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METHOD FOR AN ECO-CLIMATIC ZON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AS ZONES IN ARID GRASSLANDS,SEMIDESERTS AND DESERTS
1
作者 Ralph Jaetzold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100-103,共4页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a Range Management Handbook of Kenya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published 1991. Now it is improved to a stage ready for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1. Main moisture Zones are defined by a ...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a Range Management Handbook of Kenya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published 1991. Now it is improved to a stage ready for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1. Main moisture Zones are defined by a specified sum of monthly moistureind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Climatic ZONATION arid Grassland Semidesert desert Pastro-Ecoclimatic zone
下载PD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n 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 in the middle stream of Heihe River,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8
2
作者 LiWen ZHAO WenZhi ZHA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529-539,共11页
As a main component in water balance, evapotranspir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water saving and irrigation-measure making, especially in arid or semiarid regions. Although studi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have been ... As a main component in water balance, evapotranspir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water saving and irrigation-measure making, especially in arid or semiarid regions. Although studi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a long time, studies concentrated on 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 are very limi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other parameters(e.g. leaf area index(LAI)) of an 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 in the middle stream of Heihe River from 2005 to 2011, this paper calculated both reference(ET0) and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ETc) using FAO56 Penman-Monteith and Penman-Monteith models, respectively. In combination with pan evaporation(Ep) measured by E601 pan evaporator, four aspects were analyzed:(1) ET0 was firstly verified by Ep;(2) Characteristics of ET0 and ETc were compared, whil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lso analyzed;(3) Since meteorological data are often unavailable for estimating ET0 through FAO56 Penman-Monteith model in this region, pan evaporation coefficient(Kp) is very important when using observed Ep to predict ET0.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an empirical formula of Kp was put forward for this region;(4) Crop coefficient(Kc), an important index to reflect evapotranspiration,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mean annual values of ET0 and ETc were 840 and 221 mm, respectively. On the daily bases, ET0 and ETc were 2.3 and 0.6 mm/d, respectively. The annual tendency of ET0 and ETc was very similar, but their amplitude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s among ET0 and ETc we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and leaf area index. The calculated Kc was about 0.25 and showed little vari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dicating that available water(e.g. precipitation and irrigation) of about 221 mm/a was required to keep the water balance in this region. The results provide a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vapotranspiration for an 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 in the middle stream of Heihe River, which was seldom reported bef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TRANSPIRATION pan evaporation water requirement arid region 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
下载PDF
Response of ants to grazing disturbance at the central Monte Desert of Argentina: community descriptors and functional group scheme 被引量:1
3
作者 Silvia CLAVER Susana L SILNIK Florencia F CAMPó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Livestock ranching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ive activities in arid regions of the world.Grazing produces changes in animal as well as plant communities(e.g.richness,abundance and species dominance relationships).Ants... Livestock ranching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ive activities in arid regions of the world.Grazing produces changes in animal as well as plant communities(e.g.richness,abundance and species dominance relationships).Ants are good biological indicators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fidelity of some of their community parameters.We described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ant community in the central Monte of Mendoza,Argentina,and examined the effect of grazing using richness,diversity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scheme.We used pitfall traps to sample ants at a reserve with 30-year cattle exclusion and at an adjacent ranch.Eleven of the 27 recorded speci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abundance and two species were absent at the ranch.Whil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did not reflect these differences,functional groups did.Hot Climate Specialists were more abundant at the ranch while Cryptic Species and Generalized Myrmicinae increased at the reserve.This study supports the utility of the functional group schem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razing disturbance in ant communities of 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s cattle grazing functional groups richness DIVERSITY arid zones Monte desert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制干大枣骏枣引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忠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124-125,128,共3页
