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Carboplatin Dose by Area Under the Curve 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Seni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1
1
作者 殷铁军 刘菁菁 +1 位作者 胡长耀 刘梦涛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6期710-712,共3页
To preliminarily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dosage of carboplatin (CBP) at AUC of 5 mg-M1^-1·min^-1 in th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Chinese senil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irty-f... To preliminarily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dosage of carboplatin (CBP) at AUC of 5 mg-M1^-1·min^-1 in th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Chinese senil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irty-five Chinese senile patients with NSCLC in advanced stage (Ⅲ/Ⅳ) were given 96 cycles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schedules included Taxol+CBP, Gemzar+CBP and NVB+CBE The dose of CBP was at 5 mg.mL^-1·min^-1 of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Side effect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hemotherapy. Myelosuppression was severe and commonly observed. Grade 3/4 of granulocytopenia was found in 47.9% (46/96) of the patients and grade 3/4 of thrombocytopenia was noted in 28.1% (27/96) of the subjects. However, other side effects were slight. The mean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QOL),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QOL for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had reduced 6.8. At 5 mg.mL^-1·min^-1 by AUC, the hematological toxicity of CBP was severe and it had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QOL. The administration of CBP at 5 mg.mL^-1·min^-1 by AUC may be too high for Chinese senil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ile patient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rboplatin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quality of life
下载PDF
万古霉素在重症感染中的治疗药物监测现状及前景
2
作者 曹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万古霉素被誉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推荐的一线用药。因其治疗窗窄,重症患者需监测药物浓度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传统上基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治疗药物监测已被临床广泛接受。2009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指南建议,对... 万古霉素被誉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推荐的一线用药。因其治疗窗窄,重症患者需监测药物浓度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传统上基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治疗药物监测已被临床广泛接受。2009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指南建议,对于重症患者目标谷浓度为15~20 mg/L。近十余年国内外学者对于该治疗浓度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不一。2020年更新指南提出,肾损伤风险最小、最准确且最佳的给药方法是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指导给药剂量和监测,提倡个体化目标AUC/最低抑菌浓度(MIC)比值为400~600 mg/(h·L)。由此可见目前就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指标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就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过程中进行治疗浓度监测的手段及策略进行综述,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重症感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治疗药物监测 谷浓度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热点与进展
3
作者 范淑盼 丁楠 +1 位作者 陈美琪 王卓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治疗药物监测是维持万古霉素疗效和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给药剂量方案。随着中国和美国指南关于治疗药物监测指标的更新,以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24 h))引导的治疗药物监测逐渐成为热点。与谷浓度引导的治... 治疗药物监测是维持万古霉素疗效和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给药剂量方案。随着中国和美国指南关于治疗药物监测指标的更新,以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24 h))引导的治疗药物监测逐渐成为热点。与谷浓度引导的治疗药物监测相比,AUC_(24 h)引导的治疗药物监测能够降低万古霉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临床上可以通过贝叶斯法和线性药代动力学方法来实施AUC_(24 h)引导的治疗药物监测,这2种方法均可以实现AUC_(24 h)的预测,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各医疗机构有必要根据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药-时曲线下面积 谷浓度
