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烘丝尾气冷凝液致香成分的吸附浓缩
1
作者 安彤 蔡振波 +3 位作者 王嘉乐 李圣楠 武斌 吴达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1-5,共5页
烘丝过程蒸发的致香成分在冷凝液中低浓度存在,回收利用困难。测定了烘丝尾气冷凝液主要致香成分和浓度;选择代表性香味成分,考察吸附法富集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苯乙醇、二氢大马酮、糠醛在HP-20大孔树脂中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等... 烘丝过程蒸发的致香成分在冷凝液中低浓度存在,回收利用困难。测定了烘丝尾气冷凝液主要致香成分和浓度;选择代表性香味成分,考察吸附法富集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苯乙醇、二氢大马酮、糠醛在HP-20大孔树脂中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或Langmuir方程表征;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实验考察了固定床动态吸附特性,恒定波模型可较好表征吸附进程。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吸附结合乙醇洗脱,能有效提浓和回收致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中性致香组分 穿透曲线 恒定波模型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蚀刻机制区分不同产地浓香型白酒 被引量:1
2
作者 贾俊杰 张宿义 +4 位作者 许涛 马龙 黄张君 王松涛 佘远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262,共9页
区分不同产地白酒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原产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种不同形貌大小的银纳米三角片(Ag nanoprism,AgNPRs)作为传感材料,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氧化阴离子作为氧化蚀刻剂,基于AgNPRs蚀刻机制构建了一种4×3传感阵列... 区分不同产地白酒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原产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种不同形貌大小的银纳米三角片(Ag nanoprism,AgNPRs)作为传感材料,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氧化阴离子作为氧化蚀刻剂,基于AgNPRs蚀刻机制构建了一种4×3传感阵列,将该阵列对四川、江淮和北方三大产地共41款代表性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比色响应,所获得的比色信号值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进行判别分析,并进一步选取了部分未知样品对判别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比色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白酒样品对AgNPRs的蚀刻效应起促进作用,这可能与白酒中含有不同的有机酸有关。对不同产地样品的区分结果显示,单一阵列对不同产地样品的区分效果相对较低,三种阵列组合后的区分效果明显提高,对41个样品的产地判别率可达99%,对15个未知浓香型酒样的产地判别率可达98%。采用组合阵列对四川产地5种品牌21个样品和江淮产地3种品牌13个样品判别率分别可达99%和100%,采用单一阵列对四川各厂家不同等级产品的判别率均可达100%。本研究采用的纳米比色传感方法简便快速,不仅可用于产品鉴别和防伪,也可辅助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为白酒质量智能化监控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银纳米三角片 蚀刻机制 比色传感阵列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普洱熟茶关键香气物质热释放规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禾云 杨豆豆 +2 位作者 张娅 王超 张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3-250,共8页
以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水中蒸馏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将普洱茶茶香水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嗅闻仪嗅闻实验,筛选出log4(香气稀释因子)不小于2的22种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22种香气物质进行... 以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水中蒸馏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将普洱茶茶香水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嗅闻仪嗅闻实验,筛选出log4(香气稀释因子)不小于2的22种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22种香气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显示这22种香气物质为普洱茶关键性香气化合物(OAV>1)。采用分段截流方式收取茶香水,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考察关键香气化合物热释放规律。关键香气化合物热释放规律采用非线性拟合模型和聚类热图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茶叶在连续保持煮沸条件下,关键香气化合物总浓度逐渐减少,甲氧基苯类、醇类、酮类、其他类等关键香气化合物含量也是随着水蒸气释放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醛类香气化合物释放规律符合sin函数变化趋势,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变化趋势;用热图聚类分析方法对每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将22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分为两大类,分段截留管数分为4大类,第1、2管所有香气化合物含量极高,第40管时茶香水香气很淡,不愉快气味变强,绝大多数关键香气物质含量降到极低。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普洱熟茶在煮沸过程中释放的关键香气物质及其释放规律,同时为普洱熟茶香气化合物回收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关键香气物质 热释放规律 香气富集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陶坛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彦和 孙细珍 +2 位作者 熊亚青 刘家欢 解倩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4-101,I0004,I0005,共10页
