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erial and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in Supine Obese Patient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1
作者 Kenichi Satoh Mami Chikuda +4 位作者 Ayako Ohashi Miho Kumagai Masahito Sato Akiyoshi Kuji Shigeharu Joh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5年第5期79-84,共6页
Background: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and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ET)CO2) with respect to the Broca-Katsura index (BKI), which is an obesity index, in ob... Background: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and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ET)CO2) with respect to the Broca-Katsura index (BKI), which is an obesity index, in obese patient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13, we studied 601 patients aged 16 years old or over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had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physical status I and II and we reviewed their anesthetic charts. The P(a-ET)CO2 with respect to the BKI divided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16 to 2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patients aged 16 to 2 was 2.2 ± 3.1 mmHg at BKI 2 was 3.2 ± 4.1 mmHg at BKI 2 tends to increase in obese patient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increasing BKI in patients aged 16 to < 65 years o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al-Alveolar carbon dioxide Tension Difference Broca-Katsura Index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SUPINE Position
下载PDF
不同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时间与炎症因子、PaCO2、PetCO2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俎雪玲 高庆轮 胡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9期2802-2805,共4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封堵管(BB)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实施单肺通气时间与胸外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单肺通气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诊治的胸... 目的观察支气管封堵管(BB)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实施单肺通气时间与胸外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单肺通气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诊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BB组和DLT组,各33例,BB组采用BB通气,DLT组采用DLT通气,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观察不同单肺通气时间两组患者PetCO2、PaCO2,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随着单肺通气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均降低,PaCO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2~T 6时间段DLT组PetCO2水平明显低于BB组,TNF-α、IL-6和IL-8水平高于BB组,T 3~T 6时间段DLT组PaCO2水平高于B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单肺通气不同时间点PetCO2和PaCO2水平均呈正相关,BB组各时间点相关性明显,DLT组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r值呈下降趋势,且T 2~T 6时间段r值均低于BB组。两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与单肺通气时间呈正相关。结论BB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效果优势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可通过维持肺部正常血流灌注,降低肺炎性反应改善PaCO2和PetCO2的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封堵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炳棋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4)和试验组(n=24)。常规组给予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给予无创高... 目的:探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4)和试验组(n=24)。常规组给予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给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两组PaO2、PaCO2、并发症发生率与撤机成功率;对比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6~72 h两组PaO2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PaCO2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PaO2高于常规组,PaCO2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2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撤机成功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50%(P<0.05);试验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可有效缓解NRDS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PaO2、PaCO2值,提高撤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高频振动通气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PA-aO2、PaCO2和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康莹 刘玉环 王华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乳酸(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26例APP患者,根据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69例,... 目的探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乳酸(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26例APP患者,根据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69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PA-aO2、PaCO2和La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P患者PA-aO2和Lac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且死亡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aO2和Lac与存活组呈负相关,与死亡组呈正相关,PaCO2与存活组呈正相关,与死亡组呈负相关(P<0.05);PA-aO2、PaCO2和Lac联合检测对A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O2、PaCO2和Lac水平与APP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乳酸 急性百草枯中毒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a 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ing study 被引量:1
5
