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57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Using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凯文 李泉旺 +2 位作者 左明焕 孙韬 姜敏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using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Ar-He knif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ifty-seven pa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using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Ar-He knif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ifty-seven patients of NSCLC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mbined therapy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all patients with mild adverse reaction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8%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79.6%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77.3% 12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with median survival of 9 months.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12 months was 46.67% (21/45), 34.62% (9/26) after 18 months, and 36.36% (4/11) after 24 months. Conclusion: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therapy is superior in its assured orientation, quick tumor load deprivation and less post- operational reaction.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ation,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therapy can prolong survival time,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levat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NSCLC patients, and is thus worthy of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n-helium knif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observation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姚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整体护理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焦虑,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 肺癌 整体护理
下载PDF
特征信号图像测速法在超声速多组分等离子体射流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奇志 张晖 +4 位作者 曹进文 黄河激 孟显 李腾 耿金越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6-2447,共12页
高速稀薄等离子体流场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等离子体射流不同于常规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其内部的电离状态、丰富的反应活性、多样的特征尺度、热平衡与非平衡共存等特点导致传统测速方法难以应用.特征信号图像测速法(SSIV)通过... 高速稀薄等离子体流场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等离子体射流不同于常规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其内部的电离状态、丰富的反应活性、多样的特征尺度、热平衡与非平衡共存等特点导致传统测速方法难以应用.特征信号图像测速法(SSIV)通过将羽流光强波动作为示踪信号来测量流体速度,从而拥有更好的流体跟随性和测量精度.利用低气压(约为100 Pa)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实验平台,文章基于特征信号图像测速方法,通过跟踪发生器输入功率周期变化引起的光强波动来测量纯氩以及氩-氦多组分两种工况下的羽流轴向平均速度分布.将中心波长为696.5 nm的窄带滤光片安装到光学镜头上,进一步获取两种工况下氩原子(ArI)单一谱线所对应的射流速度.结果分析表明,相同工况(电功率、气体质量流量及背景气压)下,氩-氦多组分等离子体的射流平均速度显著高于纯氩等离子体射流的平均速度.并且在氩-氦多组分等离子体的射流中,基于整体光强波动得到的射流速度要明显高于基于Ar I特征谱线获得的速度,表明SSIV方法不仅能够测量可压缩等离子体射流的平均速度,还具有分辨不同组分速度场的能力.研究结果展示了特征信号图像测速方法在复杂流场测量中的适用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信号 等离子体射流 轴向速度 直流电弧 氩氦多组分气体
下载PDF
1例拉布拉多犬口腔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晨 龚丽微 +3 位作者 颜彦尧 杨显罡 刘领汉 刘玉清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是犬口腔内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具有侵袭性强和远处转移率高的特点。口腔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多数患犬由于肿瘤的进展而死亡。文章报告了一例拉布拉多犬口腔黑色素瘤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根据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血...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是犬口腔内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具有侵袭性强和远处转移率高的特点。口腔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多数患犬由于肿瘤的进展而死亡。文章报告了一例拉布拉多犬口腔黑色素瘤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根据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该犬患有口腔黑色素瘤。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患犬进行治疗。治疗后1周,患犬症状明显缓解。近期随访,患犬病情趋于稳定,口腔内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黑色素瘤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下载PDF
聚变堆包层模块第一壁不同冷却剂传热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豪磊 周涛 +1 位作者 薛春辉 刘鹏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目的]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希望。针对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模块的第一壁,基于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团队提出的4根冷却剂道的设计方案,计算了氦气、氩气、氮气作为冷却剂的温度场。[方法]选... [目的]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希望。针对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模块的第一壁,基于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团队提出的4根冷却剂道的设计方案,计算了氦气、氩气、氮气作为冷却剂的温度场。[方法]选择B.S.Petukhov公式,计算聚变堆包层模块第一壁不同冷却剂的传热性能。[结果]研究表明:氦气、氩气、氮气作为冷却剂,致使Be板和RAFM钢中温度场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温度场出现的最大温度均小于许用温度,符合温度的安全要求;氮气作为冷却剂可以实现的安全裕度是最大的,氩气次之,氦气实现的安全裕度相较偏小。[结论]可由此对聚变堆实验包层第一壁的冷却剂选择提供更多的优化可能,对聚变堆实验包层第一壁的安全增加更多的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 第一壁 氦气 氩气 氮气 冷却剂
下载PDF
用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犬口腔黑色素瘤的研究
6
作者 白雪瑞 董颖波 +5 位作者 李卓群 胡红 战晓燕 李尚同 王金福 刘艳海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口腔黑色素瘤是犬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易发于老年犬。本病例通过采用新型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老年犬Ⅱ型口腔黑色素瘤,结果显示,术后20d,患处显示瘤样软组织显著缩小,炎性分泌物消失;术后3个月,瘤样软组织基本消退,伤口愈合良好;术后9... 口腔黑色素瘤是犬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易发于老年犬。本病例通过采用新型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老年犬Ⅱ型口腔黑色素瘤,结果显示,术后20d,患处显示瘤样软组织显著缩小,炎性分泌物消失;术后3个月,瘤样软组织基本消退,伤口愈合良好;术后9个月,患犬未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结果表明,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作为老年犬口腔黑色素瘤的新型治疗手段,值得在兽医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口腔黑色素瘤 老龄犬 冷冻消融术
下载PDF
基于T淋巴细胞亚群构建原发性肝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残癌风险预测模型
7
