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眼科升清降浊用方用药规律分析
1
作者 邱心悦 赖思艺 +1 位作者 张瑞芬 刘光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155-160,共6页
目的:探索中医眼科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眼病的用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1982年1月-2022年6月与中医眼科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相关的文献,再将文献中所含方药组成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方... 目的:探索中医眼科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眼病的用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1982年1月-2022年6月与中医眼科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相关的文献,再将文献中所含方药组成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方剂的归类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所含中药的使用频次、用药模式、药物属性、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和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篇,纳入方剂184首,涉及中药207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种类前3位分别为补益剂(87次,47.28%)、祛湿剂(26次,14.13%)、和解剂(26次,14.1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20次)有26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甘草(87次,4.752%)、茯苓(87次,4.752%)、当归(72次,3.932%)、白术(63次,3.441%)和白芍(49次,2.676%)。四气以温性药最多,占比40.20%;五味以甘味药为首,占比34.89%;归经以脾经最多,占比18.24%。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甘草-茯苓、白术-甘草、白术-茯苓。结论:中医眼科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的方剂以补益剂居多,使用药物以补益类药物为主,性多甘温,归脾经,配伍时以甘草、茯苓为核心组成药对,但在临床应用时还需根据辨证论治,选择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中医眼科 规则分析 方药应用
下载PDF
基于“升清降浊”理论辨治小儿积滞
2
作者 柳梦园 刘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78-80,95,共4页
文章基于“升清降浊”理论,结合小儿积滞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升清降浊法可通过运脾、补脾以升清,升脾气、和降胃气、降肺气以降浊的方式,来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治疗小儿积滞。此法应用于小儿积滞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愈后良... 文章基于“升清降浊”理论,结合小儿积滞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升清降浊法可通过运脾、补脾以升清,升脾气、和降胃气、降肺气以降浊的方式,来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治疗小儿积滞。此法应用于小儿积滞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愈后良好,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积滞 乳食内积 脾虚夹积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在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倩 张春燕 +2 位作者 陈玉静 王宏 黄小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OH)是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亚型,主要见于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部分同时伴发...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OH)是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亚型,主要见于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部分同时伴发卧位高血压(S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是疾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nOH合并SH相当于中医学"眩晕"、"厥证"范畴,以中气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为基本病机。基于整体观念,调整阴阳,燮理中气升降,探讨升清降浊法在nOH合并SH中的应用,为本病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 卧位高血压 升清降浊法
下载PDF
朱邦贤升清降浊、祛毒固肾法治疗IgA肾病经验赏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叶青 黄博韬 +1 位作者 杨丽娜 朱邦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介绍朱邦贤教授以升清降浊、祛毒固肾法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升降失常、清浊不分,脏腑受损与邪毒壅阻互为标本;治疗以方证相对、大方复法为基础,善用升清降浊、祛毒透邪之法,辅以辛温振奋、扶助动气及补肾益精、还于... 介绍朱邦贤教授以升清降浊、祛毒固肾法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升降失常、清浊不分,脏腑受损与邪毒壅阻互为标本;治疗以方证相对、大方复法为基础,善用升清降浊、祛毒透邪之法,辅以辛温振奋、扶助动气及补肾益精、还于诸脏之法。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升清降浊 清解毒邪 固肾还精 方证相对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禹 杨沈秋 +2 位作者 刘定 潘祥宾 郑丽红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升清降浊法为主的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2组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积分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升清降浊法为主的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2组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镜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升清降浊法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反流性 升清降浊法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升清降浊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佳 武连仲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39-40,共2页
武连仲教授根据脑的三大生理功能特点提出了清浊失司为脑病的重要病机,选取具有"升清降浊"功能的特色穴位,开创了"升清降浊针刺法",并以此治疗以清浊失司为主要病机的脑病。
关键词 升清降浊 针刺 脑病
下载PDF
重症肺部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玥 奚肇庆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5期456-459,共4页
