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area-specific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for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in China 被引量:21
1
作者 Ju W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99-104,共6页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ies (URLs), including "generic URLs" and "site-specific URLs", are un- derground facilities in which characteris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or demonstration activiti...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ies (URLs), including "generic URLs" and "site-specific URLs", are un- derground facilities in which characteris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or 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repositories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HLW) disposal.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ic URL and site-specific URL, a concept of "areaspecific URL", or the third type of UR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is referred to as the facility that is built at a site within an area that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area for HLW repository or built at a place near the future repository site, and may be regarded as a precurs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pository at the site. It acts as a "generic URL", but also acts as a "site-specific URL" to some exten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the most suitable option is to build an "area-specific URL" in Beishan area, the first priority region for China's high-level waste repository. With this strategy, the goal to build China's URL by 2020 mav be achieved, but the time left is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URL)area-specific URL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HLW)Geological disposal
下载PDF
基于Area-login方法的区域定位系统分析
2
作者 郭军 黄炎子 +1 位作者 陆思梦 刘守印 《电子测试》 2013年第9X期6-8,91,共4页
为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对区域位置定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Area-login定位方法,使用强、弱两个收发机分别实现通信和位置定位服务,并通过连续判断定位目标在不同区域中登入、登出动作来实现区域级的定位。本文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个Zig... 为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对区域位置定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Area-login定位方法,使用强、弱两个收发机分别实现通信和位置定位服务,并通过连续判断定位目标在不同区域中登入、登出动作来实现区域级的定位。本文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个ZigBee定位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区域定位,具有高效、低复杂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login 双收发机 区域定位 ZIGBEE
下载PDF
Area-Correlated Spectral Unmixing Based on Bayesia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Xiawei Chen Jing Yu Weidong Sun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for adjacent areas in traditional spectral unmixing methods, we propose an area-correlated spectral unmixing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I...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for adjacent areas in traditional spectral unmixing methods, we propose an area-correlated spectral unmixing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property between two adjacent areas is expressed by a priori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nd the endmembers extracted from one of the adjacent area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iori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endmembers in the current area, which works as a type of constraint in the iterative spectral unmixing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both for synthetic and real hyperspectral images, and it can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comparation analysis between ad-jacent or simila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Image Spectral Unmixing area-Correlation BAYESIA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下载PDF
SOME REMARKS ABOUT THE AREA-PRESERVING CONVEX CURVE FLOW IN THE PLANE
4
作者 PiLing 《Applied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8,共12页
Using Picard's theorem and the Leray-Schauder fixed point theorem to reinvestigate the area-preserving convex curve flow in the plan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coupled system and thus different from the setting han... Using Picard's theorem and the Leray-Schauder fixed point theorem to reinvestigate the area-preserving convex curve flow in the plan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coupled system and thus different from the setting handled by G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ard's theorem Leray-Schauder fixed point theorem maximum principle area-preserving convex curve flow.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Strategic Factors of th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Using SWOT Analysis—Case Study: Bashgol Protected Area-Qazvin Province
5
作者 Siavash Rezazadeh Ali Jahani +1 位作者 Majid Makhdoum Hamid Goshtasb Meigooni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7年第1期55-68,共14页