从引种栽培的枣树优良品种制干大枣骏枣在民勤干旱荒漠气候区引种栽培的表现结果看,骏枣在生长、发育、结实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引种栽培地的较强适应力;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种植在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上,生... 从引种栽培的枣树优良品种制干大枣骏枣在民勤干旱荒漠气候区引种栽培的表现结果看,骏枣在生长、发育、结实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引种栽培地的较强适应力;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种植在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上,生长正常,开花结实,果实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制干大枣骏枣 引种栽培
下载PDF
干旱荒漠气候区灰枣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忠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42-144,共3页
从引种栽培的枣树优良品种灰枣在民勤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区引种栽培的表现结果看,灰枣在生长、发育、结实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引种栽培地的较强适应力,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种植在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好的砂壤土上,生... 从引种栽培的枣树优良品种灰枣在民勤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区引种栽培的表现结果看,灰枣在生长、发育、结实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引种栽培地的较强适应力,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种植在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好的砂壤土上,生长正常,开花结实,果实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气候区 灰枣 引种栽培实验
下载PDF
中国北方风沙沉积物气候代用指标对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朝柱 杨小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在浑善达克沙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各选择近N S走向的大断面采集表层样品 ,用筛析法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用Eijkelkamp碳酸钙测定仪测定其碳酸钙含量。两地沙质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对比结果显示 ,巴丹吉林沙漠沙总体上比浑善达克沙地沙粗 ,分... 在浑善达克沙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各选择近N S走向的大断面采集表层样品 ,用筛析法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用Eijkelkamp碳酸钙测定仪测定其碳酸钙含量。两地沙质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对比结果显示 ,巴丹吉林沙漠沙总体上比浑善达克沙地沙粗 ,分选性比浑善达克沙地沙好 ,同时在粒度分布频率曲线上表现出明显的双峰 ,这应与其地处冬夏季风交替地带、冬季风和夏季风搬运营力上的差别有关。巴丹吉林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沙质沉积物粒度参数上的差别反映了两地不同的风动力条件和下垫面性质。浑善达克沙地的沙粒较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该地区较湿润条件下的成土作用有关。气候差异应是导致两地沙质沉积物粒度参数区别的主导因素。碳酸钙测量结果说明 ,浑善达克沙地的碳酸钙含量明显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沙的碳酸钙含量从北往南呈增加趋势 ,与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南北方向变化相一致。从对这两个地区沙质沉积物的碳酸钙含量对比中可以看出 ,即使在干旱背景下 ,当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地表碳酸钙含量将达到一最大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沙地 代用指标 中国北方
下载PDF
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其气候特征——以中国新疆北部和东哈萨克斯坦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洪波 王让会 杨桂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1,共6页
在中亚干旱区,发育着大量的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其中中国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是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典型区,山地系统是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区,也是重要的矿质营养库和生物种质资源库,绿洲系统是生产力相对较高的区域... 在中亚干旱区,发育着大量的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其中中国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是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典型区,山地系统是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区,也是重要的矿质营养库和生物种质资源库,绿洲系统是生产力相对较高的区域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心,而荒漠系统则是干旱区面积广阔和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基础和框架,水文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空间格局,植被类型反应耦合类型的外貌,本文对新疆北部和东哈萨克斯坦山地、绿洲、荒漠三个子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典型区近40年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来探讨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 地貌格局 植被特征 气候
下载PDF
干旱区MODS格局下绿洲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让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773,共7页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MODS)中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特征,直接反映了全球变化的特征。以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及中国西部干旱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绿洲为例,在分析干旱区MODS宏观特征的基础上,...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MODS)中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特征,直接反映了全球变化的特征。以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及中国西部干旱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绿洲为例,在分析干旱区MODS宏观特征的基础上,从温度与降水变化所反映的气候特征,以及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及景观破碎度等景观指数所反映的景观特征,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同时,从生态系统要素之间耦合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耗散机制,提出了生态系统调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MODS 干旱区 绿洲生态系统 响应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麻黄资源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志国 《草食家畜》 2015年第3期51-54,共4页
介绍了麻黄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以及麻黄的人工栽培和管理技术,分析了麻黄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指出人工种植麻黄是缓解药企麻黄药源不足,恢复麻黄草原生态以及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干旱荒漠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麻黄 干旱荒漠区 人工栽培 效益
下载PDF
种植枸杞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牟宗江 何学敏 +1 位作者 孙景鑫 吕光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09-2115,共7页