重症肺炎发病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及免疫损害。中医认为,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盛痰结。治疗方面西医主要以抗感染、呼吸支持、纤支镜、营养支持、激素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主要以涤痰泄热、升清降浊、泄热通腑、扶正祛痰为主。近年来... 重症肺炎发病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及免疫损害。中医认为,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盛痰结。治疗方面西医主要以抗感染、呼吸支持、纤支镜、营养支持、激素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主要以涤痰泄热、升清降浊、泄热通腑、扶正祛痰为主。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多结合中医的增强患者正气以抗邪,西医抗生素、呼吸支持等优势方法共同治疗重症肺炎,有效降低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及入住ICU时长。但中医针对重症肺炎的辨证思路仍众说纷纭,未来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对照研究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抗感染 激素 呼吸支持 涤痰泄热 升清降浊 扶正祛痰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慢性脑缺血——中医脑病理论与临床实证研究(十四)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德生 张梦雪 +1 位作者 高晓峰 彭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47-652,共6页
脑顺应脏腑气机阴阳升降,脑供血与气机升降相关。慢性脑缺血病机特点以虚为主,虚实夹杂;脑部气血升降障碍,或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升降障碍同病。升降失常,升降同病;血运失调,气血水同病。例举前循环大动脉狭窄型慢性脑缺血、后循环大动... 脑顺应脏腑气机阴阳升降,脑供血与气机升降相关。慢性脑缺血病机特点以虚为主,虚实夹杂;脑部气血升降障碍,或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升降障碍同病。升降失常,升降同病;血运失调,气血水同病。例举前循环大动脉狭窄型慢性脑缺血、后循环大动脉狭窄型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型慢性脑缺血3个医案,阐述慢性脑缺血复合治法临床应用体会,即调理大升降,调理小升降;升清降浊,调和气机;形神并调,脑脏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脑供血 气机升降 升清降浊 脑脏同治
下载PDF
从脾论治糖尿病探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春华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29-830,共2页
目的:从中焦脾胃理论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法:从糖尿病现代医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诱发因素、脾胃生理功能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 目的:从中焦脾胃理论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法:从糖尿病现代医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诱发因素、脾胃生理功能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较突出,脾虚成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结论:脾虚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化失司、脾胃升降失调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健脾、升清降浊是糖尿病的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病因病机 脾虚 益气健脾 升清降浊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异病同治验案3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帅 李沛纯 +1 位作者 纪鑫毓 张磊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对张洪义教授治疗内科杂病所常用的升清降浊学说进行总结,通过对张洪义教授学术观点的总结及临证案例的探讨,认为气机的升降与机体各脏腑间的关系紧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心肾相交、脾胃升降、龙虎回环、重视理气在调升降中的作用等方面,... 对张洪义教授治疗内科杂病所常用的升清降浊学说进行总结,通过对张洪义教授学术观点的总结及临证案例的探讨,认为气机的升降与机体各脏腑间的关系紧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心肾相交、脾胃升降、龙虎回环、重视理气在调升降中的作用等方面,张洪义教授在内科杂病的诊治过程中重视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常常获得良好的疗效,可资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法 张洪义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四逆升降散改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梦雯 林柏柏 +3 位作者 朱亮 赵雷 钱风华 钱义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四逆升降散改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升降散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升降散。两组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 目的观察四逆升降散改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升降散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升降散。两组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医证候评分。同时随访后续CRRT使用率、28 d死亡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EGF、Ang-2、TNF-α、IL-1β、IL-6、APACHEⅡ、SOFA、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RT使用率、28 d死亡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升降散能够有效干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渗漏指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中药 升清降浊 活血利水
下载PDF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血浊的转输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素红 姚丽梅 +2 位作者 刘瑶 朱伟 陈丁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7,共3页
血浊是血液运行与功能发生异常改变的高度概括,许多现代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均表现出血浊证的特征,即糖浊、脂浊、尿酸浊、血管浊等。血浊属现代中医病理学范畴,是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 血浊是血液运行与功能发生异常改变的高度概括,许多现代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均表现出血浊证的特征,即糖浊、脂浊、尿酸浊、血管浊等。血浊属现代中医病理学范畴,是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共同土壤"。血浊的发生发展与中医学脾主运化理论关系密切,脾为人体精微运化之枢纽,对膏脂转输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血浊形成的原因分析,揭示"脾气宜健宜升""膏浊宜化""升清降浊"等在清除"共同土壤"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脾主运化"理论对血浊转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升清降浊 血浊
