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的麻黄拆分组分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宇涵
徐瑞齐
+7 位作者
曾梦楠
吴媛媛
叶珊
李本科
曹兵
冯卫生
夏永刚
郑晓珂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目的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探讨麻黄拆分组分(生物碱、非生物碱、多糖)的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物碱组(51.48 mg·kg^(-1))、非生物碱组(215.28 mg·kg^(-1))、多糖组(276.12 mg...
目的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探讨麻黄拆分组分(生物碱、非生物碱、多糖)的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物碱组(51.48 mg·kg^(-1))、非生物碱组(215.28 mg·kg^(-1))、多糖组(276.12 mg·kg^(-1))、麻黄组(麻黄水煎液4670 mg·kg^(-1))及通宣理肺丸组(阳性药组,4326 mg·kg^(-1))。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结合吹风刺激的方式建立风水水肿大鼠模型,以大鼠出现四肢浮肿、恶风、弓背、毛松、喷嚏、流涕、小便减少等症状为造模成功。采用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通过氨水诱咳实验观察大鼠咳嗽状况;测定大鼠汗腺分泌功能、自主活动次数、睡眠时间;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测定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系数;生化指标检测:尿液中的尿蛋白(UP)、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血清中的肌酐(CER)、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浆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T)、生长抑素(SS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ROS)水平;HE染色法观察相关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呼吸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P<0.01),其中生物碱和多糖组分的效果接近麻黄;肺泡壁肿胀减轻,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脱落现象有所缓解,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改善效果最为显著;BALF中的IL-4、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的改善效果最接近麻黄;肺组织细胞的凋亡率及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作用效果为生物碱组分>多糖组分>非生物碱组分。(2)泌尿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足趾汗腺着色点数显著增多(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排尿量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CRE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尿液中U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血清BUN水平及尿液MAU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3)中枢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睡眠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活动总距离显著延长(P<0.05,P<0.01)。生物碱组分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接近麻黄,提示麻黄生物碱组分的药性偏升浮。(4)消化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黄多糖组大鼠的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及血浆GT水平显著升高(P<0.01);非生物碱组大鼠的血浆SS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果提示,麻黄多糖组分的药性偏沉降。(5)循环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生物碱组大鼠的心脏LVFS明显升高(P<0.05)。结论麻黄生物碱组分表现出升提趋上、轻浮宣散之势,药性偏“升浮”,多糖组分表现出趋下之势,药性偏“沉降”,可能是麻黄发挥“宣发肺气、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功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升降浮沉
风水水肿
麻黄
生物碱
多糖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大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升降浮沉药性规律分析
2
作者
杨宛君
李丝雨
+3 位作者
徐兆宁
李易轩
高琰
翟华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升降浮沉药性规律,传承其宝贵学术经验。方法以4本颜正华教授弟子为主编的著作为主要来源,系统收集、分析颜正华教授临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处方的辨病、证型...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升降浮沉药性规律,传承其宝贵学术经验。方法以4本颜正华教授弟子为主编的著作为主要来源,系统收集、分析颜正华教授临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处方的辨病、证型,中药的升降浮沉药性、用量及常用药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08首,涉及中药178味、君药64味,药性多趋向沉降,全方以沉降方居多;处方平均用药13.2味,且大部分用量点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后下药中使用频数最高的中药为鱼腥草。常用药对有紫菀-白前、白前-百部、紫菀-百部,沉降方中常用苦杏仁、浙贝母、紫菀等药。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喜用沉降药,配以趋向升浮和具有双重趋向的药物调理气机的升降,且具有孟河医派“用药轻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正华
呼吸系统疾病
升降浮沉药性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来植物药卡瓦胡椒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讨
3
作者
王晨曦
赵天伦
+5 位作者
秦露
刘广绪
刘亚丽
杨敏
冯帅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有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疏肝解郁,麻醉止痛,祛湿利水等功效。可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抽搐痉挛,风湿、舌苔厚白、小便不畅等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来植物
卡瓦胡椒
中药药性
归经
性味
升降浮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覆花药性研究古今演变及原因探析
4
作者
李念真
赵翔凤
+1 位作者
田静
宋咏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考证旋覆花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的演变脉络,初步探析已有记载中对旋覆花药性认识不一的成因。《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奠定了旋覆花药性理论的基础,历代本草文献以此为主体进行了扩充。隋唐以后,旋覆花的临床应用范...
