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ead/Chromium Stress on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in Bryum argenteum and Barbula indica
1
作者 汪琛颖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1期1587-1590,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Pb2+ and Cr3+ stress on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 in Bryum argenteum and Barbula indica. [Method] B. ar-genteum and B. indica were cultured in different concen...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Pb2+ and Cr3+ stress on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 in Bryum argenteum and Barbula indica. [Method] B. ar-genteum and B. indica were cultur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ead nitrate solu-tion or chromium chloride s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content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under lead and chromium single stres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1, 10 and 200 mg/L Pb2+ on B. indica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n B. argenteum; the effects of 1, 50, 100 and 200 mg/L Cr3+ on B. argen-teum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n B. indica. Total chlorophyl content in B. argen-teum and B. indica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b2+ and Cr3+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The tolerance of B. indica to Pb2+ pol u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B. argenteum, while the tolerance of B. indica to Cr3+ pol ut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B. argenteum.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onitoring materials, B. indica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species to monitor heavy metal pol ution in the atmosphere of Zheng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um argenteum Barbula indica Pb2* CRY+ Heavy metal pollution Chlorophyll contents
下载PDF
真藓(Bryum argenteum)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英 韦伟 +1 位作者 臧程 于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68-674,共7页
为了确定真藓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采用PCR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影响ISSR-PCR试验的模板DNA、引物、d NTPs、Mg2+、和Taq DNA聚合酶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并对100条引物逐一进行温度梯度PCR,筛选合适的引物并确定每个引物的最佳... 为了确定真藓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采用PCR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影响ISSR-PCR试验的模板DNA、引物、d NTPs、Mg2+、和Taq DNA聚合酶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并对100条引物逐一进行温度梯度PCR,筛选合适的引物并确定每个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结果显示优化的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包括20 ng/20μL DNA模板、0.45μmol/L引物、2.65 mmol/L Mg^(2+)、0.4 U/20μL Taq DNA聚合酶、0.45 mmol/Ld NTPs.利用该体系最终筛选出50条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并确定其退火温度.这一体系的建立、引物的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立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苔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藓 ISSR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退火温度
下载PDF
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监测黔滇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慧 张朝晖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25-29,共5页
通过采集G60高速公路贵阳—昆明段自然分布的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监测其中Zn、Cd、Cu、Cr和Pb的含量,并采用污染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路段银叶真藓中的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 C... 通过采集G60高速公路贵阳—昆明段自然分布的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监测其中Zn、Cd、Cu、Cr和Pb的含量,并采用污染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路段银叶真藓中的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 Cu> Cr> Pb> Cd,Zn和Cu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1 060 mg/kg和102 mg/kg,明显高于对照点。主成分分析表明,重金属Zn、Cu、Pb和Cd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而Cr来源于其他污染源。污染因子分析表明,重金属Zn污染最严重,Cu总体属于重度污染,Cr和Cd属于中度污染,Pb总体污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重金属 污染监测 黔滇高速公路
下载PDF
沿海岛屿与内陆藓类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研究——以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晓英 韦伟 +2 位作者 申琳 王珂 于晶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基于11个内陆居群和32个岛屿居群的252份标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藓( Bryum argenteum Hedw.)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与内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岛屿居群间的分化程度( G st = 0. 453)大于内陆居群( G st ... 基于11个内陆居群和32个岛屿居群的252份标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藓( Bryum argenteum Hedw.)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与内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岛屿居群间的分化程度( G st = 0. 453)大于内陆居群( G st = 0. 387),岛屿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r = 0. 478, n = 175, P < 0. 001)。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岛屿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岛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仅有29. 4%~ 29. 7%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表明,43个居群可划分为10大类群,真藓遗传关系受地理因素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水域隔离影响了真藓繁殖体在岛屿间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藓 ISSR PCR 遗传多样性 岛屿