下载PDF
黄莺教授止痒法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树杰 欧阳飞 +4 位作者 董世洲 宋海祯 邱琳惠 尉洁 黄莺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7期23-25,共3页
黄莺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祛风、酸甘化阴、升清降浊、安神等止痒法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每临其证,莫不洞见症结,应手而愈。
关键词 止痒法 祛风止痒法 酸甘化阴止痒法 升清降浊止痒法 安神止痒法
下载PDF
升清降浊针法非手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49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清红 黄子葵 +1 位作者 邹鹏 肖世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3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针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胃肠功能衰竭的控制情况。方法将诊断为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7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病例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针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胃肠功能衰竭的控制情况。方法将诊断为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7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病例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率,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91.83%,对照组有效率75.00%。结论升清降浊针法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日,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针法 急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胃肠功能衰竭 腹痛
下载PDF
脂肪肝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卫强 朱西杰 魏雪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02-104,共3页
脂肪肝乃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生是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是病理关键。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畅腑气是基本治法,配合疏肝理气、化痰通络,注意照顾肝阳,顾护胃气,用药不可过于苦寒,疏泄不可过于峻猛,兼以适当饮食调理和运动,才可达到事半功倍... 脂肪肝乃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生是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是病理关键。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畅腑气是基本治法,配合疏肝理气、化痰通络,注意照顾肝阳,顾护胃气,用药不可过于苦寒,疏泄不可过于峻猛,兼以适当饮食调理和运动,才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痰湿内生 痰瘀互结 健脾和胃 升清降浊 通畅腑气 疏肝理气 化痰通络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升清降浊从痰饮论治眩晕——张志远学术经验系列(三)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国庆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痰饮 升清降浊 从痰饮论治 张志远 学术经验
下载PDF
益气升清法在治疗肝硬变腹水中的应用
17
作者 林玩福 仲茂凤 程彬彬 《河南中医》 2017年第6期1011-1013,共3页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方不停聚为邪,故治水必治气,气足则水行。不论在肝硬变腹水的早期或晚期,不论是邪实为甚还是正虚为主,益气升清法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早期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达厚土制水以防腹水生成,在晚期可益气培土升清以助腹水消散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腹水 益气升清法 补脾益气 升清降浊
下载PDF
刘爱华以糖肾升清降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焦东方 刘爱华 孙晓泽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24-26,共3页
介绍刘爱华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脾肾亏虚、脾失升清、浊毒下陷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并根据其病因病机,提出了益气固肾、升清降浊的治疗原则,自拟糖肾升清降浊汤,灵活运用中医辨病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虚实兼顾,标... 介绍刘爱华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脾肾亏虚、脾失升清、浊毒下陷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并根据其病因病机,提出了益气固肾、升清降浊的治疗原则,自拟糖肾升清降浊汤,灵活运用中医辨病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益气固肾 升清降浊 理论探讨 名医经验 刘爱华
下载PDF
“相火”与五脏六腑关系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彦禛 周霞辉 +2 位作者 张宜帆 俞赟丰 简维雄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7期207-212,共6页
“相火”是人体元气转化后自命门发出,游行三焦,分属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一种特殊能量物质,具有维持和促进机体各个部位相应功能的作用。三焦不仅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大通道,也是相火运动的主要场所,三焦包含了人体的五脏六腑,理论研究发... “相火”是人体元气转化后自命门发出,游行三焦,分属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一种特殊能量物质,具有维持和促进机体各个部位相应功能的作用。三焦不仅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大通道,也是相火运动的主要场所,三焦包含了人体的五脏六腑,理论研究发现,相火作为人体内的阳性能量物质,其与脏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维持脏之升清、腑之降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 五脏六腑 升清降浊 能量物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升清降浊平肝针法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眩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喜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8期122-124,共3页
观察升清降浊平肝针法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并比较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升清降浊平肝针法治疗肝阳上亢证眩晕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眩晕 肝阳上亢证 升清降浊平肝针法 耳尖放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