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记忆、学术实践与学科发展——“80后”武术学者的成长叙事
1
作者 陈保磊 陈保学 赵文楠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近年在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的研究过程中,从学术生产者(学者)的学术实践和生命历程追溯学科、学术的发展路径已成为重要的学术范式。武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学者的关注将会成为研究的... 近年在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的研究过程中,从学术生产者(学者)的学术实践和生命历程追溯学科、学术的发展路径已成为重要的学术范式。武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学者的关注将会成为研究的突破口。改革开放至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生产场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武术学者既是武术大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受益者。80年代的武术热、习武求学的共同渴望、考研读博的共同经历赋予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问题意识,也决定了他们颇具特色的学术实践。尽管“80后”武术学者在武术历史、武术教育、武术文化等传统学科方向上形成了学术增量,但研究领域的“不充分”和研究主体的“不突出”也成为困扰其学术发展的瓶颈问题,“80后”武术学者特殊的成长经历既赋予他们进行学术生产的活力,也留下有待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80后”学者 成长历程 集体记忆 学术实践 社会转型
下载PDF
宋太宗的崇文表现及其与朝政转向的关系
2
作者 陈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伴随着两次北伐失败而逐渐形成的,其根源则与当时朝政导向的转变存在密切的关联。在边患压迫的紧张形势下,武功之路却遭遇到碰壁,宋太宗只得转而追求文治。宋太宗时代,文官士大夫开始崛起,逐渐成为统治的核心力量。皇权与文官集团的紧密结合,为宋朝文治路线及其朝政导向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折射出宋太宗朝文治路线的基本确立,并对后嗣君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崇文抑武 文臣士人 朝政导向
下载PDF
身份与艺术:北朝艺术中的“参与者”考察
3
作者 冉令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但也是一个极其开放、多元,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历史时期。由于鲜卑族和鲜卑化少数民族的统治,艺术的“参与者”与南朝相比明显不同且较为复杂。在民族融合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北朝文化艺术受不同...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但也是一个极其开放、多元,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历史时期。由于鲜卑族和鲜卑化少数民族的统治,艺术的“参与者”与南朝相比明显不同且较为复杂。在民族融合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北朝文化艺术受不同“参与者”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转型。以士人和百工伎艺所构成的艺术创作主体,无疑直接决定了北魏艺术的风格样式。作为“隐藏”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背后的“赞助人”,同样也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对北朝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和演变起着不可忽视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艺术 士人 百工 伎艺 赞助人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atire Between Running for Governor and The Scholars
4
作者 李东声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1期198-200,211,共4页
As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atirical literature,Mark Twain’s Running for Governor and Wu Jing-zi’s The Scholars are very prominent in satirical art.With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se great works,... As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atirical literature,Mark Twain’s Running for Governor and Wu Jing-zi’s The Scholars are very prominent in satirical art.With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se great works,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satire between the two,to fi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sati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literary satire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ning for GOVERNOR The scholarS art of SATIRE COMPARATIVE Analysis
下载PDF
中国文艺理论现代建构的海外视野——评闫月珍、蒋述卓等《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
5
作者 苏文健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通过海内外诗学的比较与互动,旨在梳理脉络、还原现场、透视异同、反思批判,借此提醒我们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别有洞天。其开拓性贡献至少有:其一,全面梳理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通过海内外诗学的比较与互动,旨在梳理脉络、还原现场、透视异同、反思批判,借此提醒我们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别有洞天。其开拓性贡献至少有:其一,全面梳理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整体脉络和学术版图;其二,站在“立足于传统的现代性诉求”视角,细察和研讨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中的诸多核心议题;其三,揭示和辨析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之于西方汉学界、内地学界的差异,评价反思其对中国文艺理论建构进行现代阐释的经验和策略,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进路和可能性。相较于以往成果,此书踵事增华,显示出更为系统、整体和深入的研究,是问题意识鲜明的后出转精之作,代表当前海外华人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学者 中国文艺理论 现代性 海外视野
下载PDF
《儒林外史》所涉王冕本事考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昌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5-84,共10页
《儒林外史》为塑造理想名士代表,对王冕形象进行美化、雅化处理,广泛影响后人的真实王冕认知。事实上,小说所叙王冕故事多与历史原型不符,尤其表现在“未仕明军”“奇言怪行”“擅画荷花”“拒交危素”等情节上,虚构成分较多。吴敬梓... 《儒林外史》为塑造理想名士代表,对王冕形象进行美化、雅化处理,广泛影响后人的真实王冕认知。事实上,小说所叙王冕故事多与历史原型不符,尤其表现在“未仕明军”“奇言怪行”“擅画荷花”“拒交危素”等情节上,虚构成分较多。吴敬梓对小说所涉王冕本事应有充分了解,但为服务创作意图需要和彰显自身性情喜好,还是蹈袭传闻或信手改编。小说对王冕所涉本事的艺术处理,充分彰显全书以文运事的叙事艺术,体现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王冕本事 真伪考 叙事艺术