作者 JI Xuanliang LIU Guimei +2 位作者 GAO Shan WANG Hui ZHANG Miaoy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0-71,共12页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e nutrient cycle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exhibit a strong variability on seasonal to decadal time scales. On th...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e nutrient cycle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exhibit a strong variability on seasonal to decadal time scales. On the basis of a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 a three dimensional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 including the carbon cycle with the resolution(1/12)°×(1/12)°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variations, ecosystem responses and carbon cycle consequences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 ROMS-Nutrient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Detritus(NPZD) model is driven by daily air-sea fluxes(wind stress, long wave radiation, short wave radiation,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 freshwater fluxes) that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 reanalysis2 from 1982 to 2005. The coupled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observe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integrated air-sea CO_2 flux over the entire east of China's seas reveals a strong seasonal cycle, functioning as a source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from June to October, while serving as a sink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other months. The 24 a mean value of airsea CO_2 flux over the entire east of China's seas is about 1.06 mol/(m^2·a), which is equivalent to a regional total of3.22 Mt/a, indicating that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re is a sink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sea water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has an increasing rate of 1.15 μatm/a(1μtm/a=0.101 325Pa), but p H in sea water has an opposite tendency, which decreases with a rate of 0.001 3 a^(–1) from 1982 to 2005.Biological activity is a dominant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pCO_2 air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and followed by a temperature.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ir-sea CO_2 flux averaged from the domain area and Ni?o3 SST Index indicates that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ha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sea water air-sea CO2 flux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SaO2、PaCO2、PaO2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为 《大医生》 2019年第23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68例,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68例,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2组均给予呼吸康复训练,训练周期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2周后临床有效率;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变化;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2组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90.4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2组SaO2、PaO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3个月后2组6MWD均逐渐增加,且观察组治疗1~3月后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呼吸康复训练 慢阻肺 肺功能 血氧饱和度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对急性肺栓塞的联合预测效能
7
作者 侯俊飞 柴卫芳 黄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78-380,425,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联合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 目的:探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联合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65例。据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结果将265例患者分为APE组(CPTA阳性)与Non-APE组(CPTA阴性),其中APE组138例,Non-APE组127例。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的联合预测效能。结果:APE组与Non-APE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血、晕厥、胸痛症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E组患者修正版Geneva评分分布明显高于Non-APE组(P<0.05);APE组PaCO_(2)<35 mmHg的患者明显多于Non-APE组(P<0.05)。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对于急性肺栓塞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CI高于单独指标。结论:PaCO_(2)联合修正版Geneva评分预测急性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其敏感度显著优于单独修正版Geneva评分系统,特异度优于Pa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修正版Geneva 急性肺栓塞 预测效能
下载PDF
不同储存容器、保存时间和软件计算方法对水体二氧化碳分压测算值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凌嘉茵 郑辉 +2 位作者 黄梓棋 邵李文 曾煌达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探讨了使用不同储存容器(玻璃溶解氧瓶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瓶)、保存时间及计算软件(CO_(2)SYS和PHREEQC)对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通量F(CO_(2))测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瓶和HDPE瓶,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样品... 本文探讨了使用不同储存容器(玻璃溶解氧瓶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瓶)、保存时间及计算软件(CO_(2)SYS和PHREEQC)对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通量F(CO_(2))测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瓶和HDPE瓶,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样品只要经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冷藏(4℃)并在24 h内进行测定,保存时间对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CO_(2)SYS的p(CO_(2))计算值约为PHREEQC的30%左右,差异显著(p<0.05)。可能原因是PHREEQC有考虑岩溶作用,而CO_(2)SYS没有。但在研究水质参数(COD、总氮、硝酸盐氮、氨氮、总磷、叶绿素、溶解氧(DO)和碳酸盐矿物饱和指数等)与水体p(CO_(2))和F(CO_(2))的关系和影响时,两个软件得出的规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 储存容器 保存时间 CO_(2)SYS软件 PHREEQC软件