考证旋覆花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的演变脉络,初步探析已有记载中对旋覆花药性认识不一的成因。《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奠定了旋覆花药性理论的基础,历代本草文献以此为主体进行了扩充。隋唐以后,旋覆花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将其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宋代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旋覆花“性专主下”的认识,开始从味苦辛、性走散的角度阐释其药性特点。至明清时期,出现了“性专主下”“能升能降”“药性旋转”的多元化认识。古代医籍中所载旋覆花药物品种有差异、药用部位不统一、临床配伍变化较丰富,上述因素均有可能对药性的判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药性演变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名方中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5
作者
马丽萍
李佳欣
+3 位作者
张美晴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旋覆花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考证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及其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功效,主治病证在古代经典名方中的应用情况,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旋覆花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考证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及其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功效,主治病证在古代经典名方中的应用情况,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药性理论
升
降
浮
沉
经典名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名方中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6
作者
李佳欣
张美晴
+3 位作者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98-505,共8页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升麻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以考证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及其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及主治病证在古代医学典籍及方书中的应用历史渊源。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升麻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以考证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及其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及主治病证在古代医学典籍及方书中的应用历史渊源。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药性理论
升降浮沉
经典名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升麻升降浮沉药性本草文献考证
7
作者
张美晴
李佳欣
+3 位作者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36-242,共7页
本研究通过梳理先秦至清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升麻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物性能及功能主治的相关描述记载,系统厘清升麻升降浮沉药性产生的历史沿革及演变历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
本研究通过梳理先秦至清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升麻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物性能及功能主治的相关描述记载,系统厘清升麻升降浮沉药性产生的历史沿革及演变历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升降浮沉
药性理论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拉曼光谱的中药升降浮沉药性辨识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淑明
梁浩
+2 位作者
程虹
纪徐维晟
王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目的通过探索中药升降浮沉药性与拉曼图谱相关关系,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方法以功效作为升降浮沉药性判定标准,选取升浮药101种、沉降药138种,经处理后分别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基于特征筛选后的中药拉曼图谱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
目的通过探索中药升降浮沉药性与拉曼图谱相关关系,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方法以功效作为升降浮沉药性判定标准,选取升浮药101种、沉降药138种,经处理后分别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基于特征筛选后的中药拉曼图谱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极度梯度提升(XGBoost)和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4种分类器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选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及F1值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4种辨识模型的AUC均达80%以上,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优,AUC达90%以上,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均优于其他模型,可以实现对升浮中药和沉降中药的准确辨识。结论基于特征筛选后的中药拉曼图谱数据结合XGBoost分类器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可以实现对升浮中药和沉降中药的准确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升降浮沉
拉曼光谱
辨识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论述脾胃不足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婧谊
李政红
+1 位作者
宣晓红
李晶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0期116-120,共5页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有四气五味、分升降浮沉的思想,构建的脏腑补泻理论,是基于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相应,将四时、五行、五脏之气以及药...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有四气五味、分升降浮沉的思想,构建的脏腑补泻理论,是基于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相应,将四时、五行、五脏之气以及药物的气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脏腑补泻理论体系,认为脾胃为五脏之本、升降枢纽、气血阴阳化生之源,而脾胃不足易致升降失常、阴火内生,甚至百病由生,重视脾胃在其中的作用,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治疗脏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此理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时之间的关系,提出五脏之气的运化均根据四时五行的观点。李杲在临证中格外重视脾胃之重要作用,认为人以脾胃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根据脾胃之生理特性、病理特点,配合药物气味之升降浮沉,并随时进行加减。文章结合案例,以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为指导,论述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脾胃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探析脾胃不足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气法时
升降浮沉
脾胃不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6种归肺经中药药性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刘松林
陈刚
+2 位作者
刘萍
田代志
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8-2530,共3页
目的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肺经药物寒性...