以陶藏过程的清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液微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结合感官与理化指标分析以及基于定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分析陶藏过程中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及陈酿效果。... 以陶藏过程的清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液微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结合感官与理化指标分析以及基于定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分析陶藏过程中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及陈酿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有机酸含量上升,酯类含量多数降低,醛、酮、酚类也存在明显变化,醇类变化不明显;贮存5年后,清香型白酒呈现较为明显的陈香,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变化基本趋于稳定。该研究初步明确了陶藏对清香型白酒陈酿过程的影响,对清香型白酒陈酿工艺及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感官特征 挥发性物质 变化规律 陶坛贮藏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分类与鉴定 被引量:36
5
作者 周春娟 庄东红 +3 位作者 郭守军 朱慧 马瑞君 吴清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9-616,共8页
利用SDE-GC/MS联用技术分析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挥发性成分,以凤凰水仙群体种乌龙茶和石古坪乌龙茶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香型相似率大于或等于95%可以进行归类的标准,将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归结为黄栀香、杏仁香、蜜兰... 利用SDE-GC/MS联用技术分析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挥发性成分,以凤凰水仙群体种乌龙茶和石古坪乌龙茶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香型相似率大于或等于95%可以进行归类的标准,将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归结为黄栀香、杏仁香、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和香型名称未定的锯朵仔、贡香共7个类型。不同香型凤凰单丛成品茶之间的香型相似度存在明显差异,与凤凰水仙群体种的香气组分及香型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凤凰单丛茶的自然杂交变异及其加工工艺有关。通过分析同一香型不同凤凰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可以发现不同香型的单丛茶之间既存在共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又具有个性组分的差异,比如:芝兰香型凤凰单丛茶的异丁香酚,黄栀香型的α–杜松醇,蜜兰香的榧烯醇、β–紫罗酮、石竹烯以及锯朵仔单丛的4–萜烯醇和贡香单丛的氨茴酸甲酯等,这些成分可能是所对应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可作为凤凰单丛成品茶香型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香型 SDE-GC/MS 分类与鉴定
下载PDF
凤凰单枞5个名枞乌龙茶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戴素贤 谢赤军 +2 位作者 李启念 陈栋 郑如钦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6,共8页
用GC/MS法分析了凤凰单枞马龙茶中5个高香型名机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各名枞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八仙过海名枞是新植二烯、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法呢醇、法呢烯;桂花香名枞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顺式茉莉酮、苯基荣胺、法呢烯... 用GC/MS法分析了凤凰单枞马龙茶中5个高香型名机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各名枞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八仙过海名枞是新植二烯、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法呢醇、法呢烯;桂花香名枞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顺式茉莉酮、苯基荣胺、法呢烯、新植二烯;黄枝香名枞是新植二烯、法呢醇、吲哚、法呢烯、2,3-辛二酮;玉兰香名枞是法呢醇、吲哚、法呢烯、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肉桂香名枞是橙花叔醇、吲哚、劳樟醇及其氧化物、植醇、戊酸,2-甲基酐。香气相似率分析表明,除八仙过海与黄枝香两名枞香型相近外.各单机香型间相似率均不高,表明各名枞香型确实有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香型 乌龙茶 香气成分 组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风味类型铁观音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林 林清霞 +4 位作者 张应根 陈键 王丽丽 余文权 尤志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铁观音乌龙茶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划分"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3种风味类型。本试验在对安溪铁观音收集和审评分类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各茶样进行香气成... 铁观音乌龙茶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划分"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3种风味类型。本试验在对安溪铁观音收集和审评分类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各茶样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风味铁观音新茶和不同质量等级铁观音陈茶香气组成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铁观音新茶和陈茶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存在明显的类群区分。铁观音新茶相较陈茶具有更为丰富的香气组分,其中醇类、酯类和烯烃类化合物是铁观音新茶"清新"风味的主要赋香成分,而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则是形成铁观音"陈香"风味的重要物质基础。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2-甲基丁酸-2-苯乙酯、己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苯基甲酸甲酯、丁酸苯乙酯、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2-苄基(苯甲基)异氰化、己酸异戊酯和香叶基丙酮可作为区分铁观音新茶和陈茶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2)铁观音新茶按其香气组成可划分为"显酸茶"、"正韵茶和青韵茶"、"浓香茶"3个茶样类群。带"酸香"风味的"显酸茶"主要与酯类化合物密切相关,而显"火香"风味的"浓香茶"香气成分多为长链缩合态化合物,且二者均较"正韵茶和青韵茶"香气组成更为丰富。(3)不同贮藏年份的铁观音陈茶香气组成无明显的类群区分,但有潜在的质量等级差异。高级铁观音陈茶的酯类化合物相对丰富,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铁观音产品的分类鉴别和风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乌龙茶 香气成分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陈林 陈键 +4 位作者 陈泉宾 张应根 宋振硕 王丽丽 尤志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5,共9页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做青工艺 香气成分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林 陈键 +4 位作者 陈泉宾 张应根 宋振硕 王丽丽 尤志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6-2203,共8页
