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ft to Right Extracardial Shunt to Control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 Report of 3 Cases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成硅 杨辰垣 +3 位作者 张凯伦 孙宗权 肖诗亮 蓝鸿钧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3 cases of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treated by extracardial bypas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 1994 to Dec. 1995. Remained aneurysmal wall enc...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3 cases of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treated by extracardial bypas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 1994 to Dec. 1995. Remained aneurysmal wall enclosing conduit graft was used as a sac bypassed to right atrium to form a extracardial left-toright shunt in order to control bleeding and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satisfactory. The bypass and hemodynamically ignorable shunt can close spontaneously without complications with recovery of coagulation system. The technique may find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t-to-right extracardial shunt HEMORRHAGE ascending aorta left ventricle
下载PDF
Variant of Wellen’s syndrome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 A case report
2
作者 Mukosolu Florence Obi Manjari Sharma +4 位作者 Vikhyath Namireddy Paul Gargiulo Chelsea Noel Cho Hyun Blossom De Gal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3年第9期462-468,共7页
BACKGROUND Wellen’s syndrome is a for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stenosis and characteristic electro-cardiograph(ECG)patterns in pain free state.The abnor... BACKGROUND Wellen’s syndrome is a for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stenosis and characteristic electro-cardiograph(ECG)patterns in pain free state.The abnormal ECG pattern is classified into type A(biphasic T waves)and type B(deeply inverted T waves),based on the T wave pattern seen in the pericodial chest leads.CASE SUMMARY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37-year-old male with history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gastroparesis,mil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right toe cellulitis on IV antibiotics who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nausea,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for 3 d and as a result couldn’t take his insulin.Noted to have fasting blood sugar 392 mg/dL.Admitted for diabetic gastroparesis.During the hospital course,the patient was asymptomatic and denied any chest pain.On admission,No ECG and troponin draws were performed.On day 2,the patient became hypoxic with oxygen saturation 80%on room air,intermittent mild right-sided chest pain which he attributed to vomiting from his gastroparesis.Initial ECG done was significant for Biphasic T wave changes in leads V2 and V3 and elevated 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Patient was transitioned to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performed with result significant for extens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NCLUSION This case highlights an exceptional manifestation of Wellen's syndrome,wherein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and circumflex artery display a remarkable 100%constriction,alongside a proximal LAD stenosis of 90%-95%.Notably,this occurrence transpired in a patient grappling with extensive co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T1DM.Moreover,it underscores the utmost significance of promptly recognizing the presence of Wellen's syndrome and swiftly initiating appropriate medical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ens’s syndrome Biphasic T waves Deeply inverted T waves Precordial leads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seudo-normalization right coronary artery left circumflex artery Case report
下载PDF
Multiple myocardial bridges affecting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right coronary artery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3
作者 HU Xin-ying ZHOU Da-xin QIAN Ju-ying ZHANG Feng PAN Cui-zhen GE Jun-b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8期734-736,共3页
The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bridging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it usually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distal portions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t is rarely reported ... The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bridging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it usually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distal portions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t is rarely reported that multiple lesions of myocardial bridging affecting not only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but also right coronary artery. We reported a 56-year-old man suffering from chest discomfort on exertion. Echocardiography and ventriculography showed hypertrophy of the apex involving the anterior and lateral wall. Coronary angiograph revealed multiple myocardial bridges affect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the right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bridg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right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原文传递
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探析
4
作者 陈加新 郭光玲 +1 位作者 邱啸 魏凤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42-146,共5页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脾为主;或因甲木戊土不降,胆胃右转失司,多为实证,治以利胆降气和胃为先;或因肝脾不升胆胃不降,当肝脾胆胃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气机失调 气机升降 调气 肝脾左旋 胆胃右转 张珍玉
下载PDF
运用“黄元御思想”论治慢性心衰
5