目的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肺经药物寒性占41.1%,温性占27.4%,平性占23.3%,凉性占6.2%,热性占2.0%。这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甘味最多,辛味次之,涩味位居第三,咸、酸味位居第四,淡味位居第五。归肺经中药以沉降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50.0%,升浮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45.2%。这与肺气本身同时具有宣发、肃降气机升降形式相一致。归肺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0.3%。结论归肺经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辛平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功效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机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
4
11
作者
卢秉久
阎斌
杨新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674-675,共2页
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有,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因此,治则、遣药组方亦应遵循升降沉浮...
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有,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因此,治则、遣药组方亦应遵循升降沉浮之理。药味的辛甘酸苦咸及寒热温凉,决定着其功用的升降沉浮;其脏腑归经则决定该药侧重于调节某一脏腑的气机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气机
升降沉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探中药药性炮制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勤
郭花玲
+3 位作者
程延安
田圣志
崔瑛
王正益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简练地论述了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的影响。结果: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制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生偏味劣,熟正...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简练地论述了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的影响。结果: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制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生偏味劣,熟正味醇。根升梢降,生升熟降;生散熟敛,生行熟止。升降浮沉各制,增强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互制,改变作用趋向;净选分档,归经两样;生熟不同,归经有异;辅料炮制,归经突出。生泻熟补;补药制熟助其功,泻药制熟伐其过。一般是生者性凉,熟者性温;生者主泻,熟者主补;生者主升,熟者主降;生者性猛,熟者性缓;生者有害,熟者有益;生者有毒,熟者无毒;生者味劣,熟者味正;生者味厚,熟者味薄。结论:通过中药炮制可改变药性,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升降浮沉
中药归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杨刚
张琪
谭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过敏性皮肤病致敏物虽种类万千,对无系统症状者患者仍多从皮损特征辨证。我们在多年临床中将致敏物与中药类比,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时可通过确定致敏物"中医属性"辨证施治,指导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皮肤科临床常见致敏物有水产品、化学物质、寄生虫及昆虫、中药、西药等,分别以大虾、酒精、蠕形螨、白果、阿司匹林为例,探讨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阴阳五行属性,以指导过敏性皮肤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物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阴阳五行
取象比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元素、陈士铎对药物升降浮沉理论认识的比较
被引量:
7
14
作者
刘璐
严季澜
李柳骥
《河南中医》
2015年第9期2017-2019,共3页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相比,在学术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痕迹,有22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浮而升""沉而降...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相比,在学术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痕迹,有22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浮而升""沉而降""可升可降"等描述,此外,对一些药物的性质出现了相反的描述,可能与所处的时代不同,临床实践中个人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理解不同、临床经验不同,或者是在记载升降浮沉时将炮制、配伍等影响因素也考虑在内。每个时期所用药物的名称和物种是否会有一定的变化,也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浮沉
张元素
陈士铎
《本草新编》
《医学启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被引量:
3
15
作者
陈凌燕
胡丽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0期123-125,共3页
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适合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因人而异。以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无毒性五个方面分析雌激素的中药药性,认为雌激素具有滋补肾阴功效,属寒凉药性,在五味应属甘苦...
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适合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因人而异。以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无毒性五个方面分析雌激素的中药药性,认为雌激素具有滋补肾阴功效,属寒凉药性,在五味应属甘苦,归肝、肾经,属沉降药,合理选用雌激素制剂是安全无毒的。明确目标西药的中药药性可以实现根据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别,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琦用药30讲——第3讲 升降论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388-391,共4页
升降运动是自然界天地阴阳动静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维持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重要形式,气机升降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而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运动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大法。文章重点从人体之气的升降运动及药物的升降属性出发,分别对...
