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黄蒿(Artemisia annua)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毕阳 李莹 肖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5-180,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盐池湾黄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挥发油,分析盐池湾地区不同生长阶段6月(A样品)和7月(B样品)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从两个不同生长...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盐池湾黄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挥发油,分析盐池湾地区不同生长阶段6月(A样品)和7月(B样品)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从两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1和23种成分,其中相同成分8种.分子式为C15H24的1H-Cycloprop[e]azulene,1a,2,3,4,4a,5,6,7b-octahydro-1,1,4,7-tetramethyl-,1aR-(1a.alpha.,4.alpha.,4a.beta.,7b.alpha.)为样品A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单一成分,匹配度达到98%,含量达到11.502%.桉油精(C10H18O)为样品B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单一成分,匹配度达到96%,含量达到7.913%.两个生长阶段的黄蒿虽然其挥发油主要组成部分的种类及含量很相近,但化学成分种类及数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盐池湾地区的黄蒿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只有3种与其他产地黄蒿相同,其他化合物均属首次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蒿 挥发油 GC-MS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Chemotaxonomic Study of the Covid-Organics of Madagascar Ba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ir Essential Oils
2
作者 Yoro Tine Adama Diédhiou +6 位作者 Alioune Diallo Idrissa Ndoye Mamadou Baldé Cheikhouna Gaye Benjamin Ndiaye Alassane Wélé Djibril F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Covid-Organics” of Madagascar (62% Artemisia annua and two other undisclosed medicinal plants) used as curative and prev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Covid-Organics” of Madagascar (62% Artemisia annua and two other undisclosed medicinal plants) used as curative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s of Covid-19, to identify its constituent species. The essential oils isolated by hydro-distillation from two samples (curative and preventive) were analyzed by GC-FID and GC-MS. These essential oils (curative and preventive) were mainly dominated by camphor (17.9% and 11.9%, respectively), spathulenol (4.8% and 11.8%, respectively), α-acorenol (4.3% and 3.7%, respectively), (E)-β-caryophyllene (3.4% and 4.2%, respectively), 1,8-cineole (3.1% and 3.6%, respectively), hexadecanoïc acid (3.8% and 3.2%, respectively) and caryophyllene oxide (3.4% and 2.4%, respectively).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wo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 annua characterised by camphor and Cinnamomumcamphora (Ravintsara) characterised by 1,8-cineole and sabinene. However, we were unable to identify the thir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Covid-Organics artemisia annua Essential oils Chemotaxonomic
下载PDF
黄花蒿精油抑菌、抗氧化及毒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文丹 白玉莹 +4 位作者 郭成虎 柴玉宏 王丰俊 黄丛林 刘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0,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地区黄花蒿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花蒿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黄花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活性,通过灌注小鼠不同剂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地区黄花蒿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花蒿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黄花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活性,通过灌注小鼠不同剂量黄花蒿精油进行毒理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产率为1.04‰,GC-MS分析鉴定出332种精油组分,其中22个组分占总挥发物的71.09%,相对含量较多的为蒿酮(19.34%)和(+)-α-蒎烯(6.10%);黄花蒿精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添加量呈量效关系,当其浓度为10 mg/mL时,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40.03%和92.97%;黄花蒿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12.67±0.29 mm)优于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9.27±0.25 mm);黄花蒿精油的LD_(50)为7491 mg/kg,表明黄花蒿精油无毒性。该研究可为黄花蒿等蒿属植物的提取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精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 毒理学特性
下载PDF
青蒿油对小鼠痤疮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4
作者 黄虎 杨志波 +5 位作者 秦紫嫣 陶侃 常怀龙 郭莉莉 何彰华 毛必瑶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74-380,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青蒿油(AN)对小鼠痤疮模型皮肤损伤和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基质对照组、不同剂量AN干预组(0.5%AN、1.0%AN、1.5%AN、3.0%AN、5.0%AN),每组6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组... 目的初步探究青蒿油(AN)对小鼠痤疮模型皮肤损伤和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基质对照组、不同剂量AN干预组(0.5%AN、1.0%AN、1.5%AN、3.0%AN、5.0%AN),每组6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组小鼠均通过背部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构建小鼠痤疮模型。当模型构建成功后,模型组正常饲养,基质对照组喷洒1 mL的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喷洒1 mL不同浓度青蒿油,连续干预7 d。观察小鼠背部皮肤情况并测量皮肤痤疮面积,治疗结束后,收集血清和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造模5 d后,除正常组之外,其他组别的小鼠背部均出现小包且发生破裂,基部发红且伴随有发炎红肿症状,而用不同浓度AN处理后的小鼠背部发炎红肿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背部小包也开始愈合,其中当AN的浓度超过1.5%时,小鼠背部痤疮的愈合效果更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背部小包破裂皮肤痤疮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0.5%AN、1.5%AN、3.0%AN和5.0%AN处理后,小鼠背部皮肤痤疮面积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1.0%AN处理后的小鼠背部皮肤痤疮面积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真皮层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皮肤表皮层增厚,皮肤屏障受损,表皮破溃等;而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AN处理后,小鼠背部皮肤受损和发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当AN浓度超过1.5%时,效果较为显著。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不同浓度的AN处理后,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含量均降低,当AN浓度超过1.5%时,其含量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对小鼠痤疮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痤疮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但其最适合浓度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炎症 青蒿油