作者 张涵 石贵军 +2 位作者 张崇岭 杜啸天 骆思洁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67-71,共5页
清代医家黄元御遵从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的理念,开创性地提出“中医圆运动观”,即以中气旋转为枢,四维升降为轴的脏腑气化理论。黄师在“水胀”“痰饮”与“奔豚”篇中提及的某些症状、病因、病机与现今的慢性心衰极其相似。... 清代医家黄元御遵从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的理念,开创性地提出“中医圆运动观”,即以中气旋转为枢,四维升降为轴的脏腑气化理论。黄师在“水胀”“痰饮”与“奔豚”篇中提及的某些症状、病因、病机与现今的慢性心衰极其相似。本文基于水寒、土湿、木郁、金壅、火败的病理基础分别提出以左路不升、右路不降致心衰的两种观点,将此两种观点进行剖析,为临床诊治慢性心衰提供新的思维模式与治疗方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心衰 左升右降 水寒土湿木郁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1例
6
作者 邹育海 李爱敏 +1 位作者 何建新 张金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38-540,共3页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前降支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作为间隔支分支的右冠状动脉临床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此罕见病例,患者52岁女性,因“突发心前区疼痛4 h,晕厥1次”就诊,心电图提示V1~V4,V3R、V4R、V5R导联ST段抬高约0.1~0.3mV,血...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前降支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作为间隔支分支的右冠状动脉临床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此罕见病例,患者52岁女性,因“突发心前区疼痛4 h,晕厥1次”就诊,心电图提示V1~V4,V3R、V4R、V5R导联ST段抬高约0.1~0.3mV,血压63/40mmHg,考虑诊断为急性前壁、右心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罪犯病变时意外发现右冠状动脉作为一分支血管异位起源于第二间隔支开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 左前降支 间隔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下载PDF
试论左肝右肺
7
作者 刘夏敏 胡穗发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778-780,共3页
“左肝右肺”理论源自《黄帝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此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认为“左肝右肺”是对肝肺两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描述;总结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发现该理论及其衍生理论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左肝右肺”理论源自《黄帝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此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认为“左肝右肺”是对肝肺两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描述;总结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发现该理论及其衍生理论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此理论在临床中得到印证,现浅议其渊源及临床运用,旨在为临床提供辨证思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右肺 左升右降 左血右气 左瘀右痰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基于“左升右降”理论探析偏头痛辨治思路
8
作者 郭沁 杨泽 +1 位作者 夏永良 陈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1期188-192,共5页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与现代医学文献,总结“左升右降”理论的渊源与具体内涵,并运用该理论解释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探索对应的临床治法与选方用药。左升右降理论是对肝肺推动气机运行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在此基础上可将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分...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与现代医学文献,总结“左升右降”理论的渊源与具体内涵,并运用该理论解释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探索对应的临床治法与选方用药。左升右降理论是对肝肺推动气机运行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在此基础上可将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分为左升右降的太过或不及,致使“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治疗上可采取外散其邪、疏肝理气、平肝降逆或升提肝气等法来恢复肝和肺的正常气机循环,或辅以促进左升右降配伍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左升右降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下载PDF
“左升右降针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振花 刘哲 +1 位作者 宋荣强 王树燕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29-2432,共4页
目的:探究“左升右降针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甲组、乙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甲组采用“左升右降针法”治疗,乙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比较治... 目的:探究“左升右降针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甲组、乙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甲组采用“左升右降针法”治疗,乙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三组治疗后腹胀评分、腹痛评分、I-FEED评分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甲组、乙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甲组与乙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IL-6、CRP、TNF-α水平、腹胀、腹痛、I-FEED评分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腹胀、腹痛、I-FEED评分与乙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甲组与乙组IL-6、CRP、TNF-α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升右降针法与传统针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均有显著疗效。左升右降针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传统针法,且左升右降针法选穴少而精,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更益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升右降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针灸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升降理论探析肿瘤相关性抑郁的辨治
10
作者 南鹏 刘津婧 +1 位作者 宋钰凡 郝淑兰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3期8-11,7,共5页
肿瘤相关性抑郁是由于癌症确诊、治疗及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的病理反应,属于中医学的“郁证”范畴。它的发生是由于癌毒产生的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之一,本文从肝左... 肿瘤相关性抑郁是由于癌症确诊、治疗及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的病理反应,属于中医学的“郁证”范畴。它的发生是由于癌毒产生的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之一,本文从肝左升肺右降、脾升胃降及心肾相交三方面探讨肿瘤相关性抑郁的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抑郁 升降理论 肝左升肺右降 脾升胃降 心肾相交
下载PDF
周炜“左阴右阳”针法及“左升右降”气机升降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骆璐 杨宇洋 周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5-1747,共3页
无论是《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抑或《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皆道明了天地万物由阴阳而化的本质。左为西属金,主日降;右为东属火,主日升。左为阴、右为阳,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体与自... 无论是《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抑或《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皆道明了天地万物由阴阳而化的本质。左为西属金,主日降;右为东属火,主日升。左为阴、右为阳,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体与自然天地相应,机体亦处于"左阴右阳"及"左升右降"的状态。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升右降的气机运行功能正常则身体康健;若时感六淫或脏腑虚损,气化功能失常,左侧春夏之阳气不升,右侧秋冬之阴气失于沉降则阴阳不平、疾病乃生。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周炜主任基于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针刺方法,他认为针灸之法应顺应"左阴右阳"之气,即取左侧阴经及右侧阳经调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阴右阳 针灸 辨证取穴