作者 黄晓路 罗剑 何远春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T淋巴细胞亚群构建原发性肝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残癌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院收治的80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CT... 目的探讨基于T淋巴细胞亚群构建原发性肝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残癌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院收治的80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CT或MRI检查是否出现残留癌组织,将患者分为残癌组(35例)和非残癌组(4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残癌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及术后残癌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Calibration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能力;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残癌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非残癌组;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大小、CD8+水平高于非残癌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大小、CD3+、CD4+、CD8+、CD4+/CD8+均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残癌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Calibration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538,df=7,P=0.964;ROC曲线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残癌的AUC为0.873(95%CI:0.815~0.942),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75.18%;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24。结论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大小、T淋巴细胞亚群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残癌风险的危险因素,且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区分度、精准度,临床可以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残留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性肝癌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术后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戴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氩氦刀治疗术治疗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案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7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集束化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氩氦刀治疗术治疗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案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7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疲乏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疲乏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术后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取得有效的干预效果,积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疲乏程度,进而可获得较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集束化护理 氩氦刀治疗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用PDHID检测器分析高纯氦气中微量氧和氩的方法研究
9
作者 钟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针对高纯氦气中微量氧和氩的检测问题展开探讨。在高纯氦气技术指标中,氧和氩的总含量已经足够,但许多生产单位仍需了解氧和氩的具体含量,以便调整生产工艺。为满足这一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PDHID检测器的新型分析方法。首先,采用5阀6柱... 针对高纯氦气中微量氧和氩的检测问题展开探讨。在高纯氦气技术指标中,氧和氩的总含量已经足够,但许多生产单位仍需了解氧和氩的具体含量,以便调整生产工艺。为满足这一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PDHID检测器的新型分析方法。首先,采用5阀6柱的装置,对高纯氦气进行总含量的测试;其次,对微量氩进行单独检测。最后,通过计算总含量与氩含量之差,获得氧的含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为高纯气体分析提供新的标准,还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此外,通过对不同种类高纯气体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检测方法,提高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HID检测器 高纯氦气
下载PDF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在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家有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确定色谱的最佳工作参数和切阀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分析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杂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工业连续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 高纯氦 高纯氮 高纯氩 预切柱 中心切割
下载PDF
肝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近期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43
11
作者 曹建民 史东宏 +4 位作者 许健 孔伟冻 李成朗 高大志 卢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68例肝癌患者,术中经2次循环冻-融,1周后行肝动脉造影、TACE或灌注化疗,术后行增强CT或DSA随访。结果肿瘤最大径≤5cm的肝癌14例,术中完全消...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68例肝癌患者,术中经2次循环冻-融,1周后行肝动脉造影、TACE或灌注化疗,术后行增强CT或DSA随访。结果肿瘤最大径≤5cm的肝癌14例,术中完全消融。肿瘤最大径5~10cm的肝癌54例,其中29例术前未给予TACE,术中均未完全消融;25例术前行1~3次TACE,20例(80%)完全消融。全组病例术中无死亡,术后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CR1例,PR36例,SD21例,PD10例,1年生存率为98.5%(67/68例)。结论CT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治疗 肝癌 随访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微创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集束化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1
12
作者 胡婷业 许秀芳 +6 位作者 陆玉和 王凯 章敢 夏磊 张劲松 周晓星 张珊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集束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0例采用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培训护理小组成员、完善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术前常规准备,术中有效指导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集束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0例采用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培训护理小组成员、完善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术前常规准备,术中有效指导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术后活动指导和预防、观察并发症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术后2例出现恶心、呕吐现象,1例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好转,30例患者围手术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集束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手术带来的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中晚期肝癌 集束化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志明 任正刚 +5 位作者 王天浩 王征 叶彤 陈军 叶胜龙 汤钊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兔VX2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氩氦冷冻、手术切除和假手术,CT扫描观察肝内播散、肺部和腹腔淋巴结肿瘤转移以及生存期。结果A、B和C组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0.0%(3/1...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兔VX2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氩氦冷冻、手术切除和假手术,CT扫描观察肝内播散、肺部和腹腔淋巴结肿瘤转移以及生存期。结果A、B和C组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0.0%(3/10),60.0%(6/10)和100.0%(10/10),A组肝内转移率低于C组(P=0.003)。治疗后总体的肺转移率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0%,但A组肝外转移时间比C组推迟;A组和B组相比,也不促进肿瘤转移。结论氩氦冷冻治疗肝肿瘤不会促进肝内播散或远处转移,和手术切除相比,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内播散的机会;氩氦冷冻治疗继发的免疫效应,能抑制已发生的转移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氩氦冷冻 转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文辉 李奋强 +3 位作者 李立 郭刚 陈明 李明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对瘤周及未冷冻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对瘤周及未冷冻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布粒,再行MSCT三维重建定位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1、2、3、6个月后全部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复查。