升降运动是自然界天地阴阳动静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维持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重要形式,气机升降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而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运动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大法。文章重点从人体之气的升降运动及药物的升降属性出发,分别对升浮药、沉降药,以及升浮药与沉降药共同配伍使用等角度阐释临证用药的方法。升浮药从升阳举陷、升阳散火、升提利水、升提开揖、升阴举陷5个方面,沉降药以降气、降火、降泄3个方面,升降并用以升阳除湿、升阳泻火、升清降浊、升降水火4个方面进行归纳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升降浮沉
升浮药
沉降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思维视角下的中药药性与功效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韩莉
王丽敏
毕鸿雁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699-702,共4页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掌握中药学药象、药性与功效三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发挥中药的最大价值,以期能够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中药药性理论
功效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分析
被引量:
25
18
作者
赖昌生
张蕙缨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写程序将数据整理规范,利用Access查询功能,得出数据。结果:苦味中药寒性最多,温性次之,平性药位居中第三,凉性药位居第四,热性最少。结论:苦味中药具有理气宽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药、清热泻火解毒、清化热痰等多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中药
四性分布
归经分布
类别分布
升降浮沉
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脉法》与《辨脉法》脉势理论探讨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超
吕翠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414-417,共4页
脉法是张仲景诊断疾病的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张仲景诊脉不仅重视对脉形、脉位、脉数等的把握,更重视通过脉势的变化辨别病机的演变。而《平脉法》与《辨脉法》两篇集中体现了张仲景对脉势的理解,据此应用于临床,于辨病辨证多有裨益。通...
脉法是张仲景诊断疾病的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张仲景诊脉不仅重视对脉形、脉位、脉数等的把握,更重视通过脉势的变化辨别病机的演变。而《平脉法》与《辨脉法》两篇集中体现了张仲景对脉势的理解,据此应用于临床,于辨病辨证多有裨益。通过从脉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以辨脉势,包括辨脉势上下以明病机、辨脉势来去以明气机浮沉;从脉动的流畅度以辨脉势;从脉动的紧张度以辨脉势。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证了张仲景脉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诊
脉法
平脉法
辨脉法
脉势
脉动
气机升降
气机浮沉
张仲景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被引量:
6
20
作者
杨雪梅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脏腑辨证
升降浮沉
脾胃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的麻黄拆分组分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宇涵
徐瑞齐
曾梦楠
吴媛媛
叶珊
李本科
曹兵
冯卫生
夏永刚
郑晓珂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2019YFC1708802)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080)。
文摘
目的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探讨麻黄拆分组分(生物碱、非生物碱、多糖)的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物碱组(51.48 mg·kg^(-1))、非生物碱组(215.28 mg·kg^(-1))、多糖组(276.12 mg·kg^(-1))、麻黄组(麻黄水煎液4670 mg·kg^(-1))及通宣理肺丸组(阳性药组,4326 mg·kg^(-1))。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结合吹风刺激的方式建立风水水肿大鼠模型,以大鼠出现四肢浮肿、恶风、弓背、毛松、喷嚏、流涕、小便减少等症状为造模成功。采用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通过氨水诱咳实验观察大鼠咳嗽状况;测定大鼠汗腺分泌功能、自主活动次数、睡眠时间;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测定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系数;生化指标检测:尿液中的尿蛋白(UP)、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血清中的肌酐(CER)、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浆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T)、生长抑素(SS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ROS)水平;HE染色法观察相关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呼吸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P<0.01),其中生物碱和多糖组分的效果接近麻黄;肺泡壁肿胀减轻,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脱落现象有所缓解,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改善效果最为显著;BALF中的IL-4、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的改善效果最接近麻黄;肺组织细胞的凋亡率及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作用效果为生物碱组分>多糖组分>非生物碱组分。(2)泌尿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足趾汗腺着色点数显著增多(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排尿量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CRE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尿液中U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血清BUN水平及尿液MAU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3)中枢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睡眠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麻黄组、生物碱组、多糖组及通宣理肺丸组大鼠的活动总距离显著延长(P<0.05,P<0.01)。生物碱组分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接近麻黄,提示麻黄生物碱组分的药性偏升浮。(4)消化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黄多糖组大鼠的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及血浆GT水平显著升高(P<0.01);非生物碱组大鼠的血浆SS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果提示,麻黄多糖组分的药性偏沉降。(5)循环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生物碱组大鼠的心脏LVFS明显升高(P<0.05)。结论麻黄生物碱组分表现出升提趋上、轻浮宣散之势,药性偏“升浮”,多糖组分表现出趋下之势,药性偏“沉降”,可能是麻黄发挥“宣发肺气、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功效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升降浮沉