The majority of Iranian protected areas are being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reas dem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into account due to quality loss problem.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as w... The majority of Iranian protected areas are being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reas dem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into account due to quality loss problem.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Bashgol protected area and analyzes them using SWOT matrix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managerial strategy. Follow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experts’ opinion was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 Then, the factors were scored based on IFE (Internal Factors Evaluation) and EFE (External Factors Evaluation) tables and were weighted using AHP and EXPERT CHOICE. Totally, 16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were determined a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rea and 22 weaknesses and threat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limitations and straits. The final scores of IFE and EFE were 2.468 and 2.261, respectively and both are below 2.5 indicating that the area is in defensive state. According to quantitative strategic planning matrix (QSPM), “attracting required credits for the completely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of the area” was determin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y (score = 6.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ssment Bashgol Protected Area STRATEGIC FACTORS SWOT
下载PDF
The Study of Area-Concentration Fractal Method in Litho-Geochemical Data in Tanurjeh Area, Khorasan Province
6
作者 Kimya Ajayebi Hamidreza Jafari Behzad Behbahan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5年第6期451-457,共7页
Given the scientific progresses as well as the invention of new methods in explo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some re-investigations in several exploration zones. So,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geochemical data on ... Given the scientific progresses as well as the invention of new methods in explo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some re-investigations in several exploration zones. So,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geochemical data on Tanurjeh exploration zone, (located in Northern Neishaboor, Khorasane Razavi province) is studied by using some modern statistical methods. Fractal methods are appropriated to study and separate the grades societies in deposits. In this article, litho-ge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ICP) are processed by concentration area fractal method (CA). The distribution diagrams related to the statistical populations are drawn, and anomaly populations of Copper, Gold and Molybdenum are determined besides previous studies (petrography and alteration),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 methods (CA) and aid presence of the porphyry system in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NTRATION FRACTAL Method Litho-Geochemical Data Tanurjeh Area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中庄小流域土壤密度坡面变化及尺度效应
7
作者 韩新生 许浩 +5 位作者 刘广全 安钰 董立国 王月玲 万海霞 郭永忠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目的]分析土壤密度在坡面上的变化特征及尺度效应,探讨土壤密度坡面尺度转换路径,为精准监测土壤密度、科学评价土壤功能、指导土壤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选择3个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典型坡... [目的]分析土壤密度在坡面上的变化特征及尺度效应,探讨土壤密度坡面尺度转换路径,为精准监测土壤密度、科学评价土壤功能、指导土壤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选择3个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典型坡面,按坡位从上至下设置了5个样地,调查各样地的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立地条件等,采用环刀法分层测定了200 cm深度的土壤密度。[结果]在东坡、西坡、南坡,土壤密度随土层加深基本表现为线性增加,土层每加深10 cm土壤密度平均增加0.0062,0.0036,0.0075 g/cm^(3),其原因为植被根系、土壤有机质、压实作用的土层差异。在0—200 cm土层,东坡和南坡土壤密度坡面均值均为1.22 g/cm^(3),低于西坡(1.26 g/cm^(3))。3个坡面土壤密度的坡面变化存在差异,东坡、西坡、南坡沿坡变化表现为逐渐增加或先增后减、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整体上为坡面下部大于上部,主要原因包括植被类型、土地利用、人类活动、恢复年限等坡面差异。以离坡顶水平距离增加100 m土壤密度坡面滑动平均值的变化量评价坡面尺度效应,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密度坡面尺度效应在东坡为0.032(g/cm^(3))/100 m,在西坡为0.024(g/cm^(3))/100 m(离坡顶0—250 m)和-0.007(g/cm^(3))/100 m(离坡顶250—329 m),在南部为-0.011(g/cm^(3))/100 m(离坡顶0—140 m)和0.018(g/cm^(3))/100 m(离坡顶140—368 m)。构建3个坡面不同坡位样地各土层的土壤密度与坡面均值的比值随离坡顶水平距离增加而变化的关系式(R2>0.80,p<0.0001),且基于拟合关系式预测的土壤密度坡面均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5%,藉此可由任一坡位样地土壤密度测定值准确便捷地估算坡面均值。[结论]半干旱黄土区土壤密度坡面变化和坡位差异明显,且植被类型、人为干扰、土地利用等对土壤密度坡面分布格局影响较大,未来应加强主要作用因子对土壤密度坡面变化及尺度效应的贡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密度 坡面变化 尺度效应 植被类型 半干旱黄土区
下载PDF
自体刃厚头皮回植修复中厚供皮区创面的安全有效性
8
作者 曹大勇 郑军杰 +5 位作者 王磊 杨阳 郭海娜 邢培朋 夏成德 狄海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04-3810,共7页