下载PDF
有限抽样法估算健康志愿者口服环孢素A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被引量:5
4
作者 丁俊杰 焦正 +3 位作者 李中东 施孝金 钟明康 王宏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用有限抽样法(LSS)估算健康志愿者口服环孢素A(CsA)微乳制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CsA微乳制剂,用高效液相法测定CsA的血药浓度,以LSS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用Jacknife法验证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 目的 用有限抽样法(LSS)估算健康志愿者口服环孢素A(CsA)微乳制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CsA微乳制剂,用高效液相法测定CsA的血药浓度,以LSS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用Jacknife法验证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单个血药浓度-时间点预测AUC0-12回归模型,线性关系较差;部分2点和3点预测AUC0-12回归模型,线性关系较好(γ2 >0. 9,P<0. 05),其中C2,C6 预测AUC0-12回归模型,线性关系最佳,且准确性好。结论 以LSS法估算口服CsA微乳制剂AUC0-12准确性好,临床上可用于CsA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有限抽样法 治疗药物监测 药时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大鼠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智瑛 张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 :研究多肽类药物鲑鱼降钙素 (sCT)肺部给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改变及不同渗透促进剂的促渗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CT溶液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血清降钙素浓度 ,同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不同渗透促进剂及不同 pH值下的... 目的 :研究多肽类药物鲑鱼降钙素 (sCT)肺部给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改变及不同渗透促进剂的促渗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CT溶液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血清降钙素浓度 ,同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不同渗透促进剂及不同 pH值下的血药浓度 ,并与肌内注射对照 ,计算不同条件下sC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Fr)。 结果 :与肌内注射相比 ,2 μg·kg-1的sCT溶液经肺部给药的Fr值为 12 1.0 % ,渗透促进剂苄泽 78、牛磺胆酸钠、卵磷脂、壳聚糖、辛酸钠及酸性环境 (pH3.0 )均可显著增加sCT的肺部吸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多肽类药物 肺部给药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渗透促进剂
下载PDF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联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红浪 胡伟新 +5 位作者 章海涛 鲍浩 曾彩虹 郑春霞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霉酚酸酯(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MMF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关系。方法:162例接受MMF治疗的LN患者[女性143例,男性19例,平均年龄(28.9±12.6)岁]。治疗方案为激素联合MMF,MMF起始剂量1.0~2.0g/d,6个月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霉酚酸酯(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MMF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关系。方法:162例接受MMF治疗的LN患者[女性143例,男性19例,平均年龄(28.9±12.6)岁]。治疗方案为激素联合MMF,MMF起始剂量1.0~2.0g/d,6个月后减量。MMF的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法,以MPA-C0、C0.5和C2计算MPA-AUC。分析起始MPA-AUC及治疗过程中各检测点MPA-AUC、C0、C0.5及C2与ADR之间的联系。结果:(1)MMF剂量校正的血浆MPA-AUC为9.18~137.2(平均33.4±17.6)mg.h/L.g。(2)MMF治疗12个月内32例(19.8%)共发生ADR40例次(24.7%),其中感染26例(16.0%),包括肺炎10例(6.17%),带状疱疹11例(6.79%)。ADR和感染发生在3个月内者分别占87.5%和80.8%。发生ADR者初始MPA-AUC[分别为(52.4±16.6)mg.h/Lvs(39.8±14.7)mg.h/L,P<0.01]和MPA-C0[(2.5±1.5)mg/Lvs(1.7±1.0)mg/L,P<0.05]显著高于无ADR组。初始MPA-AUC>40(mg.h/L)组ADR发生率显著高于≤40(mg.h/L)组(33.8%vs18.2%,P<0.01)。治疗过程中MPA-AUC>40(mg.h/L)时总ADR(18.0%vs4.0%,P<0.01)和感染率(12.4%vs2.0%,P<0.01)均显著高于MPA-AUC≤40(mg.h/L)时,并发肺炎时90%MPA-AUC>40(mg.h/L);有ADR及感染者的初始及治疗过程中的MPA-C0也显著高于无ADR和无感染组,MPA-C0.5和MPA-C2无差异。结论:MMF治疗LN时,起始和治疗过程中的MPA-AUC和C0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MPA-AUC>40(mg.h/L)时ADR的风险显著增加,建议治疗初期MPA-AUC控制在40(mg.h/L)以下,但还需要前瞻性研究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霉酚酸 有效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肺部感染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口服多剂霉酚酸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10
7
作者 沈兵 谭建明 +3 位作者 刘志宏 龚华 包尔敦 范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1-435,440,共6页