下载PDF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进 黄力平 +1 位作者 吕海英 王孝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4-639,共6页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沙槐及其群落内的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型,各种群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这主要与物种本身以种子来实现扩散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沙漠严酷生境中养分、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的群落生态过程空间非同步性有关,也与物种适应沙漠环境的共同生态习性密切相关。判定种群分布格局的6种指数方法虽然都表征出较一致的生态学意义,但还需要结合分布格局概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即进行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优度检验相互印证,以便更好地确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 种群 分布格局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 伊犁 新疆
原文传递
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中真藓(Bryum argenteum)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对降雪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敏 回嵘 +4 位作者 刘立超 杨昊天 王艳莉 魏文斐 王雪芹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区藓类结皮优势种真藓(Bryum argenteum)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条件下设置4个降雪处理,分别是无降雪(对照)、1/2降雪、1倍降雪、2倍降雪,降雪后测定植株光合色素含量、脯氨...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区藓类结皮优势种真藓(Bryum argenteum)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条件下设置4个降雪处理,分别是无降雪(对照)、1/2降雪、1倍降雪、2倍降雪,降雪后测定植株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皮层2种藓类植物对降雪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随降雪量增加,真藓和土生对齿藓光合色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且土生对齿藓含量上升趋势更明显;随降雪量增加,2物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且土生对齿藓可溶性糖含量与MDA含量下降趋势更明显。冬季降雪能够对结皮层藓类植物光合作用和生理活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土生对齿藓对降雪的响应更明显。降雪量增加可能会改变藓类结皮层物种组成和结构,并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真藓(Bryum argenteum) 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 生理响应 差异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测定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基因组大小 被引量:6
7
作者 汪琛颖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863,共6页
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是藓类植物真藓科真藓属的模式种。世界广布种。该研究以银叶真藓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术,首先选用同属于藓类植物而且已公布基因组大小的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作为内参,估算得到银叶真藓基... 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是藓类植物真藓科真藓属的模式种。世界广布种。该研究以银叶真藓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术,首先选用同属于藓类植物而且已公布基因组大小的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作为内参,估算得到银叶真藓基因组大小为568~589 Mb。鉴于参照的小立碗藓基因组大小为487 Mb是测序结果,可能在实际反映其基因组大小上有偏差,所以作者又选取了既有测序结果(125 Mb)又有流式细胞术估算基因组大小数据(157 Mb)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内参,对银叶真藓基因组大小进行了再次估算。结果表明,银叶真藓的基因组大小为728.09±77.84 Mb,1CDNA含量约为0.75 pg。该研究所得数据有助于银叶真藓基因组测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术 小立碗藓 拟南芥
原文传递
温度和水分及盐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满航 李进 +3 位作者 张婷 庄伟伟 冯文娟 李茵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6-753,共8页
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温度、湿度、干旱和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银沙槐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1)银沙槐种子在20℃、25℃恒温和15℃/25℃、20℃/30℃、10℃/20℃变温环境中的发芽率较高且无显... 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温度、湿度、干旱和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银沙槐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1)银沙槐种子在20℃、25℃恒温和15℃/25℃、20℃/30℃、10℃/20℃变温环境中的发芽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其在20℃恒温、15℃/25℃、20℃/3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指数较高,但差异不显著。(2)土壤含水量在1%~5%之间,各水分处理间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5%~25%间种子发芽率变化不显著。(3)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P<0.05);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恢复萌发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银沙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恒温和15℃/25℃变温,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0%~25%;种子萌发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萌发过程中主导抑制因素为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作用甚微;银沙槐种子休眠机制和萌发特征表现出它对生境的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沙槐 种子萌发特性 湿度 温度 干旱胁迫
下载PDF
NaCl与干旱胁迫对银沙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庄伟伟 李进 +2 位作者 曹满航 冯文娟 李茵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0-2015,共6页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上随NaCl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胁迫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各种重度胁迫处理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重度干旱与不同盐分交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银沙槐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上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胁迫 盐旱交叉胁迫 银沙槐幼苗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降雪对荒漠地区藓类结皮中真藓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敏 回嵘 +4 位作者 刘立超 高艳红 李刚 王艳莉 魏文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5-921,共7页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存环境是地球上自养生物生存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真藓是荒漠结皮中最为重要的组分之一。很少有研究涉及冬季降雪对结皮层生物体的影响。