背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多伴瘢痕增生,需要移植中厚皮进行修复,所取中厚皮片一般达到真皮乳头层以下,若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供区皮创面愈合延迟、溃破和愈合后疼痛瘙痒等并发症,因此,供皮区创面修复应得到重视。目的:分析自体头皮... 背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多伴瘢痕增生,需要移植中厚皮进行修复,所取中厚皮片一般达到真皮乳头层以下,若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供区皮创面愈合延迟、溃破和愈合后疼痛瘙痒等并发症,因此,供皮区创面修复应得到重视。目的:分析自体头皮修复深度烧伤和瘢痕患者供皮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深度烧伤和瘢痕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中厚皮移植修复,取皮部位为患者自身腿部或背部中厚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刃厚头皮回植修复中厚皮供皮区,对照组采用吸水敷料修复中厚皮供皮区。对比两组术后6 d的中厚皮供皮区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术后3,6 d供皮区换药疼痛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中厚皮供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中厚皮供皮区创面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中厚皮供皮区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 d的中厚皮供皮区换药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的中厚皮供皮区瘢痕增生率、瘢痕评分及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结果表明,自体头皮修复中厚皮供皮区具有加快创面愈合和减轻瘢痕增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头皮 供皮区 创面愈合 瘢痕 皮片移植 吸水敷料 工程化材料
下载PDF
喷雾助剂对乙基多杀菌素药液在杧果叶片润湿铺展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潘波 王冰洁 +2 位作者 杜长远 林勇 姜蕾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8,共9页
乙基多杀菌素是防治杧果蓟马的常用药剂之一,农药喷雾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农药的药效。合理选择和使用助剂产品,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测定添加5种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农药助剂产品后乙基多杀菌素药液... 乙基多杀菌素是防治杧果蓟马的常用药剂之一,农药喷雾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农药的药效。合理选择和使用助剂产品,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测定添加5种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农药助剂产品后乙基多杀菌素药液的静态、动态表面张力,以及药液在杧果叶片正面、背面的接触角、铺展面积和蒸发时间,探究不同类型农药助剂产品在杧果叶片表面的润湿铺展行为。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助剂产品均能有效降低乙基多杀菌素药液的静态、动态表面张力,同时降低药液在叶片表面的接触角,提高药液在杧果叶片表面的铺展面积。除高分子类助剂(诺普信天盾)在叶片背面表现出抗蒸发性外,其他助剂产品均缩短了蒸发时间。不同类型的助剂产品在杧果叶片上的润湿性表现并不一致,有机硅类助剂(极润)润湿性最好,其余依次为硅酸金属复合盐类助剂(迈道)、改性植物油(迈飞)、橙皮精油(丹罗丰)、高分子类助剂(诺普信天盾)。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药液在杧果叶片正面、背面的润湿铺展行为,得出叶片背面比正面更难以被农药药液润湿。药液的理化性质和叶片的表面结构是影响喷雾液滴在叶片上润湿行为的重要因素。杧果蓟马常常在叶片背面活动取食,因此在防治杧果蓟马时,应根据助剂的类型、蓟马的为害特点选择合适的浓度,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类型助剂在杧果叶片上的润湿铺展行为,为合理选择使用农药喷雾助剂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助剂 表面张力 接触角 润湿面积 干燥时间 杧果
下载PDF
黄土地区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权登州 柴少波 +2 位作者 王玉铃 卜永红 王毅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地中设诱导缝地铁车站的加速度响应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诱导缝同侧结构加速度反应基本一致,但其两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有显著差异,质量较大一侧结构的峰值加速度较大;随着地震强度增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更剧烈,地铁车站结构损伤程度不断加深,损伤范围逐渐扩大,且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作用下其结构损伤更加严重;(2)诱导缝断面处结构损伤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局部破坏。研究结果将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诱导缝的地震响应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诱导缝 地铁车站 地震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健康乡村:内涵特征、重点领域及推进策略
11
作者 于法稳 孙韩小雪 +1 位作者 吴青林 梁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而健康乡村作为美丽乡村的升级版,不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且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论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而健康乡村作为美丽乡村的升级版,不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且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论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健康乡村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剖析了健康乡村的内涵特征;基于大健康理念,从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完善与保障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与健康水平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服务价值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与宜居水平的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基层组织体系的强化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确定六个重点领域;围绕着这些重点领域,从全面树立大健康理念、科学制定健康乡村规划、聚焦健康乡村重点领域、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机制制度体系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乡村 乡村振兴 重点领域 推进策略
下载PDF
云南地区GNSS应变率场异常识别方法及地震预测效能评估
12
作者 王伶俐 洪敏 +3 位作者 牛甜 李芹 杨薪俊 喻世贤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利用1999-2020年云南及邻区近300个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解算获取的速度场为约束,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时段估计了1999-2007年,2009-2014年,2015-2020年三期区域应变率场;通过回溯各个观测时段之后3年内M_(S)≥5.0地震事件,分析区域地壳... 利用1999-2020年云南及邻区近300个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解算获取的速度场为约束,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时段估计了1999-2007年,2009-2014年,2015-2020年三期区域应变率场;通过回溯各个观测时段之后3年内M_(S)≥5.0地震事件,分析区域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事件发生地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面应变高梯度带的张压转换区和最大剪应变率沿断层方向的高值区或其边缘。基于上述应变率场异常特征,提出格网地震危险因子算法,建立地震危险区识别模型,通过估计格网最大剪应变率和面应变率风险区划因子,定量提取异常区地震危险指标,结果显示采用数值模型识别出的异常区与地震事件具有较好地对应关系;进一步采用R值评分的方式对应变率场异常区模型识别方法进行地震预测效能量化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3期应变率场预测结果均通过R值评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应变率场 地震预测 R值评分 异常指标 云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Radix-4 Booth编码的并行乘法器设计