为探明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本研究对福建4种茶类(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中的主要滋味和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和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的主成分分析(PCA)... 为探明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本研究对福建4种茶类(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中的主要滋味和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和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的主成分分析(PCA)可将全部供试茶样划分成3种类群:Ⅰ型:绿茶、白茶和一芽二、三叶鲜叶样;Ⅱ型:乌龙茶和中、小开面2~4叶鲜叶样;Ⅲ型:红茶。采用偏最小二乘增强判别分析(PLS-EDA)可进一步放大不同类群茶样的组间差异,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有较高含量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s),而红茶中多酚类(TPs)和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相对较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二维散点视图可作为茶叶分类识别的一种重要判别工具。4种茶类以乌龙茶的香型种类最为丰富,绿茶与鲜叶原料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较为接近,白茶与红茶香气组成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特征。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乙腈、4-乙基苯甲酸-2-苯基乙酯类似物、反式-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等可视为乌龙茶有别于其他3种茶类(绿茶、白茶和红茶)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化学分类及其工艺品质的目标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加工 茶叶种类 化学成分 香气组分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南平烤烟GC-MS指纹图谱构建及模式识别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帅帅 曹建敏 +5 位作者 邱军 王允白 孙鹏 于卫松 高欣欣 丁睿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18-23,共6页
为了利用GC-MS指纹图谱技术对烤烟品质和风格特色进行质量控制,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GC-MS方法构建了南平烤烟的致香物质标准指纹图谱,并选取了南平、云南、湖北和贵州烤烟样品对该标准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南平烤... 为了利用GC-MS指纹图谱技术对烤烟品质和风格特色进行质量控制,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GC-MS方法构建了南平烤烟的致香物质标准指纹图谱,并选取了南平、云南、湖北和贵州烤烟样品对该标准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南平烤烟样品与该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极高,判断的准确率在80%以上,而云南、湖北和贵州与该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低。这表明,南平烤烟与云南、湖北和贵州烟区烤烟的品质和风格特色具有明显差异。最后通过主成分投影图对南平、云南、湖北和贵州烟区烤烟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结果显示,南平烟区与其他烟区烤烟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的差异明显,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综上表明,南平烤烟GC-MS指纹图谱具有较好可用性,能够用于控制南平烟区烤烟质量和特色风格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平 烤烟 致香物质 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林 张应根 +3 位作者 陈键 邬龄盛 王振康 尤志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9,共7页
分别以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香气成分在茶树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鲜叶及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共可检出香气成分365种,其与癸酸乙酯峰面积比值经数据标准化预... 分别以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香气成分在茶树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鲜叶及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共可检出香气成分365种,其与癸酸乙酯峰面积比值经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后,再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可按品种划分成两个类群,不同生育期芽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进行较好区分。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的橙花叔醇、香叶醇、法呢烯和植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香叶醇和芳樟醇伴随茶树新梢生育呈递减趋势;橙花叔醇、吲哚和法呢烯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清香型乌龙茶香型品质的形成不仅与茶树品种和芽叶嫩度有关,还受制茶工艺技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香气 气质联用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林 张应根 +4 位作者 陈键 宋振硕 项丽慧 余文权 尤志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1-781,共11页