以宁夏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内发育良好、长势均匀的真藓结皮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降雪...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存环境是地球上自养生物生存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真藓是荒漠结皮中最为重要的组分之一。很少有研究涉及冬季降雪对结皮层生物体的影响。以宁夏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内发育良好、长势均匀的真藓结皮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降雪影响下荒漠地区藓类结皮层真藓的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降雪的生理生化响应。采用了4个降雪处理,分别是无降雪、0.5倍降雪、1倍降雪、2倍降雪。结果表明:随着降雪量的增加,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生物土壤结皮重要水源之一的冬季降雪,能够为结皮层生物体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以激发其生理生化活性,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真藓结皮 光合色素 渗透调节 丙二醛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银沙槐种子休眠破除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萍 李进 +2 位作者 吕海英 李永洁 王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4,33,共6页
对银沙槐种子破除休眠的适宜方法及其幼苗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破口和沙磨处理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容易引起种子腐烂死亡;分别用65、80和95℃热水处理种子,以95℃1 min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最好,且幼苗长势好,65℃效果最差,80℃可破除部... 对银沙槐种子破除休眠的适宜方法及其幼苗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破口和沙磨处理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容易引起种子腐烂死亡;分别用65、80和95℃热水处理种子,以95℃1 min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最好,且幼苗长势好,65℃效果最差,80℃可破除部分种子休眠,除80℃外延长热水处理时间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加,95℃则引致大部分种子死亡;液氮浸种处理效果均显著,其中以液氮处理10 min效果最好,但幼苗多为不正常苗而致死;硫酸处理以浸种120 min效果最好,但处理时间过长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多,且造成少数幼苗根部腐蚀死亡。综上所述,打破银沙槐种子休眠的较优处理方法是硫酸120 min浸种处理和95℃1 min热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沙槐 种子 休眠破除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新疆特有珍稀灌木银沙槐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海英 曹满航 李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7,共5页
通过固定样地、样株的观测和室内、室外实验分析,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测、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银沙槐自然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7~11 d,依据花的发育进程分为花... 通过固定样地、样株的观测和室内、室外实验分析,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测、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银沙槐自然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7~11 d,依据花的发育进程分为花蕾期、散粉前期、散粉期和萎蔫期4个阶段;花粉-胚珠为16243.35,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及结实结籽率结果,综合考虑银沙槐繁育系统属于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存在,需要传粉者.银沙槐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存在与自交相适应的结构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沙槐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药用苔藓植物银叶真藓和泥炭藓组织培养基配方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姜山 田学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7,共7页
该实验用银叶真藓和泥炭藓为外植体,以不同体积质量分数的Knop培养基、微量元素、酒石酸铵和糖类为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影响两种苔藓植物配子托和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显示:①在以上4种因子中,糖类是影... 该实验用银叶真藓和泥炭藓为外植体,以不同体积质量分数的Knop培养基、微量元素、酒石酸铵和糖类为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影响两种苔藓植物配子托和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显示:①在以上4种因子中,糖类是影响两种苔藓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葡萄糖或蔗糖的体积质量分数在接近5g/L时最有利于两种苔藓植物生长;②银叶真藓原丝体液体培养,采用未经稀释的knop培养基效果最好,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银叶真藓和泥炭藓配子托,采用稀释2倍的Knop培养基效果最好;③酒石酸铵对泥炭藓配子托生长的影响程度仅次于糖类,是比较重要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泥炭藓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群落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进 王孝安 +1 位作者 吕海英 王世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2-487,共6页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资料,运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并结合DCA排序,分析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群落主要植物种群之间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Fisher精确检验有3个种对呈显著正关...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资料,运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并结合DCA排序,分析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群落主要植物种群之间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Fisher精确检验有3个种对呈显著正关联,3个种对呈显著负关联;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个种对呈显著正相关,12个种对呈显著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4个种对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负相关13对,占所有种对数的14.29%,正相关1对,占所有种对数的1.1%。银沙槐群落种间关系相对松散,反映出植物群落随着环境变化其物种组成也发生相应变化,正向着相对稳定独立的无关联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 银沙槐群落 FISHER精确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下载PDF
UV-B辐射及光修复对真藓生理特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回嵘 赵锐明 +2 位作者 李刚 朱瑞清 王艳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50-3458,共9页
研究了UV-B增强及可见光修复对真藓生理特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会使真藓的光合色素、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细胞超微结构遭到破坏,表现为叶绿体结构变形,类囊体片层排列稀疏紊乱、膨... 研究了UV-B增强及可见光修复对真藓生理特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会使真藓的光合色素、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细胞超微结构遭到破坏,表现为叶绿体结构变形,类囊体片层排列稀疏紊乱、膨胀甚至模糊不清,嗜锇颗粒增多,并且UV-B辐射强度越大,损伤越大;而可见光可以部分修复增强UV-B对真藓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引起的损伤。研究探索了真藓对UV-B辐射的响应及自身修复能力,对于进一步理解真藓对UV-B辐射的耐受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真藓 光合色素 叶绿体超微结构 光修复