风水水肿
麻黄
生物碱
多糖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大鼠
Keywords
medicinal properties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
floating
and
sinking
wind edema
Ephedrae Herba
alkaloid
polysaccharide
inducing sweating to release the exterior
inducing diuresis to relieve edema
rat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升降浮沉药性规律分析
2
作者
杨宛君
李丝雨
徐兆宁
李易轩
高琰
翟华强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
北京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临床药学服务与调剂教育国际标准研制(2019YFC1712002)。
文摘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升降浮沉药性规律,传承其宝贵学术经验。方法以4本颜正华教授弟子为主编的著作为主要来源,系统收集、分析颜正华教授临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处方的辨病、证型,中药的升降浮沉药性、用量及常用药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08首,涉及中药178味、君药64味,药性多趋向沉降,全方以沉降方居多;处方平均用药13.2味,且大部分用量点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后下药中使用频数最高的中药为鱼腥草。常用药对有紫菀-白前、白前-百部、紫菀-百部,沉降方中常用苦杏仁、浙贝母、紫菀等药。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喜用沉降药,配以趋向升浮和具有双重趋向的药物调理气机的升降,且具有孟河医派“用药轻灵”的特点。
关键词
颜正华
呼吸系统疾病
升降浮沉药性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Keywords
Yan Zhenghua
respiratory diseases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and
sinking
property
medication law
data mining
分类号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59.6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来植物药卡瓦胡椒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讨
3
作者
王晨曦
赵天伦
秦露
刘广绪
刘亚丽
杨敏
冯帅
李峰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1058)——中药活性成分菊苣酸气雾剂的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文摘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有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疏肝解郁,麻醉止痛,祛湿利水等功效。可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抽搐痉挛,风湿、舌苔厚白、小便不畅等证。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来植物
卡瓦胡椒
中药药性
归经
性味
升降浮沉
Keywords
TCM
Exotic plant
Kava
TCM property
Meridian tropism
Nature and flavor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and
sinking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覆花药性研究古今演变及原因探析
4
作者
李念真
赵翔凤
田静
宋咏梅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与特色技术传承专项项目(编号:GZY-KJS-2020-029)。
文摘
考证旋覆花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的演变脉络,初步探析已有记载中对旋覆花药性认识不一的成因。《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奠定了旋覆花药性理论的基础,历代本草文献以此为主体进行了扩充。隋唐以后,旋覆花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将其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宋代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旋覆花“性专主下”的认识,开始从味苦辛、性走散的角度阐释其药性特点。至明清时期,出现了“性专主下”“能升能降”“药性旋转”的多元化认识。古代医籍中所载旋覆花药物品种有差异、药用部位不统一、临床配伍变化较丰富,上述因素均有可能对药性的判定产生影响。
关键词
旋覆花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药性演变
本草考证
Keywords
Xuanfuhua(Inulae Flos)
four qi
five flavors
meridian tropism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
sinking
evolution of medicinal properties
textual research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名方中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5
作者
马丽萍
李佳欣
张美晴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61-46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8803)。
文摘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旋覆花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考证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及其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功效,主治病证在古代经典名方中的应用情况,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关键词
旋覆花
药性理论
升
降
浮
沉
经典名方
Keywords
Flos Inulae
pharmacopoeia theory
ascending
descending
lifting
floating
classic formula
分类号
R28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名方中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6
作者
李佳欣
张美晴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98-50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8803)。
文摘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升麻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以考证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及其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及主治病证在古代医学典籍及方书中的应用历史渊源。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关键词