下载PDF
论“肝非在左,肺非在右”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晓雷 沙茵茵 +1 位作者 马家驹 王玉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左肝右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于其论述与生理解剖的肝在右肋,肺有左右两叶不同,因此遭到了反中医者的质疑。实际上中医学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认识体现了气机升降与肝肺的生理病理,均为... "左肝右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于其论述与生理解剖的肝在右肋,肺有左右两叶不同,因此遭到了反中医者的质疑。实际上中医学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认识体现了气机升降与肝肺的生理病理,均为抽象的功能模型概念,并非实际的解剖概念。虽然中医的圆运动模型,对于简化中医理论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肝位于人体左侧,肺位于人体右侧;气机在人体内左侧升腾,在人体内右侧沉降;肝病(气机升腾出现问题)表现在左侧,肺病(气机沉降出现问题)表现在右侧。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正确理解,体现了对中医理论的客观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纠正片面的着重于解剖的机械辨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右肺 左升右降 阳升阴降 中医理论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伴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东 张春鹏 +2 位作者 刘顺顺 高迪 马春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90-192,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以“活动后乏力、气短4月,加重1天”于2016年4月1日住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 起源 前降支
下载PDF
“左升右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祚邦 马军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35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左升右降组35例,采用左升右降针法施以针刺。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35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左升右降组35例,采用左升右降针法施以针刺。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左升右降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降低率和患者病残的程度均与传统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升右降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左升右降针法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与传统针刺治疗比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升右降针法 中风偏瘫
下载PDF
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龙 张宏家 +5 位作者 刘愚勇 郑铁 贡鸣 李海洋 刘欧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胸部右后外切口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迷走左锁骨... 目的:总结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胸部右后外切口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7~10 d,无左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判断后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可简化手术方式,但应避免术后左上肢缺血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主动脉弓 右位降主动脉 迷走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B
下载PDF
降粘抗栓片Ⅰ号对麻醉犬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宗仁 夏天 +5 位作者 马世平 罗晓星 方坤泉 陈学福 朱海龙 祝恒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8-10,275,共4页
采用冠状动脉(冠脉)结扎技术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1次性灌胃给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降粘抗栓片Ⅰ号对犬心功能的不同时间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冠脉结扎后的冠脉流量下降,能减少冠脉结扎后主脉动流量降低的程... 采用冠状动脉(冠脉)结扎技术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1次性灌胃给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降粘抗栓片Ⅰ号对犬心功能的不同时间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冠脉结扎后的冠脉流量下降,能减少冠脉结扎后主脉动流量降低的程度,有维持冠脉结扎后心率作用,前两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左心室收缩内压峰值、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提示该中药复方制剂有维持心功能及预防冠脉结扎后冠脉和主动脉流量下降的药理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粘抗栓片Ⅰ号 冠状动脉血流量 主动脉血流量 左心室心缩内压峰值 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下载PDF
“左肝右肺”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聪 宋咏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1期8-9,共2页
源于《黄帝内经》的"左肝右肺"理论是基于前人对方位及气机升降的认知而产生的。它高度概括了肝肺之间气机一升一降的运动关系,肝肺是气化的始点和终点,肝肺气机升降异常可出现气郁、气逆、化火、痰凝、血瘀等多种气血运行不... 源于《黄帝内经》的"左肝右肺"理论是基于前人对方位及气机升降的认知而产生的。它高度概括了肝肺之间气机一升一降的运动关系,肝肺是气化的始点和终点,肝肺气机升降异常可出现气郁、气逆、化火、痰凝、血瘀等多种气血运行不利的病证。"左肝右肺"理论对临床治疗肝肺两脏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右肺 气机升降 内经 气化功能
下载PDF
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150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晓阳 刘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8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失眠患者分为实证组89例(包括肝郁化火型49例,痰火扰心证40例),虚证组61例(心脾两虚证21例,心肾不交证21例,心胆气虚证19例),分别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失眠患者分为实证组89例(包括肝郁化火型49例,痰火扰心证40例),虚证组61例(心脾两虚证21例,心肾不交证21例,心胆气虚证19例),分别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效53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00%。其中实证失眠总有效率为95.51%,虚症失眠总有效率为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疗效优于虚证组。结论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可有效治疗失眠,其中对实证失眠疗效优于虚症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升右降 微针 调气法 失眠 不寐
下载PDF
运用气机升降组方治病 被引量:10
19
作者 武子健 张雪松 +1 位作者 董鑫 金娟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5期570-574,共5页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左肝右肺 心肾相交 脾升胃降 提壶揭盖 性味理论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阚丽虹 洪家旺 +3 位作者 李纪明 蔡振荣 庄晓华 刘学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7 2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RP、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7 2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RP、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CAE患者的造影资料。结果在7 204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确诊CAE者共213例,患病率为3.0%,男性占69.0%,吸烟者占37.6%,平均年龄(66.0±10.5)岁,HDL≤1.0 mmol/L占32.8%,LDL≥3.4 mmol/L占27.7%,CRP≥8 mg/L占26.0%,合并冠脉狭窄的狭窄占59.2%,合并高血压占72.8%,合并糖尿病占23.5%,CAE合并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占24.0%。292支冠状动脉存在CAE,单支血管累及多见,分布部位依次为右冠状动脉122支,前降支88支,回旋支73支,及左主干9支。CAE合并冠脉狭窄有195支血管,远高于单纯CAE的97支血管。结论 CAE患病率为3.0%,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合并冠脉狭窄者多见,右冠、单支血管累及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