下载PDF
青蒿提取物舒缓与控油祛痘功效研究
5
作者 袁道欢 黄嘉敏 +2 位作者 林霁 贺锐 解勇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探讨青蒿提取物的舒缓与控油祛痘功效及作用机制。采用透明质酸酶生化反应检验青蒿提取物的舒缓功效,利用细胞模型考察青蒿提取物舒缓与控油效果,使用悬液定量法研究青蒿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青蒿提取物可有效抑... 探讨青蒿提取物的舒缓与控油祛痘功效及作用机制。采用透明质酸酶生化反应检验青蒿提取物的舒缓功效,利用细胞模型考察青蒿提取物舒缓与控油效果,使用悬液定量法研究青蒿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青蒿提取物可有效抑制透明质酸降解(P<0.05);青蒿提取物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6(P<0.05);青蒿提取物在体积分数0.5%、0.25%、0.125%时可显著抑制SZ95细胞分泌油脂(P<0.05);青蒿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是0.625%,对痤疮丙酸杆菌抑菌率随着青蒿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升高。青蒿提取物可通过舒缓与控油达到祛痘功效,且该功能可能通过减少透明质酸降解、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产生的炎症通路,抑制油脂分泌以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共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提取物 舒缓 细胞 控油 抑菌
下载PDF
黄花蒿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源辉 刘婕 +1 位作者 刘传鑫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9-1332,共24页
黄花蒿为一味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始载于《五十二病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已成为热点研究中药之一。黄花蒿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本文以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现今研究成果,对黄花蒿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 黄花蒿为一味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始载于《五十二病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已成为热点研究中药之一。黄花蒿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本文以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现今研究成果,对黄花蒿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黄花蒿质量控制、药效评价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质量标志物 倍半萜类 黄酮类 挥发油类
下载PDF
GC-MS分析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8
7
作者 何兵 冯文宇 +2 位作者 田吉 李春红 艾洪兵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鉴定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酉阳青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4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3.74%。其中,... 目的鉴定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酉阳青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4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3.74%。其中,超过1%的有14个,蒿酮含量高达43.04%。结论本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对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彭洪 郭振德 +1 位作者 张镜澄 刘莉玫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58-459,共2页
本文采用GC和GC—MS联用技术对四川产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剖析,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73.73%,主要成分为樟脑、龙脑和倍伴萜醇类,其中,薄荷酮等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分和其他产地的... 本文采用GC和GC—MS联用技术对四川产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剖析,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73.73%,主要成分为樟脑、龙脑和倍伴萜醇类,其中,薄荷酮等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分和其他产地的黄花蒿挥发油存在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新疆产黄花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燕 张继 +3 位作者 姚健 王莱 黄爱仑 董丽娜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67-69,86,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对新疆产黄花蒿(ArtemisiaannuaL.)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8个峰,并鉴定出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主要化学...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对新疆产黄花蒿(ArtemisiaannuaL.)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8个峰,并鉴定出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5 二氢 3 甲基呋喃(68 48%);β 月桂烯(10 13%);1R,3Z,9S 4,11,11 三甲基 8 亚甲基二环[7,2,0] 3 十一碳烯(7 74%);7,11 二甲基 3 亚甲基 1,6,10 十二碳三烯(2 42%);桉油醇(1 68%);圣亚麻三烯(1 52%)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黄花蒿挥发油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志玲 陈艳 谢英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9-211,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蒿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利用纸片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真菌对...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蒿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利用纸片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真菌对黄花蒿挥发油具有更强的敏感性。黄花蒿挥发油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稳定,由强到弱依次为黑曲霉、啤酒酵母菌、产黄青霉、马青霉、毛霉、青霉和根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油 真菌 细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邱琴 崔兆杰 +1 位作者 刘廷礼 田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 目的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 49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89%以上。结论 :本方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 中药 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双青咽喉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兵 冯文宇 +2 位作者 田吉 李春红 艾洪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建立双青咽喉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青咽喉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甘草酸、青蒿油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绿原酸、甘草酸、青蒿油和薄荷脑。结论:薄层色谱法简... 目的:建立双青咽喉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青咽喉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甘草酸、青蒿油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绿原酸、甘草酸、青蒿油和薄荷脑。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青咽喉片 绿原酸 甘草酸 青蒿油 薄荷脑 薄层鉴别