13
作者 范文兵 周健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速度和面积是评价乘法器单元性能优劣的两个基本指标。针对当前乘法器设计难以平衡版图面积和传输延时的问题,采用Radix-4 Booth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16位有符号定点乘法器。在部分积生成过程中,首先改进对乘数的取补码电路,然后优化... 速度和面积是评价乘法器单元性能优劣的两个基本指标。针对当前乘法器设计难以平衡版图面积和传输延时的问题,采用Radix-4 Booth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16位有符号定点乘法器。在部分积生成过程中,首先改进对乘数的取补码电路,然后优化基数为4的改进Booth编码器和解码器,此结构采用较少的逻辑门资源,并且易对输入比特进行并行化处理。在Wallace压缩电路中,对符号扩展位进行预处理并设计新的压缩器结构,优化整个Wallace压缩模块。在第二级压缩过程中提前对高位使用纹波进位加法器结构计算,减小了多bit伪和的求和位数。在求和电路中,使用两级超前进位加法器结构,在缩短关键路径传输延时的同时避免增大芯片面积,提高了乘法器的运行速度。新型定点乘法器与已有的乘法器结构相比,减少了12.0%的面积,降低了20.5%的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4 Booth编码 面积 传输延时 编码器 解码器 Wallace压缩
下载PDF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测井识别及应用
14
作者 胡心玲 荣焕青 +2 位作者 杨伟 张再昌 漆智先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湖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结构多样,利用测井资料对白云岩岩性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测井方法工作量大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蛛网图-交会图-主成分分析法融合的方法,构建岩性敏感因子交会图,开展湖相白云岩岩性... 湖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结构多样,利用测井资料对白云岩岩性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测井方法工作量大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蛛网图-交会图-主成分分析法融合的方法,构建岩性敏感因子交会图,开展湖相白云岩岩性综合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古近系沙四段主要由颗粒云岩、微晶云岩、泥晶云岩、砂岩和页岩等组成,其中,颗粒云岩、微晶云岩和页岩为主要岩石类型。②优选6类特征参数分析不同岩石类型蛛网图和交会图的差异,其中,GR和AC可有效区分颗粒云岩,SP对砂岩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在蛛网图与交会图的识别成果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井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75%的主成分F1和F2,建立岩性判别模型,综合识别岩性。③通过产能与取心井验证,岩性识别准确度高达85.4%,明确研究区颗粒云岩在西部以SW—NE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向南部和北部过渡为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东部则以不规则分布的砂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云岩 岩性测井识别 蛛网图 主成分分析法 沙四段 古近系 八面河地区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湖泊及其与铁路最小距离演变研究
15
作者 于涛 张圣杰 +3 位作者 文莉娟 王梦晓 郑景元 牛瑞佳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近年来变化剧烈,充分了解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护沿湖重大工程设施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湖与错那湖的Landsat遥感影像、面积数据和水位观测数据,本文对两湖演变及其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进行...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近年来变化剧烈,充分了解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护沿湖重大工程设施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湖与错那湖的Landsat遥感影像、面积数据和水位观测数据,本文对两湖演变及其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进行了细致研究,进一步结合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和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揭示了影响两湖水位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1956-2004年青海湖呈退缩态势,2004年水位和面积达到最低值后转为逐渐增加,2004-2020年水位年均增长率为0.20 m·a^(-1),2004-2022年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9.20 km^(2)·a^(-1)。2000-2018年的错那湖水位与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2年的面积均呈轻微波动变化,水位和面积的年际最大变化值分别为0.60 m和9.98 km^(2)。(2)1990-2022年青海湖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先增加后减小,2004年后二者最小距离以19.6 m·a^(-1)的速率缩短,至2022年最小距离为74.3 m;2004-2022年错那湖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趋势不明显,至2022年二者最小距离为32.3 m。(3)青海湖的水位变化受风速、年降水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比湿影响,贡献率分别为38%、24%、20%、14%和4%;错那湖水位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其余气象因子与水位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错那湖 青藏铁路 面积变化 水位变化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
16
作者 王炳亮 裴超 +2 位作者 李宝泉 石慧群 林兴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与道路的距离、降水量9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分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通过对滑坡易发性信息量进行叠加与分区,绘制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确定危险区域。结果表明:黑山峡地区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位于东北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靖远县以及主要河流与道路沿线,这些地区地层岩性较软弱,大多为砂、黄土等,在河流冲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地表斜坡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 风险评价 信息量模型 黑山峡地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深诠与机理再探——兼论其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实践
17
作者 解安 邵景润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本源概念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问题的需要,经过“酝酿、出场、应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展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本源概念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问题的需要,经过“酝酿、出场、应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展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理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应用,构成“劳动者+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的三维实践理路。广阔的国土空间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路径的多元性,有必要从抽象走向具体,考察相对微观层面的经验做法。基于新疆尉犁的案例分析表明,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通过数智技术、生物技术来革新农业劳动资料,通过激活乡村土地资源、文化资源、数据资源和生态资源来拓展劳动对象,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质个体劳动者与协作劳动组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概念 新质生产力机理 农业农村领域 案例分析