升麻
药性理论
升降浮沉
经典名方
Keywords
Shoma
medicinal property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lifting and
floating
classic prescription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升麻升降浮沉药性本草文献考证
7
作者
张美晴
李佳欣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36-24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8803)。
文摘
本研究通过梳理先秦至清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升麻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物性能及功能主治的相关描述记载,系统厘清升麻升降浮沉药性产生的历史沿革及演变历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关键词
升麻
升降浮沉
药性理论
本草考证
Keywords
shoma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lifting and
floating
medicinal properties
herbal examinations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拉曼光谱的中药升降浮沉药性辨识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淑明
梁浩
程虹
纪徐维晟
王耘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495)。
文摘
目的通过探索中药升降浮沉药性与拉曼图谱相关关系,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方法以功效作为升降浮沉药性判定标准,选取升浮药101种、沉降药138种,经处理后分别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基于特征筛选后的中药拉曼图谱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极度梯度提升(XGBoost)和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4种分类器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选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及F1值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4种辨识模型的AUC均达80%以上,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优,AUC达90%以上,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均优于其他模型,可以实现对升浮中药和沉降中药的准确辨识。结论基于特征筛选后的中药拉曼图谱数据结合XGBoost分类器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辨识模型,可以实现对升浮中药和沉降中药的准确辨识。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升降浮沉
拉曼光谱
辨识模型
Key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edicinal properties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and
sinking
Raman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model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论述脾胃不足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婧谊
李政红
宣晓红
李晶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0期116-120,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人教发[2017]29号)第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
李晶山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晋财社[2020]106号)。
文摘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有四气五味、分升降浮沉的思想,构建的脏腑补泻理论,是基于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相应,将四时、五行、五脏之气以及药物的气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脏腑补泻理论体系,认为脾胃为五脏之本、升降枢纽、气血阴阳化生之源,而脾胃不足易致升降失常、阴火内生,甚至百病由生,重视脾胃在其中的作用,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治疗脏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此理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时之间的关系,提出五脏之气的运化均根据四时五行的观点。李杲在临证中格外重视脾胃之重要作用,认为人以脾胃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根据脾胃之生理特性、病理特点,配合药物气味之升降浮沉,并随时进行加减。文章结合案例,以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为指导,论述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脾胃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探析脾胃不足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脏气法时
升降浮沉
脾胃不足
Keywords
Zang-organs Qi correspond to nature rhythms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
sinki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6种归肺经中药药性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刘松林
陈刚
刘萍
田代志
王平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8-2530,共3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No.2009CB522707)
文摘
目的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肺经药物寒性占41.1%,温性占27.4%,平性占23.3%,凉性占6.2%,热性占2.0%。这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甘味最多,辛味次之,涩味位居第三,咸、酸味位居第四,淡味位居第五。归肺经中药以沉降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50.0%,升浮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45.2%。这与肺气本身同时具有宣发、肃降气机升降形式相一致。归肺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0.3%。结论归肺经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辛平次之。
关键词
性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功效
统计分析
Keywords
Nature and flavor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Toxicity
Efficacy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机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
4
11
作者
卢秉久
阎斌
杨新莉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674-675,共2页
文摘