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加工白茶具有明显的花香特征。为探明该原料在白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形成与变化规律,在室内控温控湿(温度18~22℃,湿度45%~60%)环境条件下,选用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和福云6号制成的传统白茶为对照,采用顶空固... 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加工白茶具有明显的花香特征。为探明该原料在白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形成与变化规律,在室内控温控湿(温度18~22℃,湿度45%~60%)环境条件下,选用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和福云6号制成的传统白茶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质联用法对茗科1号等1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鲜叶的萎凋在制品及其成品茶(简称花香白茶)进行了香气成分检测和化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花香白茶与传统白茶存在迥然不同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各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的花香白茶及其在制品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具有较高相似度;随着鲜叶萎凋减重率的增加,其香气组成在主成分分析二维得分视图中的模式分布渐趋离散,并发生群体定向逐步偏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花香白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与采制原料的品种特性密切相关。鲜叶萎凋减重率30%~60%为影响花香白茶香气品质形成的关键发展阶段,并以萎凋后期(减重率≥45%)对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影响最为突出。从乌龙茶品种试样中可检出的136种香气成分显著富集于3种变化趋势模型,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橙花醛、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气成分可视为花香白茶香气品质工艺耦合调控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香气成分 萎凋 气质联用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的香型香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春娟 郭守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凤凰单丛茶香型香气独特,历来是评价凤凰单丛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文章综述了凤凰单丛茶的香型香气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香气特征、香气形成影响因素等,对凤凰单丛茶香型香气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展望其研究前景及方向.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香型 香气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理琴 王彩楠 +4 位作者 倪莉 陈福城 张晨 张雯 刘志彬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3-747,759,760,761,762,763,764,共11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正山小种的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连续12次沸水浸提后,从正山小种茶汤中共检测出100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总体...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正山小种的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连续12次沸水浸提后,从正山小种茶汤中共检测出100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总体积分数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第2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体积分数最高,为16.039μL·L^(-1);第3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的数量最多,为84种.此外,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第1~3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7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12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山小种 香气成分 释放规律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沛宇 刘珞忆 +1 位作者 陈婷婷 周志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9-869,共11页
【目的】研究‘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及其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提升果品贮藏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采用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混合处理后装入纳米保鲜袋中,并于低温下(7... 【目的】研究‘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及其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提升果品贮藏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采用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混合处理后装入纳米保鲜袋中,并于低温下(7℃)贮藏,以未处理低温贮藏果实为对照,探究贮藏过程中果实基本品质和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共检测出73种香气物质,分属于单萜烯类(16种)、倍半萜烯类(22种)、醛类(11种)、醇类(6种)、酯类(4种)及其他类物质(14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是d-柠檬烯、β-月桂烯、瓦伦烯、癸醛、辛醛、β-芳樟醇。其中,醛类、醇类、单萜烯类等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贮藏7 d出现一次显著下降,并且单萜烯类物质在贮藏63 d时再次出现明显的"下降拐点",而倍半萜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贮藏3个月后,d-柠檬烯、β-月桂烯、癸醛、辛醛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瓦伦烯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而β-芳樟醇含量相对稳定。保鲜剂结合保鲜袋混合处理条件下果实主要香气成分(瓦伦烯除外)在贮藏21 d内呈现出与低温贮藏下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贮藏28 d后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结论】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结合纳米保鲜袋的保鲜措施不仅能维持夏橙在贮藏过程中的基本品质,在贮藏的第1个月内也能显著抑制其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达’夏橙 贮藏保鲜 香气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烟薯种植模式对烤烟香气物质、经济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传华 郭发超 +4 位作者 敖耀强 肖金胜 韩丹 王晓丽 徐锐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7期119-122,127,共5页
