophyll meter threshold value used in RTNM needs to be modified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ultivar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a desirable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环境 粮食产量 杂交水稻 生长发育 氮肥管理 生长行为 孟加拉国 水稻品种
下载PDF
锡林浩特多年生草本根部导管性状与植株生态策略的相关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彦君 刘杰 +4 位作者 陈颖 李宗善 高光耀 王聪 王晓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6-1134,共9页
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的木质部输水系统对维持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草本物种根系导管解剖结构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用石蜡切片法,将在锡林浩特草原采集的草本物种的主根样品制作成切... 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的木质部输水系统对维持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草本物种根系导管解剖结构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用石蜡切片法,将在锡林浩特草原采集的草本物种的主根样品制作成切片,得到固定面积内导管解剖结构参量(导管数量、导管分数、平均导管面积、平均水力传导率和水力直径),然后用逐步回归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各导管解剖性状与植物生长特征(年龄、生长速率和平均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生长速率与导管数量(R=-0.494,P<0.01)和导管分数(R=-0.255,P<0.05)显著负相关,与平均导管面积(R=0.274,P<0.05)、平均水力传导率(R=0.263,P<0.05)和水力直径(R=0.245,P<0.05)显著正相关,表明生长快的草本具有大而少的导管,需要较高的水分传输能力,而生长慢的草本具有小而多的导管,水力安全性较高;(2)植株的高度与导管数量(R=-0.354,P<0.01)显著负相关,与平均导管面积(R=0.293,P<0.05)、平均水力传导率(R=0.289,P<0.05)和水力直径(R=0.278,P<0.05)显著正相关,表明高大的植株以较少的导管补偿较大的导管以维持一定的机械强度,而矮小植株的水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水力性状 根解剖结构 生长速率 株高 干旱半干旱区
下载PDF
不同采伐强度对云冷杉天然林主要针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梦丽 张青 +3 位作者 亢新刚 田猛 杨英军 王全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0,30,共5页
以云冷杉天然速生丰产林的12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采伐强度(对照、20%、30%、40%)对全林及不同林层的主要针叶树种(红松、云杉、冷杉)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林分生长,全林及... 以云冷杉天然速生丰产林的12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采伐强度(对照、20%、30%、40%)对全林及不同林层的主要针叶树种(红松、云杉、冷杉)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林分生长,全林及各林层的断面积生长率和蓄积生长率均大于对照,全林及第Ⅰ、Ⅱ林层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后减,第Ⅲ林层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有样地中,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第Ⅲ林层、第Ⅱ林层、全林、第Ⅰ林层。在伐后6、9 a,不同采伐强度的全林和第Ⅰ、Ⅱ林层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之间的差异性显著,而第Ⅲ林层的差异性不显著。采伐过的样地各林层生长率均大于对照样地同林层的生长率,其中采伐强度为30%的样地的第Ⅱ、Ⅲ林层的生长率与对照样地差异性显著。故采伐强度为30%的森林经营措施更有利于天然云冷杉林的伐后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 采伐强度 林层 断面积生长率 蓄积生长率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分蓄积和断面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纪山 洪玲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3-85,共3页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和断面积生长率进行了模拟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给出的经验方程可用于森林经理调查中杉木人工林分蓄积数据的更新 ,并具有灵活、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估模型 杉木人工林 林分蓄积 断面积生长率
下载PDF
择伐经营对天然阔叶米槠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戎建涛 黄清麟 张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8,共6页
以5条天然阔叶米槠林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择伐强度(对照、16.97%、17.59%、23.37%、30.63%)对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与对照相比,能够显著促进林分生长,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都随着择伐... 以5条天然阔叶米槠林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择伐强度(对照、16.97%、17.59%、23.37%、30.63%)对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与对照相比,能够显著促进林分生长,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都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择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明显,与对照差异显著;每条样带中,天然阔叶米槠各林层与全林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排序均为第III林层>第II林层>第I林层>全林;择伐样带各林层生长率大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30.63%择伐强度样带和23.37%择伐强度样带各林层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差异显著,其余择伐强度样带各林层生长率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米槠林 天然阔叶林 择伐 断面积生长率 蓄积生长率