下载PDF
从向恺然看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评韩倚松《平江不肖生: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
7
作者 李瑞翾 朱全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8,共6页
晚清民国时期,通俗小说的发展如火如荼,韩倚松以平江不肖生及其作品为研究切入口,探索武侠小说在转型时期的表现和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韩倚松从微观角度出发,用叙事学等理论研究平江不肖生作品的文本特征,总结出前现代小说的一些共性;... 晚清民国时期,通俗小说的发展如火如荼,韩倚松以平江不肖生及其作品为研究切入口,探索武侠小说在转型时期的表现和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韩倚松从微观角度出发,用叙事学等理论研究平江不肖生作品的文本特征,总结出前现代小说的一些共性;从宏观角度观察市场、商业出版、印刷业发展对武侠小说及小说创作者的影响,绘制出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发展的立体版图。《平江不肖生: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一书还将作品中表现出的中国现代性置于世界现代性的经纬中,找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恺然 平江不肖生 民国 武侠小说 《平江不肖生: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
下载PDF
“制度与文学”视阈中的唐代休假诗——以旬假、节假等常规假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张利国 钟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唐代官吏休假制度及相关待遇使得仕宦文人拥有较为充裕的文学创作时间,为休假诗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与创作契机。在周期性的休假生活中,仕宦文人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并体验生活,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形成了“休假依赖性... 唐代官吏休假制度及相关待遇使得仕宦文人拥有较为充裕的文学创作时间,为休假诗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与创作契机。在周期性的休假生活中,仕宦文人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并体验生活,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形成了“休假依赖性心理”。休假制度使得仕宦文人的公共身份与个体身份有节奏地切换,也为其实现“亦官亦隐”的理想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并使其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具备实现个人价值的时间与空间。休假诗是唐代仕宦文人以独立个体的心境,在脱离其社会身份之后所创作的一种无功利的“自由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假制度 唐代休假诗 仕宦文人心态 自我实现 “自由的艺术”
下载PDF
金代神庙舞台碑记 被引量:2
9
作者 薛瑞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3-30,共8页
金代神庙演艺活动是中国古代庙宇妓乐新的发展阶段,其实质是"名为酬神,实为娱人"。它多为乐社承办,形式繁复多样。地方神庙虽不乏官府所置,但大多为民间集资营造,而神庙祈祝又多伴以盛大的集市贸易,从而使包括舞台演艺在内的... 金代神庙演艺活动是中国古代庙宇妓乐新的发展阶段,其实质是"名为酬神,实为娱人"。它多为乐社承办,形式繁复多样。地方神庙虽不乏官府所置,但大多为民间集资营造,而神庙祈祝又多伴以盛大的集市贸易,从而使包括舞台演艺在内的庙会发挥出引聚人众的力量,这些活动刺激了神庙及其舞台的修建,并催生了一批神庙舞台碑记。神庙舞台的兴建适应了城乡大众的文化需求及通俗文艺的发展势头。一些士子为之撰碑鼓吹,开创了文人重视并参与民间通俗文艺活动的风气,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神庙演艺 舞台碑记 通俗文艺 文人参与
下载PDF
论“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0
作者 长北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本文就"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提出管见,认为"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有文、史、哲的全面素养,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学科自觉意识;并以台湾... 本文就"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提出管见,认为"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有文、史、哲的全面素养,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学科自觉意识;并以台湾、香港艺术院校为借镜,提出关于一级学科"基础艺术学"招生范围和培养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艺术学” 学者素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清代沈阳满族说唱艺术发展特征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分析了清代沈阳城市的文化状况,研究了当时沈阳满族说唱艺术特点,认为随着清代沈阳东北第一重镇地位的确立,形成了以满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局面,多种民族文化交融,使沈阳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推动了沈阳满族说唱艺术丰富多彩的发展... 分析了清代沈阳城市的文化状况,研究了当时沈阳满族说唱艺术特点,认为随着清代沈阳东北第一重镇地位的确立,形成了以满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局面,多种民族文化交融,使沈阳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推动了沈阳满族说唱艺术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上层统治者的喜爱和支持,为满族说唱艺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沈阳文人出于艺术和民族的责任感积极参与说唱艺术的总结整理与文本的创作,也推动了沈阳满族说唱艺术的发展,并进而丰富了沈阳古代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沈阳 满族 说唱艺术 文人
下载PDF
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延安文人 文人书法 书法文化 第三文本 文化创造
下载PDF
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长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两大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也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期。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政策背景和艺术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就"一般艺术学"建设发展...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两大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也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期。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政策背景和艺术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就"一般艺术学"建设发展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有哲学、美学素养,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有社会使命感和学科使命感;并以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区等地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模式以至课程设置的特点优点为借鉴,提出关于调整、细化当前我国二级学科"艺术学"招生范围和培养方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 学科建设 学者素养 人才培养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儒林外史》和《围城》讽刺艺术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断延期《。儒林外史》的讽刺采用客观呈现的叙事方法,而《围城》的讽刺则采用主观说明的叙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围城》 讽刺艺术 比较