目的 :通过对汉族肾移植受者口服多剂霉酚酸酯 (MMF)后体内霉酚酸 (MPA)血浆浓度的检测 ,描述汉族肾移植受者MPA的药代动力学基本特点 ,探讨替代MPA药物曲线下面积 (MPA AUC)的药物浓度临床监测指标。 方法 :2 1例汉族首次同种异体尸... 目的 :通过对汉族肾移植受者口服多剂霉酚酸酯 (MMF)后体内霉酚酸 (MPA)血浆浓度的检测 ,描述汉族肾移植受者MPA的药代动力学基本特点 ,探讨替代MPA药物曲线下面积 (MPA AUC)的药物浓度临床监测指标。 方法 :2 1例汉族首次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患者 ,分别于术后第 3天、11天和 2 1天检测服药后不同时点静脉血MPA浓度 ,绘制MPA的药 时曲线 ,计算MPA AUC ,并随访至术后 90天 ,分析MPA AUC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寻找与MPA AUC相关性最好的单点MPA浓度。  结果 :MPA AUC为 (31 2 2± 3 37)mg/ (L·h)。MPA药 时曲线部分呈双峰 (42 86 % ) ,出现第一峰值时间 (TMAX1)为口服MMF后 (1 6 3± 0 73)h ,第一峰值 (CMAX1)为(8 5 9± 3 16 )mg/L ;出现第二峰值时间 (TMAX2 )为口服MMF后 (8 35± 3 72 )h ,第二峰值 (CMAX2 )为 (2 70± 1 6 0 )mg/L ;T1/ 2 为 (12 6 5± 8 18)h。与AUC相关性最好的单点MPA浓度为服药前浓度 (MPA C0 ) (R2 =0 6 2 0 4 ,P <0 .0 0 1)。  结论 :汉族肾移植受者口服多剂MMF后MPA 药时曲线与白种人群的特点基本相符。服药前MPA浓度与AUC有良好相关性 ,可作为临床监测MPA浓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霉酚酸酯 霉酚酸 肾移植 药物曲线下面积 药物监测
下载PDF
回顾性比较药动学方程法和SmartDose软件估算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别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霁晖 黄晓会 +1 位作者 李莉霞 卜书红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856-860,共5页
目的:比较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SmartDose最大后验贝叶斯法估算重症感染儿童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并测定血药浓度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 目的:比较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SmartDose最大后验贝叶斯法估算重症感染儿童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并测定血药浓度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使用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SmartDose软件法估算万古霉素AUC值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患儿血肌酐值对AUC偏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94例患儿,万古霉素用药剂量为(41.9±10.9)mg·(kg·d)^(-1)。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的24 h万古霉素AUC_(24)为(376±199)mg·h·L^(-1),SmartDose基于峰、谷浓度估算的AUC24为(321±108)mg·h·L^(-1);两者相对值偏差平均为(-8.10±17.43)%,同类相关系数(ICC)组内相关系数为0.863(P<0.001);SmartDose仅基于万古霉素谷浓度估算的AUC_(24)中值为(297±91)mg·h·L^(-1),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AUC的相对值偏差平均为(^(-1)2.56±24.40)%,ICC组内相关系数为0.720(P<0.001)。患儿血肌酐值与AUC偏差相关,肌酐值较高时Smartdose估算的AUC可能偏低。结论:SmartDose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AUC的一致性较好。当患儿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SmartDose基于峰、谷浓度进行估算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值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儿童 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 药时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探讨接受BSA指导用药剂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个体间多西他赛药代动力学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汪靖园 夏斌 +5 位作者 袁鹏丽 邢斐 杨姣 赵延 杨谨 陈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011-3015,共5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接受体表面积(BSA)指导用药剂量的多西他赛(DTX)化疗后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多态性,以揭示患者体内药物暴露的差异。方法:采用纳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258例患者血浆中的DTX浓度,计算每位患者的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AUC,...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接受体表面积(BSA)指导用药剂量的多西他赛(DTX)化疗后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多态性,以揭示患者体内药物暴露的差异。方法:采用纳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258例患者血浆中的DTX浓度,计算每位患者的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并进行DTX药物浓度监测。结果:258例患者个体间的AUC值分布在0.40~2.67 mg·h/L,变异系数40.6%。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各组患者的AUC并未显示出显著的差异,<50岁以及50~70岁组患者的AUC显著低于>70岁组患者的AUC(P=0.007,P=0.012)。