下载PDF
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罗荣 莫桂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血流动力学失稳是危重患者救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机体低灌注和氧气代谢异常。如果在早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多个脏器的功能障碍,甚至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对局部血流进行检测和校正非... 血流动力学失稳是危重患者救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机体低灌注和氧气代谢异常。如果在早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多个脏器的功能障碍,甚至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对局部血流进行检测和校正非常有必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乳酸、中心静脉压(CVP)等常规检测方法对机体的代谢影响不大,而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能更灵敏地反映机体血流灌注及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及预防感染所致的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Pcv-aCO_(2)在脓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重度烧伤、颅脑损伤、外科手术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临床意义 应用
下载PDF
经皮无创血气监测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林林 符跃强 刘成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血循环状态下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PctO_2)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ctCO_2)与血二氧化碳分... 目的:分析不同血循环状态下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PctO_2)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ctCO_2)与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CO_2)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从而了解PctO_2及PctCO_2在微循环障碍时的监测意义。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56例患儿进行PctO_2/PctCO_2监测,因病情需要,部分患儿不同时段予动态监测,共采集110份数据。分析微循环正常组(n=75)、轻度障碍组(n=20)及重度障碍组(n=15)间PctO_2与PaO_2及Pct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 curve)评价PctO_2、PctCO_2诊断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相关性分析:在微循环正常组(n=75),PctO_2与PaO_2、PctCO_2与PaCO_2均有良好相关性(r=0.937、0.569,均P<0.05);在微循环轻度障碍组(n=20)及重度障碍组(n=15),患儿PctCO_2与PaCO_2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18、0.679,均P<0.05),而PctO_2与PaO_2无相关性(P=0.175、0.074)。氧分压差(△PO2):微循环正常组(n=75)、轻度障碍组(n=20)和重度障碍组(n=15)的△PO2分别为:(0.24±1.08)、(7.99±7.99)和(9.71±5.15)k Pa。ROC曲线分析:微循环正常组(n=75)中,PctO_2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9(95%CI=0.82~0.96,P=0.036),PctO_2=10.25 k Pa时诊断缺氧的敏感度是81.5%,特异度是83.3%。PctCO_2的AUC为0.77(95%CI=0.65~0.88,P=0.000),PctCO_2=5.45 k Pa时诊断二氧化碳潴留的敏感度是81.5%,特异度是66.7%。结论:在微循环正常时,PctO_2/PctCO_2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PaO_2/PaCO_2。在微循环轻度障碍及重度障碍时,PctCO_2监测可预测PaCO_2。PctO_2与PaO_2差别明显时往往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良,对于此类危重症患者,可结合PctO_2/PctCO_2监测与血气分析中PaO_2/PaCO_2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分压 血二氧化碳分压 微循环
下载PDF
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红龙 陈娟 +5 位作者 罗建 吴华勇 陈梅琴 冯兴林 王丹琼 张伟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tc-a)CO2〕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68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6 h后根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tc-a)CO2〕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68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6 h后根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乳酸清除率(LC)达标情况分为ScvO2和LC达标组(ScvO2≥0.7和LC≥10%)、单纯ScvO2达标组(ScvO2≥0.7和LC<10%)、单纯LC达标组(ScvO2<0.7和LC≥10%)、未达标组(ScvO2<0.7和LC<10%).比较4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P(tc-a)CO2等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tc-a)CO2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变化趋势均为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未达标组〔机械通气时间(d)分别为:6.12±2.59、8.43±3.24、11.78±4.12、13.03±4.75,ICU住院时间(d)分别为10.31±2.32、13.85±3.56、16.41±3.83、18.52±4.05,28 d病死率分别为28.85%(15/52)、40.91%(18/44)、51.28%(20/39)、69.70%(23/33)〕,且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DT 6 h后4组心率(HR)、乳酸(Lac)、P(tc-a)CO2均较液体复苏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2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除CVP外,其余指标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DT 6 h后,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HR、Lac、P(tc-a)CO2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HR(次/min):89.05±29.43、98.82±30.21、94.33±28.64 比 112.85±32.74,Lac(mmol/L):2.97±1.95、3.87±2.32、2.69±1.52 比 4.17±2.44,P(tc-a)CO2 (mmHg,1 mmHg=0133 kPa):7.18±4.61、12.61±5.34、9.71±4.11比16.56±10.19〕,MAP、ScvO2均明显高于未达标组〔MAP(mmHg):88.05±21.67、77.33±18.56、83.11±19.71比70.32±18.79,ScvO2 :0.76±0.14、0.75±0.16、0.67±0.14比0.63±0.18,均P<0.05〕.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未达标组28 d存活者P(tc-a)CO2均明显低于死亡者(mmHg :5.78±2.27比14.14±3.65,7.07±2.81比15.06±4.11,6.35±2.09 比 14.94±4.06,7.93±3.81 比 18.34±4.63,均 P<0.05).P(tc-a)CO2>7.24 mmHg预测ScvO2和LC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91.4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P(tc-a)CO2>9.46 mmHg预测单纯LC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8.72%,特异度为85.83%,AUC为0.91;P(tc-a)CO2>12.05 mmHg预测单纯ScvO2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2.79%,特异度为86.90%,AUC为0.79;P(tc-a)CO2>16.22 mmHg预测未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73.35%,特异度为80.68%,AUC为0.68.