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有,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因此,治则、遣药组方亦应遵循升降沉浮之理。药味的辛甘酸苦咸及寒热温凉,决定着其功用的升降沉浮;其脏腑归经则决定该药侧重于调节某一脏腑的气机运动。
关键词
中医学
气机
升降沉浮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qi activity
ascending
,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分类号
R223.1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探中药药性炮制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勤
郭花玲
程延安
田圣志
崔瑛
王正益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I09B05-8)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简练地论述了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的影响。结果: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制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生偏味劣,熟正味醇。根升梢降,生升熟降;生散熟敛,生行熟止。升降浮沉各制,增强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互制,改变作用趋向;净选分档,归经两样;生熟不同,归经有异;辅料炮制,归经突出。生泻熟补;补药制熟助其功,泻药制熟伐其过。一般是生者性凉,熟者性温;生者主泻,熟者主补;生者主升,熟者主降;生者性猛,熟者性缓;生者有害,熟者有益;生者有毒,熟者无毒;生者味劣,熟者味正;生者味厚,熟者味薄。结论:通过中药炮制可改变药性,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炮制
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升降浮沉
中药归经
Keywords
processing
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flavors of Chinese medicinals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and
sinking
properties
meridian tropism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杨刚
张琪
谭城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400)
文摘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过敏性皮肤病致敏物虽种类万千,对无系统症状者患者仍多从皮损特征辨证。我们在多年临床中将致敏物与中药类比,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时可通过确定致敏物"中医属性"辨证施治,指导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皮肤科临床常见致敏物有水产品、化学物质、寄生虫及昆虫、中药、西药等,分别以大虾、酒精、蠕形螨、白果、阿司匹林为例,探讨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阴阳五行属性,以指导过敏性皮肤病治疗。
关键词
致敏物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阴阳五行
取象比类
Keywords
allergens
four properties
five tastes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
sinking
channel tropism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analogism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元素、陈士铎对药物升降浮沉理论认识的比较
被引量:
7
14
作者
刘璐
严季澜
李柳骥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15年第9期2017-2019,共3页
文摘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相比,在学术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痕迹,有22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浮而升""沉而降""可升可降"等描述,此外,对一些药物的性质出现了相反的描述,可能与所处的时代不同,临床实践中个人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理解不同、临床经验不同,或者是在记载升降浮沉时将炮制、配伍等影响因素也考虑在内。每个时期所用药物的名称和物种是否会有一定的变化,也值得考虑。
关键词
升降浮沉
张元素
陈士铎
《本草新编》
《医学启源》
Keywords
ascending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Zhang Yuansu
Chen Shiduo
New Compilation of Materia Medica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被引量:
3
15
作者
陈凌燕
胡丽莎
机构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0期123-125,共3页
基金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8B060)
文摘
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适合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因人而异。以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无毒性五个方面分析雌激素的中药药性,认为雌激素具有滋补肾阴功效,属寒凉药性,在五味应属甘苦,归肝、肾经,属沉降药,合理选用雌激素制剂是安全无毒的。明确目标西药的中药药性可以实现根据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别,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雌激素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Keywords
Estrogen
Four properties
Five tastes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
-
descending
-
floating
-
sinking
Toxicity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琦用药30讲——第3讲 升降论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琦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388-391,共4页
文摘
升降运动是自然界天地阴阳动静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维持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重要形式,气机升降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而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运动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大法。文章重点从人体之气的升降运动及药物的升降属性出发,分别对升浮药、沉降药,以及升浮药与沉降药共同配伍使用等角度阐释临证用药的方法。升浮药从升阳举陷、升阳散火、升提利水、升提开揖、升阴举陷5个方面,沉降药以降气、降火、降泄3个方面,升降并用以升阳除湿、升阳泻火、升清降浊、升降水火4个方面进行归纳讲解。
关键词
药性
升降浮沉
升浮药
沉降药
Keywords
medicinal property
lifting
float and
descending
sink
lifting and float drug
descending
and sink drug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思维视角下的中药药性与功效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韩莉
王丽敏
毕鸿雁