结论:采用BSA指导用药剂量的DTX化疗可导致个体患者间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出现巨大差异,需优化现有的用药剂量制定方案以提高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乳腺癌患者(>70岁)DTX药物有效性并降低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时曲线下面积 多西他赛 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差异 药物浓度监测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氟尿嘧啶理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区间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东媛 张娟 +3 位作者 刘通 滕雪 佟志强 董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化疗时,5-FU理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区间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应用5-FU为基础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化疗时,5-FU理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区间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应用5-FU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CRC患者49例,5-FU的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BSA)确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CRC患者应用5-FU持续静脉滴注18~30 h的5-FU稳态血药浓度(CSS),准确记录患者使用5-FU的滴注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计算患者持续滴注时间(TCI),根据AUC=CSS×TCI计算患者AUC值。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CRC患者5-FU AUC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探讨5-FU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理想AUC范围。结果:5-FU的CSS范围为180~880 ng/ml;5-FU AUC呈非正态分布,范围为8.43~41.1 mg·h/L,均值为(19.01±7.32) mg·h/L,AUC具有明显个体间差异,可达5倍;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5-FU AUC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5-FU理想AUC范围是21.75~28.63 mg·h/L。结论:晚期CRC患者基于BSA确定5-FU给药剂量,5-FU的AUC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5-FU理想AUC区间为21.75~28.63 mg·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319例次儿童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王广飞 李琴 +5 位作者 朱逸清 陈也伟 朱琳 张旭晖 卢金淼 李智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96-399,共4页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游离MPA浓度,利用Mwphar^+软件模拟MPA的药动学曲线,计算AUC_(0~12h)值。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游离MPA浓度,利用Mwphar^+软件模拟MPA的药动学曲线,计算AUC_(0~12h)值。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性别分布、疾病分类、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药品不良反应(ADR)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患儿237例,平均年龄为(10.70±3.61)岁,319例次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涉及到的疾病有14种,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33.54%),肾病综合征(16.61%)和异体器官移植(15.05%)。MPA-AUC0~12h值在30~60 mg·h·L^(-1)的患儿约占48.28%。ADR主要涉及胃肠道(13.79%),所有发生ADR的患儿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结合Mwphar+软件拟合AUC代谢曲线,可更好地掌握患儿体内MPA的暴露量,提高临床疗效,保障儿童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霉酚酸 治疗药物监测 曲线下面积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有限采样法估算重症感染患者卡泊芬净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12
作者 陈文倩 王晓雪 +6 位作者 刘慧芳 杜雯雯 王芊霖 张丹 詹庆元 张相林 李朋梅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3期9-13,共5页
目的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重症感染患者卡泊芬净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模型。方法重症感染患者静脉输注维持剂量卡泊芬净50 mg,每日1次,输注时间为0.5 h,达稳态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5,1,2,3,5,... 目的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重症感染患者卡泊芬净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模型。方法重症感染患者静脉输注维持剂量卡泊芬净50 mg,每日1次,输注时间为0.5 h,达稳态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5,1,2,3,5,9,12,24 h时的血浆药物浓度。以梯形面积法计算AUC0-24,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以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有限采样模型。结果最终纳入24例患者的血药浓度数据,其AUC0-24为(167.81±46.03)μg/(mL·h);采集2~4个时间点血药浓度方案的回归方程预测能力优于单点采血;其中2个时间点C9,C24,3个时间点C0.5,C9,C24,4个时间点C0.5,C1,C9,C24方案的预测性能良好,调整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2,0.977,0.983;结合预测精准性及可操作性,推荐3点方案方程为7.911+2.606×C0.5+13.765×C9+4.662×C24。结论重症感染患者中卡泊芬净存在药动学差异,以给药后0.5,9,24 h时的卡泊芬净浓度可准确估算AUC0-24,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采样法 卡泊芬净 药-时曲线下面积 重症感染
下载PDF
四种钙剂药代动力学初探
13
作者 张英华 米绍曾 +1 位作者 王素芬 叶文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8-270,308,共4页
采用低钙动物模型和药代动力学方法,研究四种钙剂的生物利用度,评定钙剂的质量。通过测定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高效钙的血钙浓度——时间曲线,求出各种钙剂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醋酸钙的生物利用度居首。低钙大鼠模型注射... 采用低钙动物模型和药代动力学方法,研究四种钙剂的生物利用度,评定钙剂的质量。通过测定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高效钙的血钙浓度——时间曲线,求出各种钙剂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醋酸钙的生物利用度居首。低钙大鼠模型注射维生素D_3后75h 服用钙剂比3h 服用的钙吸收率提高30%,维生素 D_3有良好的缓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钙浓度 药峰浓度 达峰时间 曲线下面积 表观分布容积 消除速率常数 清除率 维生素 D3