下载PDF
帽儿山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生长季动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常颖 范文义 温一博 《森林工程》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描述叶片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我国帽儿山地区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200对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生长季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使用生长方程对离散LAI值进行...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描述叶片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我国帽儿山地区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200对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生长季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使用生长方程对离散LAI值进行拟合,计算不同时间的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和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生长情况,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长季4月到8月,12块落叶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均随时间呈单峰变化。以杨树有优势树种的样地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拟合其LAI效果最优,以色木和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样地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其它样地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最优,各样地生长方程拟合R2均高于0.962。杨树林叶面积指数增速最快,胡桃楸林增速缓慢,6月初到8月中下旬为冠层LAI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空间位置相近的阴阳坡样地叶面积指数生长规律差别较大,最高累计叶面积指数相差17.6%。此研究结果为帽儿山地区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为该地区林冠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造成影响,以及提升日步长碳循环、水循环生态机理模型精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生长速率 累计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同小娟 李俊 李维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在多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微生物堆肥能明显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年均总产比等量传统堆肥增产8.3%~8.9%,其中冬小麦增产8.3... 在多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微生物堆肥能明显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年均总产比等量传统堆肥增产8.3%~8.9%,其中冬小麦增产8.3%,夏玉米增产8.2%~9.4%。EM微生物堆肥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总光合势比等量传统堆肥分别高5%~36%,5.2%~14,3%,比化肥处理分别高19%~72%,19.6%~46,4%,随EM微生物堆肥施用量的增加差异更明显。EM微生物堆肥比较高的光合势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速度,从而提高了冬小麦、夏玉米的群体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微生物堆肥 冬小麦 夏玉米 光合势 群体生长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氮、磷、钾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景维杰 杨露露 蒋明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2-64,共3页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全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250mg/L、磷浓度15mg/L、钾浓度150mg/L对蝴蝶兰幼苗生长、叶面积增长较适合。高磷(60mg/L)降低幼苗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生长...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全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250mg/L、磷浓度15mg/L、钾浓度150mg/L对蝴蝶兰幼苗生长、叶面积增长较适合。高磷(60mg/L)降低幼苗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生长速率;高氮(350mg/L)促使叶细长薄弱,对提高叶面积增长率作用不大;高钾(250mg/L)有助于幼苗叶面积增长率提高和干物质的积累;幼苗叶面积的增长率与叶宽的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施肥有助于叶宽增长从而促进蝴蝶兰幼苗的叶面积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叶面积 增长率 氮、磷、钾
下载PDF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玉刚 李静怡 +3 位作者 王丹 余政军 黄璜 陈灿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175,共11页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稻鱼鸡共生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指数 群体生长速率
下载PDF