结论P(tc-a)CO2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支持新生儿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巍巍 马建荣 邹丽颖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新生儿进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2)监测,并与PaO2及PaCO2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TcP CO2监测的使用效果及作用特点。结果常规探头温度设置在42.5℃,TcPO2和TcPCO2监测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效果良好,均呈正相关(r=0.805,P<0.01;r=0.907,P<0.01);TcPCO2与PaCO2值相差≤3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儿比例为52.4%(55/105),相差≤5 mmHg的比例为80.95%(85/105),连续监测2 h,TcPO2、TcPCO2监测数据稳定。探头温度分别设定在40℃、41℃、42℃时,TcPCO2与PaCO2结果分别为(53.57±8.65)mmHg比(50.16±11.23)mmHg,(42.29±9.42)mmHg比(45.22±11.15)mmHg,(42.67±8.73)mmHg比(45.10±10.2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P CO2监测效果良好。但探头温度为40℃、41℃时,TcPO2显著低于PaO2[(41.81±13.31)mmHg比(52.70±11.03)mmHg,(41.96±9.06)mmHg比(45.10±10.92)mmHg,P均<0.05]。结论TcPCO2可连续获取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连续监测2 h结果稳定,尤其适用于高频振荡通气等模式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监测,且在探头温度40℃、41℃均可获得良好的二氧化碳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新生儿 呼吸支持
下载PDF
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相互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燕 代志刚 张示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成年颅内手术患者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u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ug/kg.min微电脑泵输注,呼吸机控制呼吸,呼吸... 为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成年颅内手术患者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u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ug/kg.min微电脑泵输注,呼吸机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2次/分,氧流量1.5~2.0L/min。开颅后调节潮气量,使PetCO2分别为25mmHg(T1)、30mmHg(T2)、38mmHg(T3),并维持30min后采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得出3组间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BE以及Na^+、K^+值无组间差异,这表明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Scv02联合P(cv-a)CO2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牛杏果 张思森 +4 位作者 焦宪法 郭宇红 王小雯 李锦绣 王红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入组后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依据临床治疗指南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以Scv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以ScvO2联合P(cv-a)C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液体复苏前及复苏6h后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ScvO2、心脏指数(CI)、乳酸清除率]变化、病情转归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治疗基本情况及预后肺水肿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①监测指标:液体复苏前两组CVP、MAP、ScvO2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h后,两组CVP、MAP、ScvO2及CI较液体复苏前改善(P<0.05),观察组CVP、ScvO2、CI及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病情转归情况:液体复苏前两组APACHEⅡ及SO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h后两组APACHE Ⅱ及SOFA较液体复苏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基本情况:观察组ICU入住时间(9.31±4.24)d、机械通气时间(11.72±4.93)d短于对照组且[(13.27±5.01)d和(14.83±5.26)d,P<0.05],去甲肾上腺素用量(13.01±5.21)mg及多巴酚丁胺用量(87.26±28.34)mg少于对照组[(16.73±6.44)mg和(109.47±31.23)mg,P<0.05].④预后: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19.15%(9/47)与对照组14.89%(7/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病死率6.38%(3/47)与对照组14.89%(7/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vO2与P(cv-a)CO2联合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复苏有效开展,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且不会增加肺水肿发生风险,但尚无直接有效数据证实其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 病情转归 机械通气时间 肺水肿发生率
下载PDF
春季南黄海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发荣 郑晓玲 +4 位作者 郑立 孙军卿 孙杰 韩力挥 王小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2-736,共5页
根据2007年4月南黄海区块(SYS)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连续走航数据,结合水温(T)、盐度(S)、叶绿素(Chla)以及pH的同步观测资料,对该海域pCO_2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南黄海pCO_2的范围在3... 根据2007年4月南黄海区块(SYS)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连续走航数据,结合水温(T)、盐度(S)、叶绿素(Chla)以及pH的同步观测资料,对该海域pCO_2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南黄海pCO_2的范围在365.2~734.9μatm之间,平均值为548.0μatm;最高值出现在121.5°E,33.4°N海域,最低值出现在123°E,32.3°N海域。受海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pCO_2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总体上表现为西部高于东部,中间高于南北两边;在苏北浅滩和鲁南海区,pCO_2与水温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盐度的大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长江入海口变化趋势则相反;此外,在整个调查海区pCO_2与叶绿素、pH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将两台检测器串联进行互校,同时利用二氧化碳标准气体对其中一台仪器进行全程校准,可连续不间断观测海水和大气中的pCO_2。该方法操作简单,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可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 走航观测 二氧化碳通量 南黄海
下载PDF