下载PDF
万古霉素药物暴露量阈值与肾毒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韧 陈铭 +2 位作者 陆杰久 吕春乐 刘滔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药物暴露量与肾毒性发生的相关性,并确定其上限阈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信息。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的...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药物暴露量与肾毒性发生的相关性,并确定其上限阈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信息。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的方法分析和确定万古霉素初始剂量及与肾毒性相关的稳态AUC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方法所得AUC阈值的预测性能及对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肾毒性发生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55例,其中发生肾毒性患者13例(8.39%)。经CART分析得到AUC0-24、AUC24-48、AUCss0-24对肾毒性预测的最佳阈值点分别为622 mg·h/L、617 mg·h/L、578 mg·h/L。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C超过最佳阈值点时肾毒性发生率显著提高(P≤0.01),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与肾毒性发生独立相关,会提高约6倍的肾毒性发生率(P<0.01)。结论万古霉素暴露量超过阈值时会大幅提高肾毒性发生风险,提示AUC监测对预测肾毒性发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药物暴露量 肾毒性 药时曲线下面积阈值
下载PDF
绝对生物利用度计算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放 曹永孝 狄佳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及速度,以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占静脉注射血药浓度AUC的比值计算而得。然而静脉注射后的血药浓度在快速下降的分布相时,体内的药物分布并不平衡,因而血药浓度并不能反映体内...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及速度,以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占静脉注射血药浓度AUC的比值计算而得。然而静脉注射后的血药浓度在快速下降的分布相时,体内的药物分布并不平衡,因而血药浓度并不能反映体内的药物量。将分布相的各时间点代入消除相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公式,计算分布相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才是分布平衡时的血药浓度。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绝对生物利用度"检索1995年以来的文献,重新计算,发现静脉注射的药物浓度-时间AUC是实际的(1.31±0.22)倍,绝对生物利用度是实际的(79±10)%。这种低估绝对生物利用度的现象应予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 分布平衡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给药方案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守印 刘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阐述依据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在临床上可以获得最佳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阐明药效学指标在优化给药方案中起重要作用。结果 :应用药效学的特点可以把抗生素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 目的 :阐述依据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在临床上可以获得最佳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阐明药效学指标在优化给药方案中起重要作用。结果 :应用药效学的特点可以把抗生素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两类 ,不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生素后效应 ,目前已有的药效学指标如AUC、AUIC、MIC、PAE可以客观地反映抗生素的疗效 ,为确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结论 :临床根据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 抑菌曲线下面积(AUIC) 最低抑菌浓度(MIC) 血药浓度维持在细菌MIC以上的时间(T〉MIC) 抗生素后效应(PAE)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要点与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慧兰 游秋萍 孙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1期96-97,99,共3页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要点与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ICU病房住院病人82例作为对象,调查ICU多重耐药感染情况,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查阅两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IC...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要点与传播的预警模式构建。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ICU病房住院病人82例作为对象,调查ICU多重耐药感染情况,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查阅两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ICU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发热、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的联用、BMI、手术等,完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进行参数估计和优势比OR评估,绘制ROC曲线面积,计算预警模型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与ICU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天数、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联用及发热具有统计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预警模型对ICU MDRO感染的护理防控要点与传播的的C-index为0.816,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为0.757~0.899,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建立护理防控要点与传播的预警模式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能获得较高的预测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多重耐药菌 护理防控要点 传播 预警模式 ROC曲线面积
