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白歌行“叙情长篇”对七言歌行抒情艺术的发展 |
王景
|
《云梦学刊》
|
2024 |
0 |
|
2
|
跨界影响:论韩东与毛焰的艺术互动 |
张森
戴露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论黄蓓佳小说抒情艺术的嬗变 |
吴学峰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4
|
《艺概》与《乐论》比较研究——以“词曲”与“音词”为切入点 |
武雪瑶
|
《西藏艺术研究》
|
2023 |
0 |
|
5
|
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边地实践——以贵州“草原艺术研究社”为例 |
彭兴滔
杨昊
|
《铜仁学院学报》
|
2023 |
0 |
|
6
|
创意旅游视角下内蒙古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蒙古族“男儿三艺”为例 |
宋河有
张冠群
长安
刘正鼎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7
|
论帕斯捷尔纳克的风景抒情诗 |
吴笛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8
|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艺术表现 |
刘姝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9
|
“抒情的人道主义”与“和谐”的艺术样态——谈汪曾祺的创作 |
王敏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0
|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艺术特色——兼论其宗教基因 |
刁生虎
王晓萌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3 |
1
|
|
11
|
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中的情感培养及韵味表现 |
张哲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7 |
8
|
|
12
|
独留幽怨向黄昏——朱淑真《断肠词》抒情主人公形象 |
刘晓林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19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抒情诗的关系 |
阎笑雨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为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而作 |
田本相
|
《美育学刊》
|
2017 |
5
|
|
15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咏月诗赏析 |
杜承南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6
|
试论俄罗斯抒情诗的发展历程 |
曾思艺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7
|
健笔柔情 冷香幽韵——论姜夔词的艺术技巧 |
宋秋敏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8
|
德国艺术歌曲早期发展的原因和特征 |
贺吉军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康定斯基抒情抽象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 |
孟远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20
|
北方岩画与草原艺术精神 |
班澜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