下载PDF
藿香与青蒿挥发油及其复合物抑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熊运海 冉烈 王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采用实验分析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别测定藿香、青蒿挥发油及其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与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用总体积积... 采用实验分析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别测定藿香、青蒿挥发油及其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与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藿香与青蒿挥发油复合后综合抑菌能力增强,产生了新的活性化合物。藿香与青蒿挥发油复合物在质与量上与单味药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藿香、青蒿挥发油及其复合物定性鉴定的组分分别为48、69和73个,分别占总含量的93.23%、88.85%和89.25%,新增1,1-二甲基-1,2,3,4-四氢化异喹啉和表蓝桉醇两个组分。复合物主要化学组分基本为两个单味药物的加和,单味药物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藿香组分在复合物中的相对含量较高。藿香与青蒿挥发油复合物具有高效天然抑菌剂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青蒿 挥发油 体外抑菌 气相色谱-质谱 抗菌剂
下载PDF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新建 宋海 +2 位作者 薛国庆 付如钢 王文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1-932,共2页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得5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8...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得5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8.9%。结论青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甜没药萜醇(Bisabolol,23.47%)、甜没药萜醇氧化物B(Bisabolol oxide B,11.31%)、甜没药萜醇氧化物A(Bisabolol oxide A,6.27%)、反-橙花叔醇(Trans-Nerolidol,10.0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组分分析及抑菌作用测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智亚楠 陈月华 +2 位作者 马宇明 尹健 陈利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324%,其主要组分为蒿酮(46.654%)、桉油精(13.422%)、樟脑(9.648%)等;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8μL/皿、0.89μL/皿、1.32μL/皿和1.52μL/皿。说明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可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使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黄花蒿残膏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江晓波 王萌 +2 位作者 张丽 刘利萍 张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3-106,共4页
采用无水乙醇浸提法提取黄花蒿残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通过纸片抑菌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对挥发油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中鉴定出包括石竹烯氧化物(15.27%)、樟脑(8.71%)和冰片(8.57%)... 采用无水乙醇浸提法提取黄花蒿残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通过纸片抑菌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对挥发油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中鉴定出包括石竹烯氧化物(15.27%)、樟脑(8.71%)和冰片(8.57%)在内的29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81.23%。纸片法抑菌活性测试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对四种实验供试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MIC<1%,而枯草杆菌的则为0.25%<MIC<0.5%。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且随着浓度增大抗氧化活性增强。本研究表明了黄花蒿残膏挥发油在生产提取青蒿素后仍然保留部分有价值的成分,表现出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残膏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黄金咽喉片中挥发油及有机酸的同板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兵 冯文宇 +2 位作者 田吉 李春红 艾洪兵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4-885,共2页
目的考察黄金咽喉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金咽喉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青蒿油、薄荷脑)及有机酸类(绿原酸、没食子酸、甘草酸)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青蒿油、薄荷脑、绿... 目的考察黄金咽喉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金咽喉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青蒿油、薄荷脑)及有机酸类(绿原酸、没食子酸、甘草酸)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青蒿油、薄荷脑、绿原酸、没食子酸和甘草酸。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咽喉片 青蒿油 薄荷脑 绿原酸 没食子酸 甘草酸 薄层鉴别
下载PDF
青蒿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佘金明 董红霞 +2 位作者 梁逸曾 王玫 谢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分辨出73个色谱峰,鉴定...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分辨出7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66个组分,占青蒿挥发油总含量的95.2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丁子香烯、丁子香烯环氧化物、雅槛蓝(树)油烯、α-甜没药萜醇等。结论:使用CRM解析色谱峰,比单独使用GC-MS法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挥发油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下载PDF
青蒿挥发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燕 胡浩斌 +1 位作者 郑旭东 王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60-3961,3964,共3页
从提取方法、采收期、贮存期、产地、采集部位和种植季节6个方面分析青蒿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因素。并收集整理了不同产地的挥发油组分,总结出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以倍半萜和单萜为主,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1,8-桉叶素(1,8-cin... 从提取方法、采收期、贮存期、产地、采集部位和种植季节6个方面分析青蒿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因素。并收集整理了不同产地的挥发油组分,总结出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以倍半萜和单萜为主,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1,8-桉叶素(1,8-cineole)、蒿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side)、石竹烯(Caryophyllene)、芹子烯(Seltnene)、莰烯(Camphene)、蒎烯(Pinene)和大根香叶烯D(Germacrene D)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提取分离 收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廖华卫 王定勇 李晓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出4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从鉴定出的化...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出4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品种优良,有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黄花蒿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