下载PDF
唐宋“新士人群体”与艺术理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5,共7页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唐宋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文官选拔制度造就了一批批"新士人群体",他们是各种艺术门类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有着类似的接受教育和官场经历,这使得他们具有相近的文...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唐宋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文官选拔制度造就了一批批"新士人群体",他们是各种艺术门类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有着类似的接受教育和官场经历,这使得他们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旨趣。这个群体不仅影响到艺术创作的特征与走向,也影响到艺术理论的发展状况。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发展,通过探讨唐以后到清代,即科举考试在文官选拔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新士人群体与艺术及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试图为现代艺术理论的自我意识提供某种溯源性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新士人群体 艺术理论 绘画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中的“武侠”描写及文化蕴涵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晔 陈伦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7,共7页
《儒林外史》是一部儒士小说,但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武侠的群体,由作者对武侠的激赏可见他是有意为之。从作者对武侠的描写透视《儒林外史》群侠的特点及其生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书中武侠描写的文化蕴涵:作者在《儒林外史》中用心雕塑武... 《儒林外史》是一部儒士小说,但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武侠的群体,由作者对武侠的激赏可见他是有意为之。从作者对武侠的描写透视《儒林外史》群侠的特点及其生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书中武侠描写的文化蕴涵:作者在《儒林外史》中用心雕塑武侠群像,既是"集体心理治疗"的一种体现,更是重塑士精神、重构士群体的一种尝试。吴敬梓希冀以勇武、正义、慷慨的侠气警醒、救赎儒士阶层,促使其摆脱衰迈之气,奋发有为,从而创造清明安乐的理想社会。武侠群像在小说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大有深意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武侠 文化蕴涵 吴敬梓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中的“武林外史”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洪强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26-30,共5页
《儒林外史》中许多武林人物的行为与《水浒传》中的人物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找到人物原型,但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武林人物却是不光彩的侠客形象。由此来看,《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对名著《水浒传》的"消解",对武侠精神的一... 《儒林外史》中许多武林人物的行为与《水浒传》中的人物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找到人物原型,但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武林人物却是不光彩的侠客形象。由此来看,《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对名著《水浒传》的"消解",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批判。《儒林外史》不但嘲讽了"儒林",还嘲讽了"武林",它不但是一部大的"儒林外史"同时也是一部小的"武林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武林人物 人物形象 武侠精神
下载PDF
南戏《张协状元》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振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南戏《张协状元》成于元代,其主旨则是根据宋元理学的"名利观",通过"求名"与"守己"观念对立与统一的婚变故事,揭露"伪儒"的忘恩负义。
关键词 南戏 《张协状元》 戏曲艺术 创作
下载PDF
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独创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毓民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但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艺术上也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突破了前人的藩蓠,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说—听模式,确立了性格结构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成为古...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但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艺术上也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突破了前人的藩蓠,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说—听模式,确立了性格结构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成为古代小说向近代小说过渡的标志和转折点,从而最终确立了其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无我之镜 独创性
下载PDF
悖论与消解:论汉晋士族生命意识之转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运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7,158,共14页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在的双重悖论的表征;始终摇摆于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之间,是汉晋士族生命意识的双重悖论的表征;试图消解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使生命呈现和谐的状态,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族渴望建构的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然而,这种境界以消解价值人生为前提,以超越现实为基点,以退归心灵为归趣,在诗意化的消解过程中,也逐步走向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冰点人生境界。因此,诗意斑斓的背后,浸透着一份不得已的生命苍凉。深入研究生命的二元悖论关系,既可勾勒汉晋士族生命意识发展的基本曲线,也可昭示人类生命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士族 生命意识 二元悖论 艺术人生 王羲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