下载PDF
长春新碱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雅慧 吴春莹 +3 位作者 郭宏丽 章媛媛 王洁 陈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长春新碱通过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抑制肿瘤生长,常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长春新碱患者间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狭窄,药物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为临床应用带来了挑... 长春新碱通过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抑制肿瘤生长,常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长春新碱患者间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狭窄,药物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为临床应用带来了挑战.基于体质量或体表面积的传统治疗方案可能导致次优暴露或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实施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优化治疗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就长春新碱开展TD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施长春新碱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有限采样法监测肾移植受者的血霉酚酸浓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兵 谭建明 +6 位作者 焦正 龚华 刘志宏 秦燕 刘永 包尔敦 范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采样法监测肾移植受者血霉酚酸(MPA)浓度的可行性及其方案。方法21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11、21d服用霉酚酸酯(MMF)前以及服药后0.5、1、1.5、2、2.5、4、8、12h等9个时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 目的探讨有限采样法监测肾移植受者血霉酚酸(MPA)浓度的可行性及其方案。方法21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11、21d服用霉酚酸酯(MMF)前以及服药后0.5、1、1.5、2、2.5、4、8、12h等9个时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MPA浓度,用线性梯形法计算服药后()~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术后第3、11、21d所测得的MPA药时曲线形态基本相同,部分呈现双峰现象。服药后8、4h及服药前浓度(C8、C4及G0)与MPA-AUC0-12的相关性相对较好;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根据C1、C2-5、C4、C8计算所得的AUC与标准AUC的相关性最好,C1、C2-5、C8次之,综合考虑检测成本和可操作性,推荐C1、C2-5、C8三个时点的多元回归模型AUC=4.809+6.434×C8+2.454×C2-5+0.980×C1。结论汉族肾移植患者口服多剂MMF后,以服药后1、2.5,8h的血MPA浓度(C1、C2-5、C8)估算MPA-AUG-为好,可作为临床监测MPA浓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霉酚酸 曲线下面积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两种计算伯尔定剂量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力加 吴一龙 +5 位作者 冯卫能 翁毅敏 程超 钟文昭 黄邵洪 杨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合理的伯尔定给药计算方法。方法  5 4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单盲随机分为按体表面积计算伯尔定剂量组 (体表组 )和按曲线下面积 (AUC)计算组 (AUC组 ) ,观察两组的血液学毒性、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体表组和AU... 目的 探讨合理的伯尔定给药计算方法。方法  5 4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单盲随机分为按体表面积计算伯尔定剂量组 (体表组 )和按曲线下面积 (AUC)计算组 (AUC组 ) ,观察两组的血液学毒性、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体表组和AUC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77.8%和37.0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18.5 %和 3.7% ,血红蛋白下降均为 4 8.2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体表组的伯尔定平均用药剂量为 (5 35 .93± 10 6 .71)mg ,AUC组为 (398.5 2± 71.72 )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两次化疗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 (2 2 .85±2 .80 )d和 (2 7.0 4± 5 .30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体表组和AUC组有效率分别为 2 2 .2 %和4 8.2 % (P <0 .0 5 )。 5 4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和获得随访 ,随访率 10 0 %。中位生存期均为 12个月 ,1年生存率分别为 4 0 .7%和 4 4 .4 % (P >0 .0 5 )。结论 按AUC计算伯尔定的给药剂量 ,患者依从性好 ,在提高近期疗效和降低血液学毒性反应方面明显优于按体表面积计算 ,但在提高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患者 AUC 生存率 体表 意义 差异 结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