机构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699-702,共4页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2018CXGC1310)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9-0167)。
文摘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掌握中药学药象、药性与功效三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发挥中药的最大价值,以期能够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
象思维
中药药性理论
功效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Keywords
Image Thinking
theory of propert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efficacy
four properties
five tastes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
,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分析
被引量:
25
18
作者
赖昌生
张蕙缨
机构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基金
玉林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2143003)
文摘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写程序将数据整理规范,利用Access查询功能,得出数据。结果:苦味中药寒性最多,温性次之,平性药位居中第三,凉性药位居第四,热性最少。结论:苦味中药具有理气宽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药、清热泻火解毒、清化热痰等多种功效。
关键词
苦味中药
四性分布
归经分布
类别分布
升降浮沉
毒性
Keywords
drugs with bitter flavor
distribution of four properties
distribution of the entries to meridians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scending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toxicity.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脉法》与《辨脉法》脉势理论探讨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超
吕翠霞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414-417,共4页
文摘
脉法是张仲景诊断疾病的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张仲景诊脉不仅重视对脉形、脉位、脉数等的把握,更重视通过脉势的变化辨别病机的演变。而《平脉法》与《辨脉法》两篇集中体现了张仲景对脉势的理解,据此应用于临床,于辨病辨证多有裨益。通过从脉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以辨脉势,包括辨脉势上下以明病机、辨脉势来去以明气机浮沉;从脉动的流畅度以辨脉势;从脉动的紧张度以辨脉势。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证了张仲景脉势理论。
关键词
切诊
脉法
平脉法
辨脉法
脉势
脉动
气机升降
气机浮沉
张仲景
理论探讨
Keywords
palpation and pulse taking
pulse methods
Pingmai Law
Bianmai Method
pulse potential
pulsation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ctivities of qi
the
floating
and
sinking
activities of qi
ZHANG Zhongjing
theoretical discussion
分类号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被引量:
6
20
作者
杨雪梅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
出处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2001-J-2-01)
文摘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关键词
《脾胃论》
脏腑辨证
升降浮沉
脾胃病
Keywords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ve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nd
sinking
and emerging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的麻黄拆分组分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
张宇涵
徐瑞齐
曾梦楠
吴媛媛
叶珊
李本科
曹兵
冯卫生
夏永刚
郑晓珂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升降浮沉药性规律分析
杨宛君
李丝雨
徐兆宁
李易轩
高琰
翟华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来植物药卡瓦胡椒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讨
王晨曦
赵天伦
秦露
刘广绪
刘亚丽
杨敏
冯帅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旋覆花药性研究古今演变及原因探析
李念真
赵翔凤
田静
宋咏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典名方中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马丽萍
李佳欣
张美晴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典名方中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应用考证
李佳欣
张美晴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升麻升降浮沉药性本草文献考证
张美晴
李佳欣
马丽萍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拉曼光谱的中药升降浮沉药性辨识方法研究
刘淑明
梁浩
程虹
纪徐维晟
王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论述脾胃不足
张婧谊
李政红
宣晓红
李晶
《中医临床研究》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146种归肺经中药药性的统计分析
刘松林
陈刚
刘萍
田代志
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气机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卢秉久
阎斌
杨新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刍探中药药性炮制
王勤
郭花玲
程延安
田圣志
崔瑛
王正益
《中医学报》
CAS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杨刚
张琪
谭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张元素、陈士铎对药物升降浮沉理论认识的比较
刘璐
严季澜
李柳骥
《河南中医》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陈凌燕
胡丽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王琦用药30讲——第3讲 升降论
王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象思维视角下的中药药性与功效
韩莉
王丽敏
毕鸿雁
《山东中医杂志》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分析
赖昌生
张蕙缨
《河南中医》
2015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平脉法》与《辨脉法》脉势理论探讨
张超
吕翠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杨雪梅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