【目的】对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边缘缓冲带枸杞种植前后土壤的pH、总盐、有机质、全氮及C/N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土壤综合质量变化情况,为保护区水土保持和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栽培和室内试验,对枸杞种植... 【目的】对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边缘缓冲带枸杞种植前后土壤的pH、总盐、有机质、全氮及C/N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土壤综合质量变化情况,为保护区水土保持和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栽培和室内试验,对枸杞种植前后及周边自然对照土样理化性质及综合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短期天气变化对土壤pH、总盐和全氮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影响较为强烈;人工开垦、种植与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强烈,如可降低土壤pH与土壤总盐量,有利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但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量;4、8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8月试验组<4月<8月对照组。【结论】新种植的枸杞林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盐渍化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加剧了土壤贫瘠程度,自然条件下从春季到夏季土壤质量呈增大趋势,种植枸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干旱区荒漠 缓冲带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光谱指数的荒漠土壤水分遥感反演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琪 王玉珍 +4 位作者 冯春晖 马自强 柳维扬 彭杰 季彦桢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气候动态变化、植被生态恢复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指示因子。本研究采用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在9个传统光谱指数基础上引入热红外波段(b 10)进行改进,通过显著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的优选光谱... 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气候动态变化、植被生态恢复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指示因子。本研究采用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在9个传统光谱指数基础上引入热红外波段(b 10)进行改进,通过显著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的优选光谱指数作为本研究的建模因子,并结合地形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荒漠土壤水分综合反演模型,选取最优模型分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改进后,光谱指数EBSI,ECI,ECal,ENDVI和EPDI相关系数提升了0.02~0.11;②光谱指数经改进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预测集R^(2)分别提升了0.12和0.05,相对分析误差提升了0.35和0.49,其中,RF-II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高达3.12,能精准地对土壤水分进行预测;③非线性模型的精度明显优于线性模型,MLR线性模型预测集的R^(2)仅为0.59和0.71,而RF非线性模型预测集的R^(2)达到0.86和0.91;④土壤水分分布受到自然、人为2种驱动因素影响,东北部沙漠呈现[0,5)%和[5,12)%,南部农田交错分布,北部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受植被覆盖程度和地表盐结皮抑制土壤水分蒸散困难,多呈现[15,20)%和[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光谱指数 卫星遥感 土壤水分 荒漠土壤 南疆干旱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研究实践——以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正 赵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年第12期13-18,63,共7页
西北干旱区具有独特的山地-绿洲-荒漠耦合生态系统(MODS)自然地理特征,维护MODS生态安全是西北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实现西北干旱区MODS生态安全的重要路径。文章鉴于西北干... 西北干旱区具有独特的山地-绿洲-荒漠耦合生态系统(MODS)自然地理特征,维护MODS生态安全是西北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实现西北干旱区MODS生态安全的重要路径。文章鉴于西北干旱区独特的MODS特征,运用定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探讨MODS视角下的西北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导向框架与实施路径,并以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为例进行实践论证,通过全面分析生态本底特征、识别诊断关键生态问题,提出MODS系统治理思路与策略,构建适用于干旱区MODS特征的“一核心、两源头、三阶梯”系统保护修复理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绿洲-荒漠耦合生态系统 干旱区 国土空间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 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
下载PDF
利用TM图像进行干旱荒漠带牧区土地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骆惠琴 李文学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3年第3期31-34,共4页
选用TM卫片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航片,完成了甘肃河西地域三个牧业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遥感技术在干旱荒漠地带牧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找出了效果好、经济的方法。
关键词 TM图像 土地资源 干旱荒漠带
下载PDF
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生物量分布及预测
14
作者 张正国 董雪 +6 位作者 辛智鸣 张景波 王学全 菅凯敏 马海峰 黄雅茹 李永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9-1077,共9页
灌丛沙包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本研究以干旱区常见的白刺属(Nitraria)植物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收集和文献数据整理,获取45个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21个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沙包形态及生物量数据,构... 灌丛沙包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本研究以干旱区常见的白刺属(Nitraria)植物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收集和文献数据整理,获取45个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21个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沙包形态及生物量数据,构建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灌丛沙包植物总生物量每增加1 kg,沙包上部、沙包内部、沙包下部的生物量及枝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分别增加0.31、0.57、0.12、0.44和0.56 kg。植株高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88%。沙包长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92%。植株高度和沙包长度联合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89%~94%。随灌丛沙包高度的增加,沙包上部生物量占比呈现减少,沙包内生物量占比明显增加,沙包下部生物量占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另外,随沙包高度增加,沙包内部根系的迅速增加是白刺属植物根生物量占比呈增加的主要原因。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各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这种关系可用于相互间的预测,进而可以为野外跟踪监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泡泡刺 荒漠灌丛沙包 生物量分配 生物量模型 干旱区 生物量估测
下载PDF
The New Progresses in Coupling Relations of 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 被引量:1
15