氮肥减量后移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彦卓 胡香玉 +4 位作者 黄农荣 梁开明 潘俊峰 田卡 钟旭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目的】通过氮肥减量和后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法】2014年早季、晚季,设置不施氮肥(T1)、习惯施肥法(对照,T2)和2个氮肥减量后移处理〔三控施肥法(T3)、氮肥重度后移(T4)〕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群体动态、物质生产、产量... 【目的】通过氮肥减量和后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法】2014年早季、晚季,设置不施氮肥(T1)、习惯施肥法(对照,T2)和2个氮肥减量后移处理〔三控施肥法(T3)、氮肥重度后移(T4)〕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群体动态、物质生产、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等指标。【结果】与T2处理相比,早季T3、T4处理稻谷产量分别增加8.8%和12.0%,晚季分别增加12.7%和18.4%。早晚两季,T3、T4处理总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肥生产力均较T2处理显著提高。T3、T4处理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在穗分化前比T2处理缓慢,此后则大幅加快。T3、T4处理分蘖成穗率较T2处理分别提高5.5~6.8、18.3~19.4个百分点。与T2处理相比,抽穗期T3、T4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1.5%和35.4%,叶片含氮量分别提高27.7%和50.8%;早季库容分别扩大12.7%和19.4%,晚季库容分别扩大18.3%和47.6%。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产量早季、晚季分别增加3.0%和5.0%,分蘖成穗率分别提高11.5、13.9个百分点,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含氮量分别增加21.5%和18.1%,库容分别扩大6.0%和24.8%,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8.0%和26.0%。【结论】氮肥减量后移使水稻源和库显著扩大,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茎蘖动态 叶面积指数 作物生长率 源库
下载PDF
藤稔与红地球葡萄嫁接苗特性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玉坤 贾永芳 马静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以贝达、巨峰、LN33、520A、少毛变叶葡萄191(LDP-191)和少毛变叶葡萄294(LDP-294)为砧木,以藤稔、红地球为接穗;通过观察测定多种嫁接组合品种的伤流液情况、枝条萌芽率、叶面积、果实生长量,分析比较嫁接对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少... 以贝达、巨峰、LN33、520A、少毛变叶葡萄191(LDP-191)和少毛变叶葡萄294(LDP-294)为砧木,以藤稔、红地球为接穗;通过观察测定多种嫁接组合品种的伤流液情况、枝条萌芽率、叶面积、果实生长量,分析比较嫁接对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少毛变叶191为砧木藤稔葡萄嫁接苗、少毛变叶294为砧木红地球葡萄嫁接苗的伤流液数量、枝条萌芽率、叶面积和果实生长量分别显著高于藤稔、红地球自根苗,对葡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贝达、巨峰、LN33、520A为砧木的其它砧-穗组合,多方面的影响均不显著,巨峰和520A两砧木出现叶片黄化、萌芽率低,影响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嫁接 伤流液 萌芽率 叶面积 生长量
下载PDF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群体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世州 乔玉强 +4 位作者 李玮 陈欢 赵竹 张向前 曹承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了解安徽省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群体生长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1-2014年度,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济麦22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年度间比较,2... 为了解安徽省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群体生长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1-2014年度,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济麦22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年度间比较,2013-2014年度的小麦产量较高;播期为10月3日时,两个小麦品种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密度为210×104株·hm-2处理产量最高;播期为10月15日时,两个小麦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均以密度为330×104株·hm-2处理产量最高。早播(10月3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播期相同时,小麦的叶面积持续时间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净同化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小麦群体生长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与其叶面积持续时间和群体生长率的相关性极显著,与净同化率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小麦品种均以10月3日播种、密度为210×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小麦 叶面积持续时间 叶面积指数增长率 净同化率 群体生长率
下载PDF
超级杂交中籼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被引量:106
16
作者 吴文革 张洪程 +6 位作者 钱银飞 陈烨 徐军 吴桂成 翟超群 霍中洋 戴其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以具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作对照,比较研究了超级中籼杂交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性。超级稻具有显著的物质生产与积累优势,产量随成熟期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超级稻的物质生产优势集中在中期和后期,产量与拔节前的... 以具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作对照,比较研究了超级中籼杂交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性。超级稻具有显著的物质生产与积累优势,产量随成熟期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超级稻的物质生产优势集中在中期和后期,产量与拔节前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关不显著,与拔节至抽穗期的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级稻抽穗期营养器官贮存了较多的结构物质但干物质表观输出量均低于对照,平均少148.5 kg/hm2,表观输出率也低,平均低2.5个百分点。超级稻的叶面积及光合势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群体生产率的提高,大田期平均群体生产率比对照高4542(m2.d)/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物质生产 作物生长率 光合势 叶面积指数 净同化率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幼龄枣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宏 刘帮 +8 位作者 李长城 孙明森 刁凯 韩莹莹 程平 张志刚 王真真 武钰 苗乾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1,共8页