结果术后1、2、3、6个月随访,好转率分别为9.8%、19.6%、56.9%和46.0%;总有效率分别为31.4%、62.8%、98.0%和92.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安全、损伤小、并发症轻、近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125I 肺癌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泉旺 胡明昕 +4 位作者 孙韬 姜敏 刘传波 安超 胡凯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肺癌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20例晚期肺癌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后发热...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肺癌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20例晚期肺癌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后发热、咳血、气胸、胸腔积液、体温过低、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肺癌耐受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微,经积极治疗均很快恢复,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肺癌 冷冻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癌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丹 乔炳礼 +2 位作者 李润花 曹旸 王兰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79-3482,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氩氦刀冷冻消融应用的疗效及对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化疗组与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术后3、6个月、1、2年复查胸部CT,评价疗效。结果: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2.3%;氩氦刀...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氩氦刀冷冻消融应用的疗效及对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化疗组与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术后3、6个月、1、2年复查胸部CT,评价疗效。结果: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2.3%;氩氦刀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1周、1、3、6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3.3%、91.6%、91.6%、100.0%;单纯化疗组分别为:28.5%、42.8%、71.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且有较好的疼痛缓解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氩氦刀 化疗 癌性疼痛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峥 邹长鹏 +6 位作者 赵丽萍 田博 薄常文 安永辉 李娜 梁献伟 郭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7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IL-6、TNF-α、TNF-β、INF-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8月37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上颌窦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采用传统手术+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IL-6、TNF-α、TNF-β、INF-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8月37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上颌窦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采用传统手术+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与随访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以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与验证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6.75%和60.00%。手术后两组CD8+降低,CD4+/CD8+升高(P<0.05)。术后不同时期患者血清IL-6、TNF-α、TNF-β、INF-γ含量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上颌窦癌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治疗 上颌窦癌 免疫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联合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在中晚期胰头癌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武清 张家兴 +2 位作者 钱建新 许青 王杰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开腹直视下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介入灌注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B超引导下,对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用2~3把2mm冷冻器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开腹直视下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介入灌注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B超引导下,对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用2~3把2mm冷冻器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同时行胆肠内引流减黄及胃肠转流手术,术后常规联合动脉介入区域性化疗2~4次。结果:15例中肿瘤冷冻消融范围>70%以上者12例,冷冻范围在50%左右者3例。随访:4例失访,术后生存最短7个月,最长18个月,中位生存期13.4个月,总体生存率63.6%(7/11)。术后7±2天胆红素恢复正常;胆瘘1例;无胰瘘。术后4周CA19-9、CA125、CA242、CA50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于术中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胰头癌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 介入灌注
下载PDF
养肺方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佩珊 冯兴中 +4 位作者 杨公博 李泉旺 姜敏 刘传波 胡凯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28-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养肺方减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按照意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养肺方+最佳对症治疗)和西医治疗组41例(仅予最佳对症支持),评价其术后并... 目的:探讨养肺方减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按照意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养肺方+最佳对症治疗)和西医治疗组41例(仅予最佳对症支持),评价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和缓解时间、体力状况和临床症状。结果:1)术后并发症:2组病例氩氦刀术后并发症均以咳嗽加重最多见,其次为术后疼痛,第三为咯血/痰中带血,经常规对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咳嗽缓解时间(5.11±2.17)d,比西医治疗组(6.68±3.12)d短(P<0.05);中西医结合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3.47±1.92)d,比西医治疗组(5.35±2.06)d短(P<0.05);2)术后PS评分: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P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术后1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咯痰、神疲乏力及食欲不振症状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术后3月中西医结合组咳嗽、咯痰量、胸痛、神疲乏力、口干咽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后服用养肺方,可缩短术后并发症缓解时间、改善体力状况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氩氦刀冷冻术 养肺方 术后并发症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天然气中幔源氦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春森 戴金星 +1 位作者 宋岩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黄骅拗陷天然气中存在强烈的幔源氦入侵,氦同位素比值3He/4He0.12Ra至3.62Ra,表明天然气中氦组分有1%至45%来自幔源。3He/4He频率分布图呈双峰式特点,低值峰0.12Ra至1.19Ra,位于新生代... 黄骅拗陷天然气中存在强烈的幔源氦入侵,氦同位素比值3He/4He0.12Ra至3.62Ra,表明天然气中氦组分有1%至45%来自幔源。3He/4He频率分布图呈双峰式特点,低值峰0.12Ra至1.19Ra,位于新生代中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不发育和远离断裂交汇带地区,其仍远高于壳源流体特征0.02Ra,表明拗陷区总体上存在较强的幔源氦混染。高值峰1.28Ra至2.80Ra,均位于长期活动断裂,特别是断裂交汇带和新生代火山活动区。幔源氦自断裂交汇带释放.沿NE—NEE向伸展断裂带运移、聚集,并向四周扩散。早第三纪伸展活动与幔源岩浆作用期是幔源氦主要释放期;晚第三纪至第四纪NW向深断裂活动和深源岩浆作用对区内幔源氦聚集亦具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氩含量 构造活动 天然气 幔源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