作者 Ranghui Wang Huizhi Zhang Qing Huang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 (MOD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situations in arid zone of western china.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 (MOD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situations in arid zone of western china.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typical MODS,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energy transfor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mong MODS and the mechanism of MODS interaction and symbiosis are analyzed. The foundation and frame of the coupling type are determined by landform types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coupling type is determined by the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vegetation type reflec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upling type; the soil state restricts the function of the coupling typ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coupling type. Interface course of MO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such medium as water, soil, air, etc., and water is the major medium during the course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energy transfor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disorder of water salt, water heat and water land restricts the stability of water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干旱带 山地 绿洲 沙漠 MODS
原文传递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黄青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9-342,共4页
依托西部干旱区自然地理背景,提出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耦合关系的概念及原理,分析了典型MODS的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阐述了MODS相互作用及协调共生机制。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决... 依托西部干旱区自然地理背景,提出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耦合关系的概念及原理,分析了典型MODS的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阐述了MODS相互作用及协调共生机制。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基础和框架,水文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空间格局,植被类型反映耦合类型的外貌,土壤状况制约耦合类型的功能,人为活动影响耦合类型的演变过程。MODS界面过程与水分、土壤、空气等介质密切相关,而水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及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以水为核心的水盐、水热以及水土关系的紊乱,制约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 干旱区 水文过程 界面 耦合关系 系统耦合 关系研究 荒漠 绿洲 山地
原文传递
干旱沙区典型人工植被群落下土壤剖面CO_2浓度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磊 张志山 +1 位作者 胡宜刚 杨昊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对人工固沙植被区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群落和油蒿(Caraganakorshinskii)群落下不同深度的土壤气体采样,主要研究和讨论了不同类型人下植被区下土壤C0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和油蒿群... 对人工固沙植被区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群落和油蒿(Caraganakorshinskii)群落下不同深度的土壤气体采样,主要研究和讨论了不同类型人下植被区下土壤C0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和油蒿群落0~80cm处的土壤空气C02浓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O~40cm,油蒿群落下的土壤c02浓度值大于柠条,而在40cm以下则相反。其平均值分别为1229.3μmol·mol^-1和1242.7μmol·mol^-1,大于同一深度流沙下土壤CO2浓度值978.9μmol·mol^-1。土壤水分与二者的土壤CO2浓度变化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具有一致性,浅层40CN内油蒿群落下的土壤CO2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大于柠条和流沙。而在40cm以下,则表现为柠条〉油蒿〉流沙。土壤温度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程度一般为流沙〉油蒿〉柠条,特别是流沙,在表层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之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土壤温度对油蒿和柠条样地土壤CO2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土壤水分含量是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剖面CO2浓度的关键限制因子,而在日尺度上,土壤温度则为主要限制因子。据粗略估计,在0~80cm内,柠条和油蒿根系呼吸所占的比例约为30.7%0和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沙区 人工植被群落 土壤CO2浓度 驱动因子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地带与寒冷干旱核心区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度 赵东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地带位于高原主体西北部地势最高的部分。该区域气候极其寒冷干燥,属于高原亚寒带,高山高原地貌多被横向断陷盆地所切割;多年冻土发育,冰缘作用普遍;自然过程年青,高山寒漠土壤浅薄;生物区系成分交错,高寒荒漠景观突出...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地带位于高原主体西北部地势最高的部分。该区域气候极其寒冷干燥,属于高原亚寒带,高山高原地貌多被横向断陷盆地所切割;多年冻土发育,冰缘作用普遍;自然过程年青,高山寒漠土壤浅薄;生物区系成分交错,高寒荒漠景观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需加大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高寒荒漠地带腹地为寒冷干旱核心区域,是全球高原高山区域,具有独特地位的地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荒漠地带 寒冷干旱核心区域 垂直自然带谱 自然保护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主要绿洲滴灌技术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先齐 王江丽 +2 位作者 程莲 帕尼古丽.阿汗别克 张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自石河子1996年在棉花种植中引进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后,滴灌技术在新疆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后又被推广到甘肃、青海等干旱区绿洲。除此之外,我国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干旱区绿洲上也合作开展了相... 自石河子1996年在棉花种植中引进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后,滴灌技术在新疆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后又被推广到甘肃、青海等干旱区绿洲。除此之外,我国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干旱区绿洲上也合作开展了相关试验和示范。而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滴灌技术作为一项既节水增产、又能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在亚洲中部干旱区主要绿洲有着很大的推广潜力。但该区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适宜推广滴灌技术的程度如何,尚缺乏定量研究和全面分析。文中在生态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中亚天山南北-新疆天山南北-祁连山南北(青海、甘肃)区域绿洲"一带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应用"滴灌设备理论利用率"作为主要指标,分析滴灌技术在研究区域的适宜性及应用前景,结果显示:新疆天山北面山前平原绿洲、甘肃祁连山北面山前平原绿洲适宜滴灌;南疆及柴达木盆地西、南部非常适宜滴灌;中亚天山北面山前平原绿洲种植一季冬小麦,目前不适宜采用滴灌技术,而甜菜等秋熟作物基本适宜采用滴灌技术。另天山南面塔吉克斯坦谷地适宜滴灌,很有潜力;中亚、新疆、甘肃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沙漠内绿洲均非常适宜滴灌。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指导下,中亚天山西面广阔沙漠内的绿洲将成为试验、推广滴灌技术的主要区域,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区 山前平原绿洲 沙漠内绿洲 滴灌 适宜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