下载PDF
GKPA-联合全局与关键区域的光学-SAR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
18
作者 李杰 何国强 +1 位作者 蒋梦辉 袁强强 《测绘工程》 2025年第1期1-10,21,共11页
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是自然灾害检测和城市功能规划等实际应用的基础,因此研究遥感影像场景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已经成为遥感影像场景分类领域最常用的方法,此类方法强烈依赖数据集的质量。现阶... 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是自然灾害检测和城市功能规划等实际应用的基础,因此研究遥感影像场景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已经成为遥感影像场景分类领域最常用的方法,此类方法强烈依赖数据集的质量。现阶段场景分类领域的数据集大多为高分辨率的光学影像,易于提取有效的语义特征。在面对中分辨率场景时,影像中细节信息更匮乏,有效特征不够显著,场景分类具有更大难度,相较于高分辨率场景分类精度不够理想。在此情况下,利用其他模态的数据如合成孔径雷达(SAR)提供互补特征可以有效改善场景分类精度。考虑到以上现状,本文构建光学-SAR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数据集(OS-RSISC),基于此数据集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联合全局与关键区域的感知注意力双模态场景分类框架(GKPA-RSSC)。实验结果显示GKPA-RSSC相较于对比方法具有最高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达81.97%。光学-SAR数据与单模态数据的对比试验结果突显双模态数据的优势,进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光学-SAR场景分类数据集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场景分类 深度学习 光学-SAR数据集 联合全局与关键区域 感知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血清LncRNA HCG11及miR-26b-5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19
作者 周静 孙军 +5 位作者 汪宁 刘义锋 李祥欣 高军 余洋 温昌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根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面积组、中面积组和大面积组,随访1年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HCG11,miR-26b-5p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ncRNA HCG11和miR-26b-5p对患者梗死面积的诊断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ncRNA HCG1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梗死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以及NHIS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HCG11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正相关(r_(梗死面积)=0.553,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62,P_(NHISS)<0.00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负相关(r'_(梗死面积)=-0.534,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47,P'_(NHISS)<0.001);miR-26b-5p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高血压史、NHISS评分、CRP和LncRNA HCG11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HCG11和miR-26b-5p及联合诊断患者梗死面积优于单独指标诊断(Z_(LncRNA HCG11)=3.049,P_(LncRNA HCG11)=0.002;Z_(miR-26b-5p)=2.657,P_(miR-26b-5p)=0.008,AUC=0.937);且LncRNA HCG11+miR-26b-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LncRNA HCG11、miR-26b-5p、CRP、NHISS单独指标(Z_(LncRNA HCG11)=2.207,P_(LncRNA HCG11)=0.027;Z_(miR-26b-5p)=2.080,P_(miR-26b-5p)=0.038;Z_(CRP)=2.341,P_(CRP)=0.019;Z_(NHISS)=2.093,P_(NHISS)=0.036,AUC=0.892);LncRNA HCG11与miR-26b-5p呈负相关(r=-0.425,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均为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 微小核糖核酸-26b-5p 脑梗死面积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文化情境下价值感知对农户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采纳的影响
20
作者 薛彩霞 侯广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混农林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缓气候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户的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对其贡献“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南秦巴山区864份调研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价值感知对农户混农林低... 混农林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缓气候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户的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对其贡献“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南秦巴山区864份调研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价值感知对农户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采纳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措施之间的关联效应以及社会权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的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减少非合意产出、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提高经营强度、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加强森林保护以及提高经营强度与加强森林保护措施之间均存在互补效应;(2)功利感知对各低碳增汇措施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合群感知对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颜面感知对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和提高经营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社会权威在合群感知、颜面感知与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功利感知、颜面感知与提高经营强度,功利感知与加强森林保护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建议政府从中国本土文化特征入手,激发农户响应“双碳”目标的内生力量,同时发挥不同措施与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农林减排增汇的长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秦巴山区 价值感知 中国农村社会特征 混农林 关联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