下载PDF
银沙槐种子表面消毒技术及无菌萌发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艳蕾 安登第 曾献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获得银沙槐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及无菌萌发的最适条件,采用不同消毒剂和不同培养基对种子消毒方法和消毒后种子无菌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自来水冲洗2-3次(振荡5min/次),蒸馏水冲洗3次(振荡5min/次),... 为获得银沙槐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及无菌萌发的最适条件,采用不同消毒剂和不同培养基对种子消毒方法和消毒后种子无菌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自来水冲洗2-3次(振荡5min/次),蒸馏水冲洗3次(振荡5min/次),75%酒精预处理12min,无菌水冲洗1次,5%NaClO溶液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6-8次。发芽率可达64%,并彻底无污染;在MS、1/2MS、1/4MS、PDA及不同成分PDA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除MS外,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的萌发率要高于固体培养基,最适萌发培养基为MS固体培养基,其次是PDA(含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提示培养基中水分和营养成分可能共同影响银沙槐种子的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技术 银沙槐 种子 萌发条件
下载PDF
组培条件对银叶真藓原丝体发育阶段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琛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167-11168,11172,共3页
[目的]促进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为其植株扩繁奠定物质基础。[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类型、酒石酸铵及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及浓度配比对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酒石酸铵对银叶真藓原丝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 [目的]促进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为其植株扩繁奠定物质基础。[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类型、酒石酸铵及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及浓度配比对银叶真藓原丝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酒石酸铵对银叶真藓原丝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有一定作用。6-BA作为细胞分裂素,对于原丝体中叶绿体a或b的含量的增加无作用。而NAA或IAA作为生长素有促进原丝体生长的作用,当其达到0.5 mg/g的浓度时,可考虑选择使用其中任一种。[结论]使用改良Knop培养基,并添加0.05 mg/L 6-BA、0.50 mg/L NAA(或IAA)、0.70 mg/L酒石酸铵的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原丝体 光合色素 培养基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2个银叶真藓HSP70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强 高贝 张道远 《生物信息学》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从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转录组数据库出发,使用Pfam数据库提供的HMM模型共得到33条长度大于200aa,注释的热休克蛋白Ba HSP70;其中2条(Ba HSP70-1,Ba HSP70-2)具有完整ORF,NCBI核酸数据库登录号为KP087877和KP087878。使用生物信息... 从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转录组数据库出发,使用Pfam数据库提供的HMM模型共得到33条长度大于200aa,注释的热休克蛋白Ba HSP70;其中2条(Ba HSP70-1,Ba HSP70-2)具有完整ORF,NCBI核酸数据库登录号为KP087877和KP087878。使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工具和软件,对真藓HSP70的两条蛋白质序列从氨基酸组成、保守结构域、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蛋白质结构、模体的识别及同源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条Ba HSP70s基因序列ORF全长分别为2 396 bp和2 356 bp,分别编码649aa和650aa。序列模体分析表明Ba HSP70s和其它报道的植物HSP70均含有4个相同的模体,并且各模体在蛋白质序列上顺序一致。通过对2条Ba HSP70s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及基因树分析,发现Ba HSP70-1和Ba HSP70-2雪莲相似度最高,分别是91.2%和86.6%。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SP70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藓 热激蛋白70 RNA-SEQ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Pb^(2+)/Cr^(3+)污染对银叶真藓、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琛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04-10806,共3页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单一胁迫下,银叶真藓与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2+、Cr3+处理均导致银叶真藓及小扭口藓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其对照组降低。同一Pb2+浓度下,除了100 mg/L这一浓度外,其他浓度对小扭口藓的影响均...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单一胁迫下,银叶真藓与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2+、Cr3+处理均导致银叶真藓及小扭口藓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其对照组降低。同一Pb2+浓度下,除了100 mg/L这一浓度外,其他浓度对小扭口藓的影响均大于银叶真藓;同一Cr3+浓度下,除了10 mg/L这一浓度外,其他浓度对银叶真藓的影响均大于小扭口藓。说明小扭口藓对Pb2+污染的耐受力不及银叶真藓,而对于Cr3+污染的耐受力较银叶真藓大。基于对作为苔藓植物监测材料在量上及多毛分枝特点上的常规要求,可以选用小扭口藓作为郑州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指示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小扭口藓 PB2+ CR3+ 重金属污染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
20
作者 魏生明 黄伟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磺胺嘧啶银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11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磺胺嘧啶银外涂创面,静滴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静滴阿昔洛韦治疗。通过观察16d后的病人情况和创面全... 目的:探讨应用磺胺嘧啶银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11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磺胺嘧啶银外涂创面,静滴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静滴阿昔洛韦治疗。通过观察16d后的病人情况和创面全部愈合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出现瘢痕例数、细菌培养阳性例数、色素沉着发生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67.2%),显效16例(27.6%),无效3例(5.2%),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25例(41.7%),显效16例(27.6%),无效14例(23.3%),总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处理uc=3.147,P<0.01,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磺胺嘧啶银联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 带状疱疹 阿昔洛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