采用包裹式茎流计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新疆林科院佳木试验站内的幼龄枣树茎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同步监测样地内太阳辐射、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速4个环境因子,研究不同生育期枣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夜... 采用包裹式茎流计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新疆林科院佳木试验站内的幼龄枣树茎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同步监测样地内太阳辐射、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速4个环境因子,研究不同生育期枣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夜间均存在茎流活动,茎流速率变化曲线除果实膨大期为双峰外,其余生育期内均为单峰;2日累积量变化过程曲线均为"S"形,日均耗水量和总耗水量的趋势均为先增大后减小,且差异性明显,萌芽展叶期最低,果实膨大期最大,日均耗水量分别为2.78 L和8.31 L,总耗水量分别为83.39 L和249.30L;3茎流速率曲线与太阳辐射和温度曲线波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空气湿度曲线波形变化趋势相反,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影响枣树茎流速率的主要因子有所差异,但太阳辐射偏相关系数最高,按生育期顺次分别为0.767、0.762、0.873、0.838、0.603和0.825,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不同生育期枣树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生育期 茎流速率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秋发油菜的生长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合句 李培武 +1 位作者 李光明 李英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3年第5期34-37,共4页
秋发油菜秋季生长快,冬前叶面积指数大(2.48),生长率高,冬前干物质积累多,(254.40kg/亩),为春后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花果期的叶面积密度适当,植株基部通透性好,植株占有的空间面积大,层次结构合理,生物产量高,花序重量大,... 秋发油菜秋季生长快,冬前叶面积指数大(2.48),生长率高,冬前干物质积累多,(254.40kg/亩),为春后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花果期的叶面积密度适当,植株基部通透性好,植株占有的空间面积大,层次结构合理,生物产量高,花序重量大,因而获得高产。油菜秋发栽培能充分挖掘时间、空间潜力及充分发挥冬前增叶、春后增果的部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切片调查 叶面积密度 生长率
下载PDF
中国油菜单产增长要素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将影响中国油菜单产的众多因素综合为物质费用、劳动力、政策制度和结构与灾害四大因素,并利用Cobb-Douglas型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四大因素在中国油菜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根据1990~2004年间的数据计算,物质费用对... 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将影响中国油菜单产的众多因素综合为物质费用、劳动力、政策制度和结构与灾害四大因素,并利用Cobb-Douglas型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四大因素在中国油菜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根据1990~2004年间的数据计算,物质费用对中国油菜单产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和政策制度,而同期结构与灾害因子对单产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单产增长 贡献率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修枝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尚富华 李吉跃 +4 位作者 胡磊 宋莲君 支恩波 沈应柏 张志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34-139,共6页
以4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威县苗圃(试验地I)和河北省霸州市万达林场(试验地II)开展修枝梯度为轻度修枝P1,中度修枝P2,强度修枝P3,以不修枝为对照的修枝试验,调查不同修枝强度毛白杨生长指标和... 以4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威县苗圃(试验地I)和河北省霸州市万达林场(试验地II)开展修枝梯度为轻度修枝P1,中度修枝P2,强度修枝P3,以不修枝为对照的修枝试验,调查不同修枝强度毛白杨生长指标和不同冠层阳面叶片光合指标的变化,从生理机制解释修枝对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修枝第一年会影响胸径生长,随修枝强度增大影响增强,但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试验地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试验地I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2)修枝对毛白杨树高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3)修枝前后叶面积指数(LAI)变化较大,叶量随时间变化增多,在对照叶面积指数下降时修枝处理叶面积指数仍在增加,修枝能够延长树木生长期;(4)修枝能提高毛白杨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有利于提高光合和物质合成能力,而对照的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从生长和光合生理综合分析,毛白杨人工林郁闭后树冠下部需要适度修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修枝 生长 叶面积指数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