以烤烟、紫薯为对象,设置CK(烤烟单作)、T1(烟薯套作,紫薯成熟采收后秸秆移除,深翻冬炕)、T2(烟薯轮作)、T3(烟薯套作,紫薯成熟采收后秸秆翻入田间)4个处理,研究不同烟薯种植模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经济性状以及土... 以烤烟、紫薯为对象,设置CK(烤烟单作)、T1(烟薯套作,紫薯成熟采收后秸秆移除,深翻冬炕)、T2(烟薯轮作)、T3(烟薯套作,紫薯成熟采收后秸秆翻入田间)4个处理,研究不同烟薯种植模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经济性状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的最佳烟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T3的烤烟农艺性状显著提高,T1、T2、T3的烟叶糖碱比、烤烟根际土土壤肥力和烟田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烟叶烟碱含量和氯含量显著降低,T1和T3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增加。综合来看,T3(烟薯套作,紫薯成熟采收后秸秆翻入田间)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紫薯 种植模式 香气物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安溪铁观音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经得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2期25-31,共7页
为探究铁观音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以安溪铁观音春茶中开面三四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铁观音加工过程关键环节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出的香气物质为90~130种,其中相对含量排前10的分别... 为探究铁观音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以安溪铁观音春茶中开面三四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铁观音加工过程关键环节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出的香气物质为90~130种,其中相对含量排前10的分别为罗勒烯、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香叶醇、法呢烯、榄香烯、(Z)-己酸-3-己烯酯、吲哚、茉莉内酯,且罗勒烯、橙花叔醇等茶叶香气的主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挖掘安溪铁观音的产地优势、品种优势、加工工艺优势,以及加工工艺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茶叶加工 挥发性物质 香气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烤烟生长及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贾健 朱金峰 +2 位作者 杜修智 王蒙蒙 许自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9,共9页
我国烤烟连作现象严重,而烤烟连作会影响土壤健康状况,降低烟叶质量。为探究合理的烤烟种植模式,研究了烤烟连作、轮作和套作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主要农艺指标、土壤酶活性以及烤烟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烤烟株高较为矮小,除... 我国烤烟连作现象严重,而烤烟连作会影响土壤健康状况,降低烟叶质量。为探究合理的烤烟种植模式,研究了烤烟连作、轮作和套作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主要农艺指标、土壤酶活性以及烤烟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烤烟株高较为矮小,除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外,其他土壤酶活性较低,烟叶香气质量较差;相较于烤烟连作,烤烟套作和轮作有利于烟叶生长,提高并且均衡土壤酶活性,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本试验条件下,甘薯和辣椒可以作为较好的烤烟套作和轮作的对象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模式 土壤酶 农艺指标 致香成分
原文传递
武夷岩茶挥发性香气组成及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彩楠 何理琴 +4 位作者 陈福城 张晨 张雯 刘志彬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9-318,共10页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具有"岩骨花香"的风味特征,耐泡、耐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武夷岩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在15次连续沸水浸提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从武夷岩茶茶汤中...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具有"岩骨花香"的风味特征,耐泡、耐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武夷岩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在15次连续沸水浸提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从武夷岩茶茶汤中检测出醇、醛、酮、酯、吡嗪、酸、苯酚、苯胺、其它苯系物、烃、呋喃、吡咯12类化合物,共108种物质。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1~3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7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15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随浸提次数的增加,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含量逐渐降低。第8~15次浸提还保留有27种香气成分以及17.04%的香气含量,主要为橙花叔醇(0.739μL/L)、己醛(0.349μL/L)、壬醛(0.181μL/L)、癸醛(0.127μL/L)、甲基庚烯酮(0.069μL/L)、β-紫罗兰酮(0.426μL/L)。这些物质在沸水浸提过程中的缓慢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武夷岩茶的耐泡特性。这为闽北乌龙茶加工工艺及其品质鉴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香气成分释放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