新西兰大白兔PetCO_2与PaCO_2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俊哲 罗中兵 +3 位作者 张燕辉 胡明 宋晓阳 陶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t end-trial,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的关系,探讨无创PetCO2监测用于新西兰大白兔的可行性和...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t end-trial,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的关系,探讨无创PetCO2监测用于新西兰大白兔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3只,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后机械通气,呼吸次数40/min,调整潮气量使PetCO2在25~35 mmHg(1 mmHg=0.133 kPa),每增加1 mmHg为1组,共11组,每组3只动物。持续监测有创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PetCO2。PetCO2数值稳定30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CO2、HCO3-、P(a-et)CO2[P(a-et)CO2=PaCO2-PetCO2]。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在PetCO2为25~35 mmHg区间时,PetCO2与PaCO2呈高度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0.905。线性方程为y=1.87 x-15.85,其中y为PaCO2,x为PetCO2。P(a-et)CO2=(9.72±3.97)mmHg。结论持续无创的PetCO2监测能有效反映新西兰大白兔动脉血PaCO2,可用于指导新西兰大白兔机械通气,其合理的PetCO2在28~32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书铭 蒋红兵 石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步血的血气分析和PETCO2监测仪,对同一患者动脉血中的PETCO2及PaCO2进行测量,并对上述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同步的动脉血...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步血的血气分析和PETCO2监测仪,对同一患者动脉血中的PETCO2及PaCO2进行测量,并对上述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同步的动脉血气分析值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监测值之差的平均值分别为(5.70±3.94)mmHg和(5.97±2.67)mmHg,相关性分别为0.587和0.735。结论排除影响监测设备的因素,PETCO2监测仪的监测值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2监测仪 血气分析仪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心输出量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小莉 魏利娟 +3 位作者 耿素娟 马亚飞 郭仲辉 韩艳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下行冠脉搭桥术P_(ET)CO_(2)与心输出量(CO)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9~73岁,BMI 19~25 kg/m^(2),ASAⅡ—Ⅳ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丙泊酚、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下行冠脉搭桥术P_(ET)CO_(2)与心输出量(CO)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9~73岁,BMI 19~25 kg/m^(2),ASAⅡ—Ⅳ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及七氟醚等常规剂量维持麻醉。麻醉后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CVP、肺动脉压力(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采用旁路法监测P_(ET)CO_(2),采用热稀释法测定CO。记录麻醉稳定后5 min(T_(0))、CPB开始(T_(1))、CPB灌注流量降至50%(T_(2))、CPB灌注流量降至25%(T_(3))、停CPB后10 min(T_(4))、术毕(T_(5))的P_(ET)CO_(2)、CO。记录T_(1)—T_(5)时P_(ET)CO_(2)、CO分别与T_(0)时P_(ET)CO_(2)、CO的差值(记为ΔP_(ET)CO_(2)、ΔCO),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P_(ET)CO_(2)、CO明显降低,T_(4)、T_(5)时CO明显升高(P<0.05)。T_(1)—T_(5)时ΔP_(ET)CO_(2)与ΔCO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r_(1)=0.744,r_(2)=0.815,r_(3)=0.818,r_(4)=0.810,r_(5)=0.696,P<0.001),其中T_(2)—T_(4)时ΔP_(ET)CO_(2)与ΔCO之间的相关性更好。结论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P_(ET)CO_(2)与CO的变化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心输出量 相关性分析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绍臣 赵冬梅 +4 位作者 张玮宸 尹小波 苗娜 乔华 董月华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至2018-0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呼吸科COPD合并PH住院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至2018-0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呼吸科COPD合并PH住院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常规、肺功能、NT-proBNP、心彩超、动脉血气分析及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炎,化痰及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10 mg,1次/d口服抗凝治疗。对两组治疗30 d后心脏彩超、6 min步行距离、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32.7±3.8)mmHg vs.(51.2±2.7)mmHg];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467.7±5.4)m vs.(397.8±4.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5.6±3.7)mmHg vs.(63.7±4.5)mmHg],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43.6±3.7)mmHg vs.(49.7±2.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于COPD合并PH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利伐沙班 6 min步行试验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目标导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守君 翟萍 +3 位作者 张汝敏 马爽 宋玮玮 王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目标导向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行不停跳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目标导向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行不停跳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ITBVI目标导向治疗组〔105例,以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为目标导向行容量管理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与经验治疗组(106例,以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与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液体出入量差值、临床治疗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代谢指标〔氧合指数(PiO_(2)/FiO_(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ITBVI目标导向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治疗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25.2±9.3比33.5±12.3,ICU住院时间(d):3.6±1.5比5.5±1.8,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8%(5/105)比8.5%(9/106),均P<0.05〕;两组使用IABP和CRRT的例数与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BVI目标导向组术后1 d、2 d液体出入量差值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术后1 d(mL):689.3±138.5比1479.6±415.7,术后2 d(mL):419.2±239.5比994.7±326.4,均P<0.05〕,术后3 d液体出入量差值与经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187.4±71.2比213.6±85.9,P>0.05)。ITBVI目标导向组治疗3 d后PiO_(2)/FiO_(2)明显高于经验治疗组〔mmHg(1 mmHg≈0.133 kPa):229.8±27.5比189.3±32.7,P<0.05〕,Lac、NT-proBNP、Pcv-aCO_(2)水平以及SOFA、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Lac(mmol/L):1.5±0.7比2.5±1.0,NT-proBNP(μg/L):2.5±2.0比4.3±3.8,Pcv-aCO_(2)(mmHg):4.94±2.79比6.79±3.14,SOFA评分(分):2.4±0.8比3.7±1.1,APACHEⅡ评分(分):6.5±2.1比8.1±2.6,均P<0.05〕;治疗3 d两组MAP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BVI目标导向治疗能对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进行精确的容量管理,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血管外肺水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低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